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问题答案)(实用必备!).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665678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24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问题答案)(实用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问题答案)(实用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问题答案)(实用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问题答案)(实用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问题答案)(实用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问题答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学思之窗益让帝禹之子启。西汉司马迁:史记卷2夏本纪注释益:禹选择的接班人。史记: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撰,130卷,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的历史。解读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即位后先立皋陶为继承人,后皋陶卒,禹又立益为继承人。禹死后,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后,益让位于禹子启,避居箕山。相传启贤,诸侯皆离开益而归附启,于是启即天子之位。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西汉刘向整理:战国策卷29燕策一注释支党:“支”或作“友”“交”,即同党。战国策:文本

2、流传很早,经西汉刘向整理而定名为战国策。此书主要记录了战国纵横家的游说之辞,亦有战国纵横捭阖的若干史事。解读本条史料记载启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权力,与史记的说法不同。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答案提示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这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根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禹先举荐培养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说明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他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战国策以及史记中关于启和益、有扈氏的冲突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说明这一转变并非理想化的风平浪静。 2.思考点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观察中

3、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答案提示通过课文和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得出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国早期人类遗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广泛。 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答案提示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 3.问题探究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观念?有什么历史意义?注释监:通“鉴”,意为镜鉴。解读西周是中国民本思想的发端时期。不仅尚书中有关于民

4、本的思想,在已经整理的清华简厚父中也有“民心惟本,厥作为叶”的记载,更加确证了中国民本思想的悠久历史。酒诰中王以告诫的口吻说:“人不要只以水为镜,而应当以民众为镜。”梓材中,同样表达了西周统治者希望他的子子孙孙要“保民”的思想。尽管西周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做到“保民”,但这种以民为鉴和“保民”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答案提示这两则材料反映了西周统治者从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的转变,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这一转变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产生有重大影响。孔子、孟子的“仁与“仁政”思想,以及历代以民为本、民为邦本的呼声,在治国理政上发挥出积极作用。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比较好的时期

5、,也是民本思想受到重视的时期。 4.学习拓展阅读这段话,查阅相关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考察其分布特点,就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与统一性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答案提示考古发现证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两江河流域、北方草原文化区,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呈现出多源性。但中华文明起源又表现出统一性,即以中原为核心的文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主干,对周边产生深刻影响。夏商西周早期王朝国家都是在这一区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5.史料阅读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

6、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注释有巢氏:传说为巢居的发明者,上古氏族首领。庄子盗跖记载:“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蓏(lu):瓜类植物果实。燧人氏:传说为人工取火的发明者,上古氏族首领。燧,取火的工具。太平御览卷869引尸子云:“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也。”鲧(gn):据史记夏本纪记载,鲧为帝颛顼之子,禹之父,但实为传说人物。鲧治理洪水九年无功,被尧诛杀于羽山。渎(d):小沟渠,泛指河川。桀:姒姓,名履癸,谥号桀,夏

7、朝最后一位国君。史记夏本纪记载:“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后被商汤推翻。纣:名辛,谥号纣,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史记殷本纪裴骃集解引谥法曰:“残义损善曰纣。”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后被周族推翻。汤:子姓,名履,商朝开国君主。在位期间重视保护民众,阶级矛盾较缓和,国力强盛。诗经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武:周武王,姬姓,名发。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期间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明君。解读这段材料虽然大多是传说,但也反映了原始社会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以及人们为了生存而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 方

8、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入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注释井:指井田。因土地分割类似“井”字而得名。公田:奴隶制国家或国君所拥有的土地。位于井田的中央。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记载:“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解读这段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周的井田制度,以及井田的耕作、劳役方式。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1.学思之窗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8商君列传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注释治世:治天下,治国。便国:使国家便利。法古:效法古代。王:在天下称王。易:变更。循礼:遵循古代的礼治

9、。多:称赞。解读这是商鞅主张变法的理论基础的核心内容。商鞅变法是一种政治体制改革,本质上是建立先进的封建地主生产关系。商鞅指出改革能使国家经济强盛,称王天下。答案提示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不仅提出了完备可行的变法政策,而且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同时也具备丰富的理论素养。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了商鞅与守旧贵族关于是否有必要变法的对话。守旧贵族反对变法,提出“法古”“循礼”,商鞅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提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社会的需要随着时代而变化,因而现行的政治制度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改革,仅仅依靠“循礼”,无法实现富国强兵、在大国兼并战争中胜出的目标。2.思考点为什么在春

