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诗歌鉴赏概述20242024年年高考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专题复习鉴 赏诗歌诗 言 ()抒发,表达抒发,表达志政教怀抱政教怀抱政治抱负政治抱负人的思想、意愿、感情人的思想、意愿、感情“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诗,情动于中而形言。动于中而形言。”毛诗序“诗言志”鉴 赏诗歌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诗言志”鉴 赏诗歌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鉴 赏诗歌诗 缘 ()而 作因为因为景物人事史诗歌题材鉴 赏诗
2、歌一、写景诗一、写景诗 二、咏物诗二、咏物诗三、思乡诗三、思乡诗 四、边塞诗四、边塞诗五、怀古诗五、怀古诗 六、感怀诗六、感怀诗七、山水诗七、山水诗 八、送别诗八、送别诗九、哲理诗九、哲理诗 十、闺怨诗十、闺怨诗 要求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能“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初中古诗文的学习重在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内容理解、情感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合理迁移、灵活运用。古诗词的理解,要求学生能理解大意,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鉴 赏诗歌 1.选择题加文字表述题 2.从体裁来看,以诗、
3、词为主;3.从题材上看,涉及咏怀诗、山水田园诗、写景咏物诗等;4.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5.从考察的角度来看,涉及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内容理解、情感理解,需借助意象、表现手法、修辞等协助理解。1.了解古代诗歌的基础知识。2.明确古代诗歌的考察内容,重点是掌握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基本方法、技巧。3.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身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诗歌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前后内容(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喜韩少府见访喜韩少府见访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
4、藏。第一句从“忽”字起笔,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传达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中诗人“笑着荷衣”出门迎接远客来访,呼应了标题中的“喜”。标题中的“喜“是全诗的情感基调,整首诗写出了诗人迎接友人时的喜悦心情。2.诗歌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前后内容(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称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过故友旧居往年公子宅,夜宴乐难忘。高竹动疏翠,早莲飘暗香。珠盘凝宝瑟,绮席递华觞。今日皆何处,闭门春草长。往年夜宴快乐难忘,“今日”表达了时过境迁、繁华不再之感,由“闭门”可知,“春草长”体现的是冷清萧条。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
5、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鉴 赏诗歌 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诗歌鉴 赏诗歌 标题标题蕴含信息蕴含信息残春旅舍点明了时间()点明了地点()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秋夜纪怀点明了时间()交代了写作目的()寻南溪常山道隐居点明了地点()交代了人物()提示了写作对象()望江怨送别交代了诗歌的题材()暗示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标题标题蕴含信息蕴含信息残春旅舍点明了时间(残春)点明了地点(旅舍)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残)秋夜纪怀点明了时间(秋夜)交代了写作目的(纪怀)寻南溪常山道隐居 点明了地
6、点(南溪)交代了人物(道人)提示了写作对象(常山道人隐居)望江怨送别交代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诗)暗示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怨)九日九日送别送别 唐唐 王之涣王之涣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注释】蓟(ji)庭,地名。公元730年,王之涣游历此地,意外和隐居此地的老朋友上官致情相逢。第二日,王之涣辞友还乡,上官致情也将携弟子远行,这首诗便是在这时写下的。1 1下列对下列对本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的一项是()A A秋风秋风蓟蓟北,草木凋零,于此荒僻之地,自然不会有什么
7、朋友,所以诗人才说北,草木凋零,于此荒僻之地,自然不会有什么朋友,所以诗人才说故人稀故人稀。B B异地相逢,本就是意外,但明日又要各赴他乡了,所谓且送归,可说成相互送归吧异地相逢,本就是意外,但明日又要各赴他乡了,所谓且送归,可说成相互送归吧。C C一个一个“暂暂”字,既有着不舍,又有着转念一想,不如暂忘忧伤,开怀同饮的相互宽慰字,既有着不舍,又有着转念一想,不如暂忘忧伤,开怀同饮的相互宽慰。D D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作者借此比喻自己与友人的命运都如断蓬一般,无法掌控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作者借此比喻自己与友人的命运都如断蓬一般,无法掌控。D D(断蓬,是说诗人与朋友至此分别,都如断蓬一
8、样漂泊不定,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断蓬,是说诗人与朋友至此分别,都如断蓬一样漂泊不定,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难懂的典故,深入理解诗意。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鉴 赏诗歌扬子江宋 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注释】文天祥在赣州知州任上,以家产充军资,起兵抗元,入卫临安,不久任右丞相,赴元军谈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文天祥历北海经长江口南下之时,作扬子江一诗述志。1下
9、列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诗人以轻松语气书写被扣押时的生活,表现出随遇而安的情怀。B第二句写诗人在海上漂流数日以后,再一次回到了长江口的艰险经历。C末两句诗人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丹心,表明自己要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D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自己心向南宋,不回南方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A A(“随遇而安的情怀随遇而安的情怀”理解不当,与诗歌的创作背景及整体语境不符,应为理解不当,与诗歌的创作背景及整体语境不符,应为“大无畏的精神大无畏的精神”。)。)从诗歌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广义语境。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
