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天的怀念说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说教材单元导语: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习本单元,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素养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有的则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单元导语表达了三层意思:(1)阅读学习这些课文,可以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2)要继续重视朗读,关键是“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3)体会作者的思
2、想感情要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有的则深沉含蓄,程度深,不外露。这体现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以上三点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的,比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包括第二层中所说的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对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有的则深沉含蓄就有全面真切的了解;整体感知全文:是经过反复诵读,对文章进行较全面的理解。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粗略了解文章内容,有个初步印象即可。后一个阶段是反复阅读、仔细琢磨,进行感性认知。这样才能做到“加深对文中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3、”。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感受和理解各篇课文和所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验。同时深化理解,尝试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2)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3)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有的显豁直白,有的深沉含蓄。教学重点: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教学难点:深化理解,尝试读出亲情之间的情感内涵。教材地位: 秋天的怀念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者史铁生用凝重的笔调,回忆自己双腿瘫痪后对母亲的种种抵触;回忆了母亲细致入微的照顾,百般忍耐的宽容;回忆了母亲在身患绝症之时还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
4、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感伤不已。这篇课文是单元的首篇,应该是重点教读课文,这一单元的目标是:感受和理解各篇课文所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验。同时深化理解,尝试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关于人物的回忆性散文七年级刚刚涉及,今后还会学习,所以在整体教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语文素养方面涉及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目标应该是整个单元完成再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更深刻。所以本课重点锁定目标“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确认这个方法“是什么”,更要思考“为什么”要
5、用这样的方法。本课教学目标:(1)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2)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确定本文的感情基础是“深沉”、“忧伤”的,读出史铁生先生回忆母亲情感起伏和节奏的变化。教学难点: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理解“好好儿活”的深刻内涵。二、说学情学习基础、认知能力、信息素养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朗读和阅读理解的基础,能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音韵之美;学习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其中的表达效果。关于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深沉含蓄的文章的体会)应该是目前学生的阅读理解的难点,所以本节课要在
6、之前的阅读基础上引领学生加深思考。三、说教法学法: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节课,我设计的教法有:情境教学法、质疑法、问题导引法、点拨法、示范法。教法的根本是学法,正如陶行知所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本节课的具体学法有:诵读法、批注法、合作探究法。四、说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
7、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课件).史铁生是一位常年患病,双腿瘫痪的作家。母亲离开他已经几十年了,他一直思念着自己的母亲。我们来看看他在文中都写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学习任务一】速读课文,确定感情基础首先感知文章内容:预设:1-2段写母亲提议推着双腿瘫痪的我去看菊花,我愤怒地拒绝了。3-4段:母亲又一次提议去看菊花,我勉强答应,却未能成行。5-6段:母亲溘然长逝,我悔恨不已。7段:带着母亲的遗愿,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菊花,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确定感情基础
8、,朗读时注意:深沉 忧伤 多抑少扬 多停少连【学习任务二】图示情感起伏和节奏变化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一)教师朗读第一段,学生听出情感和节奏变化。(二)同学自选一段再读课文,集体汇报画出一条标注情感起伏和节奏变化的曲线图。(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通过朗读确定本文的感情基础是“深沉”、“忧伤”的,读出史铁生先生回忆母亲情感起伏和节奏的变化。”从继续重视朗读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学生把握感情基调,语气,还要懂的节奏变化。七上一单元朗读目标是把握好写景文的重音和停连,之所以让学生图示本文情感起伏和节奏变化,就是为了使他们能把深沉含蓄的写人的散文感情体悟得更
9、精准。)三、细读课文,品析母亲的形象学习任务三:思考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过渡:自暴自弃的史铁生最终自信乐观地生活,是母爱的力量,是母亲对史铁生的爱,是母亲对生活的态度支撑着史铁生的后半生并照亮他一路前行。这一环节,我共设计三个步骤:(一)精读3、4段,圈画关键词句,品析细节。(二)每位同学品析,批注,时间3分钟。(三)展示汇报。第一组: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
10、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教师示范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1)圈出“挡”字(2)理解自古逢秋悲寂寥,母亲敏锐地感觉到了怕儿子看到窗外的落叶触景生情,所以她挡住了我的视线,转移了我的注意力。(3)批注母亲的细心和体贴。学生学习批注2“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11、1)圈出“看看吧”(2)理解“看看吧”有温柔,商量的语气,从而体会母亲慈爱,多次被拒绝后的小心翼翼。(3)批注母亲小心翼翼。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1)圈出“憔悴”、“央求般”(2)理解“憔悴”是显示母亲绝症晚期对身体的折磨,又有儿子残疾又绝望的状态对母亲心里的折磨;“央求般”悟出母亲对儿子从未改变的关怀与渴望。(3)批注从未改变的关怀与渴望,让人心酸。4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1)圈
12、出“絮絮叨叨”、“忽然不说”(2)理解:听到儿子去看菊花,母亲喜出望外,笑着,坐在我身边,和儿子没完没了的说话,说小时候的事。由絮絮叨叨地说到忽然不说,到又悄悄出去了,体现母亲的细心与用心。(3)批注母亲细心第二组: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第三组: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第四组:“北海的
13、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链接材料: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合欢树四、小结(生齐读):母爱不仅是给予,还有一份责任,教育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让生命活得精彩,活得坚强,活得有意义。这是一个不幸的母亲;这是一位慈爱坚韧、细心耐心、无私无畏的母亲;这是一位有远见睿智的母亲,他让儿子明白,人不只是要活着,还要让自己残疾的生命焕发光彩,她用自己的生命铺就
14、了儿子成长之路,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设计意图:以3、4段为例,抓住片段的细节描写,品析字里行间浸润的深深母爱,学生通过精读课文,认真思考,勾画关键词句,品析批注,互相讨论,加深课文理解,提高概括能力。落实课后思考探究,不走形式。从阅读方法来看对三单元,四单元的学习都是有帮助的。)第二课时继续学习任务三:思考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过渡:自暴自弃的史铁生最终自信乐观地生活,是他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了生命的低谷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开始积极乐观地好好儿活了!阅读“看菊花”梳理“我”的变化1从不同角度梳理因为母爱让“我”不断变化,完成表格填空。2看着表格,请同学们替史铁生向天堂的母亲真情告白。您是
15、一位不幸的母亲,因为您的慈爱坚韧、细心耐心、无私无畏,有远见睿智,让我在母爱的滋养下,由双腿瘫痪后的暴怒无常,拒绝感受美好事物,对生活充满绝望,自暴自弃,到最后能牢记您的嘱托,走出了自己生命的低谷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开始积极乐观地好好儿活了!谢谢您妈妈,您可以安息了!阅读结尾一段,读懂“好好儿活”1深情朗读最后一段2结合链接材料,读懂“好好儿活”的深意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好好儿活的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师过渡:一切的景语接情语呀,所以作
16、者写了美好的花色,然后顺势抒情,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那他是怎样拥抱未来的?阅读链接材料,你会更加理解热爱生活,身残志坚的史铁生。链接材料1:生活态度 积极向上链接材料2:文学创作 成就颇丰链接材料3:立足自身 影响深远设计意图:深情朗读+链接材料拓展理解,加深感悟,升华主旨。“ 好好儿活”就是活出自己生命的坚强;活出对亲人、家庭的责任;活出对社会、人类的担当 。由题目理解引出板书“秋天的怀念”两层含义:一层因悔恨对母亲更加怀念。二层秋天隐喻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四、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怀念母亲 - 母爱 - 感悟生命五、作业1.联系生活实际,把我们对“好好儿活”的理解写下来。2.课下尝试配乐朗诵秋天的怀念,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