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1010课课 小石潭记小石潭记柳宗元柳宗元学习目标1.根据注释,通读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赏析文章景物描写的手法,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自主学习晓常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记自主学习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
2、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l)人,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知背景自主学习夯基础读准字音,掌握字形chyknmn li y 篁俶翕差邃怆 坻()屿()嵁()翠蔓()清冽()佁然()x 忽()c 互()幽su()hung竹()ch 尔()悄chung()自主学习1.听朗诵音频,把握节奏,熟读课文识文本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自主学习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3、心 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 披拂。向西竹林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以为乐向下格外 清凉 以为,把作为靠近而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翠绿的藤蔓缠绕随风飘拂的样子参差不齐的样子 从小丘向西行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响声,(我)听到这声音感到很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走便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
4、拂。自主学习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大约表示约数什么依靠也没有向下分布,这里指映照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轻快敏捷的样子 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人一起玩乐。自主学习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 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向西南看(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围绕,
5、包围寂静,寥落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忧伤深因为太凄清停留于是,就离开 顺着小石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长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小溪两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无法知道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寂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地方太凄清,不能长时间的停留,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去了。自主学习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到永州作者的朋友作者的堂弟跟随着同去两个年轻人 同我一起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跟着同去的还有两个姓崔
6、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任务探究任务一:理清游记的线索,进一步理解课文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本文按照游踪先后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等特点。任务探究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发现小石潭经过的?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按照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顺序来描写的。“隔篁竹,闻水声”写听到水的声音,用“如鸣珮环”的比喻来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激发读者的兴趣。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使读者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同游历,感受作者喜悦的心情和探奇的情趣。任务探
7、究任务二:赏析景物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1.小石潭的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去写的?清澈。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写。整段无“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正面写鱼,侧面写水;写的是鱼,见的是水先写鱼的游,“空游”突出水清澈的程度;接着写鱼的影,借日光来显示,太阳照下来连鱼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都看得清清楚楚,可见水的清澈。任务探究2.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游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
8、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任务探究3.作者在描写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时,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凄清寂静的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在寂寞的处境中忧伤的情感。任务探究4.作者在游览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何变化?请归纳概括。发现小潭时“心乐之”(愉悦的心情);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可
9、见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最终无法解脱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课堂总结学习目标回顾:1.根据注释,通读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赏析文章景物描写的手法,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当堂检测1.下列句子不能体现“潭源奇”这一特点的一项是()A.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其岸势犬牙差互。D.不可知其源。2.本文没有用到的写作手法是()A.移步换景B.定点特写C.寓情于景 D.以小见大A AD D当堂检测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皆若空游无所依 其岸势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隶而从者 参考答案:向西 凭借,依靠 像狗的牙齿那样 寂静得使人忧伤 跟随当堂检测3.小石潭记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和记承天寺夜游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都写到景物的“影”,作用有何不同?参考答案:“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中的“影”通过鱼的影子来突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盖竹柏影也”是通过写竹柏的影子来表现月色的澄澈透明,展现月光下的美好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