10、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李白:豪迈飘逸杜甫:忧国忧民李清照:缠绵悱恻陆游:悲壮爱国苏轼:气势磅礴鉴 赏诗歌 雪夜感旧(2020外校6月)陆 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 上驮声长。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注】本诗作于1197年,陆游73岁,闲居江阴。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龙门阁:在今四川广元北.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两当:今甘肃两当县.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
11、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D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 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A.A.首联描写的不是雪夜所见之景首联描写的不是雪夜所见之景,而是陆游回忆当年由蜀入陕路途上的所见所感。而是陆游回忆当年由蜀入陕路途上的所见所感。悲壮爱国悲壮爱国 抓住那些典型的意象,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 赏诗歌意象意象渗透着诗人主观情
12、意的客观物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意”与与“象象”的统一。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是诗人感情的载体。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鉴 赏诗歌 题龙阳县青草湖 (2020江汉区6月)元 唐温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1.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
13、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秋风飒起,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B.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了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而此时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诗人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尽在不言中。C.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D.后两句记梦,梦境的凄凉,正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D.D.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结句和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14、。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鉴 赏诗歌 喜迁莺花不尽 (2020外校6月)宋晏殊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1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花不尽,柳无穷”一句诗人借花柳来写离情,“应与我情同”更是以花柳作比,抒发自己离情的“不尽”和“无穷”。B“觥船一棹百分空”,一句诗人强作旷达,故示洒脱,以一醉可以消百愁作为劝解之辞,而“何处不相逢”,则是以未来可能重聚相慰。C“朱弦悄,知音少”
15、朱弦声悄,是因挚友远去,“天若有情应老”则借用李贺的诗句抒发自己的离别哀伤。D结尾“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解,希望他在仕途上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D D此句是诗人结合自己在官场沉浮的体验劝解友人看淡名利,而非希望友人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此句是诗人结合自己在官场沉浮的体验劝解友人看淡名利,而非希望友人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依据:依据:古今梦茫茫古今梦茫茫。典故,指诗文中运用的含有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处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6、读懂典故,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典故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诗歌要表达的主旨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才能体会出用典的妙处。鉴 赏诗歌 发潭州 (2020七一5月)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注释】:本诗是杜甫晚年作品,是诗人在大历四年春离开潭州赴衡州时所作。贾傅是汉代贾谊,因曾任长沙王太傅,故称贾傅。褚公是初唐时的褚遂良,书法冠绝一时,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1.阅读这首唐诗,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诗人夜来痛饮沉醉而眠,天明之后,湘江两岸一派春色,诗人却要孤舟远行,其中饱含着黯然伤情的心绪。B.颔联化用了梁代
17、诗人何逊在赠诸旧游一诗中的诗句“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描写启程时的情景。C.颈联用典抒情,写到贾傅与褚公,两人经历相似,无论无才或有才,都离不开贬谪的命运,引起诗人感情上强烈的共鸣。D.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借古人以抒怀,在不同的时代都曾名高一时,但是都被贬抑而死。不堪回首的往事,真是令人黯然神伤。C C(对(对“贾傅才未有贾傅才未有”理解不当,理解不当,“才未有才未有”是指贾谊的才能世上少有。)是指贾谊的才能世上少有。)过故友旧居 (2020元调)唐许浑【批注】许浑,九上第二单元,课外阅读诗作的作者。诗歌类别:。往年公子宅,夜宴乐难忘。高竹动疏翠,早莲飘暗香。珠盘凝宝瑟,绮席递华觞。今日皆
18、何处,闭门春草长。【批注】绝不考高考的模拟题。用意:课内读好,能恰当迁移到课外阅读。【各选项的设计】从对词语(句)的理解出发,考内容的理解;从对内容的理解考到诗歌情感。1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的“公子宅”(词语)即题中的“故友旧居”(词语),点明了往年宴会举行的地点(内容)。B从“夜宴”“疏翠”“早莲”等词语可以看出,宴会举行于初夏的夜晚。C本诗颔联描绘了夜宴环境的优雅,颈联则突出了夜宴陈设的华贵。D往年夜宴快乐难忘,今日春草生机勃勃(内容),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情感)。D D往年夜宴快乐难忘,往年夜宴快乐难忘,“今日今日”表达了时过境迁、繁华不再之感,由表达了时过境迁、繁华不再之感,由“闭门闭门”可知,可知,“春草长春草长”体现的是冷清萧条。体现的是冷清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