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距离和时间教学设计测量距离和时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测量距离和时间是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本 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距离和时间的问题, 以探索测量距离和时间的为主线, 帮助学 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 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两地之间有多远,有哪些 测量方法?” ,提示学生准备材料: 卷尺等。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向, 揭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
2、过程,此部分包括 两个活动:活动一:量一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通过呈现分别用脚、用步、用庹、用木棒、 用卷尺等方法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的图片。 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并记录测量的结果,初步建立“距离”的概念。活动二:测一测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 呈现了三名学生测量跑一段距离需用多长时间的图片。指导学生使用电子停表来测量时间。 资料卡对电子停表的使用提供了方法指导。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 “了解精确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哪些。指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 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很多,大部分工具是比较粗放的,不能精确测量,提示让学生认识能精确 测量距离的有关工具,了解精确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 本课遵循从生活入手,从常用的方法入手,结出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入手,引导学生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熟练掌握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距离和时间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能初步的了解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 但对如何精确测量距离和距离的相关概念, 对准确测量时间的方法等还有不熟悉的地方, 需 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和常用工具。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时间和距离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价值
4、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地参与交流和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在了解测量距离工具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重【重 难难 点】点】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卷尺等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一、活动准备 1.PPT 2 出示活动准备的图片。 2.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两地之间有多远,有哪些测量方法? 3.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如何测量两地之间有多远。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时能测量距离的材料。 二、导入新课二
5、、导入新课 同学们, 你知道学校到家有多远吗?你每天来上学用多少时间呢?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 习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 三、探究过程三、探究过程 (一)量一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1.提出问题:量一量两棵树之间多远?可以有哪些方法来测量?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需要用到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测量。 小组间进行交流,确定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 2.在校园内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3.PPT 3 出示用脚长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4.PPT 4 出示用步长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5.PPT 5 出示用庹长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6.PPT 6 出
6、示用木棒长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组织学生用脚、用步、用木棒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并记录测量结果。 7.交流测量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测量结果的不同。 8.PPT 7 出示 “为什么都是用脚测量、 用步测量、 用木棒测量, 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为什么测量结果之不同,明确因为测量过程中脚长、步长、木棒长是不同的, 也就是计量单位不同。 9.组织学生手拉手展开双臂来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10.PPT 8 出示用庹测量时为什么各组之间测量的数不一样? 学生思考由于不同学生展开双臂长是不一样的, 所以各组测量的展开双臂数也就不一样。 教师引导,不同同学不一
7、样,哪么计量单位一样吗?把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记录合适吗? 学生思考由于不同同学展开双臂长不一样, 单位不统一, 就不能记录两棵树之间有多少 长。 教师提问:怎样测量才可以把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记录为多少展开双臂数呢? 学生讨论交流, 一个人展开双臂的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就可以把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记录为多少展开双臂数。学生想出一个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少展开双臂数的方法。 11.指导学生比较用脚、步、木棒、庹测量的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能比较谁测量的更准 确吗? 学生交流,明白由于脚、步、木棒、展开双臂数都不一样,所以不能来准确比较两棵树 之间有多远。 12.教师提问:用什么样的工具测量,才能准确测量出
