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汇编(实用必备!).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229824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汇编选择题 一、审题技巧(一)审题干1时空观念:找到显性时间(可通过人物或历史事物间接得出)和隐性时间,结合材料其他信息,联想时间本身或前后的国内/国外,政治/经济/思文等方面重大事件,锁定时代背景或相关知识。2关键词及标点:圈画与所学和选项有关的关键词,并把相关的潜在信息挖掘出来备用;特别注意分号(表并列关系,一般是两个及多个史实共同说明一个道理)、省略号(表明后边是重要信息重点分析)、小括号(表补充说明,是解体必备信息、务必用上)。3感情色彩:如选择题题干中有呈现褒义或贬义的词语,那正确选项与题干的褒贬倾向及态度主张要保持一致。4.图表数据型:“三看”看图表头及出

2、处、看图表中的项目、看图表中的数据。5细节描写型:题干信息中,对事物、事件或现象的描写非常详细,要考虑其时代环境。(二)审设问6设问方式: 表明/说明/体现(问概括,只看对错,选项要全面准确的反映材料,错误、片面和无关选项都要排除); 实质/本质/反映了(问本质,先看对错,再看深浅,选项一般在材料中看不到); 直接原因/主要因素/根本原因(问原因,选项要能解释题干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清是直接的还是根本的); 旨在/意在/为了(问目的,主要考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要到位,要选表达目的最到位)。(三)审选项7独立判断选项:结合所学(而非材料)对选项的时间、基本概念或史实、基本逻辑进行辨别,然后再去回头与

3、材料匹配进行辨别,如匹配不吻合、不全面或能举出反例,该选项很可能是错误选项。8常见的错误选项:因果倒置,表达绝对化(根本性改变/变革、决定、根除/消除等),定性错误(开始、主导、主要、最终、最早、普及、普遍等),概念的扩大或缩小,偷换概念,与材料无关等。二、考试技术的运用“审题干”(一)优先关注历史年代。 具体方法:命题者故意把还没有发生的事件提前或把已经发生的事件往后移,这就需要找到显性时间和隐性时间,利用时间确定答案、排除选项。1(2023新课标)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

4、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二)历史“时空”的变化。 具体方法:根据提供的空间信息去确定历史年代和历史事件。2.(2022北京)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右侧示意图中的A B C D(三)感情色彩。 具体方法:如选择题题干中有呈现褒义或贬义的词语,那正确选项与题干的褒贬倾向及态度主张要保持一致。3(2020全国卷)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5、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四)图表数据型:“三看”看图表头及出处、看图表中的项目、看图表中的数据。具体方法:a.有时间变化要看趋势(阶段和总体趋势)、看变化幅度、看重要拐点及对应时间;b.有多个主体要看比较,单个主体之间比多少(大小)、单个主体与总体比所占比重,有些还需要简单计算;c.没有时间变化的,要看主体的极值(最大或最小),有的要看表格多个内容的共同点(交集)。4(2021全国乙卷)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郡名西汉末东汉中期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 77120 123太原(今属山西)169 86330 902

6、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 316528 551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 587404 448豫章(今属江西)67 462406 496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 092212 284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五)细节描写型:题干信息中,如果对事物、事件或现象的描写非常详细,要考虑其所处时代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生活状况等。三、考试技术的运用“审设问”(一)问原因,要选“最主要”的(二)因果倒置。 具体方法:a区分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b如果是

7、因果型的试题,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c如果是果因型试题,要注意检查题肢所述原因是不是同义反复,有没有因果倒置。(三)问变化,选变量。 具体方法:重点要从“发生变化的拐点时间背景”切入,正确选项一定要能解释“变化产生的原因或实质”。(四)设问中有“体现了、反映了、表明”等关键词,考查的不是表面的、不是现象,,而是深层次的、是本质,“看见什么,就不选什么”。5(2023山东)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C重

8、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五)设问中有“意在、目的、出发点”等关键词,尤其涉及到“国家、政府、领导人”的政策措施,要从“国家、政府、领导人”的角度去选“最重要的、根本的”选项。6(2021山东)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表1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表1时期调整概况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四、考试技术的运用“审选项”(一)选项中有“有利于、有

