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1(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526835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1(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1(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1(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1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佛肸以中牟叛,置鼎于庭,致士大夫曰:“与我者受邑,不吾与者烹!”大夫皆从之。至于田卑,曰:“义死不避斧钺之罪,义穷不受轩冕之服;无义而生,不仁而富,不如烹!”褰衣将就鼎,佛肸脱屦而止之。赵氏闻其叛也,攻而取之。闻田卑不肯与也,求而赏之。田卑曰:“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辞赏徒处曰:“以行临人,不道,吾去矣。”遂南之楚。楚太子建以费无极之谮见逐。建有子曰胜在外,子西召胜使治白,号曰白公。胜怨楚逐其父,将弑惠王

2、及子西,欲得易甲,陈士勒兵以示易甲曰:“与我,无患不富贵;不吾与,则此是也。”易甲笑曰:“尝言吾义矣,吾子忘之乎?立得天下,不义,吾不取也;威吾以兵,不义,吾不从也。今子将弑子之君,而使我从子,非吾前义也。子虽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为也。子行子之威,则吾亦得明吾义也。逆子以兵,争也;应子以声,鄙也。吾闻士立义不争,行死不鄙。”拱而待兵,颜色不变也。芊尹文者,荆之欧鹿彘者也。司马子期猎于云梦,载旗之长拽地。芊尹文拔剑齐诸轸而断之,贰车抽弓于韔,援矢于筩,引而未发也。司马子期伏轼而问曰:“吾有罪于夫子乎?”对曰:“臣以君旗拽地故也。臣闻之,王者之旗拽于地,国君之旗齐于轸,大夫之旗齐于轼。今子荆

3、国有名大夫而减三等,文之断也,不亦可乎?”子期悦,载之王所,王曰:“吾闻有断子之旗者,其人安在?吾将杀之。”子期以文之言告,王悦,使为江南令而大治。(节选自新序义勇)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B.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C.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D.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

4、/怀耻不义/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夫”古代官阶名称,地位低于“卿”“士”,后世成为一般任职者的称谓。B.“褰衣将就鼎”与“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两句中“就”字含义相同。C.“惠王”的“惠”为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D.“引而未发也”与“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引”字含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肸占据中牟发动叛乱,在中庭放置大鼎,对士大夫说,不听者驱离,听从者将从鼎中分一杯羹。别人纷纷听从,只有田卑不为所动。B.赵氏平息了佛肸的叛乱,听闻田卑没有参与谋反,于是便寻找他想予以封

5、赏。田卑认为如果接受了封赏则不合道义,所以推辞并移居别处。C.司马子期在云梦之地狩猎时,他车载的旗帜拖拽于地,芊尹文看到后当即拔剑将旗帜斩断,并指出不同身份的人车旗应当有不同的规制。D.楚王本来准备杀掉芊尹文,但在听闻子期的禀告后转怒为喜,并让原先地位卑贱的芊尹文管理江南区域,使得该地政治清明、局势安定。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义死不避斧钺之罪,义穷不受轩冕之服;无义而生,不仁而富,不如烹!(2)楚太子建以费无极之谮见逐。建有子曰胜在外,子西召胜使治白,号曰白公。5面对白公胜的威逼利诱,易甲是怎么应对的?为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

6、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使请诸鲁,比管仲至,桓公亲逆之于郊,与之坐而问政:“为之若何?”管子对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今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其幼者言弟。今夫工,群萃而州处,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协材。旦暮从事,施于四方,以饬其子弟,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令夫商,群萃

7、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今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枷、芟。及寒,击草除田,以待时耕;及耕,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时雨;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镈,以旦暮从事于田野。”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国未安。”桓公曰:“安国若何?”管子对曰:“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桓公曰:“诺。”遂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国既安矣,桓公曰:“国安矣,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则大国亦将正卒伍,修甲兵,则难以速得志矣。君若欲速得志

8、于天下诸侯,则事可以隐,令可以寄政。”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作内政而寄军令焉。”桓公曰:“善。”管子于是制国:“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春以冤振旅,秋以称治兵。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其欢欣足以相死。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则同国,战则同强。君有此士三万,以诛无道,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选自国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

9、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B.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C.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D.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7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意思是“推辞”,与木兰诗“旦辞爷娘去”中的“辞”含义不同。B.“比”意思是“等到”,与陈涉世家“比至陈”中的“比”含义相同。C.“弟”意思是“弟弟”,与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中的“弟”含义相同。D.“从事”意思是“劳作”,现在