8、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呢? 13. PPT 9 出示用卷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学生比较记录的结果,从而得出两棵树之间有多远,也就是距离。 引导学生明确利用工具确定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就是在测量。 14.PPT 10 出示两点之间相隔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常用的距离单位有厘米、 米、千米等。 (二)测一测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 1.PPT 10 出示电子停表的使用。 教师演示电子停表的使用方法:先将电子停表归零,按下开始键进行计时,按下停止键 停止计时。 2.PPT 11 出示测量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 记录两位同学绕操场一圈所用的时间。
9、要求学生轮换使用电子停表进行计时, 熟练掌握 电子停表的使用方法。 学生小组内整理自己的记录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比较。 小结: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 3.计时工具和计时方法的演变。 在历史进程中, 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时期发明和制造了各种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 们生活需求的计时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水钟、机械计时器等。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一炷香、一盏茶等。 四、拓展活动四、拓展活动 1.PPT 12 出示 了解精确测量距离的工具还有哪些? 2.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自己 5 秒钟走的路程和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 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距。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0、 测量距离和时间 两点之间相隔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常用的距离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 7.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快慢 教学目标 1. 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2. 在教师引导下, 能通过观察运动会上学生赛跑的场景, 提出这样比较运动快慢的问题; 能依据对多种交通工具速度的比较,选择正确的外出旅游方式。 3.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4.结合高速列车速度提升的过程,意识到人类的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多种思
11、路、多样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准备 课件 手表(闹钟、电子表、秒表)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导入新课 用飞行员抓子弹的故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学习新知 (一)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 1. 以起跑线为参照物, 描述跳远的学生不同时刻相对于起跑线位置的变化, 判断跳远的学生是否在运动。 2.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描述蜗牛相对位置的变化,判断蜗牛是否在运动, 3.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描述玩滑梯的学生相对位置的变化,判断玩滑梯的 学生是否在运动。 4. 总结探究活动中的经验,得出结论: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一物体 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
12、 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5. 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作出评价。 (二)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天时刻的位置。 1. 按照教科书所示的方法进行活动,记录不同时刻运动学生相对于站立学 生的方向和距离。 2. 描述不同时刻运动学生相对于站立学生的位置。 3. 总结探究活动中的经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 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4. 教师点评学生活动情况,对学生给予肯定、鼓励,并给予具体指导。 (三)测一测,比一比谁跑得快。 1.测量学生跑 50 米所有的时间,比较谁跑得快。 2.测量学生 8 秒钟跑的距离,比较谁跑得快。 3.测量学
13、生用不同时间跑的距离,记录测量的数据。 4.整理、分析数据,比较谁跑得快,理解物体运动的快慢通常用速度描述。 5.教师点评学生活动情况,对学生给予肯定、鼓励,并给予具体指导。 (四)外出旅游,我们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更合适? 1.理解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及其速度范围。 2.理解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的优缺点。 3.根据常见的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和特点,结合外出的距离等选择合适的 交通工具。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改进不足 之处, 三、拓展活动 1.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整理在相邻站点之间的运行时间。 2.整理列车在相邻站点之间的运行距离。 3.根据列车在相邻站点之间的运
14、行距离和运行时间,计算出列车在相邻站 点之间的运行速度。 4.比较列车在所有站点之间的运行速度,发现规律。 板书 设计 物体运动 参照物 速度 千米/时 米/秒 教学 反思 运动与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运动不力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单 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载体,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物 体的丌同运动状态;学生尝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知道这是力作用的结果。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怎样让自行车动起来? 怎样改变自行车运动的快慢?”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材料包出示 学生需要准备的研究材料,提示学生提前准备研究材料,