9、助于”等关键词,若没有时空等知识性的错误,可直接选为正确答案。7(2018北京)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二)关注选项中用词的准确性,排除“说法绝对、添枝加叶、夸张”的选项。8.(2022全国乙卷)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

10、明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三)选项中有“主导、主要、为主”等关键词,一般不是正确答案,因为若没有与其他载体(整体、比例)的比较,没就法得出“主要”的结论;题干中若有“对比信息”,一定要关注含有“对比信息”的选项。9(2021山东)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四)选项中有“基础、前提、基石”等关键词,一般不是正确答案。10(2018北京)“王”字

11、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五)选项中有“根本、基本、关键、中心”等关键词,一般不是正确答案。(六)选项中有“开始、开端、形成、产生”等关键词,一般不是正确答案。11(2023全国乙卷)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A士族阶层的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科举

12、制度的兴起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七)选项中有“已、已经、实现了”等关键词,表示“完成”时,一般不是正确答案。12(2022北京)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八)选项本身表述错误型、史实错误型。五、考试技术的运用逻辑判断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全部代替局部,以整体代替部分,以所有情形代替一种情形。六、考试技术的运用用“全面”的观

13、点看问题。 具体方法:a从题干的多个史实中找共性、找交集,可能是显性,也可能是隐性的;b把选项与题干匹配,只要出现与题干中任何一个史实不匹配,即是错误,也就是说,可以根据某一个史实排出选项,但不能依据某一个信息去判定正确选项。要选“整体性、全面”的答案。七、考试技术的运用材料优先,结合所学。 具体方法:尊重、依据材料,用心体会关键词,看清、看懂选项。【选择题参考答案】C D D A A C D D D C D B非选择题题型01 阐释、合理解释、理解类1.【题型特点】合理解释是指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所谓理性分析就是应用历史史实进行论证,所谓客观评判就是在史料论证基础上分析其影响、

14、意义或作用. 在高考历史新题型中合理解释是一种命题方式。2【设问类型】(1)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理解。(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认识。(3)对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合理解释一般以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来考查。3.【解题步骤】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论述。如果材料中有“人物认识”,那就要概括人物观点,并阐述其观点。概括观点就是抓主干,阐述观点要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史料论证。史料论证要注意从举措和影响(评价、作用、影响、意义)进行阐述,注意使用历史学科的专业术语,进行客观、深入地评价。4.【解题模板】是什么(内容/观点/特点)为什么影响/怎么做(怎么做一般较少,多考影响)。第一步,我们先观察题目里的

15、事件分别有哪些内容(观点)或有何特点第二步,找原因,调知识(时代背景原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材料中找的具体原因(出于XX动机、能达到XX目的,符合XX需要)第三步,分析这样做的影响,联系积累的知识和术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自身,对其他(推动了,促进了,达到了,有助于,有利于,起到了,使., 调动了,提高了,增加了,传播了,提供了,取得了,加速了,对后世,顺应了,冲击了,阻碍了,导致了,改变了,影响了)例1(2023山东威海高三上期末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宋代社会保障制度概况构成措施或机构说明荒政振济以赈济和赈贷为主,如仁宗皇佑五年“诏转运司振邕州贫民户贷米一石”,哲宗

16、元佑八年“出钱粟十万振流民”等调粟由政府出面解决灾年的粮食暂时性短缺问题,如嘉定二年“命江西、福建二广丰稔州,籴远以给临安”仓储主要包括常平仓和义仓。到1069年时,常平仓贮谷总数竟达一千四百万石;义仓是农村储粮备荒进行社会救济的主要形式养恤居养院收养孤寡等贫穷不能自存者为主的综合性慈善机构安济院主要功能为收养鳏寡孤独贫病不能自存之人并给以医疗保障慈幼局主要针对社会弃子溺婴这一社会问题而设立,在保婴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收养男女婴儿达两万人之多漏泽园类似现代公墓设施。作为孝道的表现之一,政府重视收埋“无主者”和“军民贫乏亲属,愿葬漏泽园者”其他义庄也称义田,主要由一些入仕的士大夫用其秩禄买

