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汇编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1研习史传作品,领略人物风采,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2把握作者观点,理解文中反映的历史观念。3研习史论作品,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4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第二步:单元知识回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回到历史现场”,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由四篇历史类散文组成。屈原列传本文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对细节的工笔描绘,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沉浮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风采。苏武
2、传文章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过秦论本文论述了秦王朝兴亡的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作者总结了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希望汉文帝以秦王朝为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王朝的覆辙。五代史伶官传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之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应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
3、阅读整体着眼,局部入手,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原则。所谓整体着眼,就是指通读全文,了解全篇大意。只有做到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才能在解题时迅速找到答题区间,找准相关字句,从而联系具体语境准确作答。实词义项的选择、句意的理解和翻译都必须回归原文,联系上下文,考虑其所在段落乃至全篇内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更离不开对文本中心人物、中心事件、中心内容、中心论点的整体把握。因此,整体把握全文,对考生迅速、准确地解答题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看整体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都是要先把握的。考生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
4、破解哪个词、哪句话,先要弄清文章的整体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2.整体看不要以为阅读完文本材料就算整体把握了。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文后注释、试题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再看标题、选文出处、文后注释及试题这些内容,看它们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总之,把标题、正文、出处、注释、试题全都看完了,才能整体把握文意。二、文言文整体阅读“五方法”1.勾画圈点法:边阅读,边勾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勾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2.
5、主线阅读法: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怎样”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3.借题解文法:要借的这个题就是几乎每卷都有的文意概括题。该题所给的四个选项均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只有一项不正确,即使是不正确项,也不是完全不正确,错误只在个别词语上。这样,该题绝大部分的正确文意便是考生读懂文意最好的“提示”和“拐杖”,考生一定要“借”此题来解文。4.以文解文法:借用文章中的话来理解。文章中的诸多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考生解文的一种依据,阅读时要仔细发掘。5.以注解文法:命题者往往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能给解文、解题带
6、来一定帮助。解题时,考生千万不要对其视而不见,一定要充分利用。【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东都,离宫别馆,相望道次。人力不堪,相聚为贼。此皆朕耳所闻,目所见,深以自诫。故不敢轻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贞观十一年,太宗幸洛阳宫,泛舟于积翠池,顾谓侍臣曰:“此宫观台沼并炀帝所为,所谓驱役生民,穷此雕丽,复不能守此一都以万民为虑好行幸不息民所不堪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今其宫苑尽为我有。隋氏倾覆者,岂惟其君无道,亦由股肱无良。如宇文述、裴蕴之徒,惟行谄佞,蔽塞聪明,欲令其国无危,不可得也。”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
7、,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据此,即不惟天道,实由君臣不相匡弼。”太宗谓魏征等曰:“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多被责罚。侍中魏征进言曰:“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为其无
8、道,故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十)1.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勾选相应位置。复A不B能C守D此E一F都G以H万I民J为K虑L好M行N幸O不P息Q民R所S不T堪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唐时设置两座都城,并根据都城相对方位进行命名,西京即西安,东都即洛阳。B.“相望道次”中的“次”,与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次”的意思相同。C.股肱,股指大腿,肱指大臂,股肱连用可以用来比喻皇帝左右辅助得力的大臣。D.“径往江都”与陶潜
9、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两句中“径”的意思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炀帝大肆兴建宫殿房屋,纵情游乐,令百姓苦不堪言,聚集起来造反。这是唐太宗耳闻目睹的事情,他认为当以此为戒。B.长孙无忌认为,隋炀帝拒绝采纳忠诚正直的言论,臣子们也明哲保身,并没有为国尽心效力,这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C.在唐太宗看来,隋炀帝继承了隋文帝的遗业,国家经济兴盛,如果隋炀帝能够防守住关中地区,就有可能不会亡国。D.唐太宗仕在显仁宫时,因对供奉的东西不满意而处罚相关官员,魏征以隋炀帝为例,劝谏唐太宗应小心谨慎,力求节约。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惟行谄佞,蔽塞聪明,
