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14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 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 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 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科学认识只能通过直接经验获得 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
2、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 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 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 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 2 / 14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 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 B. C. D. 4.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于河流,视河流为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 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 天, 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 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 由此可见 ( )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的目
3、的是获得间 接经验 实践具有历史性, 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具有主观 能动性,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 . C. D. 5. 2019 年 4 月,数百名科研人员参与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发布了 他们拍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照片给出了黑洞这一极端天体存在的最直接证据, 验证了广义相对论, 也将帮助回答星系中的壮观喷流如何产生并影响星系演化等 诸多前沿问题。这一科研成果说明( ) A.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有用 B.黑洞研究必须从广义相对论出发 C.黑洞研究有助于推动人类对字宙的认识 D.黑洞的存在源自人们对黑洞规律的把握 6.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
4、詹天佑创造性设计 3 / 14 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 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新 技术,在地下 100 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 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 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 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7.为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等联合制作 了 5 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
5、对的 。这是一部集艺术性、思想性、科学 性于一身的优秀电视理论片,以经典串联经典、以问题导入问题,辅之以特定的 场景设置与环节衔接,用富有时代感的视听语言、贴近现实的讲述方式,为普通 观众呈现了经典理论化繁为简的解读方式,与生机盎然的思想内核,向观众传递 着科学社会主义跨越时空的真理力量,让观众听得进听得懂,愿意看喜欢看,给 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 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永远不会过时。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的累累硕果,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
6、,谈谈你对“马克 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的理解。 (2)班级拟举办“学习马克思主义,做民族复兴的追梦人”的主题班会, 4 / 14 请列出两条发言提纲。 5 / 14 参考答案 1.B 【解析】各种新型地图产品的出现及从事地图服务单位的变化,对相关 法律法规提出修订的要求,这体现了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 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B 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实践的客观物质性,A 与题 意无关;题干中没有涉及把观念转变为现实,C 与题意无关;题干强调的是实践 推动认识发展,而不是认识指导实践,D 不符合题意。 2.D 【解析】 “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了实践是认 识发
7、展的动力,D 正确;B 说法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种,分别是直接经验 和间接经验;A、C 不符合题意。 3.A 【解析】过去,技术限制了人们对海洋的认识;现在,人们借助各种 高新技术设备不断深化对海洋的认识。这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也体现了实 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应选。题干没有体现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 实的存在,也没有体现某种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不选。 4.B 【解析】人们对人与河流关系的认识随着人们生产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 展,这表明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历史性, 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正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说法错误;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8、说法错误。 5.C 【解析】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 不能说谁更有用, A 错误;黑洞研究必须从黑洞的实际情况出发,B 错误; “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 将帮助回答星系中的壮观喷流如何产生并影响星系化等诸多前沿问题, 说明黑洞 研究有助于推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C 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人们对黑洞规 律的把握源自黑洞的存在,D 错误。 6.B 【解析】詹天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设计了“人”字形的京张铁路,京 张高铁的设计者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实现了高铁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二者对 比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B 正确;哲学上讲的新旧事物不是以事物产生 6 / 14 时间的先后来区
9、分的,A 说法错误;尊重规律是高铁成功建设的前提,C 错误;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缺一不可, D 说法片面。 7. 【解析】 第(1)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这 个原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运 用这两个方面的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不会过时即可。第(2)问属于开放 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它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 思维,试题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 义的全部理论都来
10、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的累 累硕果,也经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检验,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力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推动着马 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不新中国化,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认识对实践 具有反作用,要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的正 确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 光芒,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2)示例:认真学习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定马 克思主义信仰,勇担时代责任。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定位人生目标,将个人理想 与国家民族的命运
11、相结合。 7 / 14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人们种田有打算和筹划,造房起楼有设计图,吃药治病有处方,国家建设 则有中长期规划和长期规划。这表明( ) A.实践活动是以认识活动为起点的,认识活动是实践的一部分 8 / 14 B.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先有认识后有实践,人的认识能力是人区别于万事万物的本质特征 D.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活动与自然本身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语重心长地说,只有把 课本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启示我们 ( ) 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获