10、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你能举出若干学派的核心思想内容吗?答案提示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解体,新兴士阶层崛起。各国统治者为了增强国家实力,纷纷招揽人才,重用士人。士阶层针对废旧立新的现实政治,代表各个阶层提出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道家学派在哲学上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儒家提出民本、仁、仁政和礼治思想,并重视教育,对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兵家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3.问

11、题探究查阅战国变法的材料,结合时代背景与变法措施,说明各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的原因及其效果。答案提示吴起变法主要基于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的现实问题,主要措施是:封君传到第三代就收回其爵禄,废除疏远公族的特权。这从政治、经济上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使其国力迅速强盛。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以“食有劳面禄有功”为原则,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地主阶级的代表得以牢固地掌握政权;推行“尽地力之教”,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封建政权的田租收入;颁布法经,确立封建法制,镇压破坏封建秩序的行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李悝变法使魏国经济迅速发展,地主

12、政权逐渐巩固,成为战国初期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建立“循功劳,视次第”的因公行赏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韩国治理成果显著,诸侯不敢侵犯。4.学习探索查阅诗经和“楚辞”中的经典篇章,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答案提示我们可选择诗经中的名篇,体会古人追求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诗经小雅正月表达了对贫富悬殊的不平。离骚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屈原热爱祖国、追求自身价值及美好理想的情怀。家国情杯、追求个人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以及关怀人的现实生活,是诗经和“楚辞”中蕴藏的宝贵精神财富。5.史料阅读田氏取齐,六聊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

13、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西汉刘向:(战国策)书录注释田氏取齐:田氏先祖陈完是春秋时陈国公族,陈厉公之子,后奔齐改姓田氏(陈、田古音相通)。田乞、田常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回,让利于民。左传昭公三年载:“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田氏扩大了在齐国的势力。后田常杀齐简公,并修功行赏,亲于百姓,专齐政。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周天子册命田和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

14、姓齐国绝祀。齐国政权最终被田氏所掌握。六卿:春秋时期晋国卿族。晋国因不许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导致异姓或国姓中疏远的卿大夫得势,先后出现狐、赵、韩、魏、栾、范、荀氏等强大卿族,经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只剩下最强的赵、魏、韩、范、中行、智氏六族,称六卿。后来范氏、中行氏被灭,继而智氏被灭,由韩、赵、魏氏三分晋国。暴师:暴,通曝,指曝晒、显露。暴师指军队在外,蒙受风霜雨露。泯然:消失净尽的样子。万乘(shng)之国:指大国。乘,四匹马拉的车。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贪饕(to):贪得无厌。政教:政治与教化。方伯:即诸侯霸主。解读教科书所选(战国策)书录材料,集中反映了战国前

15、期、中期的时代特征。“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战国时期的序幕。“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战国时期形势发展到高潮。作者指出战国时期最为突出的特征:上下失序,社会混乱,道德仁义混灭,天下争于战功。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而,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9苏秦列传注释临淄:齐国都城。在今山东淄博市北。鼓瑟:鼓,弹奏。瑟,古代一种弦乐器。击筑:击,敲打。筑,古代一种弦乐器,像琴,有十三弦,用竹尺敲打。六博:古代一种掷采下棋的比赛游戏。蹋鞠(tj):古

16、代练武的一种方式,犹如今日所见的足球运动。涂:即“途”,街道。车毂:车轮中心插轴的部分,亦泛指车轮。连衽:连,连接。衽,衣襟。帷:泛指起间隔、遮蔽作用的悬垂的布帛制品。举袂:举,挥甩。袂,衣袖。幕:帐篷的顶布。解读本材料反映了齐国都城临淄热闹、繁华的景象,这是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学思之窗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西汉司马迁:史记卷87李

17、斯列传从人才角度分析,为什么秦能够统一六国?注释兵:武器。让:舍弃。却:拒绝。众庶:民众。明其德:显示他的恩德。资:供给,帮助。解读公元前237年李斯针对秦王的逐客令,上谏逐客书,劝阻了秦王的逐客行为。谏逐客书不仅阻止了这一次秦国的人才流失,而且巩固了秦的人才政策,即不论人才的出身等客观条件,只要对秦有贡献者,应一律接纳。这样的人才政策对秦国的强盛起到重要的作用。答案提示韩国派郑国借修渠而行间之事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强烈主张驱逐来事秦的关东客卿,秦王赢政受到宗室贵族的压力,作出了驱逐所有外来客卿的决定。商鞅变法内容中重要的一条即剥夺贵族特权,由国君根据尚贤标准选官。宗室贵族与外来士人之间存