17、田置办,赈养族人,对官方社会保障起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摘编自杜伟略述两宋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12分)【答案】(12分)背景:两宋以文治国;其政治理念与措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或者理学思想);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为社会救济提供了物质基础;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民族战争也时常出现,天灾人祸频现;中国古代有优抚弱势群体的传统;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4分)特点:措施全面(或形成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方式(机构)多样;救济范围(对象)广泛(或救济对象主要为老人、孩子和贫民);官方与民间保障并存(或国家救助与宗族内部救助并存);

18、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来。(4分)影响: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保障;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推动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健康发展;为后世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借鉴。(4分)题型02 地图信息类试题例1 (2022山东高考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立了地方政区巡察制度改州为郡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多次增置、裁并州(郡)县郡县分布北密南疏黄河中下游等地区郡县相对密集材料二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

19、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12分)官方答案改革史实举例:改革措施方面: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改州为郡;多次增置、裁并州(郡)县;建立了地方政区巡察制度。改革结果方面:郡县分布北密南疏;黄河中下游

20、等地区郡县相对密集。分析说明:层次1:只列举隋代政区改革的具体史实,不能在史实与材料二之间建立联系。层次2: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具体史实,能在史实与材料二之间建立起联系,但只是从历史、地理、政治三个角度对材料二的观点加以印证。层次3: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具体史实,从历史、地理和政治角度在史实与材料二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能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综合评述,并提出创新性认识。例如:行政区划改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单从某一方面进行解释;除历史、政治、地理的角度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解释等。(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王老师的分析和解答,仅供参考)解析观点一据材料“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

21、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可知,历史学上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说明据材料“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可知,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据材料“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并结合所学可知,为缩减行政支出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观点二据材料“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可知,在地理学的角度看,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

22、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说明据材料“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地方,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当时南北各地均置侨州。据材料“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并结合所学可知,为节省行政开支,隋文帝统治时期,根据户口的多少划分州县据材料“炀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可知,隋炀帝在位时期改州为郡。观点三据材料“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可知,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说明据材料“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

23、”可知,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据材料“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并结合所学可知,隋文帝为缩减行政支出,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据材料“炀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并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时实行郡县制,其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参考答案(王老师的分析和解答,仅供参考)观点一历史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说明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为缩减行政支出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观点

24、二地理学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说明在地方,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当时南北各地均置侨州。郡、县,“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因为造成“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情形。隋文帝统治时期,根据户口的多少划分州县;隋炀帝在位时期改州为郡,置司隶刺史,分部。观点三政治学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说明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隋文帝为缩减行政支出,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时实行郡县制,其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归纳总结】识读历史地图主要

25、遵循一般的步骤。看地图外的提示语,明确地图的时间及主题;看方位及图例;观察地图上的典型注记,明确该图时间及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结合课本对地图上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的联系。【题型分析】历史地图一般通过地图的图例说明和图片内容共同体现历史的时空观念。增强学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该题型一般以考核历史地图变化为问题切入点,围绕都城的变迁,地理名称的变化,疆域的改变,行政区域划分战争形式的发展及进程,区域经济特征,文化交流路线,经贸路线等反映历史现象的动

26、态和人类活动的进程。 把最近几年的类似的题型答题模板总结一下:【解题建模一】1设问类型:分别提取图 A、图 B、图 C 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2解题步骤步骤一:看问题,审清题目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解答。 步骤二:读材料: (1)看地图时间。 (2)看地图图例,注意地图中的关键词语。 (3)分析图例的数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判断,并指出结论得出的理由。 步骤三:写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例(2020山东卷)图一、图二、图三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图一 图二图三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

27、提取图一、图二、图三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答案图一: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一为东汉(永和五年)。图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二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图三: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三为唐代(天宝元年)。【解题建模二】1设问类型:以地图信息创设情境,以地理空间转移主题写历史短文。2解题

28、步骤步骤一:看问题,审清题目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解答。 步骤二:读材料: (1)据地图中重要地点联系重大历史事件。(2)根据地理空间演变的特点提炼重大历史事件的主题。(3)联系历史事物的发展演变解读材料中地理空间转换的意义。 步骤三: 写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例(2021.山东卷.1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图6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足迹图6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3 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参考答案】足迹大革命失败

