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课时3法治社会课标内容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水平31引用自身的经验,推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纠纷的案例,表明法治让社会更和谐。政治认同:认同法治社会的内涵及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水平32描述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说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科学精神:意识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冷静面对各式各样的矛盾争端。水平33针对民事活动与公共参与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解释相关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意义,明辨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正确方式。法治意识:剖析公共参与活动中的不当行为,阐释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正确方式。水平34了解生活中主要民事法律规范,列
2、举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论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办事的意义。公共参与:着眼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论述公共参与的责任担当精神。【趣味导入】想一想1.以上图片说明了法治社会的内涵是什么?2.怎样建设法治社会?其意义是什么?提示1.法治社会意味着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法治社会意味着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法治社会意味着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法治社会意味着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2.措施: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
3、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1.法治社会的内涵普遍公认和遵从(1)法治社会的含义: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_,依法开展,_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生活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即特定的治理主体对于社会实施的管理。普遍信仰(2)法治社会的特征全社会对法治_,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注意法治作为一种治国
4、的基本规则,要求法律成为社会主体的普遍原则,不仅要求公民依法办事,更重要的在于制约和规范政治权力。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有效实施宪法和法律得到_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 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公共生活拓展法治在政治上,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对政治权力的规制,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法律是否至上,特别是权力的运行有没有纳入法律设定的轨道,是区分法治与非法治的主要标志。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_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
5、_、_、_、_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公平正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2.建设法治社会全方位、长期性(1)总体要求: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_的努力。(2)具体要求深入开展_,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_,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治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具备精神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即具有法治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法治化水平提高社会治理_。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
6、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设完备的_。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_,扩大援助范围,健全_,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_、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_、仲裁、_、行政复议、_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_纠纷解决机制。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援助制度司法救助体系维护群众权益调解行政裁决诉讼多元学法、信法、用法(3)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_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7、,实现社会和谐。1.法治社会意味着规则在全社会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提示。法治社会意味着法律在全社会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2.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提示。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3.法治社会意味着全社会对道德普遍信仰,实施德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提示。法治社会意味着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4.法治社会意味着社会纠纷依规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提示。法治社会意味着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5.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有效消除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提示。建设法
8、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6.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法治社会便可以一蹴而就。()提示。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7.法治社会建设只需要党、政府和各人民团体的参与。()提示。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8.建设法治社会要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法律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提示。建设法治社会要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9.建设法治社会应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提示。建设法治社会要求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10.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要求强化道德在
9、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提示。要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议题如何把握法治社会建设?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平台功能有效发挥,服务网络设施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人民群众享有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日益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目标相适应的 。公共法律服务网
10、络全面覆盖、服务机制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优质高效、服务保障坚实有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法律服务的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法律服务成果基本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公共法律服务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探究1什么是法治社会?(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水平23、法治意识水平33)探究2怎样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其意义是什么?(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水平13、科学精神水平
11、23、法治意识水平33、公共参与水平43)提示1.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2.(1)措施: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
12、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2)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1.、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行政仲裁行政裁决行政仲裁,亦称“行政公断”,是行政机关以第三者身份依法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按照法定仲裁程
