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备课课题13.制作“火箭”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课型新授第1 课时(共 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飞向”太空单元的第二课。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和调查,学生已经认识了飞 行器的外形和分类方式,了解了不同类型飞行器的飞行动力,调查了飞行器中哪些发明受到了生物的启发。本课将进入工程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设计、制作一个“火箭”,并进行测试和改进活动。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对科学这一门课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由于科学课上学习的内容大多都非常贴近日常生活,所以大部分学生仍然对学习科学充满浓厚兴趣,能够比较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比较好。本单元内容虽然和实际生
2、活有一定距离,但是内容非常吸引学生,相信学生有兴趣、有动力主动研究学习。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了解常见飞行器的飞行动力。知道什么是反冲力。知道火箭的结构会影响火箭的飞行状态。科学思维:能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模型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和改进。探究实践: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设计方案。能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出模型。态度责任:能表现出对飞行器进行研究的兴趣。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能通过实验,探究反冲力的作用。能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出模型。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设计方案。能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出模型。能在设
3、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模型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和改进。板书设计13.制作“火箭”反冲力、火箭的结构制作模型测试、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本节课的任务。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飞行器?了解了关于飞行 器的哪些知识?课页图呈现的是一幅火箭发射的照片,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个能飞上天的“火箭呢?【设计意图】为这节课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做好知识准备。二、科学实践活动(一)设计和制作“火箭”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火箭”的动力问题。想一想,真实的火箭是靠什么动力升空飞行的?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也
4、能够产生反冲力?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反冲力的作用。说一说,在第一个实验中,塑料瓶靠什么力量动起来的?第二个实验中,气球又是靠什么力量动起来的?这对你们设计“火箭有什么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够产生反冲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够产生反冲力,进行探究实验,为后面设计“火箭”打下基础。3.组织学生讨论“火箭”的设计方案,思考利用什么作为“火箭”的动力,并考虑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最终画出设计图。如果要设计一个能飞得又高又远的“火箭”,你们打算如何设计?用什么作为动力让“火箭”发射升空?探究实验,发现空气和水也能够产生反冲力。这为他们后面设计 “火箭”打下基
5、础。你们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将你们的设计图画下来。4.让学生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并做好小组分工,合作制作“火箭”模型。教师提前说明几点注意事项:请根据你们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小组成员要进行合理分工。制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原来的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 可以在原先的设计图上加以标注和修改。制作过程中要规范使用工具,避免误伤自己和同学。如果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先自己思考解决方案,再寻求老师和同伴们的帮助。5.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四处巡视,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二)测试和改进“火箭”1.组织学生测试他们制作的“火箭”的飞行情况, 记录测试结果。将你们制作好的“火箭”垂直发射,
6、测一测它能够飞多高。想一想如何测量“火箭”飞行的高度?你们需要哪些辅助材料?你们需要测量几次?记录哪些数据?测量完“火箭”的飞行高度后,再调整它的发射角度,测一测它能够飞多远?想一想,选取多大的发射角度“火箭”能飞得 最远?你们需要测量几次?记录哪些数据?2.组织学生根据测试结果,想办法改进他们的“火箭”你们的“火箭”飞行平稳吗?有没有出现颠倒、打转的现象?如果你们的“火箭”飞行得不平稳,想想可以如何改进。你们的“火箭”飞得高吗?飞得远吗?如果你们的“火箭”飞得不高也不远,想想可以如何改进。3.组织学生改进设计方案,并重新制作模型。4.举办一场“火箭”发射大赛,让学生带着改进后的“火箭”参赛。比赛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活动。你们的“火箭”最高能飞多高?最远能飞多远?它是采用什么作为动力的?它有哪些特点使得它飞得又高又远?你们在活动中还有哪些收获和想法?作业布置1.展示制作的模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