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结果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继续走半殖半封的道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此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建立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最终赢得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全册知识框架整理1、三种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1、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
2、根本社会条件。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辞旧”: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半封的历史,彻底结束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迎新”: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展现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
3、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社会历史条件:各种救国方案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要求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2)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4)诞生: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5)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6)意义: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7)结论:没
4、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决 定决 定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3、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的入侵的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1、基
5、本国情第 23 页 共 24 页时间任务1953年12月党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民主政治建设)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最深刻最伟大社会变革。5:共产党在新时代的贡献:党带领中国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伟大梦想 ,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6、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6.结论: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历史意义: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中华民族)政治意义: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科学社会主义)世界意义: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
7、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人类发展)4、意义:历史脉络: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奋斗目标: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人民期待: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历史使命: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国际地位: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3、内涵: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2、标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地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
8、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3、意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2、目的:生产力方面: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生产关系方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
9、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的建设方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时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3、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
10、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我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要求2、为什么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
11、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与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党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2、怎么做1、马克思列宁主义(1)地位: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2)特点: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
12、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方面。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3)结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1、内涵(1)坚持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坚持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3)坚持党的根本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4)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坚持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
13、提出的要求: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7)坚持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毛泽东思想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党的执政理念2、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为什么要坚持
14、以人民为中心(1)从产生上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试金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3)从人民角度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结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
15、务实求真务实(1)含义: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行事与时俱进(1)含义: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1)含义: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地位: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实事求是解放思想(1)含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的每次重
16、大发展和变革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理念的更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2)主题: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3)地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
17、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2)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科学发展观(1)形成: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2)主题: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3)地位:在新形势下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形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
18、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2)主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3)地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3、邓小平理论2、毛泽东思想(1)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次结合”,创立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二次结合”,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2)确立时间: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地位: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三、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1)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前仆后继、顽强
19、战斗、英勇牺牲。(2)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图名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4、要求弘扬建党精神:要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争做八大模范: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3、表现(1)必要性(决定因素):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
20、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2)重要性(意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3)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2、原因1、内涵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注意: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一框 坚持党的领导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21、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制度保障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党的领导的特点)最高原则: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
22、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根本遵循:坚持不懈用习思想凝心铸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制度保障: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队伍: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党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党的领导的体现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一切工作都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3)党的领导的意义(2)从党的领导的重要性看(1)从党的地位看中国
23、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24、领导核心。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的摆在全党面前。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
25、,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党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利于把党建设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的政党,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提醒】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框 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1.为什么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
26、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目标: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党的建没,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2.怎么做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1. 科学执政含
27、义: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2.民主执政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体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含义: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28、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3.依法执政4.三者关系及目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二、全过程人民民主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1)最广泛: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
29、民主。(包括主体广泛和权利广泛)(2)最真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完整的制度程序:我国已经形成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已经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能够确保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完整的参与实践:人民的意愿和呼声,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顺利成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通过政权体系顺利转化为实现人民意愿的具体实践,能够确保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注意:协商民主是吴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3)最管用: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发扬民主,又正确集中,能够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各方面在共同思想、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
30、的团结一致,使党和国家和人民成为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整体。 2.人民民主的重要性(1)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3)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4)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1.民主的含义: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我国的国体3.正确理解我国的国体(1)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
31、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2)农民阶级: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3)工农联盟:工农联盟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4)爱国统一战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我国的国体(1) 含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32、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 地位: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体根本性意义。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3) 本质:人民当家作主(4) 特点: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1.国体的含义: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对内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
33、;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促进社会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坚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国家的尊严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目的:构建和维护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2.我国国家职能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1.我国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第二框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坚
34、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1)实行民主的原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包括主体广泛和权利广泛)(2)实行专政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剥削阶级已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但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影响,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只有实现充分民主,才能使得国家政权获得有效的政治支持和必要的政治力量;只有实施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力量的专政,才能使统治阶级或人民内部的民主
35、获得必要的政治条件。 3.原因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民主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针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力量2.关系(对立统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1.内涵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2.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3.任期:每届5年 。 4.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5.义务: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
36、代表作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是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性质: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非执行机关和职能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产生: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职权: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行使部分职权)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地位:在我
37、国的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3.职权:(最高的)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 常设机关:(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1.立法权:制定、修改、废除法律(立、废、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2.决定权:决定国家的方针、政策、规划、以及重大事项(事前)。3.任免权: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决定 。 4.监督权:开展执法检查、监督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一委”的工作;听取审议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工作。(事中或事后:正在执行/执行完毕/
38、上一年度的工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和方式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2.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提供根本政治保证;3.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4.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三)怎
39、么做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二)为什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朝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前进。(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体现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中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在人民
40、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体现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人民
41、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1.根本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2.地位3.优势(二)基本功能(一)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
42、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2.组成: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3.产生:政协委员通过协商推荐的方式产生
43、4.主题:团结和民主5职能:政治协商(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民主监督(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参政议政(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44、6.要求: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地位)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丰富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人民利益: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政党关系:把各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共同目标奋斗决策科学: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
45、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1)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2)政治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包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3)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得到各民主党派的一致拥护。在政党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下设定和运行的。各政党包括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