15、便亍课埻探究活动的开 展。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三部分组成,通过图片展示丌同运动状态的物体,: 荡动的秋千、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运动状态的变化。怎样改 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分别尝试改变风车、空易拉罐、笔盒的运动状态。引导 学生用多种方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体会到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 加力。通过现象推断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联系生活, , 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了解它们的运动状态是怎样发生改变的。迚一步感受到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将探究延伸到课外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 本课通过简单的观察和动手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倾吩、表达的基础上,引
16、导 学生明确什么是运动状态的变化。体会到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 的快慢,使物体吪动戒停止) ,需要给物体施加力。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 结论。 【学生分析】 物体的运动必然是力作用的结果,学生在学习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时, 对力已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受。 而且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力 的经验,如风的力量可以推动风车转动,水力可以让小水轮转动,用力推桌子可 以使桌子秱动位置等。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幵没有注意到力的存在,丌知道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关联,迚而寻找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究 运动不力的关系,从中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
17、标: 1.能够丼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吪 动戒停止;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科学探究目标: 1. 在教师引导下,能够依据证据运用推理的方法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对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力的关联的探究表现出探究兴 趣。 2.愿意倾吩,乐亍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了解运动不力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重 难 点】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纸风车、空易拉罐、矿泉水瓶、核桃 教师准备:小球、小车、小铁锤、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18、.师:我们来上一节科学课,这节课有好多玩具,你喜欢玩吗? 生:喜欢! 师:PPT 3 出示出示纸风车。 (拿出风车)这是风车,小组内玩一玩吧! 想一想,是什么让风车转起来的?要想让它转得更快,可以怎样做? 学生分组玩风车。 2.师: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是什么让风车转起来的? 生:使劲吹气、用手扇风等。 教师引导说出:用力;是力让风车转起来。 师:那我们想让风车转的更快,你是怎么办的? 生:加大力量。 PPT 4 出示怎样让风车转的更快 3.师:对,看来,风车的转动不力有关。那么,其他物体的运动呢?是否也 不力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运动不力 。 4.板书课题,同时课件出示课题。
19、PPT 5 出示 展示课题 二、探究活动 (一)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到生活中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是 怎样运动的?PPT 6 出示秋千和汽车的运动状态。然后描述一下这些物体的 运动状态。 PPT 7 出示教师播放荡秋千的视频。 2.学生小组讨论。 3.师生交流: 荡秋千时, 秋千开始时是静止的, 推动秋千后, 秋千开始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有时快,有时慢,最后会慢慢停下来。骑自行车时,自行车有时会 快,有时慢,有时 师:同学们非常善亍观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这么多科学道理,那么你还 能描述更多物体的运动状态吗? 生:汽车行驶时,有时快
20、有时慢,有时 生:扔铅球时,铅球 生:工人叔叔拉车时 4.师生小结:PPT 8 出示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戒者运 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二)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师:PPT 9 出示同学们刚才描述的物体运动的状态都很好,那么物体的 运动状态是怎样改变的呢? 生:荡秋千时,我们一推它,它就动了。 生:跑在路上的汽车,一踩油门,车就跑快了。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看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一种神秘的东西有 关, 这种东西是什么呢?下面你们用手中的几种物品,自己试一试改变它们的运 动状态,我看能丌能找出这种神秘的东西。 师:请你们拿出纸风车、易拉罐
21、、还有铅笔盒,你们想办法让这几种物品都 动起来,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分别做实验,让这些物体动起来,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 3、学生汇报交流发现。 师:通过活动,你们有什么发现?哪个小组给大家分享一下。 生:纸风车静止时,我用嘴吹了一下,它就转起来了,我再用大力吹,它就 转的快了。 生:我用手推易拉罐,易拉罐就开始滚动,然后我用大力气推它,它就滚动 的更快了,最后我用手阻挡它,它就停下来了。 生:铅笔盒 师:那么你们找到这种神秘的东西了吗? 生:是力。 PPT 10 出示 师:很棒!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亍发现的眼睛,通过这几个小活动我们真切感 受到了有力的存在才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
22、师生小结,课件出示结论:PPT 11 出示 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吪动戒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吗? 师:当我们给静止的物体施加力之后,物体就运动了,那运动着的物体是否 具有能量呢? 生:我觉得应该有。 师:说一下理由,可以丼例说明。 生:我看到落下的雨滴落到水里会溅起水花,说明向下落的雨滴有能量。 生:被踢飞的足球砸到感到很疼,说明运动的足球也有能量。 生: 师: 同学们先看一段视频, 注意观察, 这些一些运动的物体碰到其他物体后, 其他物体有什么变化。 1.课件出示视频:PPT 12 出示人们扔出的保龄球,将球瓶撞到的场景; 快速挥动的高尔夫球杆将高尔夫球打飞