10、欲令其国无危,不可得也。(2)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5.魏征曾对唐太宗说:“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试结合首尾两段唐太宗的表现对此加以说明。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GLQ解析:句意:却又不能守护这样一座都城,为天下百姓着想,却喜好不停地出游,百姓实在不能承受。“此一都”做“守”的宾语,故应在“都”后断开,即G处。“好行幸不息民所不堪”中主语是省略的隋炀帝,故其前L处应断开;而“民所不堪”的主语则是“民”,两者主语不同,是两个独立的句子,故应在中间断开,即Q处。2.答案:B解析:B.“次的意思相同”错误,意思不同。“相望道次”的“次”意思是“中”“间”,是名词,“道次”是
11、“途中”“路上”。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停留”,是动词。句意:在路上可以彼此相望。/在北固山下停留。D.正确。“径”:径直;小路。句意:直接前往江都。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故选B。3.答案:C解析:C.“如果隋炀帝能够防守住关中地区”错误。原文是“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指隋场帝如果能常常住在关中地区,不四处游玩,那么是有可能不会亡国的。故选C。4.答案:(1)他们只会做阿谀逢迎之事,蒙蔽阻塞天子的视听,想让他的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实现的。(2)皇帝/您已经违背了巡幸各地的本意,又用什么符合百姓的期望?解析:(1)“惟”,只;“谄佞”,阿谀逄迎之事;“蔽塞”,蒙蔽阻塞;“聪明”,天子
12、的视听。(2)“既”,已经;“乖”,违背;“行幸”,巡幸;“副”,符合。参考译文: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隋炀帝大造宫室,以便纵情游乐,从西京到东都,离宫别馆,在路上可以彼此相望。百姓人力不能承担,聚集起来做贼。这些都是我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事,深深以此自诚。因此不敢轻易动用百姓人力,只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要有怨恨叛乱罢了。”贞观十一年,唐太宗驾临洛阳宫,在积翠池中乘舟游玩,回头对侍臣说:“这些宫殿台榭池沼都是隋炀帝营造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他驱策役使百姓,极力建造这些雕饰华丽的东西,却又不能守护这样一座都城,为天下百姓着想,却喜好不停地出游,百姓实在不能承受。于是使天下百姓生怨叛乱,
13、隋烦帝也身死国亡,现在他的宫殿园林都归我所有了。隋朝彻底败亡的原因,难道只是其君主无道,也是由于辅弼大臣不贤良。如宇文述、裴蕴之流,只会巴结逢迎,蒙蔽阻塞天子的视听,这样想让他的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实现的。”司空长孙无忌上奏说:“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其君主杜绝阻塞忠诚正直的言论,其臣下是苟且偷生,只图保全自己,左右侍臣有过失,从来不督察检举,盗贼滋生蔓延,也不据实报告。根据这一点,隋朝不仅是天意如此,实在也是由于其君臣之间不相匡正辅弼的结果。”唐太宗对魏征等人说:“隋炀帝继承了隋文帝的遗业,国家殷实丰足,如果能够经常住在关中,怎么会倾覆败亡?竟然不顾惜百姓,到处游玩而没有限度,直接前往江都,
14、不接受董纯、崔象等人的直言劝谏,导致身死国亡,为天下人所耻笑。朕经常思虑这些问题,如果要想使君臣长久相安,国家没有危险败亡,君王有违背事理的过失时,臣下必须尽力指出。朕听到你们的规劝,即使不能当时就听从,经过再三思量审察,一定选择好的建议而加以采用。”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到东方巡幸,将要进入洛阳时,住在显仁宫中,负责宫苑事务的各级官吏大多受到责罚。侍中魏征进言道:“主管宫苑的各级官吏大多受到责罚,有的是因为供奉的东西不够精美,有的是没有进献异味珍品,这是不懂得知足,一心追求奢侈靡费生活。已经违背了巡幸各地的本意,又用什么符合百姓的期望?当年隋炀帝巡游时事先下令要各地多多准备贡献珍贵的食品,贡献得
15、不多,就要受到严厉惩罚。正因为隋炀帝无道,所以上天才授命陛下来取而代之。理当战战栗栗、十分小心,每事务求节省俭约,借鉴前人的经验,明白地告诫子孙。”唐太宗听后大惊说:“不是你,我就听不到这样的话了,从今以后,希望不再发生这样的事。”5.答案:此句意思是:懂得道理不难,难在实行;实行不难,难在始终坚持。唐太宗很懂得不要轻用民力,但他最终还是走向了奢靡,这就是知易行难;唐太宗开始时做得好,后来做得不好,在魏征的进谏下才醒悟过来,这就是行易坚持难。解析:由原文“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东都,离宫别馆,相望道次。人力不堪,相聚为贼。此皆朕耳所闻,目所见,深以自诫。故不敢轻用人力
16、,惟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可知,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隋炀帝大造宫室,以便纵情游乐,从西京到东都,离宫别馆,在路上可以彼此相望,百姓人力不能承担,聚集起来做贼。这些都是我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事,深深以此自诚。因此不敢轻易动用百姓人力,只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要有怨恨叛乱罢了。”由此可知,唐太宗很懂得不要轻用民力,但他最终还是渐渐走向了奢靡,这就是懂得道理容易、按道理去做难的知易行难;结合“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多被责罚。侍中魏征进言曰: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
17、闻此言。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可知,唐太宗到东方巡幸,将要进入洛阳时,住在显仁宫中,负责宫苑事务的各级宫吏大多受到责罚。侍中魏征进言道:“主管宫苑的各级官吏大多受到责罚,有的是因为供奉的东西不够精美,有的是没有进献异味珍品,这是不懂得知足,一心追求奢侈靡费生活。理当战战栗栗、十分小心,每事务求节省俭约,借鉴前人的经验,明白地告诫子孙。”唐太宗听后大惊说:“不是你,我就听不到这样的话了,从今以后,希望不再发生这样的事。”由此可知,唐太宗开始时做得好,后来做得不好,在魏征的进谏下才醒悟过来,这就是行易坚持难。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高考一、“六抓”文言断句实用技巧1.抓关键实词,利用语法结构断句
18、遵循语法结构规律,对文言文句子进行语法分析,这是断句的基础。文言文句子中某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但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就很容易判定了。语法上充当主干成分的主要是名词、代词和动词,这便是“关键实词”。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我们在断句时,需要先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或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作主语,常可在前断开,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作宾语,常可在其后断开。此外,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和宾语常有省略现象,这时的关键是抓住动
19、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果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把它和它的宾语断开)。2.抓使用规律,利用文言虚词断句文言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充当句子成分,主要作用是表语法关系和语气,但也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应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这对断句有极大帮助。(1)句首语气词有“夫”“盖”“惟”“焉“其”“盍”“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等,通常在它们前面断句。另外,“嗟夫”“嗟乎”“呜呼”等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2)句末语气词有“也”“矣”“