12、得正确认识 参加实践比通过书本学习知识 更重要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要重视实践活动 认识只有为实践服务才能 有实际意义 A. B. C. D. 3.“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 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 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 ”这段话表明( ) 实践具有能动性, 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实践出真知, 正 确的认识都是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的 A. B. C. D. 4.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的问题。 我们党干革命、 搞建
13、设、 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查研究弄清 问题性质、找准症结所在,进而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是老一辈革命家开展调查 研究的重要方法。这告诉我们( ) 时代是思想之母, 实践是理论之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认识的目 9 / 14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获得真理的途径是直接经验和间接 经验 A. B. C. D. 5.2019 年 10 月 5 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号卫星。高分十号卫星是高分辨 率微波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 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可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这表明(
14、 )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支配规律 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主 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人们可以有目的、 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 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是进行科学实验的目的 A. B. C. D. 6.下面漫画所揭示的哲理是( )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亲身的实践经验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能提升自己的认识 好的策略只有回到实践 中才有意义 A. B. C. D. 7.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初中学生社会实践 主要评价内容为学生参加社会考察、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安全实训等综合实践 10 / 14 活动的情况。从认识论角度来看,上海市此举是基于(
15、 ) 认识始终依赖于其对象和客观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按照人的意愿去规 定和改造世界的 学生通过课本获取的经验不具有真理性 通过实践可 以让学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A. B. C. D.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40 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 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 干出来的!成绩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只有雄心壮志和激情却躺在被窝里 睡大觉,只能一事无成。2019 年 9 月,在河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光山县 司马光油茶园察看当地产业脱贫工作成效时再次强调: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 做。要通过
16、“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朝着市场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使公司和 农民彼此受益。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 谈谈你对 “路子找到了, 就要大胆去做” 的理解。 11 / 14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B 【解析】实践活动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认识活动不是实践自身的一 部分, A 项错误。 种田、 造房、 治病、 国家建设都是人的实践活动, 离不开打算、 筹划、设计图、处方、规划等意识的指导,表明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 12 / 14 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B 项符合题意。C 项说法错误。人的活动是 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与自然本身的活动有本质的区别,D 项错误。 2.D
17、 【解析】 把课本与实践相结合, 强调既要重视实践, 又要重视书本知识, 在书本知识的指导下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这启示我们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要重视实践活动,认识只有为实践服务才能有实际意义,符合题意。获得认 识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另一个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 得间接经验,因此,说法错误。 3.C【解析】材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 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符合题意。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 活动,错误。正确的认识除了在亲身实践中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知识获得, 错误。 4.A 【解析】材料强调我们应立足时代,发现问题,找准方法,将时代问
18、题 加以解决,这体现了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和认识的目的,正确。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 一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另一个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 错误。 5.B【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支配规律, 说法错误。我国成功发射的高分十号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 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 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这表明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符合题 意。进行科学实验是为实践服
19、务,目的是指导实践,说法错误。 6.D【解析】说法错误,不能简单地说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实践 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错误。即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了要把策略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13 / 14 符合题意。 7.C【解析】初中学生社会实践主要评价内容为学生参加社会考察、公益劳 动、职业体验、安全实训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从认识论角度来看,上海市此 举是基于认识始终依赖于其对象和客观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把主观 和客观联系起来,符合题意。 “实践是按照人的意愿去规定和改造世界的” 说法错误,不选。说法错误,排除。 8.实践是认识
20、的目的。 正确的认识不为实践服务, 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无论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还是河南脱贫致富取得的成效, 都是将正确的认识用 于指导实践取得的成果。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 实性和主观能动性,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光有正确 的认识,是不能直接变成改革开放和脱贫致富成果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 实。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是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理解并把 握认识论所包含的知识点。“路子找到了”强调理论探索,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理 论; “就要大胆去做”强调去实践, 强调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 改造世界。 因此, 学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有效开展;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科学理 论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