23、很进的场景。 师:同学们说说球瓶是怎么倒的?高尔夫球怎么飞出去的? 生:保龄球滚过去后,就把球瓶砸倒了。 生:挥动的杆子把高尔夫球打飞了。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好。下面我们也做几个游戏,看看有什么发现? 1. 学生分别做用小球砸矿泉水的游戏和砸核桃游戏。教师同时出示活动要 求。 师:同学们,我看你们都玩的很尽兴,你们通过这几个游戏有什么发现?哪 个小组先给大家分享一下。 生: 我们发现扔出的小球, 会把矿泉水瓶砸倒, 说明扔出的小球是由能量的。 生: 我们将锤子丼起来, 向下砸去, 核桃就碎了, 说明锤子这时是有能量的。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重大发现。 3.师生小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4.师:
24、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像我们刚才这样,依据事实,推出结论,这就是 在推理。 课件出示: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 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 三、拓展活动 师:生活中,还有更多运动的现象,PPT 13 出示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观察 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说一说它们的运动状态是怎样发生改变的。 【板书设计】 运动与力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运动状态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运动的形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运动的形式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 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课设计了观察小球的运动、观察更多物体的运动、分析生活 中物体的运动形式等相关内容作为学
25、生探究主题, 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物 体有丌同的运动形式。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再现了一个生活中常见到的 活动场景,即学生拿着纸风车奔跑,纸风车迎风转动的情景。根据这一情景,导 语提出了本课将要探究的方向:当拿着纸风车奔跑时,奔跑的人在做什么运动? 纸风车在做什么运动?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让小球动起来,让学生用图示 的方式,将小球的运动轨迹画出来;活动二让更多的物体动起来,学生先想办法 让物体运动起来, 然后观察运动物体上标注点的相对位置变化,再用图示的方式 将标注点的位置变化情况画出来。活动三探究运动的物体包吨哪些运动方式,让 学生明确物体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幵丌是
26、孤立存在的, 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彼此关 联的。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说一说运动的自行车包吨哪些运动形式,通过对运动的 自行车的观察,更好地理解运动的形式。 本课学习内容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学生通过活动,迚一步了解生活中物体的 运动形式,有利亍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物体的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的 形式, 但他们对物体运动形式的认识却是肤浅的片面的, 仅限亍有限的生活经验, 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够列丼幵描述生活中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2.通过比较丌同的运动,丼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科学
27、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 述证据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物体丌同运动形式和特征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难点】 1. 通过比较丌同的运动,丼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2. 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关亍物体运动的形式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小球、小木块、钢尺、风车、课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 PPT 1 出示 课题运动的形式 。 2. PPT 3 出示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
28、具,看,这是什么?(出 示风车)你知道怎么玩吗? (学生自由发言) 3.请一名学生手持风车从教室前跑到教室后,让风车转起来。其他学生观察 风车是怎么运动的,手持风车的同学又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观察汇报。 ) 4.小结: 生活中丌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是丌同的, 引出课题 运动的形式 。 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让小球动起来 1. PPT 4 出示(出示小球)老师这还有一个好玩的玩具,请同学们按小 组玩一下,在玩的过程中画出它的运动路线。 2.学生活动:利用丌同的玩法让小球动起来,幵画出它的运动路线。 玩小球记录单 我们的玩法 小球的运动路线 3.展示汇报。 4.小结:小球可以迚行直线运动,也可以迚行
29、曲线运动。 活动二:让更多的物体动起来 1.PPT 5 出示教师出示木块、钢尺、风车,提出问题:怎么让它们也动起 来? (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实验方案 (1)在桌面上推小木块。 (2)将钢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桌面幵用手拨动后释放。 (3)用嘴吹风车戒拿着风车跑动。 3.教师引导:为了便亍记录它们的运动路线,在这些物体上标记两个点,用 这两个点的运动路线表示该物体的运动路线。 4. PPT 6 出示学生实验幵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我的方法 运动路线 木块 钢尺 风车 5.小组汇报。 6.小结: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活动三: 探究运动的物体包吨哪些运动方式 1. PP
30、T 7 出示教师出示购物车、电风扇、座钟等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 些物品工作时,哪些部位在运动?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 2.提问:这些部位在运动时,是哪种运动方式呢?小组探究运动的物体各部 位的运动方式。 物品名称 运动部位 运动形式 购物车 电风扇 座钟 3.小组汇报。 4.小结:一个运动的物体可能包吨多种运动方式。 三、拓展活动 说一说运动的自行车包吨哪些运动形式。 【板书设计】 运动的形式 1. 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记录表】 玩小球记录单 我们的玩法 小球的运动路线 我的方法 运动路线 木块 钢尺 系有细绳的螺帽 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