29、后,中共走的是俄国式城市革命道路。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等人开始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毛泽东结合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发展,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推动了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壮大,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1935 年初,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方针政策问题,挽救了党和中国革命,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来到了延安。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努力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指挥中心。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30、为新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失败,国民党发动了内战,延安领导解放战争不断走向胜利。在解放战争胜利之际,中共中央于1949 年春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城市,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渡江战役的胜利,很快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1949年9月,北平新政协会议的召开,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10月1日,北京举办了开国大典,标志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纵观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革命的足迹,从城市莘命道路到井冈山革命道路,是党对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史,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奋斗史。【知识拓

31、展】历史地图是历史空间的直观反映,随着历史的变迁面不断发展变化。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生动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且可以达到时间和空间的紧密结合,历史学习中用好历史地图可以达成学科学科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读图、识图、析图等基本方法和必备能力:识别历史地图的方位,包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图方位;识别图例的含义,除了一般性图例外,还要知道历史地图常用的图例符号,例如起义的地点、革命政权或根据地、战役的地点、行军的路线等都有具体的使用符号;知道历史沿革和古今地名的变化,不能以今例古,也不能以后概前;认识历史地图包含的知识与线索,分清形势图、

32、疆域图和路线图的不同要求。题型03 修改补充类【题型分析】修改补充类开放性主观题通常是以小专题的形式呈现,对长时段某一专题历史事物发展演变的纵向横向考查,通常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呈现是由试题提供的材料出发,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从特定的角度提出一定的修改建议或者补充一些材料中遗漏的重点信息,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对修改或补充内容进行论证,以支持自己的论点,做到论从史出,言之有理即可。【设问类型】(1)材料中画线部分有两处不符合史实,请写出序号,并说明理由。(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的陈述。(3)为补充,并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首先,通过审题明确题目的核心主题(如20世纪美国大事年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城

33、乡关系演变历程等)。(2)其次,应该先细读设问和材料,注意题目的时空限制和对答案的特定要求,明了设问指向和材料中的观点及其不足。如“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就不要答成“两条”建议。(3)再次,弄清表格和图片的横向、纵向内在逻辑关联,围绕逻辑和主题务必要写历史教材上的核心主干知识(重大事件、重要思想或理论、重要人物)或阶段特征,切忌偏门,方便说明和阐述理由。依据所学知识,发现材料的不足,看材料思考的角度全不全,是不是正反两方面都考虑到,是不是经济、政治、文化都涵盖全了,其不足之处也就是需改进之处。这是解答好此类试题的关键。材料的不足往往是受作者史学观念的影响,或缺少有关内容,或观点、立场有偏颇之处。

34、(4)最后,从自己的标准出发,对破绽进行修订。“修改建议”表述要明确,“理由”表述要充分,注意史论结合。例1(2022四川成都高考适应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些学者对中国古代史的划分形成如下共识:(1)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2)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3)古代中华文明曲折发展(220年581年);(4)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581年907年);(5)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960年1368年);(6)古代中华文明的衰落(1368年1840年)。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对上述中国古代史的阶段划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中国古代

35、史的阶段划分中一个时期或四个时期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中国古代史的阶段划分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划分标准,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12分)示例1:将第一个阶段定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政治上:从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到权力高度集中逐渐形成,为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建立奠基;贵族政治逐渐发展为官僚体制;经济上:集体经济(如井田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小农经济,并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手工业由官营手工业形态(如工商食官制度)逐渐发展到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型态;商业发展中出

36、现了一些新兴的封建城市如临淄、邯郸、郢等。思想文化:建立在礼乐制度基础上的西周贵族文化逐渐崩溃瓦解,出现了中国古代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示例2:将第四个阶段定义为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公元581年907年);政治上: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完善标志中央官制的成熟,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发展。创立了以才学为选官依据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经济上:赋税制度的变更一一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实现了中国赋税史上的重大改革。以曲辕犁为代表的犁耕技术和以筒车为代表的水利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耕经济走向繁荣。制瓷业成为手工业发展的亮点,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陆上、

