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文档编号:7138766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一、分析阶段1.课标分析(1)基本构成分析本节课的课标要求为“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一般来说,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由行为条件、行为动词、主题内容等部分组成。本条“内容要求”的行为条件为“结合实例”,“实例”既可以包括“无声”的图像、表格等资料,如向学生展示云南西双版纳竹楼、因纽特人冰屋、土耳其洞穴房屋、叙利亚泥屋图片等,也可以包括“有声”的影像资料,如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徽州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特色。本条“内容要求”的行为动词为“说明”,“说明”是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需要达到的程度。本条“内容要求”的主题内容是“地域文化

2、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城乡景观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而城乡景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的乡村和城镇在景观上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文化内涵是本节课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2)育人价值分析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理解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表现基础之上,对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强调学生“区域认知素养”与“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训练培养;同时,结合具体区域的生产生活案例分析,对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和“地理实践力素养”的能力要求也需渗透于教学环节之中,如借助一些

3、地域景观图,如智利瓦尔帕莱索城市景观图等,也可借助一些视频资料,学习和说明相关文化和相应生产生活中景观的关系。本课时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较为接近,但是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学生不易掌握,若使用问题式教学结合教师讲解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提升自身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对学生来说是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方式。(3)质量水平分析本条课程标准所对应的学生质量主要是质量水平1以及质量水平2,学生对于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能够解释城乡景观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辨识人文景观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和结果。2.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本节内容由“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和乡村景观”以及“地域文化

4、和城镇景观”组成。通过上海外滩、周庄、拓荒牛雕塑等信息背景引出感受地域文化可以从当地的景观着手;通过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活动探究,引导学生感受乡村地域文化与景观的联系;通过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以及意大利佛罗伦萨景观等引导学生感受城镇文化与景观的联系。各知识点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紧扣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题,体现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教师教和学生学。(2)能力结构分析本节内容中探讨城乡景观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在学习本节知识点时,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通过读图分析不同地域景观中的文化价值,也有利

5、于提高学生读图、绘图能力;在教材中,设置主题为“调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保护”的活动,引导学生完成对当地特色文化景观,以及保护现状的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实现核心素养水平层次的进阶。(3)素养结构分析本节课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展开,无论是在课文系统、图像系统、活动系统,还是在知识系统、智能系统、思想教育系统都紧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试图引导学生利用原理示意图、景观图等进行学习,并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渗透教材的各部分的学习之中

6、,意图通过教材学习和教材中的问题研讨过程,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景观素材培养学生对区域的认知,在对景观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重点渗透综合思维,同时向学生传递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水平。(4)图文结构分析本节教材共出现11幅图,多采用文字资料和示意图相结合的方式,本节运用红河哈尼梯田示意图、江西婺源月亮湾、福建永定土楼等示意图通过文-图、图-图以及图-文的相互辅助,将地域文化知识生动化、外线话,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景观图的欣赏与认知的意识以及能力。(5)宏观结构分析本节内容为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由“地

7、域文化”、“地域文化和乡村景观”以及“地域文化和城镇景观”三个小标题组成,是在“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以及“城镇化”学习基础上的提升,对新版人教版必修1教材第二章内容的整合与提升,对于师生的技能和能力要求更高。3.学情分析(1)知识能力基础本节课面对的学习主体是高一的学生,通过过去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相关知识如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的特点与表述方法等有了一定的掌握,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学习地域文化与当地自然景观的联系时,可以充分运用必修1所学习的相关知识内容。(2)学生间的认知差异本节课的授课群体为步入高中阶段学习不足一年的学生,由于自身区域认知水平以及综合思维

8、水平有限,难以自己得出结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城乡景观所反映出的地域文化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走入社会,亲身观察周围环境所反映出的自己家乡的地域文化,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进阶。(3)生活经验与心理本课时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对城乡景观生活现象是学生良好的感性认知基础,但是学生往往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知识和现实生活经验之间为学生“搭建桥梁”;此外,贴近生活的地理想象更能激发高一学生的好奇心理;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探究背后的深层原理,推进课程的学习与运用。

9、二、设计阶段1.教学目标设计表 1教学目标设计课标内容内容要求目标设计地理2“内容要求2.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通过组织学生对对红河哈尼梯田所体现的地域文化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以及利用景观材料分析地域文化的方。(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素养)(2)通过分析安徽宏村的格局示意所反映出的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帮助学生掌握运用乡村景观分析地域文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意识。(人地协调观素养)(3)通过对“城市建设中的大拆大建现象?又如何处理好现代化和弘扬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主题研讨,使学生体会城市景观建设注重地域文化的保护

10、、继承和创新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素养)(4)通过对学生的课后实践活动安排,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体会地理的生活性、有用性。(地理实践力素养)。2.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重点:能够说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教学难点:能够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3.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幻灯片。4.教学方法设计教师教的方法:讲授法;问题式教学法;启发法。学生学的方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5.课时安排1课时。6.教学过程设计(1)问题式教学过程设计A问题式教学内涵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强调问题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进

