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552941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达标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947年,乔治凯南写道:“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乔治凯南的看法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观点()A延续了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B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的破裂C标志着美苏阵营冷战局面的形成D加剧了战后国际局势的紧张2学者们对“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提出了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

2、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黏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的建立31956年9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美苏之间要进行“大规模人民对人民的交流”,鼓励美国公民越洋过海去社会主义国家访问和交流。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B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C加深对苏联的客观认识D对外渗透文化价值观41966年,法国戴高乐政府宣布退出北约军事委员会,不再分摊北约军费,同时勒令所有外国军队和军事设施全部撤走,驻法美军被迫于1967年3月撤离法国基地。这表明()

3、A法国维护战后秩序B区域集团化遭到重大挫折C两极格局受到冲击D美苏冷战的形势相对缓和5 有学者认为,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这主要指()A美、苏分别形成对立的思维模式B美、苏分别形成两大经济集团C冷战对苏联的伤害超过了美国D美、苏划定了东西方地理界线6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不断缩水。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A减少对经济的干预B采取自由放任政策C奉行重商主义原则D加强“福利国家”制度7下面所列内容介绍的科学理论是()成为打开核能源理论的一把金钥匙成为解释高能天体物理现象最基本的

4、理论工具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认为空间、时间、物体、物体运动是统一的A经典力学体系B狭义相对论C光量子假说D电磁感应理论8下面是战后日本生产增长和就业增长比较简表(人数单位:千人。指数:1975年为100)。这表明了二战后日本()行业类别1950年1960年1970年1980年农业生产指数51.275.294.7121从业人数16 10213 1219 3345 426制造业生产指数5.125.392.2101.9从业人数5 6909 55313 68213 145A国家失业人口逐渐增多B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C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显著D大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9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

5、政府改变了社会救助的“普遍性原则”,实施“选择性原则”,使资助的对象仅限于低收入、丧失工作能力和有子女的贫困家庭等社会最贫困的人群。此外,撒切尔政府还探索在社会福利领域加入市场经济成分。这些措施()A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B消除了社会阶级矛盾C有利于“福利国家”转型D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10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妇女运动的展开,美国有关妇女方面的论著不断涌现,妇女充当高级官员的人数在增加,妇女就业人数、职业结构也有很大变化,女教授、女科学家的数量日益增加。据此可知,美国()A女性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导B妇女权益得到较好保护C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逐渐淡化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111956年,赫鲁晓

6、夫提出:要整顿劳动报酬制度,使工作人员从个人收入出发去关心生产;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这反映出赫鲁晓夫的改革()A重视物质利益原则B注意扩大企业自主权C试图消除城乡差别D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12苏联某位领导人在调整政策、稳定形势的同时,还在收回地方权力、复归中央部门管理体系后,对部分企业实行“扩权”试点。该领导人()A实施的改革重点在农业领域B曾经用间接的方式推动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C推动本国农民走集体化道路D过度强调发展军事工业给国家带来沉重负担131989年,邓小平对来华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说道,现在的中国和苏联就像两辆车

7、,正行驶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要想让车平稳地转向高速公路,就必须牢牢掌握方向盘。邓小平此语意在强调()A中国要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B中苏两国开始达成亲密同盟关系C建设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D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收效甚微14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B这一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15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辅助

8、作用”。这主要表明()A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已经很明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开始起步C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双重作用D关于市场作用的原有认识被突破16英国舆论声称:“长期奴役殖民另一个国家的人主动放弃自己的统治权,这种情况实属罕见。”与“这种情况”相关的事件是()A印巴分治B古巴独立 C十月革命D埃及独立171961年,法国就其原来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未来举行公民表决,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人民以压倒多数投票赞成就自决举行谈判,但部分法国军官反对并发动了叛乱。这些法国军官发动叛乱的主要原因在于()A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B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C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D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1

9、8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东南亚一些国家大力加强对各类农业初级产品的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埃及则努力发展运河、劳务输出和旅游业等服务行业,增加外汇收入,取得了一定成效。上述国家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经验是()A调整产业结构B积极引进外资 C发展外向型经济D加强政府干预19彭树智等人编写的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指出:“中东产油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石油价格疲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多样化仍将是产油国经济发展的任务。” 这反映出中东产油国()A仍致力于收回石油主权B原油出口遇到巨大障碍C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石油D石油价格受到大国控制20据非洲发展银行统计

10、,20世纪90年代后期,公路交通运输承担了非洲80%的客货运输任务。但是,非洲各国公路路面摊铺状况差别较大,且公路路网密度很低,同时,港口配置差、容量小,未完全和陆路交通连接形成运输网络。这一状况()A反映了非洲公路交通的发达B造成了非洲社会的动荡C表明了非洲一体化陷入停滞D制约了非洲经济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进入到分配领域,并不断调适。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通过创造充分就业机会,使工人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强制保险,授保者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患病和死亡时均可申

11、请补助;实行国家补贴的公费医疗制度,政府拨款救济贫困者,发放新生婴儿补助、学生补助、食品津贴等;提高富人财产所得税,适当提高中等收入者所得税。在艾德礼执政期间,占国民总数10%的高收入者的财富在国民财富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战前的38%下降到 30%,与此同时,低收入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则提高5.6%。摘编自赵玉峰对战后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政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推出“取富济贫”的政策,构建社会福利制度和征收高额累进的个人收入所得税。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政府推行向资本倾斜的税收和福利政策,减少对富人征税。例如,1981年美国对收入最高的公民