37、海上丝绸之路繁盛,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和经济繁荣为文学艺术和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雕版印刷术的推广促进了文化兴盛;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发明及火药武器的使用在唐朝完成;颜筋柳骨、颠张醉素标志书法艺术的繁荣;唐诗流芳百世。唐朝统治者对儒、释、道三教的态度,形成了三教并行的文化氛围。例2(2023安徽淮北一模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图2 中国国家文明起落简示图孙皓晖国家时代: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与中国文明解析历史学家贝克尔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图2为一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

38、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12分)示例:我反对作者关于秦朝是中国国家文明巅峰时代的观点。(2分)作者以国家文明发展为线索,将中国文明发展分为11个阶段,如果从王朝史的角度则是分为十个阶段。作者通过比对,认为秦朝统一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多民族国家,奉行法家治国理念,通过推行郡县制、书同文等措施,建立了所谓的“法治社会”,在民族交融、思想多元方面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成为中国国家文明的巅峰时代。这一观点夸大了秦制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对秦朝国家治理的认知也存在明显的错误,更否定了之后的中国社会发展的丰富性。例如,秦朝的尊法、“焚书坑儒”,是典型的文化专制;其法治社会更是以“法治”

39、为秦始皇专制的工具。(8分)秦以后的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民族交融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者则强调其是跌落,实则有违历史真实。因此,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2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也可从隋唐是“人治社会”、宋元明清“理学儒化”等角度,对作者的观点提出判断,其他言之成理都可酌情赋分)题型04 史料研究和运用(史料价值判断)类【题型分析】史学研究型题目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境,主要指在拥有史料或者结论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论证、严谨的思辨、合理的推理来还原历史真相过程的一种试题,也是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或围绕历史结论寻找史料依据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

40、而形成严谨的思辨意识和思维品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命题一般主要包括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辨别原始史料和转手史料、认识史料的能力、运用史料论证问题、史论结合阐述历史问题等内容。【解题思路】1明确题目解答要求,确定材料的主题内容和性质,同时据设问方式确定考查方向(史料获取结论或者结论获取史料支持),明确史料研究类型(一般为分辨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等),然后运用史料鉴别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判断。2注意储备基本的史料研究的基本知识 (1) 史料的分类及价值 按史料的表现形式划分: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按实用价值划分: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般而言,一手史料比二手史

41、料可信。一手史料即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其标志,一是具有原始性,即史料本身未被加工处理;二是具有直接性,即史料与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二手史料不是当时当地经历者的直接记载,而是间接得来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一手史料经过转抄或编纂,便成了二手史料(2)史料的鉴别与运用史料的可信度:一般而言,一手史料的可信度高于二手史料,实物史料的可信度高于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文学和艺术作品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辅助史料,但因其可信度相对较低,使用时应进行考察和鉴别。 另外,距所要考察的历史对象时间较近的史料相对可信。史料的运用: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

42、或原则:读史证史;“史论结合”“孤证不立”;“二重证据法”,即考古与文献相结合;原始史料可信度较高;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等。 3 注意展开史料问题探究性学习。一是围绕问题收集史料;二是针对问题解读史料;三是根据史料论证问题;四是依托史料重现历史等。强调辨析史料和历史问题的实证与想象能力,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例1.(2020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8112.12号1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82

43、年3月23日1天讨论记录:(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83年3月3日1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和召开座谈会。84年4月12日半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讨论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姜合、崔玉海、张玉林。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

44、对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答案: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来源材料选自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改革的亲历者,其工作笔记是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材料内容农业责任制、抓致富、先富带后富、评选致富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脱贫致富、重视经济发展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笔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情况。苏寺村的社会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公社、大队、乡党委、乡政府、建村等,反映了撤社建乡、村民自治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基层政权

45、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真理问题补课、端正党风、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评选文明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解放思想、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中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提取并整理笔记中的有效信息,再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空间信息,将问题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坐标上;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工作笔记当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的相互关系,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等进行梳理并进行客观叙述;最后结合所学史学方法的知识对材料的史料价值进行针对性说明。【建题建模】1设问类型(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有哪些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的史料价值。 2解题步骤(1)首先,明确答题格式: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来源材料内容 (2)其次,填充具体内容材料来源:根据材料出处和史料性质(是实物还是文字,是一手还是二手)判断其史料类型,并分析其作用。比如一手史料可以作为直接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热门考点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汇编(实用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