18、在着很大矛盾。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指出许多具体的事实,如商鞅、张仪等,皆以客卿身份帮助秦国,证明六国来事秦之客无负于秦。“秦僻在雍州”,经济文化相对于东方六国较为落后,人才也比较匮乏,只有大量任用外来客卿,唯才是举,才能在大国争雄中崛起。李斯将人才提升到敌我战争中战略资源的高度,强调了人才在统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最终,谏逐客书改变了赢政的主张,“秦王乃除逐客之令”。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西汉司马迁:史记卷48陈涉世家注释三老: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豪杰:指才能出众

19、的人,引申为社会上有地位、有势力的人。被坚执锐:坚,坚甲。锐,利兵。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此处指上阵战斗。无道:指不行正道的坏人或暴君。张楚: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建立的政权,号为张楚,取张大楚国之意。解读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秋,陈胜率起义军攻克陈县(今河南淮阳),地方上的“三老”“豪杰”认为陈胜“功宜为王”。“三老”“豪杰”是地方领袖,代表普遍的民意。陈胜攻占地区也正是当年楚国旧境,百姓怨恨秦的暴政,怀念楚国,所以陈胜顺应这股潮流,以“张楚”为号建立政权。张楚政权建立后,极具号召力,各地农民和其他反秦势力,纷纷举兵响应。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西汉司马迁:史记卷7项羽本纪注释三户:三户人家

20、。极言人数之少。裴骃集解引臣瓒曰:“楚人怨秦,虽三户犹足以亡秦也。”一说指楚之昭、屈、景三大姓。但后人多用三户人家之义。解读“亡秦必楚”,既反映了秦末楚地人民强烈的复仇愿望,也体现了关东六国被灭后,楚国残余势力最强。因此所谓“亡秦必楚”,也是对山东六国残余反秦势力的总结。秦末农民起义的大潮中,楚军是主力,而且声势最大,号召力最强。在楚怀王的旗帜下,刘邦领导的起义军完成了灭秦的任务。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三嬗,指张楚、项氏(含楚怀王)、汉家。秦末战争,从建立张楚政权

21、开始,最后以汉家建立帝业取代秦而结束。刘邦军事集团建立西汉王朝,仍是对“张楚”事业的继承。因此,秦楚之争,以楚的胜利而告终。“亡秦必楚”成为一种在历史现实中实现了的预言。分析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答案提示秦王朝东部地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六国反秦势力比较强。当时流传着“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谣谚,楚人反秦意识最为强烈。因此陈胜起事时,便以楚的名义相号召,把国号定为“张楚”,意为“张大楚国”,期望得到楚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2.思考点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秦王朝灭亡后,反秦队伍中势力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这场战争不再是农民起

22、义战争,而是转变为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战争,也可以说由秦末割据战争转化为统一战争,是战国后期统一全国战争的延续。以项羽为首的楚军起初居于绝对优势,但由于项羽缺乏政治远见,企图倒退至秦以前的割据时代,违背了统一的历史潮流,加之他刚愎自用,不能用人,残忍暴虐,将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兵败自杀。刘邦则顺应秦王朝以来的统一形势,加之他善于纳谏,知人善任,遂由劣势转为优势,最后打败项羽,取得了对全国的统治权。3.问题探究(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汙,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

23、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战国荀子:荀子强国篇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探讨良好的吏治在秦崛起与统一中起到的历史作用。注释流汙:流,淫邪。汙,污浊。挑:轻佻、奇异。古之民:是荀子称赞秦国百姓的话。荀子认为古代是理想社会,“古”代表高度评价。梏(k):滥、恶。倜(t)然:高远的样子。恬然:安逸的样子。四世有胜:四代都打胜仗。从商鞅变法到荀子访秦,秦国共经历了四代君主。数:道理、必然性。解读教材所引用荀子强国篇的这段材料集中论证了秦崛起