12、征收的所得税可达75%,而1989年则降到33%。降低税率、削减福利成了里根政府的关键词。由于削减福利,在美国常年有4 000万贫穷工人,工资极其低廉,没有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随时会被解雇。他们朝不保夕的处境换来了里根时期的经济恢复。摘编自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向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党政府改革的主要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的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税收和福利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长期以来,拉美各国形成了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所谓外向型经济模式。1929年的经济大危

13、机导致发达工业国对拉美出口产品需求骤减,拉美经济陷入萧条。一些拉美国家开始在政策上重视民族经济。1949年,担任过阿根廷财政部副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的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该理论认为世界经济体系由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构成,中心国家在国家交换中通过不平等、不公正的贸易条件,剥削生产初级产品的外围国家。外围国家的根本出路在于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这一理论为第三世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摘编自李新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心外围”体系的历史演进材料二二战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思想起始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

14、国家首脑会议提出,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发展中国家要采取联合行动抵制不平等的国际贸易。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由此组成七十七国集团。为了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斗争,许多亚非拉原料出口国还联合建立国际经济组织。1960年,中东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并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石油作为武器与以色列及其支持国展开斗争,使西方经济陷入混乱。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心外围”理论提出的背景。(6分)(2)根据材

15、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世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14分)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乔治凯南将苏联视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主张美国要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这一看法加剧了战后国际局势的紧张,故D项正确。2【答案】C【解析】马歇尔计划是美国针对欧洲提出的经济援助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苏联与之针锋相对,组建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剧了东西欧之间的经济对立,所以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既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又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故选C项。3【答案】D【解析】冷战时期,美国鼓励美国公民去社会主义国家访

16、问和交流体现了美国意图通过开展对外交流,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意识形态渗透,故D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加剧,排除A项;美国鼓励美国公民去社会主义国家访问和交流是美国对苏联冷战的一项措施,不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排除B项;美国的目的是对苏联实施意识形态渗透,而不是加深对苏联的客观认识,排除C项。4【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法国退出北约,摆脱美国控制,要求独立自主,这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故C项正确。5【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冷战中的损伤远超美国,因此说“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故选C项。6【答案】A【解析】材料“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17、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不断缩水”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的表现,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故选A项。7【答案】B【解析】由“核能源”“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等信息可知这一科学理论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故选B项。88【答案】C【解析】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日本制造业生产指数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业,制造业从业人数也从低于农业从业人数发展到远高于农业从业人数,这表明二战后日本制造业发展迅速,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显著,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二战后日本等国奉行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非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

18、明日本大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排除D项。9【答案】C【解析】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改变社会救助的“普遍性原则”,实施“选择性原则”,探索在社会福利领域加入市场经济成分,这些措施有利于“福利国家”的转型,故C项正确。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有关妇女方面的论著不断涌现,女性广泛参与政界、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活动,这反映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只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妇女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护,排除B项;材料未对比男女地位,无法说明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淡化,排除C项。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

19、使工作人员从个人收入出发去关心生产”“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可知,赫鲁晓夫改革重视物质利益原则,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企业自主权的问题,排除B项;赫鲁晓夫强调提高收入,而不是消除城乡差别以及协调工农业发展,排除C、D两项。1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收回地方权力、复归中央部门管理体系后,对部分企业实行扩权试点”可知,该领导人是勃列日涅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过度强调发展军事工业,给国家带来沉重负担,故D项正确。13【答案】C【解析】材料“要想让车平稳地转向高速公路,就必须牢牢掌握方向盘”强调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

20、1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92年9月”“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可知,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剧变,人们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选C项。1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辅助作用”可知,当时的中共中央在强调计划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意识到了市场对经济调节的作用,即突破了原来关于市场作用的认识,故D项正确。16【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21、故选A项。17【答案】A【解析】法国是殖民国家,阿尔及利亚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将损害法国的殖民利益,故A项正确。1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加强对各类农业初级产品的加工同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努力发展运河、劳务输出和旅游业等服务行业”可知,战后发展中国家抓住历史机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方式,实现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19【答案】C【解析】材料“经济多样化仍将是产油国经济发展的任务”说明中东产油国要靠经济多样化实现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不能仅仅依赖石油,这从侧面反映出当前中东产油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石油,故选C项。2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

22、知,非洲交通网络中,公路交通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非洲的公路交通具有路面摊铺状况差别较大、公路路网密度很低的缺点,同时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比较落后,这种交通状况制约了非洲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21【答案】(1)主要举措:创造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社会救济;通过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4分)影响:积极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消极政府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8分)(2)变化:减少对富人的纳税额;大幅度削减对工人的福利。(4分)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的局面;福利政策使得政府财政支出过大。(4分)22【答案】(1)背景:经济大危机对拉美经济的冲击;拉美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拉美民族主义的兴起;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亚非拉国家纷纷赢得民族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普雷维什的工作经历。(6分)(2)举措:召开国际会议;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西方作斗争。(8分)影响:有利于亚非拉国家巩固民族独立,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扩大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6分)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