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考点整理汇总0503(共23个).doc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7637154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考点整理汇总0503(共23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考点整理汇总0503(共23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考点整理汇总0503(共23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考点整理汇总0503(共23个).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考点整理汇总0503(共23个).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考点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考点概要】主要介绍了远古到西周末年的历史。第一小节介绍了石器时代的社会情况,第二小节讲了部落时代到夏朝灭亡的过程,第三小节讲了商朝和西周的历史。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两种分期:石器时代(即原始社会),根据石器制作技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根据社会组织形式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旧石器时代(1)两种古人类:元谋人,生活于云南元谋县;北京人,生活于黄河流域。(2)四点特征:使用打制石器,采集渔猎,群居生活,学会用火。3.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一万多处,分布广泛,多元一体。(1)生活特征:石器打

2、磨结合,大量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渐趋稳定。(使用陶器、原始农业与畜牧业、定居生活) (2)早期文化:有仰韶文化(包含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种植粟;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养蚕缫丝。(3)晚期文化:有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龙山文化:黑陶(蛋壳陶)。三者都出土玉器,出现祭坛和神庙。良渚遗址,位于浙江余杭县,2019年7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母系氏族社会,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特征:生产力水平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按母系计算)5.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生活特征: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和不平等,

3、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文明起源的标志:文字的出现、城市的形成、金属器的使用。二、从部落到国家 1.部落时代 “三皇五帝”。黄帝与炎帝被共尊为华夏始祖。尧舜禹实行禅让制。龙山文化时代,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2.国家建立 禹建立夏朝,启开创世袭制。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职官,聚族而居。二里头文化可能是遗存。三、商朝和西周1.商朝 (1)后期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使用甲骨文,制造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礼器等)。 (2)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指王畿地区,由商王直接控制;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2.西周:西周建立后,推行分封制、宗法制。 (1)分封制,也称“封邦建

4、国”(或“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就是周王把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授予王族、功臣和前朝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封建”的不同含义:古代指分封制,如柳宗元的封建论就论述的是分封制;今天指封建社会,也就是我国从战国到清朝前期的社会形态。(五种社会形态之一)(2)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其核心 3.商周经济:奴隶制经济发展繁荣,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基本经营方式,青铜铸造业发达。 4.中国早期国家(夏、商与西周)的特征:(1)都是世袭王朝,都具有职官、军队、刑法等国家机器。(2)统

5、治中心都在黄河流域。(3)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以部族联合或分封制为基础)。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考点概要】释题: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分立,混战不休;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各国展开变法运动;思想上,百家争鸣,异彩纷呈。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 (1)背景: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间战争不断。(2)表现:春秋时期,大国扩张势力,诸侯争霸,出现“春秋五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形成“战国七雄”。“春秋五霸”记忆口诀:齐桓晋文楚庄王,其余两霸要记清:阖闾勾践为一说,宋襄秦穆是二公。“战国七雄”记忆口诀:齐秦楚燕赵魏韩,东西南北

6、到中间。2.华夏认同:中原各国较为先进,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周边各族的称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二、经济发展1.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小农经济逐渐形成。2.各国兴修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李冰主持修建,长江流域)、郑国渠(黄河流域)、芍陂(又名安丰塘,淮河流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史记郑国渠的来由,它是韩国的水利工程师郑国为秦国在关中平原上主持修建的一个水利工程。 3.战国时,货币流通广泛,涌现一批中心城市。如齐国临淄等。三、变法运动1.背景:(1)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济获得重大发展。(2

7、)兼并战争频仍,各国要在战争中取胜,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 2.商鞅变法:(1)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军功授爵;“废井田,开阡陌”;实行什五连坐制;推行县制等;移风易俗,塞私门之请。商鞅变法,对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是奖励军功;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建立县制。(2)特点三个“最”: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3)评价: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严刑苛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重农抑商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效果最大的一次变法。四、孔子和老子1.孔子,被后人尊为“至圣”、“文圣”。(