11、行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与解决,建立起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形成解决真实复杂的社会生活冋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B问题式教学设计步骤(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迁移)(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自主探究,研究问题(3)合作交流,解决问题(4)应用迁移,深化问题C问题式教学过程设计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依据问题式教学的原理和过程,笔者对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进行了问题式教学过程设计,具体如表2所示。表 2基于问题式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引入环节一: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教师播放有关武汉楚河汉街文化介绍的视频,并将有关景观图片如图所示,呈现给学生,引

12、导学生思考楚河汉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价值观念。观看视频并思考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视频以及自己的理解初步形成答案,并在接下来一节课的学习中不断补充、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答案。以学生所在区域为背景,将学生熟知的楚河汉街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思考其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快速带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情境中来,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讲解环节地域文化环节二:提出问题呈现问题链接教师组织学生对本模块知识点进行自学,并在自学之前呈现以下可以能够阅读书本进行自学得出答案的问题链:1.什么是文化?2.什么是地域文化?3.感受地域文化的方式?4.景观的分类?5.城

13、乡景观的内涵与功能?环节三:研究问题展示讨论案例与问题在观看图片以及阅读书本素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对红河哈尼梯田所体现的地域文化进行描述。2.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传播?环节四:解决问题教师讲解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放入建筑、道路等。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我们可以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人文及其影响。从我们对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探讨可以看出。自主学习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并回答:文化如同空气,源于

14、人们对世界的感悟与认知。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以及人文尽管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按照兴趣、能力以及个人意愿进行分组每个组46人,每个小组应有一个小组长,小组张起到引领和表率的作用。鼓励小组成员课堂上积极发言,对于课堂上学习氛围较为浓厚,回答问题较积极的小组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小组讨论小组成员之间根据老师所给的阅读材料和专题地图,再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长应积极调动组员的参与热情,调控讨论的进度安排,并对组员的意见进行整合与归纳,在此基础上得出本组的答案。同时可以收集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小组成员无

15、法解决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班级讨论中可以进一步讨论。通过自学与预习,增加学生对本课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储备,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通过课前的分组准备,为课堂有秩序的进行做准备。小组合作探究,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思维碰撞,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对两个思考题的见解,这样集思广益,对问题的理解将会更加的透彻。全班集体学习,各个小组充分展示本小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小组在认真聆听的基础上,进行提问、补充和修正,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答案,充分掌握红河哈尼梯田所体现的地域文化。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发言,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红河哈尼梯田所体现的

16、地域文化的地理背景,初步掌握利用某一景观分析其地域文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以及人地协调观素养。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环节三:研究问题案例展示与讲解思考安徽宏村的格局示意所反映出的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环节四:解决问题教师讲解较之于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乡村景观除了能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外,还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仔细聆听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体会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上,而农田则分布在相对较低的平坦地区的原因、南方传统建筑为土楼的原因等。自主思考通过阅读课文

17、中的案例与材料背景,整合与归纳安徽宏村的格局示意所反映出的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如生活用水、消防用水、耕读文化等。学生通过认真聆听教师有关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体会乡村景观背后所孕育的地域文化内涵。通过自主思考安徽宏村的格局示意所反映出的当地地域文化特色,体会宏村景观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环节三:研究问题主题研讨与传统城市建筑相比,现代城市建设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几乎千城一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城市建设中的“大拆大建”现象?又如何处理好现代化和弘扬地域文化

18、之间的关系?环节四:解决问题教师讲解地域文化同样体现在城镇景观中。相比较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公平、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课前准备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初步形成自己的答案,为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做准备。课上交流生1:很多城市在规划过程中,生搬硬套,使城市景观与其他城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没有自身的特色。并且在城市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首都效应,即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效仿北京,而没有着眼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没有对

19、运营建设成本等方面充分考虑,使城市建筑在保留自身特色方面面临一定困难。生2:城市“大拆大建”现象,还会造成交通拥堵,甚至会破坏历史文化,不利于当地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研讨,使学生体会城市景观建设应注重地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创新,传承优秀的文化思想,彰显鲜明的地域特色,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个性的重要性。体会城市景观风貌的营造,要与地理背景和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注重展现风土人情,力求精致、温馨、亲情、生态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水平。结课环节课堂小结环节五:总结迁移学生总结学生对本节可所学到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域文化与

20、城乡景观的相关内容,首先给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地域文化,什么是城乡景观,接着通过不同的案例分别给大家介绍了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以及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大家学完本节课后经当清楚的掌握通过城乡景观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方法,并学以致用,学会分析家乡所在地的景观在体现的文化特色,体会本地区文化的深厚底蕴,做家乡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作业布置作业主题调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其保护。作业要求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独特的地域文化?有哪些代表性的城镇或乡村景观?这些文化景观是否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参照书本49页的步骤,对家乡所在地区展开调查。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地理的生活性与有用性,将所学习的知识

21、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来,培养学生考察、调查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2)讲解-接受式教学过程设计A内涵“传递-接受”教学模式通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和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和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B基本程序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C传递-接受式教学过程设计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笔者以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为主要理论基础,对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这一节进行了教学过程设计,如表3所示。表 3基于传递-接受式的地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环节