24、和统一的原因,提出秦国连续四代获得军事上的优胜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在政治优胜基础之上。战国中后期秦国迅速崛起,相对于山东六国,其政治优势主要体现在吏治优良上。秦通过商鞅变法在地方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考核。这个制度便于国君直接控制地方,是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行政上的体现。秦吏治的优良也代表了中央集权制度在早期治国方面的成功经验。答案提示商鞅变法废旧立新,其在政治制度上最重要的措施是废除分封制,在地方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考核。这个制度便于国君直接控制地方,因此,秦国吏治出现了荀子所见“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不比周,不朋党”。地方的行政管理权从世袭贵

25、族手中回到国君手中,避免了地方分割国家的财政、军事、行政管理权,促进了秦国富国强兵和行政高效。4.学习探索近几十年来,出土文献大量涌现,往往能够印证、纠正或补充传世文献。查找其他例证,初步了解相关出土文献的学术价值。答案提示近年兴起一门新兴学科“简帛学”,号称时代显学,是对简牍、帛书等出土材料,从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的一门学问。教科书介绍的是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发现的秦简。秦简中的法律条文,保留了秦律的很多内容,大大丰富了我们对秦律的理解。例如其中的秦律十八种置吏律记载:“官啬夫节(即)不存,令君子毋(无)害者若令史守官,毋令官佐、史守。”这条秦律的意思是,官

26、府的啬夫如果不在,叫办事不出差错的有爵的人或令史代理,不要叫官府的佐、史代理。啬夫,古代官名,县及县以下地方行政机构的负责人;君子,这里指有爵的人;无害,秦汉时文书习语,意思是办事没有问题。置吏律是关于任用官吏的法律,有助于我们了解秦朝官员任用状况。除了教科书里介绍的之外,著名的出土文献还有很多。比如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藏秦简。2007年12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从香港购藏一批竹简,竹简内容包括律令、数书、占梦书、质日等。这些秦令名称和内容在秦简和秦朝文献中,大都是第一次见到,为进一步研究秦朝律令乃至秦朝法制史提供了崭新的材料。5.史料阅读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西汉司马迁:史记卷87李斯列传注

27、释法度:法令制度。定:规定。解读这则材料反映了秦王朝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体制,深刻地影响到后世治国方式,其创建之功,不可埋没。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东汉班固:汉书卷64主父偃传注释海内:国境之内,全国。古谓我国疆土四面临海,故称。一:统一,划一。解读这则材料反映了秦结束了战国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历史使命,影响深远。从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态长期延续,虽然后世经历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唐李白:李太白全集卷2古风其三注释六合:天下,人世间。虎视:形容威武之状。解读战国中后期,秦迅速崛起,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东方六国。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

28、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已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卷3封建论注释制:政治制度。解读秦统一全国,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创建功绩,非常重要。秦确立的政治制度被后世王朝长期沿用。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明李费:藏书世纪列传总目解读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正式启动统一战争。秦军势如破竹,仅用十年时间灭掉六国,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以来列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

29、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注释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诸侯见群臣,或卿夫见僚属,皆面向南而坐。这里指居帝位。元元:善良的百姓。冀:希望。文书:书籍,文章。先:崇尚。后:轻视。顺权:顺应形势而权变。离:经历。解读秦朝建立统一局面之后迅速灭亡,历史教训十分深刻。秦亡后继起的西汉王朝初期有一个“过秦”的热潮,过秦论是其中最

30、杰出的代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因其对秦亡教训总结所具备的深刻性、代表性而被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全文引录。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统治理论选择出现重大的失误。战国时期秦国从西部迅速崛起,以武力统一中国,因此过度迷信武力,统一后继续采用尚武的法家理念治国。在战国时期主张王道治国的理论没有优势,但在统一后的和平治理时期,以德政为主的王道治国方式值得重视。贾谊指出“取与守不同术”,是从秦亡中总结得到的主要历史教训。秦朝“废王道”,继续以“暴虐”之道治国,是其速亡的根本原因。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学思之窗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

31、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乐府江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谈谈阅读上述诗赋的感受体会。注释抚(wn):损耗。精:锐,指精力、锐气。府库:指国家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独乐:指统治者个人享受。繇:通“由”,从。“仁者不繇也”指仁德之人不走这条路。何:多么。田田:莲叶鲜碧秀挺貌。行行:即“走啊走啊”。重:再,又。生别离:生离死别。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天一涯:即天一方。解读司马相如劝谏盛世之君不可忘记百姓疾苦,不可沉湎于个人欢乐,忘记国家大政