10、一般指干某项事业,二者含义不同。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被齐桓公任用源于鲍叔的举荐,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的建议,派人从鲁国请回管仲,并亲自到郊外迎接。B.商人聚集在一起居住,可以了解不同季节的营销需要,掌握市场的行情,用已有的东西换取缺少的物品,低价买进高价卖出。C.管仲认为如果齐国整顿军队,修造盔甲兵器,其他大国也这样,齐桓公就不能实现成就一番事业的志向。D.同一个队伍的人世代同住一地,从小一起游戏,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面对战争,大家齐力防守,英勇作战。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2)君有此士三万,以诛无

11、道,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10论语宪问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请结合文本概述管仲是如何帮助齐桓公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镇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

12、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

13、。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1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

14、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1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中“左右”,并非指方位,是“近臣侍从”之义。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C.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D.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

15、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狩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

16、则上心说。15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明。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初,在朔方为部军前锋,常有功,授甘泉果毅。建中初,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授骠骑大将军稍迁右先锋兵马使后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锋及怀光反于河中,朝晟被胁在军。上幸梁、洋,韩游瑰退于邠宁。怀光以尝在邠宁,迫制如属城,以贼党张昕在邠州总后务。昕惧难作,乃大索军资,征卒乘,约潜发归于怀光。时朝晟父怀宾为游瑰将,因夜以数十骑斩昕及同谋,游瑰即日使怀宾奉表闻奏,上召劳问,授兼御史中丞,正除游瑰邠宁节度使。间谍至河中,朝晟闻其事。泣告怀光曰:“父立功于国

17、,子合诛戮,不可主兵矣。”怀光遂系之。及诸军进围河中,韩游瑰营于长春宫,怀宾身当战伐。及怀光平,上念其忠,俾副元帅浑瑊特原朝晟,遂为游瑰都虞候。九年,城盐州,征兵以护外境,朝晟分统士马镇木波。献甫卒,诏以朝晟代之。其年,丁母忧,起复左金吾大将军同正、邠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十三年春,朝晟奏:“方渠、合道、木波,皆贼路也,请城其地以备之。”诏问:“所须几何?”朝晟奏曰:“臣部下兵自可集事,不烦外助。”复问:“前筑盐州,凡兴师七万,今何其易也?”朝晟曰:“盐州之役,诸军蕃戎尽知之。今臣境迫虏,若大兴兵,即蕃戎来寇,来寇则战,战则无暇城矣。今请密发军士,不十日至塞下,未旬而功毕。番人始知,已无奈何。”

18、上从之。已事,军还至马岭,吐蕃始来,数日而退。是夏,以防秋移军宁州,遘疾,旬余而卒。(节选自旧唐书列传卷九十四)16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授骠骑大将军/稍迁右先锋兵马使/后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华锋B.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授骠骑大将军/稍迁右先锋兵马使后/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锋/C.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授骠骑大将军/稍迁右先锋兵马使后/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锋/D.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授骠骑大将军/稍迁右先锋兵马使/后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

19、锋/17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意为统管,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的“总”意思不同。B.闻,意为上奏、报告,与陈情表中“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的“闻”意思相同。C.系,意为关押、囚禁,与苏武传中“加以老母系保宫”的“系”意思相同。D.已,意为已经,与项脊轩志中“庭中始为篱,已为墙”的“已”意思不同。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昕是叛将李怀光的同党,在韩游瑰退守邠宁后,担心出事,便大肆索取军饷,招募人马,打算投奔李怀光,结果与同谋者一起被杨怀宾斩杀。B.杨朝晟是杨怀宾之子,曾被李怀光胁迫在军;李怀光被平定后,皇上

20、念及杨怀宾的忠心,派人赦免了杨朝晟,并任命杨怀宾为韩游瑰的都虞候。C.盐州城修筑完成,朝廷需要征兵保护边境,派杨朝晟镇守木波堡。同年,杨朝晟母亲去世,丧期未满即被起用担任左金吾大将军同正等职务。D.皇上对于只需杨朝晟手下兵马就能修筑三城一事有些疑虑,杨朝晟向皇上陈述了暗中调拨军士、迅速完成修城的计划,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诸军进围河中,韩游瑰营于长春宫,怀宾身当战伐。(2)今臣境迫虏,若大兴兵,即番戎来寇;来寇则战,战则无暇城矣。20杨朝晟有勇有谋,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不可以。褒扬一人而使