22、教师引入环节一:复习旧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城镇化的相关内容,了解了城镇化的意义,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信息化技术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运用。环节二:激发学习动机教师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城镇景观的改变,那么城镇景观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地域文化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回顾复习认真听老师讲解,回顾复习上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帮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习的知识,旧就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起“桥梁”,有利于教师教与学生学。讲解环节地域文化环节三:讲授新课教师讲解文化如同空气,我们置身其中,须臾不能脱离。文化源于人们对自身和生命的感悟与认知。我们每天从电视、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

23、地的文化现象,这些可能和我们身边熟悉的文化不同,说明文化具有地域性。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制度、习俗等。展现案例思考题在观看图片以及阅读书本素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对红河哈尼梯田所体现的地域文化进行描述。2.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传播?教师讲解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放入建筑、道路等。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我们可以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人文及其影响。认

24、真听讲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掌握文化、地域文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城乡景观的特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自主思考教师在展示出案例后,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得出自己的答案后,根据教师的讲解修改与完善自己的答案,进一步深刻体会红河哈尼梯田所体现的地域文化。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传递地理知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来说,效率更高。通过自学与预习,增加学生对本课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储备,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最后通过教师对本题的小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题的认识。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环节三:讲授新课教师讲解较之于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乡村景观除了能

25、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外,还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展现案例思考题安徽宏村的格局示意所反映出的当地地域文化特色?教师讲解宏村独特的村落布局和古建筑遗存体现了体现了徽州的地域文化。村落水系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解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良好的人居环境,村中的学堂与书院建筑组合体现着当地的耕读文化。认真聆听认真聆听教师对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形式的讲解,为接下来对安徽西递宏村的景观格局所反映出来的地域文化进行分析做铺垫。案例思考结合老师的讲解对安徽宏村的格局示意所反映出的当地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思考整理与回答。检查核对针对教师对本

26、案例的讲解,学生认真聆听,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答案,掌握通过景观分析某地地域文化特点的方式。首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知识储备,为接下来的案例思考做铺垫。接着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针对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题的认识,学会分析问题的方式与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水平。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环节三:讲授新课教师讲解地域文化同样体现在城镇景观中。相比较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公平、

27、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案例探究与传统城市建筑相比,现代城市建设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几乎千城一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城市建设中的“大拆大建”现象?又如何处理好现代化和弘扬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教师讲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有些地区城乡建设无序推进,土地开发强度过大,导致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逐渐丧失。保护地域文化,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和谐,就显得格外重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承担起弘扬我们家乡、我们祖国特色文化的责任,做一个有使命、有担当的

28、中国人!小组探究小组成员之间根据老师所给的阅读材料和专题地图,再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长应积极调动组员的参与热情,调控讨论的进度安排,并对组员的意见进行整合与归纳,在此基础上得出本组的答案。同时可以收集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小组成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班级讨论中可以进一步讨论。集体交流小组探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不同组之间分别展示自己组的答案,教师在学生进行展示之后基于补充与修改,最后全班一起得出本题的答案。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合作探究的意识以及表

29、达与交流的能力。结课环节案例巩固环节四:巩固练习展示案例题目“人家尽枕河”问题:1.“人家尽枕河”景观在当下的意义。2.运用地图说明苏州所在区域自然特征对“人家尽枕河”景观形成的影响。3.根据资料说明粉墙黛瓦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含义。4.思考苏州改造、整治、修复山塘历史街区的做法是否值得推广。环节五:检查评价评价目标水平1水平2水平3学生是否能够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能够说明简单熟悉的地理事项,如家乡或学校所在地建筑、服饰、习俗等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点。能够说明自己家乡或学校所在地地理环境对当地文化特点形成的影响。能够结合给定复杂的案例,说明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

30、形成的影响。学生是否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能够根据给定简单的案例材料,说明乡村景观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征。能够说明自己家乡或学校所在地乡村景观中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能够根据任意乡村景观的案例素材,说明其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色,掌握运用乡村景观说明地域文化的方式与方法。学生是否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能够根据给定简单的案例材料,说明城镇景观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征。能够说明自己家乡或学校所在地城镇景观中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能够根据任意城镇景观的案例素材,说明其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色,掌握运用城镇景观说明地域文化的方式与方法。(3)问题式教学模式与传递-接受式教

31、学模式优缺点对比分析作为两大较为常用的地理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与传递-接受式教学各有优缺点。如在本节课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过程,首先,能够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不同的活动探究题,可供学生思考、讨论与学习;第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入性,学生自己动手东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第三,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新课程要求的构建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相辅相成。但是在本节课中运用问题式教学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花费的时间较多,有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教师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很可能会导致问题式教学流于形式。在

32、本节课中运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到较多的地理知识。但同时将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运用到本节课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参与度较低,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无论是问题式教学模式,还是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都各有优缺点,教师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应当灵活的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劣势,达到课堂学习效率最大化。7.板书设计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地域文化1.文化2.地域文化3.景观4.城乡景观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1.人地和谐理念2.社会组织形态3.精神追求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1.建筑风格2.文化意识3.审美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 > 必修第二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教师相关)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