32、。汉乐府诗句反映了江南清新美丽的自然景观。古诗十九首诗句反映了东汉末动荡社会中人们的生死契阔之感。答案提示汉赋华美的辞藻、恢宏的气势中蕴含着对大一统后政治潜力的肯定和彰显,也体现了作者对君主过度奢靡、滥用民力的担忧,寄托了作者劝谏君主勤政爱民,为国政之计久远的主旨。江南描写了江南采莲中的欢乐场景,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委婉含蓄,韵味无穷。行行重行行主题是东汉末年动荡社会中的生离死别,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2.思考点汉武帝为什么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答案提示元封五年(公元前106),为强化对地方势力的控制,武帝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秩六百石,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监察守、相两千石官和强宗豪

33、右,以“六条问事”。汉代刺史秩卑权重,“六条问事”中除一条针对宗族豪强外,其他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以上的高官。3.问题探究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而清絜之士,徒自苦于茨棘之间,无所益损于风俗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宾客待见而不敢去,车骑交错而不敢进。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喜怒则人随其心之所虑。此皆公侯之广乐,君长之厚实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49仲长统列传阅读这段材料,

34、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之间的关系。注释编户齐民:登记在户籍里的老百姓。以财力相君长者:凭借财力来统治奴役别人的人,指豪强地主。世无数:在世上多得数不清。茨棘:荆棘,茅屋。益损:有益处。连栋:连接在一起的高楼。徒附:失去土地被迫依附于豪强的人口。徒:众。附:亲附。废居积贮:抛售或囤积货物。废:出售。居:储藏。琦赂:珍贵的财货。绮室:装饰华丽的房屋。绮,精细的丝织品。倡讴伎乐:唱歌奏乐的艺人。车骑交错:形容车马拥挤。三牲:牛、羊、猪。清醇之酎:精心酿制的好酒。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他看哪里就有人跟着看哪里。公侯之广乐:诸侯们才能享受的最大乐趣。君长之厚实:人君才能得到的丰富享受。解读

35、东汉政治家已经关注到当时豪强经营的田庄经济模式,田庄成为当时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单位和社会细胞。田庄规模大,占地面积广,而且占有大量依附民。大量因破产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投身于豪强地主的庄园,接受萌庇。这些流亡的农民已经脱离国家编户,成为豪强地主属下成员。东汉的豪强地主,与西汉初期的身份性地主不同,其土地所有权的取得,不再依靠官、爵世袭的特权或军功,而大多是通过经营“货殖”,将所得商业利润购买土地。东汉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改变了西汉王朝“抑商”的方针,豪强地主通经入仕成为官僚。因此,东汉田庄的主人集商人、地主和官僚三种身份于一体。东汉后期因政治腐败,灾荒、战乱频繁,但局部地区的生产得到了开发和

36、发展。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在东汉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特殊作用。田庄的发展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田庄经济是东汉经济中的关键问题。答案提示西汉中期以来,因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一些具备商业资本、投资土地的地主,在儒学成为仕进重要途径的历史条件下,修习儒学,逐渐出现世代通经入仕、位至公卿的世家。他们既拥有宗族和经济势力,又有政治、文化背景,周围聚集了众多的门生故吏,形成盘根错节的高门世族,对地方甚至朝廷政治进行干预和影响。西汉中期以来,豪强地主不断积累、发展、壮大,王莽新朝覆灭时,地方豪强地主纷纷拥兵自重。刘秀在南阳和河北两地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实现了全国统一,建立东汉王朝。东汉中后期,

37、一方面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另一方面豪强地主因是东汉王朝建立的基础,因此几乎不受限制地发展壮大。豪强地主逐渐转化为割据势力,成为瓦解东汉王朝统治的力量。4.学习探索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感悟他们的家国情怀。答案提示史学巨匠司马迁的个人品质突出,他的家庭熏陶、个人勤奋的品质、秉笔直书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成就了史学巨著史记。霍去病壮杯激烈,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北伐匈奴的伟大功绩、守卫国家的爱国精神永远被世人铭记。张骞“凿空西域”、苏武绝不“屈节辱命”、马援“马革裹尸”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都是建立在对国家高度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基础之上。5.史料阅读汉兴,扫除烦

38、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东汉班固:汉书卷5景帝纪注释烦苛:繁杂苛细。多指法令。移风易俗:转移风气,改变习俗。成康:周成王与周康王的并称。史称其时“天下安宁,刑措不用”,故用以称至治之世。解读汉高祖刘邦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的儿子文帝和孙子景帝统治时期,继续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人民负担,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进入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更加安定。史称“文景之治”。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