21、万人低头,这是有智慧的人不肯做的事;封赏一人而使万人惭愧,这是秉持道义的人不肯获取的事。我如果接受封赏,会使中牟的士人怀有羞耻,这是不道义的。“一人举”和“万夫俯首”之间是因果关系,意思紧密,可不断开,排除AC;“不义”是对“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一事的判断,应单独成句,排除AD。故选B。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地位低于士”错,“大夫”地位低于“卿”高于“士”。B.正确。两个“就”都是靠近、前往之意。句意:牵起衣服准备走近锅鼎。/刀剑等金属制品放在磨刀石磨过就会变得锋利。C.正确。D.正确,“引”字含义不同。第一个“引”是动词,拉开(

22、弓)之意;第二个“引”是拿来之意。句意:拉开弓弦而没有发出。/拿过酒壶自斟自饮。故选A。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不听者驱离,听从者将从鼎中分一杯羹”错误,原文为“与我者受邑,不吾与者烹”,意为“顺从我的人获得封邑,不顺从我的人就会被烹煮”。故选A。4答案:(1)为道义而死可以不逃避斧钺死刑,为道义而困苦可以不接受高官厚禄;不讲道义而苟活,不讲仁德而富贵,还不如被烹煮。(2)楚国太子建因为受到费无极的诬陷而被放逐。太子建有一个叫胜的儿子流亡在外,子西召见并让他去治理白地,称为白公。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义死”“义穷”为动用法,为道义而

23、死,为道义而困苦;“无义”,不讲道义;“不仁”,不讲仁德;“烹”表被动。(2)“以”,因为;“谮”,诬陷;“见”,表被动。5答案:易甲采取了拱手待兵,泰然赴死的应对方式。因为他认为士应遵循不屈于“利”和“威”的道义,无论是武力反抗或者发声应和,这都与“立义”的宗旨相矛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拱而待兵,颜色不变也”可知,易甲采取了拱手待兵,泰然赴死的应对方式。结合“立得天下,不义,吾不取也;威吾以兵,不义,吾不从也。今子将弑子之君,而使我从子,非吾前义也。子虽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为也吾闻士立义不争,行死不鄙”,因为他认为士应遵循不屈于“利”和“威”的道义,无论

24、是武力反抗或者发声应和,这都与“立义”的宗旨相矛盾。6答案:A解析:句意:过去,圣王治理天下,把都城分为三区,把郊野分为五区,来确定百姓的住地,让百姓各就其业,设置葬地作为他们的归宿,并谨慎地运用六种权力。“天下”做“治”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BC;“定民之居”与“成民之事”“陵为之终”句式一致,单独成句,排除D。故选A。7答案:C解析:C.“与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中的弟含义相同”错误,含义不同。文中的“弟”,同“悌”,尊敬兄长;“弟走从军阿姨死”中的“弟”的意思是“弟弟”。故选C。8答案:C解析:C.“不能实现”错误,由原文“则难以速得志矣”可知,不是不能实现,而是难以很快实现。故选C。

25、9答案:(1)我是您的庸臣。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的话,那么大概只有管仲了吧。(2)您拥有三万名这样的兵士,来讨伐无道的人,天下大国的君主没有能抵御您的。解析:“臣,君之庸臣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若”,如果;“其乎”,表推测语气,译为“大概”。译文:我是您的庸臣。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的话,那么大概只有管仲了。“君有此士三万”,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君有三万此士”;“诛”,诛杀,讨伐;“莫之能御”,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译文:您拥有三万名这样的兵士,来讨伐无道的人,天下大国的君主没有能抵御您的。10答案:立足实际,让士、农、工、商各居其所,各就其业;整修法令,然后让百姓繁衍生息,

26、救济贫困,尊重百姓,使国家安定;在整顿内政中寄寓军令。解析:由原文“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可知,管仲回答说:过去圣王把士人的住处安排在清静的地方,把工匠的住处安排在官府,把商人的住处安排在市场;把农民的住处安排在田野。由此可知,立足实际,让士、农、工、商各居其所,各就其业;由原文“管子对曰: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可知,管仲说:“整修已有的法令,选择好的依次采用;然后繁衍人口,救济贫困,尊重百姓,这样国家就安定了。”由此可知,整修法令,然后让百姓繁衍生息,救济贫困,尊重百姓,使国家安定;由原文“桓公