8、1)思想上:核心观念是“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恢复周礼。(2)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因材施教,学思结合。(3)文化上:整理古典文献,思想和言论记载于论语一书。2.老子的思想 (1)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2)朴素的辩证法,认为柔能克刚;(3)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4)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为所欲为,反对严刑峻法和苛政。五、百家争鸣1.背景:(1)根本原因: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即社会制度的转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日益崛起;(3)主要原因:各国统治者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

9、才。(4)文化因素: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官学垄断的局面被打破。(5)政治环境较为宽松。2.主要派别和代表:百家争鸣的两个“四”:(1)四个焦点:人的本性如何,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治国。(2)四大梦想:墨家,乌托邦式的梦;儒家,家国天下的梦;道家,神游太虚的梦;法家,雄霸天下的梦。3.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法家),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4.几种统治思想的选用:对一个国家来说,在大乱时期要用法家,专制集权,严刑峻法,暴力政治;在大乱过后要用道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在和平年代要用儒家,注

10、重文治,道德教化。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朝的统一1.历史条件(1)人民需要:人民苦于战乱,渴望安定统一。“春秋无义战”。战国时期“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都出自孟子) (2)社会基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交往的加强。(3)秦国实力: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吏治比较清明,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4)个人作用: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广纳贤才。任用的人才有:楚国的李斯、魏国的尉缭、韩国的郑国等。2.统一经过:(1)攻灭东方六国,建立秦朝。秦国统一六国的顺序可以识记为“喊赵薇去演戏”。(与“韩赵魏楚燕齐”谐音) 统一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2)南征

11、越族地区,治理西南夷(开凿灵渠、修建五尺道)。(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中华文明的概述: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3.统治措施:(1)确立皇帝制度。皇帝,合三皇五帝的称号为一,突出个人功业。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2)中央政府,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分管行政,下设诸卿;御史大夫,分管监察;太尉,分管军事。(3)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历史作用: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4)其它措施:统一车轨,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驰道和直道,颁布秦律,编制户籍,整顿社会风俗等。4.历史意义: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

12、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学家夏曾佑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二、秦朝的暴政1.表现:大兴土木,征发繁重,刑法严苛,焚书坑儒,秦二世残忍昏庸。焚书坑儒,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但采取的是简单粗暴的手段,结果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后果:使阶级矛盾激化,激起秦末农民大起义,导致了秦朝的迅速灭亡。表现: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来项羽、刘邦起兵,秦朝二世而亡。与楚汉相争相关的词语:楚河汉界,项庄舞剑,四面楚歌,约法三章。4.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两

13、因两果1.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使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出现“文景之治”。2.汉承秦制。在地方上,采用郡国并行制,前期有利于汉朝的统一与稳定,后期地方势力壮大,引发了吴楚七国之乱。二、西汉的强盛1.统治措施:(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中朝,加强皇权;确立察举制,选拔官吏;划分州部,设置刺史,监察地方。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主父偃(2)经济上,改革币制,统一铸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3)思想上,尊崇儒术,设立五经博士,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五经”记忆口诀:诗书礼易和春秋,合称五经前人读。博士,古代指专门研究和传

14、播“五经”的教官。(4)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5)外交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西域,指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2.影响: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秦始皇是以帝王君临天下,项羽是以霸主制天下,刘邦是诸王之上的皇帝,汉武帝是大一统的皇帝。三、东汉的兴衰1.兴盛“光武中兴”(1)出现原因刘秀的统治措施,具体如下:政治上,提高尚书台地位(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严控外戚干政,加强皇权;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约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退功臣进文吏。经济上,清查垦田与户口数量;释放奴婢;(度田与