39、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东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注释法制: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以及根据这些法律制度建立的社会秩序。六艺:指儒家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邪辟:乖谬不正。统纪:纲纪。法度:法令制度。解读秦统一全国,以及西汉再次消除秦汉之际的分封割据完成统一,均为军事上的统一局面,而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统一是西汉时期的新任务,也是秦统一全国后未能完成的历史任务。统一思想是新建立的西汉王朝进一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

40、说,董仲舒提出“大一统”适应了时代的需要。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学思之窗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角之饶,覆衣天下。南朝梁沈约:宋书卷54孔季恭等传传论根据材料,说说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注释元嘉:南朝宋第三任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行用时间为424-453年。当时政治、经济各方面形势较好,被称为“元嘉之治”。外劳:负担额外的劳役。氓庶

41、:指民众。栖亩:存积于田亩。扃:上门闩。稔:庄稼成熟。会土:指会稽郡,治今浙江绍兴。此处有泛指钱塘江下游平原的含义。良畴:良田。鄠、杜:即鄠县(今陕西西安鄠邑区)、杜县(亦称杜陵、杜城,在今陕西西安东南)。此处有泛指关中地区的含义。荆城:即荆州,治今湖北江陵。此处有泛指长江中游地区的含义。指今湖北、湖南地区。扬部:即扬州,治今江苏南京。此处有泛指长江下游地区的含义。杞梓:两种树木,此处代指森林。充仞:充满。仞,通“牣”,充满。答案提示本条材料反映的是南朝刘宋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状况。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元嘉之治”,是南朝的鼎盛时期。材料中提到了钱塘江下游平原、长江下游平原、长江中游平原几个地区经

42、济发展的情况,涉及农业、渔业、副业、手工业等生产领域。2.思考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提示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湿润、土地广阔等,参看学思之窗);长期以来基本处于和平环境,没有爆发像北方那样大规模和长时间的战乱;北方大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3.问题探究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

43、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签卷140建武三年(496)正月注释魏主:即北魏孝文帝。以土德王:按照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宇宙万物皆由金、木、土、水、火五种元素即“五行”构成,“五行”之间具有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每个朝代都与“五行”之一相对应,称为“德运”。北魏以黄帝为祖先,黄帝的德运为土,故曰“以土德王”。王(wng),意为称王,即统治天下。代:指北魏前期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及附近地区。解读这段史料记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的措施。改姓氏的具体情况,见于魏书官氏志。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

44、氏族之辨,果何益哉!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08太元二十一年(396)七月胡三省注注释代北之子孙:泛指鲜卑后裔。代北,指今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地区,是北魏前期的统治中心区域。氏族之辨:此处指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于士大夫家族源流、世系的研究。这段时期门第观念盛行,士大夫家族的源流、世系受到社会上广泛关注,成为重要的知识和谈资。胡三省(1230-1302):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南宋末年进士,入元不仕。穷毕生精力为资治通鉴作注,其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解读这段话是胡三省在注释资治通鉴时发的一段感慨。他注意到,自隋朝以下,有许多名人都是鲜卑后商。由于他们早已改用汉姓,因此已经很难与一般的

45、汉族人士区分开了。汉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只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阶段。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代汉族姓氏与古代少数民族的关系。答案提示本题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从广义上讲,先秦华夏族融汇周边少数民族成分的史实亦可纳入其中,但从汉代开始的材料就足够了。查找资料时可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少数民族的姓氏与汉姓重合或近似,逐渐混淆于汉姓(如粟特人“昭武九姓”中的安、史、石、曹、康、何、米诸姓氏);汉族王朝对少数民族赐姓,或少数民族入居汉族王朝统治之下主动改用汉姓;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王朝统治期间逐渐改用汉姓;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王朝灭亡后改用汉姓。4.学习探索北魏孝文帝改革从长远来看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但在短时期内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一部分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掀起暴动,导致了北魏的覆亡。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也在北魏灭亡前后出现短暂的反复。查阅相关材料,初步了解上述史实,体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答案提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民族交融政策,主要是推动统治民族鲜卑族汉化。无论就当时还是长远的角度而言,这都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大大缓解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矛盾,顺应了十六国以来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为全国重归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为以后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但是,改革中某些具体措施在当时激化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内部矛盾,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问题答案)(实用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