13、序予以解决的制度;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有关联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仲裁 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区别受理的机关不同由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庭作出裁决由行政机关受理由法院受理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委员会依据仲裁法及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纠纷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则上法院只能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法律的后果不同对仲裁决定不服,可提起民事诉讼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属于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联系是不同性质的监督,且各有所长,不能互
14、相取代2.、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关系人民调解是指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对民间纠纷进行调解的活动。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区别主体不同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部门人民法院内容不同 主要调解民间纠纷主要调解具有行政管理隶属关系人的纠纷主要调解诉讼过程中民事案件、行政赔偿案件、刑事自诉案件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及执行和解案件等性质不同非诉讼活动诉讼外调解一种诉讼活动联系都是解决纠纷当事人的纷争的一种重要方式;采用的方法都是通过说服教育、宣传法律政策,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和解协议,消除纷争;适用的原则基本上都是“自愿原则”“合法原则”“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原则”3.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区别范围只限于民
15、事、行政诉讼过程中,法律援助范围是刑事、民事商事、行政诉讼过程中和非诉讼调解;司法救助是减免诉讼案件的诉讼费,法律援助是减收或免收法律服务费用。司法救助,又称诉讼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中,通过对当事人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的救济措施,减轻或者免除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的负担。司法救助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讲话以及当前有关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事例,从而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达到水平31、科学精神达到水平32、法治意识达到水平33和公共参与意识达到水平34。1.(考查法治意识)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答记者问时指出,保护产权必须尊重合同,政
16、府不能把合同当废纸,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这表明()全社会要对法治普遍信仰政府应维护自身利益,任意行使权力社会纠纷应依法得到解决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A.B.C.D.解析材料中“保护产权必须要尊重合同,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表明全社会要对法治普遍信仰,社会纠纷应依法得到解决,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B2.(考查法治意识)某村通过修订 改变“男尊女卑”“男娶女嫁”的老习惯、老传统,创造出“女娶男”的婚礼形式,以解决上门女婿的村民待遇问题。关于村规民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村规民约是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实际而制定的约束规范村民行
17、为的一种规章制度;是村民共同认可的“公约”,有助于在现实生活中培养村民的法治和规则意识。村规民约是完善村民自治、建设基层法治社会的有力抓手是乡村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媒介,有助于在村民中培育规则意识具有“移风易俗”功能,既传承老传统,也创造新风尚可直接作为法院裁判上门女婿的村民待遇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A.B.C.D.解析村民会议可以制定乡规民约,因此正确;村规民约既保留其传统精华,也在丰富内涵、创新手段等方面与时俱进,所以,正确;村民会议制定的乡规民约不能直接适用于案件裁判,但是村民在长久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体现了村民的共同理性、共同情感及要求,法院在审理有关上门女婿的村民待遇案件时可以选择
18、适用,因而不正确,故选A。答案A1.(考查法治意识)法治社会中,全体公民、社会组织普遍认可在社会生活中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是()A.道德 B.法律 C.党纪 D.习俗答案B2.(考查法治意识)电视剧 ,深刻描绘了基层法治生动而复杂的图景。剧中呈现的兼顾人情冷暖、以情释法的基层法治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全国优秀法官”黄植忠主张“多解扣子,少敲锤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有利于()小镇大法官是一部剖析当下基层法庭、呈现基层法官的工作和情感的轻喜剧。本剧讲述了荷塘法庭庭长王德忠为代表的法官小分队如何在法庭上、炕头上、田地间、房前屋后的大树下解决辖区内邻里之间、真假离婚、老人赡养、土地开
19、发、环境污染、留守儿童等等那些身边的棘手事儿,讲述了法治社会家长里短的民事诉讼故事。小镇大法官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以德治国,淡化法治手段A.B.C.D.解析本题考查法治社会的意义。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有利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有利于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因此符合题意;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错误的。答案C3.(考查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网上互动交流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博客的出现,让普通网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享受到畅所欲言和自由表达的快感。但与此同时,一些网民自律意识不强,使得大量违反社会公德
20、和法律的低俗内容在网上传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在网络世界,公民可为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B.只有在网络中,公民才平等地享有言论自由权C.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D.健康的网络环境需要网民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解析题干强调网民在网络上享受畅所欲言和自由表达的快感时,要增强法律和自律意识,即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D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均错误。答案D4.(考查科学精神)国家实施司法救助制度,就是让那些合法利益受到侵犯但因经济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群众打得赢官司。国家这样做是为了()A.使人
21、民群众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B.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不滥用权力C.让人民群众监督法律的实施D.促使政府科学决策、审慎用权解析司法救助制度就是国家和政府为人民求助和投诉提供的渠道,因此A项正确;司法救助制度的目的并不在于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不滥用权力,所以B项错误;司法救助制度的实施不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来监督法律的,而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使人民求助有门、投诉有道,因而C项错误;国家实施司法救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那些有困难和冤情的群众,而不是促使政府科学决策、审慎用权,所以D项错误。故选A。答案A5.(考查法治意识、公共参与)2019年2月27日,经研究论证,国务院决定取消25项事项,下放6
22、项行政许可事项的管理层级。另有5项依据有关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相关法律规定。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法律成为全民信仰,才能最终建成法治社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结合材料,运用法治社会的知识,说明如何建设法治社会?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如何建设法治社会,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回答本题可从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和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建设法治社
23、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13.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13.个月亮坐在天空,相互关怀,相互照亮,缺一不可,那源源不断的光芒是连接彼此的纽带和桥梁!人间的长旅充满了多少凄冷、孤苦,没有朋友的人是生活的黑暗中的人,没有朋友的人是真正的孤儿。9、最美的感情就是爱情,而好的爱情有韧性,拉得开,但又扯不断。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是他们对爱情有信心的表现。谁也不限制谁,到头来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4.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2.很
24、多时候,生活不会是一副完美的样子,能完美的不是人生,想完美的是人心。但平凡的人有平凡的心,拥有平凡的渴望和平凡的心情,用平凡淡然拼凑永恒的日子。真实而简单的活着,才是最真,最美,最快乐的事情。15.学会忘记痛苦,为阳光记忆腾出空间。1.肉体是精神居住的花园,意志则是这个花园的园丁。意志既能使肉体“贫瘠”下去,又能用勤劳使它“肥沃”起来。18、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27、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12.绝不能松紧!他还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8.不要问别人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别人做了什么。8.穷不一定思变,应该是思富思变。8.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5.你最大的风险是缺少我们对你的信任。10.想要有空余时间,就不要浪费时间。4.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