15、屯田,释放奴婢)文化上,提倡文教,重视儒学;以柔道治天下。宣布图谶于天下。(2)表现: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政治比较清明。光武中兴的含义:一是光复了汉的政权,二是社会的相对兴盛。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南宋 陈亮2.衰亡东汉中期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党锢之祸;豪强地主势力发展,黄巾军起义爆发;形成军阀割据局面。 四、两汉的文化1.史学,两本巨著: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2.文学,有汉赋、乐府诗和五言诗。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江南古诗十九首。 3.医学,掌握三本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16、张仲景(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4.数学: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5.科学: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中国古代文化“三造”:仓颉造字,蒙恬造笔,蔡伦造纸(改进造纸术)。6.农学:氾胜之书四月民令中国古代四大农书:氾胜之书(氾胜之),齐民要术(贾思勰),农书(王祯),农政全书(徐光启)。大一统,是指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的局面。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知识概要】释题:东汉之后,三国鼎立,后来西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西晋灭亡后,中国出现了长时期的南北对峙局面。南方经历了东晋与南朝、北方经历了

17、十六国与北朝的统治。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为日后国家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1)背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三大军事集团的形成。(2)形成:魏蜀吴三国政权的相继建立。(3)主要战役:官渡之战,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夷陵之战,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2.西晋的统治 建立统一灭亡灭亡原因:(1)内因:统治腐败,王室内乱(八王之乱)(2)外因: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3.五胡内迁(1)自东汉以来,西、北部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主要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记忆口诀: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内迁写华章。(2

18、)三个事件:匈奴灭亡西晋,氐族建立前秦,鲜卑族建立北魏。(3)西晋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政权分立时期。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二、东晋与南朝1.晋室南迁,建立东晋,士族把持朝政,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2.420年,刘裕建宋,南朝开始。六朝的来由,如唐代韦庄的名句: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3.江南地区的开发地理范围:江南,即长江以南,泛指长江中下游。又称江东或江左。(1)表现:农业方面,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明显进步。(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

19、书(2)原因:社会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永嘉南渡),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人民辛勤劳动。南方自然条件优越。(3)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后来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各民族交流加强,促进了民族交融。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 成汉在西南地区,其余都在北方。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 我国古代史上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民族迁徒(如五胡内迁),友好往来,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各民族间的征战(如淝水之战)等等。2.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383年,淝水之战,前秦战败,北方重新陷入分裂局面。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投鞭断江,草木皆兵

20、,风声鹤唳,东山再起。3.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推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2)措施: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迁都洛阳,更改籍贯;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改用汉姓,确定门第等级;鼓励与汉族通婚等。用三长制取代宗主都护制。(均田、租调、迁洛阳、改汉姓、穿汉服、断北语、通汉婚、三长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最有利于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是迁都洛阳,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均田制。(3)特点:学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汉化改革)(4)历史作用: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及隋唐盛世打下了基础;引发六镇起义,导致了北魏的分裂与灭亡。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

21、融的关系:二者互为因果关系。民族交融推动了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4.北魏的分裂与更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个政权: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北周。北魏分裂为北齐和北周,北周灭北齐,最终杨隋代周(581年),589年实现南北统一。时代特征: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政权之间对峙,战争不断;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南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得到开发。6.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知识概要】释题:隋朝的繁荣与短暂,为唐朝统治提供了经验与教训。在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帝王的统治下,唐朝逐步走向全盛;而后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都加剧了唐朝的衰亡。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

22、了五代十国时期。一、隋朝兴亡1.589年,隋灭南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317589),统一全国。2.隋朝的建设,广设仓库和义仓。仓库有洛口仓、含嘉仓等。隋炀帝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3.隋炀帝大兴土木,开凿大运河,多次出游,耗费民力;三征高丽,引发大规模起义,隋朝灭亡(618)。4.速亡原因:隋文帝时期的矛盾积累,隋炀帝的暴政(表现在:急功近利,滥用民力);隋末农民起义的打击。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三代帝王,开创盛世(1)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贞观遗风”);唐玄宗,“开元盛世”,唐朝进入全盛时期。(2)盛世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3