20、哉”“乎”“与(欤)”“焉”“耶(邪)”“兮”“耳”“而已”等,通常在它们后面断句。(3)“以”“于”“为”“而”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但如果“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且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当然,我们在利用虚词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乎”一般放在句末,表感叹、疑问等语气,后面要断开;但要考虑特殊情况,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乎”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后面就不能断开了。3.抓引用提示词,
21、利用对话标志断句文言文在对话或引文中,经常用“曰”“云”“言”“谓”等字提示,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这些提示语,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的人及其所说的内容,一般在它们后面断开。需要注意的是,对话时,一般只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了。4.抓语序句式,利用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断句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限定。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除前后外,中间也可断开。又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为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为被动句式,这些句式只能在整体前后断开。此外,倒装句的语序需要特别注意,尤其应该抓住介宾短语后
22、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句式规律。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固定词组,其中一些还是古今异义词,断句时不能轻易拆散它们。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5.抓表达习惯,利用修辞手法断句文言文不仅文字典雅,而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常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呼应和承接句子,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如文言文中常见的反复、对比、排比及并列结构,一般在相同位置有相近或相反词语,应当在它们之间断开。如贾谊的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6.抓
23、行文思路,利用总分关系断句古人写文章不仅善用修辞、讲究句式,还注重行文思路。阅读文言文时就可以抓住这一特点,特别是利用总分关系来断句。总分关系是指语段中有一句话对全段内容进行总结说明,其他几句分别从不同方面展开。总分关系构成的语段,在形式上可以先总说,后分说;也可以先分说,再总说;还可以先总说,再分说,最后小结。如孟子梁惠王下中的“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一句,先分述再总述,“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是小结。二、文化常识解题“三技巧”技巧说明巧用文言材料中的语境信息进行推断。从文言词语角度考查文化常识,所选词语符合该文言材料的语境
24、,因此可以巧用文言材料中的前后语境信息进行推断。2017年全国卷,根据原文信息“意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因二孙杀人事未发觉,所以拷问子春,最后的结果是二孙自杀。抓住原文的这些信息,结合特定的语境,可以推知“然后再作考察”的说法是错误的。“考”是通假字,指拷问。巧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一个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有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巧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才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2017年江苏卷第7题D项,“趋庭”语出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典
25、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巧用题干中的常识信息进行推断。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文书的名称、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设置、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等上,这类题目的错误项一般设置得比较明显。题干本身可能包含了常识,根据我们平时的积累,巧妙地分析,就能解决一些问题。如2017年全国卷第11题C项: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显然是错误的,近侍是左右侍从的人,多指在君主身边侍从的臣子,此处说他们职位很高,对
26、帝王的影响也很大,显然不符合常理。三、概括分析答题“三步骤”1.全面理解,整体把握不论做哪一类题,先要能够从宏观上对全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重点掌握一些关键信息,如重要的时间点、文中表达重要意思的词句、文章的主旨或观点等等。对于人物传记,我们要注意人物的语言、事迹和性格,故事的来龙去脉;对于游记,则要注意游览的顺序和时间,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等等。另外,在阅读时不能贪快,不能因急于下手而跳读、漏读同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以发现隐秘而细小的错误点。2.关注细节,依文索义错误选项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做了细微的改动。所以我们在审读选项时,对细微的情节,
27、包括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品评、动作的施动与受动、时空上的顺序等等,都不能忽略。选项对文中信息的描述有两种方式:直述和转述。如果是转述,我们要注意转述的句意与原文是否保持一致。判断选项正误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原句,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可凭印象主观臆断。有的选项可能涉及原文的多处细节,这些都要准确找到,不能想当然,要判之有据。如果说某一分句在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句子,那十有八九是无中生有。3.仔细比对,反复推敲概括分析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细致对比,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
28、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没有错误地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到某处存疑的地方后,再比对原文中的句子反复阅读,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一般说来只要找到原文,判断出选项是否错误应该是不难的。四、文言翻译“六字诀”1.留“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2.换“换”,即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