27、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作内政而寄军令焉”可知,公问:“怎样去做呢?”管仲回答说:“在整顿内政中寄寓军令。”由此可知,在整顿内政中寄寓军令。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去”是离开的意思,主语为“项王与诸侯”,不能断开,排除AC;“者”一般在上句末尾停顿,其后断开,排除B。故选D。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是近臣侍

28、从之义”错误。左右在文中是“帮助”的意思,并非“近臣侍从”义。故选A。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错,原文为“群臣皆莫敢言”,可见并非心悦诚服。故选C。14答案:如今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管文书案卷,发发议论,不打仗,反而功居我等之上,为什么?希望您辞让封赏不予接受,再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徒”,只是;“议论”,发表见解;顾”,表转折,却;“何也”,反问,为什么呢,为何呢。(2)“愿”,希望;“让”,辞让;“悉”,全、都;“佐”辅助、帮助;“说”,通“悦”

29、,高兴。参考译文:萧相国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经常帮助他。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沛公当了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人口多少,兵力强弱的地方,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率领军队向东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在后方,(负责)收服巴

30、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楚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诸事)总要奏请汉王,许可,获准了就执行;倘若来不及奏请汉王,就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汉王来了再报告。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封地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场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

31、或小,都有战功。如今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管文书案卷,发发议论,不打仗,反而功居我等之上,为什么?”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知道。”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汉王十一年,陈豨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还

32、没有结束,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高祖听说淮阴侯已经被杀(的消息后),(就)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当时)许多人都(向萧何)道贺,只有召平表示忧虑。召平对相国说:“(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希望您辞让封赏不予接受,再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了。”相国听从了召平的计策,高祖果然大为高兴。15答案:因为召平认为萧何将灾祸临头了,皇帝疑心萧何会像韩信一样谋反,为他设卫队,名为宠信,实际是为了监视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

33、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可见淮阴侯造反引起了刘邦的警觉怀疑,皇帝疑心萧何会像韩信一样谋反,为他设卫队,名为宠信,实际是为了监视他。而召平认为“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召平认为萧何将灾祸临头了,因此召平劝说萧何辞让封赏不予接受,再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了。1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他跟从李怀光在泾州讨伐刘文喜,斩杀和俘虏的人很多,被授予骠骑大将军,逐渐升迁为右先锋兵马使。后来李纳进犯徐州,杨朝晟跟从唐朝臣征讨李纳,常常勇冠全军。“于泾州

34、”是“讨刘文喜”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右先锋兵马使”是“迁”的宾语,“后”是后来的意思,为下句话状语,故不能在“后”后边断开,排除B。故选A。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统管;总结归纳。两句的“总”意思不同。句意:让其党羽张昕在邠州总管后方政务/总结归纳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B.正确。句意:韩游瑰当天派杨怀宾奉表上奏/臣通过上表仔细陈述让您听到(我的想法),推辞(这份职务)不去就职。C.正确。句意:李怀光于是囚禁了他/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D.“已,意为已经”错误。完成,结束;不久后。句意:三城修城完毕/庭院中开始是

35、篱笆隔开,不久后又砌成了墙。故选D1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并任命杨怀宾为韩游瑰的都虞侯”错误。根据原文“上念其忠,俾副元帅浑瑊特原朝晟,遂为游瑰都虞候”可知,被任命的是杨朝晟。故选B。19答案:(1)等到各路军马进攻包围河中,韩游瑰在长春宫扎营,杨怀宾亲自上场作战。(2)现在我守卫的边境靠近敌人,如果大规模兴兵,敌人就会来侵犯,来侵犯就要迎战,迎战就没有时间筑城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及”,等到;“营”,扎营;“身”,亲自。(2)“迫”,靠近;“寇”,侵犯;“城”,筑城。20答案:杨朝晟作战中斩获众多,勇冠全军;被叛军胁迫时,以父亲立功为由,主动请罪,保全自身;密发军士,迅速修筑三座城池,让敌人无计可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从李怀光讨刘文喜于泾州,斩获擒生居多”“从唐朝臣征讨,常冠军锋”可知,杨朝晟作战中斩获众多,勇冠全军;由原文“泣告怀光曰:父立功于国,子合诛戮,不可主兵矣”可知,被叛军胁迫时,以父亲立功为由,主动请罪,保全自身;由原文“今请密发军士,不十日至塞下,未旬而功毕。番人始知,已无奈何”可知,密发军士,迅速修筑三座城池,让敌人无计可施。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1(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