23、)出现原因:统治者励精图治,任用贤能,整顿吏治,发展生产。(4)经济发展:农业上,出现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手工业方面,制瓷业发达,唐三彩出名。2.民族关系,处理方式有五:(1)战争:唐太宗时,击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唐高宗时,联合回纥攻灭西突厥。(2)设置机构:在西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3)和亲:文成公主进入吐蕃,嫁给松赞干布。(名画步辇图)(4)会盟:唐朝与吐蕃“长庆会盟”,“和同为一家”。(5)册封: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历史影响: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促使周边少数民族陆续归附。北方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24、”。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1)背景:军事举措失当,设置军镇导致外重内轻的局面;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用人不当。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新唐书(2)概况:755763年,安禄山、史思明先后起兵反唐(3)影响: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入侵。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北方经济遭到重大破坏;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2.黄巢起义(1)背景:藩镇割据削弱了统治力量;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南衙北司之争、牛李党争、甘露之变、二王八司马事件),政局动荡;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2)经过:875年,黄巢起义爆发;朱温降唐,镇压起

25、义;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3.五代十国(1)记忆口诀: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个后。并列南北汉,相继前后蜀,南平吴越吴,南唐闽和楚。(2)实质:是唐朝中期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五代都位于黄河流域。十国除北汉在山西外,都在南方。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概要】从选官用官、中枢机构、赋税交纳三个方面介绍了从两汉到唐朝的制度沿革。一、选官制度1.变化:汉朝,察举制曹魏,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2.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为人才评定等级,朝廷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主要看家世(门第、出身),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诗句:(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2)世胄

26、蹑高位,英俊沉下僚。3.科举制(1)发展历程: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2)特点:自由报名、分科考试,差额录取,进士科最为重要。(3)历史作用: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官场,扩大的官吏的来源,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贫寒子弟也能通过科举入仕,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平;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科举制逐渐僵化,禁锢了士人的思想。诗句:(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

27、子堂。(2)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3)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4)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6)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7)慈恩寺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8)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4.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由推荐、品评逐渐发展为分科考试;(3)选官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二、三省六部制1.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秦汉,三公九卿制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2.三省六部制(1)隋文帝时,中央确立三省六部

28、制。三省六部制的记忆口诀:中书门下尚书省,拟诏审核与执行;吏礼兵户和刑工,六部职权要分清。(2)唐朝发展完善运作流程: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六部(3)宰相议事,地点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4)评价:相权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三、赋税制度1.变化:魏晋时期(北魏),租调制唐朝前期,租庸调制唐朝中期,两税法。2.租庸调制(1)前身:租调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与均田制配套实行。(2)解释: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纳帛或布代役为庸。(3)作用: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时,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

29、庸。唐代 陆贽3.两税法(1)背景: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均田制,均的是国家控制的土地,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统治,并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2)实行:780年,杨炎提出,唐德宗推行(3)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3)评价:a.历史作用: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收税标准(人丁人丁和财产),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弊端: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额外征税,使得农民负担沉重;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日益严重。4.发展趋势:农

30、民由必须服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土地为主;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人头税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商业税逐渐加重。8.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发展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三教互相影响并发展,表现在:儒道合流,形成玄学。道德经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儒学:汉武帝时正统地位确立,之后迅速发展。佛教: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东汉明帝重视发展,在洛阳修筑白马寺。道教:东汉末年在民间兴起并发展,如太平道。(2)隋朝,儒家学者提出“三教合归儒”。为什么是“合归儒”?(3)唐朝,唐初,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道教最受尊崇

31、。武则天时佛教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如禅宗等。道教与佛教的地位随着统治的扶抑而起落(唐初,尊道;武则天时,崇佛;玄宗时,尊道;武宗,灭佛),侧面反映出儒学地位最为稳固。唐玄宗把孝经道德经金刚经列为“不坏之法”。2.反佛与灭佛:(1)原因:广修寺庙,耗费大量钱财;僧侣不事生产,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2)表现:范缜写出神灭论,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观点,抨击佛教思想。“三武一宗”四次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3)影响:佛教文化受到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3.唐代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提出了儒家道统。韩愈的担当:

32、谏迎佛骨表,“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二、文学艺术1.文学:(1)魏晋南北朝,四大形式:建安文学(曹操短歌行)、陶渊明的田园诗(饮酒归园田居)、南朝骈文(吴均与朱元思书)、南北朝民歌(木兰诗)等。(2)唐朝,诗歌繁荣,李白、杜甫代表了最高水平,中唐诗人白居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2.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三大代表:王羲之,世称“书圣”,代表作是兰亭序。唐代有颜真卿和柳公权,二人合称“颜筋柳骨”。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古代三大行书: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

33、第三行书苏轼寒食帖。3.绘画,东晋开始出现专职画家。三大代表: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唐朝有吴道子和阎立本。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画圣”“吴带当风”;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像4.雕塑 三大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属于佛教艺术,是佛教盛行的体现。三、科学技术1.成就2.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的统一稳定提供政治保证;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对前代科技成果的不断继承;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等。四、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的传入中印交流 东晋法显西游天竺,写出佛国记。唐代玄奘西游天竺,写出大唐西域记。2.中国佛教的传播中日交往等 唐朝鉴真东渡日

34、本,传授佛法;日本僧人空海来长安求法;促进周边国家佛学的传播。古代印度中国日本、新罗3.概论:唐都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日本、新罗向唐朝派出使节和留学生。西亚商人来华定居。三国至隋唐文化的主要特征:多元共生,灿烂全备,风格多样,领先世界,远播海外。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背景:北宋建立后,通过战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措施:(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官出任知州;在各路设置转运司;充实中央禁军,拱卫京师。(2)分化事权,互相牵制。在中央增设枢密院、三司和参知政事;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地方上,各路设立“四监司”;各州增设通判。分权于下,集权于上。(3)崇文抑

35、武。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文官执掌枢密院;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朱熹3.措施: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强干弱枝,守内虚外。4.影响:(1)积极性: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2)消极性:降低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无力抵挡辽与西夏的进攻。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1.边防压力(积弱)(1)辽朝占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威胁。北宋两次北伐,均告失败。(杨家将)辽军南下,澶州之战,缔结澶渊之盟。(2)北宋与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

36、败,双方达成和议。(庆历和议)2.财政危机(积贫) 三大原因:(1)推行募兵制,军队不断扩编,促使军费剧增;(2)分化事权,政府机构重叠,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3)对外以钱财换和平。送给辽“岁币”,送给西夏“岁赐”。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钱穆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1)北宋边防压力沉重,财政状况日益恶化。(2)庆历新政的失败。庆历新政是范仲淹发起的,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遭到官僚集团的抵制而失败,但是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3)宋神宗锐意改革,大力支持。2.内容(1)经济上富国之法:国家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青苗法),国家从事商业经营(市易法)等。(青苗法、市易法、方田

37、均税法)(2)军事上强兵之法: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募役法、保甲法、保马法、置将法、设置军器监)。3.特点: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富国强兵。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宋史王安石传4.结果:(1)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财政收入;强兵效果不明显。(2)执行不当,加重了人民负担,如青苗法出现“奉旨借贷”等。(3)加剧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加速了北宋的衰亡。四、南宋的偏安1.大致线索:金灭北宋(靖康之变)南宋建立岳飞抗金绍兴和议宋金对峙。(隆兴和议、嘉定和议)2.岳飞精神:精忠报国、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两宋都以钱物换取和平:北宋送给辽国“岁币”,送给西夏“岁赐”;南宋送给金国

38、“岁贡”。从中可以看出宋朝外交地位的变化。不幸的是,后来两宋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10.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辽与西夏1.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改国号为辽。2.辽与北宋的关系:长期对峙,澶渊之盟后维持了和平局面;设置榷场,贸易活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3.辽朝的官制(1)设置南、北面官,分别管理汉族和游牧民族事务。“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特点:因俗而治,因地而治,番汉分治。历史作用:保护发展了先进的封建文明,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交融。(2)四时捺钵制,皇帝和宫廷随季节迁徙,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捺钵,意为行帐,行宫