29、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3.调“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应翻译为“寻求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
30、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4.删“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5.补“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6.变“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往往用于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
31、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对委婉说法和避讳语的翻译,只要将其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2023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材料一:襄子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
32、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
33、,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注襄子:赵
34、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1、材料二画框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勾选相应位置。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
35、确的一项是(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底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
36、,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5、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1、答案:CEG解析:主观型文言断句 解答此题,可结合语意和固定结构进行断句。从语意上看,“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其后应跟说的内容,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然后加以批驳,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应断开。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2
37、、答案:B解析: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B项,“与中的劝词义不相同”错误,“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是“鼓励、劝勉”的意思,和文中的“劝”词义相同。D项,现代汉语中“诬蔑之辞”指以捏造事实来诋毁别人名誉的话。3、答案:C解析:理解文意 “世人”“常通过引经据典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错误,根据材料二中的“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可知,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争取民众信任的是“好事而穿凿者”,而非“世人”,选项扩大范围。4、答案:(1)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2)请允许我简
38、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解析:参考译文材料一: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中,突围后,奖赏有功的五个人,高赫是受赏者中功劳第一的。张孟谈说:“晋阳城突围的事,高赫没有大功劳,现在却在受赏者中功劳排第一,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城被围一事上,我的国家形势危急,社稷危亡啊。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善于奖赏啊,赵襄子!奖赏一个人后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失礼了。”有人说: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奖赏。善于赏罚的,(使)百官不敢超越自己的职权,群臣不敢失掉君臣的礼节。主上设置了有关法令,而臣子没有奸诈的想法。像这样
39、,就可以叫作善于赏罚了。赵襄子有君臣相亲的恩泽,执行着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法令,如果还有高傲轻慢的臣子,这是赵襄子失去了处罚的原则。做臣子的,参议政事并且有功劳的就奖赏。现在高赫仅仅因为不高傲轻慢,赵襄子就奖赏他,这就奖赏错了。所以说: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奖赏。材料二:陈郡有个叫武臣的,对孔鲋说:“韩非确立法度,他和孔子不同的言论太多了。我常常探究他们言论的内涵并比较他们所做的事,发现它们历久不变、长久流传,在遏制奸邪、劝勉行善方面,韩非未必是错误的,孔子未必是全部合适的。像韩非那样的人,也是当代的圣人了。”孔鲋说:“如今世人说到高的一定要说达到了天的顶点,说低的必然要说深渊。那些喜欢多事而且
40、喜欢穿凿附会的人,定会引述经书中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援引圣人的话来显示自己贤明,他们想以此取得愚昧民众的信任从而使自己的学说有所依托。就像诸子的书,里边的道理都是这样。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武臣说:“好。”孔鲋说:“从前赵、韩一起吞并知氏,赵襄子进行奖赏,首先奖赏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然后才奖赏有功劳的臣子。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赏得好,引用孔子的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意思)怎么会有不同呢?然而实际上是欺诈之言。用什么来证明我说的是对的呢?我的祖先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去世,到哀公二十七年荀瑶和韩、赵、
41、魏三家讨伐郑国,遇到陈恒(率齐国军队救郑)而返,那时孔子去世已经十一年了,而晋国四卿都还在世。再往后到鲁悼公十四年,知氏才灭亡。这两件事情前后相隔很远,而韩非(在书里)公然将两件事情合为一件来说,竟然没有惭愧之意。由此可见世上有这么多好事之徒,都是韩非的罪过。所以我因此对韩非这样的小道沉默不言,对诸子的学说堵住耳朵不听已经很久了。但是你立起很短的表来计量天的高度,竖起寸长的手指来测量深渊,在大道上蒙昧而不能醒悟,相信胡说妄言而怀疑圣人,这当然不是我所希望的。”5、答案: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解析:理解概括文意 根据材料二中的“韩非书云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可知,子鲋批驳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鲋批驳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根据“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这一时间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的总结可知,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子鲋便是用这一事实依据来批驳韩非的。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