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山巅(din)劈成(p)澎湃原野B发源(yun)浊流(zh)艰强赞歌C屏障(png)哺育(p)英雄亚州D掀起(xn)奔向(bn)扮演宛转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凭着坚定的信念,伸出铁腕,几经艰险,力挽狂澜。B我站在高山之巅,看山路如九曲连环,蜿蜒而上。C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D他在国际上获得艺术大奖的消息被传得浩浩荡荡。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B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
2、卫和礼炮鸣放,从此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成为历史。C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行,当千帆过尽,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D中国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了重要贡献。4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
3、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1)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2)“啊!黄河!”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3)将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4)诗人为什么称黄河为“摇篮”“屏障”?(5)诗中,诗人把黄河描绘得一往无前、无坚不摧,以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诗人这样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B项,“浊”应读zhu;“艰”应写作“坚”。C项,“哺”应读b;“州”应写作“洲”。D项,“掀”应读xin。2【答案】D【解析】D项,“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阔浩
4、大,后多形容声势雄壮,规模宏大。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3【答案】C【解析】A项,偷换主语,可在“是”前加“这”。B项,宾语残缺,“担负”缺宾语中心语,可在“鸣放”后面加上“的任务”。D项,搭配不当,应将“发挥”改为“做出”。4(1)【答案】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梳理和概括。由关键语句“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等可知,诗歌主要赞颂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2)【答案】“啊!黄河!”在诗歌中出现三次,将对黄河的赞颂清晰地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这三个层次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解
5、析】本题考查理解语句作用的能力。通读诗歌可知,“啊!黄河!”在诗歌中出现了三次,将对黄河的赞颂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优势、伟大坚强的精神三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三个层次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3)【答案】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写出了黄河奔流浩渺的气势;而“看”字,是单纯地用眼看,无法体现这种效果,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因此换成“看”字不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字词的能力。先分析这两个字的意思,然后将其分别放入原语境中揣摩其表达效果。“望”是向远处看,而“看”是单纯地用眼睛看。用“望”可以写出黄河之长,及其奔流浩荡的气势,能表现黄河的一望无际,源远流长,更
6、能突出黄河的壮观景象。“看”字没有这种表达效果。(4)【答案】把黄河比作“摇篮”,是因为黄河哺育滋养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把黄河比作“屏障”,是因为黄河在地理位置上可作为军事屏障,同时,黄河所体现的伟大坚强的精神,也是民族精神上的屏障,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更加突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根据这两个词本身的意思,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诗歌表达的情感分析即可。把黄河比作“摇篮”,是从历史贡献的角度赞美黄河哺育滋养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把黄河比作“屏障”,则是从优越的地理位置的角度赞美黄河在抵御外侮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突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5)【答案】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黄河颂是一首黄河的颂歌,更是一首民族精神的颂歌。诗歌主体部分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优势、坚强伟大的精神三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以此来激励中华儿女学习黄河坚强伟大的精神,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