39、。4.1038年,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官称上番汉并用。二、金国入主中原1.建立发展: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2.制度: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实行猛安谋克制。 (1)特点:兵农合一,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2)历史作用: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对金朝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4.鼎盛:12世纪后期,史称“大定之治”。金世宗被誉为“小尧舜”。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1.五个年代,五件大事:(1)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汗国;(2)1260年,忽必烈即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3)12

40、71年,定国号为元,四大汗国形成;(4)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5)1279年,崖山之战,元朝完成统一。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史地理志2.巩固统一的措施(1)在各地修筑驿道,设立驿站;分设急递铺,加强各地联系。事例: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来华,后来著有马可 波罗行纪。(2)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a.内容:河北、山西和山东等地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吐蕃地区(今西藏)归宣政院管辖;设立北庭都元帅府和宣慰司管辖西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b.历史作用:强化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1、中国古代的三种地方行政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四、元朝的民族关系1.民族交融加强:蒙古族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形成。 2.元朝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四等人制” 。(1)表现:蒙古人、色目人(西夏、西域各族人)、汉人(原金朝统治区的居民)、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 (2)划分依据:内服早晚,建国功劳大小,生产方式不同。11.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农业和手工业1.农业: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出现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经济作物推广)。棉花的种植始于宋朝,元朝大力推广。北宋人口实际超过一个亿。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农业有显著进步。 2.手工业(1)制瓷业:宋朝出现

42、五大名窑。元朝烧出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五大名窑记忆口诀:汝钧官窑在中原,定窑河北哥浙全。丝绸、瓷器、茶叶是中国古代对外出口的三大拳头产品,它们就可以说是中国的“名片”。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2)矿冶业:煤的开采量很大,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3)印刷业:发展迅速,推动文化的普及,带动造纸业的发展。活字印刷术。二、商业和城市1.商业 (1)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出现早市与夜市;坊市界限被打破);基层市场大量涌现(草市比较普遍)。(2)各政权之间,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民间

43、贸易活跃。榷场:是指北宋与辽、西夏在交界地点设置的市场。榷:专利、专卖。(3)商品流通规模扩大,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时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在全国发行。如至元宝钞。(4)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重要财源。主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汉朝以陆路贸易为主,唐朝海陆并举,宋元以海路贸易为主。2.城市(1)北宋东京(开封)和南宋临安人口超过百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东京的繁华景象。元朝时临安改称杭州,仍然繁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英国 汤因比我最

44、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余秋雨(2)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三、经济重心难移1.过程:(1)开始:唐朝中叶后,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2)初步完成:北宋时,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南多北少。(3)最终完成: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4)巩固:元朝时,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北人南迁)三次人口迁移的主要标志性事件:永嘉南渡(衣冠南渡);安史之乱;靖康之变(宋室南迁)2.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2)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三次北民南迁:西晋末年,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3)南北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北

45、方过渡重农,南方诸业并重。还有,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自然条件优越;政治中心南移等。3.影响:(1)交通运输方面:元朝重新开通大运河(指会通河和通惠河),以便南方财赋北运。元朝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服务于南粮北运。(2)南方文化进步。北宋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制度。自南宋起,江浙成为人才集中地区。财赋之地,人文渊薮。四、社会的变化1.社会阶层的改变门第观念严重淡化。科举制更为完善(采用糊名法、誊录法、锁宿法等)。大批平民士人进入政坛。婚姻择偶标准改变。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2.人身自由的增加 贱民阶层数量减少。家内服役多来自雇佣。农民租佃关系发展,人身束缚减少。3.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干预。官府的限制更为松弛。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注:金元时期,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大趋势没变。12.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形成1.背景:(1)三国至五代,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逐渐减弱(正统地位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2)北宋中期,兴起儒学复兴运动。儒学家试图挖掘儒家经典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张载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译文: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孔、孟等圣人恢复中断的学术传统,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2.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考点整理汇总0503(共23个).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