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681546 上传时间:2024-07-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有晋徽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少而贫病,居无仆妾。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绚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有诏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卒于浔阳县之某里。(节选自颜延之陶徽士诔并序)注徽士:指朝廷征聘不就的清高之士。田生致亲:田过,战国时期人,他认为父母比君王更重要,给君王效力是为了获得俸禄来奉养自己的父母。

2、毛子捧檄:庐江毛义,家贫,以孝称。当母亲在世时,得到派他去做县令的檄文,非常喜欢。后来母亲死去,再征召他,他便不去。绚:网的别名。萧:蒿草,这里指代席子。材料二: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材料三: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

3、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节选自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尝九月九日A出B宅边菊丛中C坐D忽值弘送酒E至F即便就G酌H醉而归。11. 下列

4、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追悟毛子捧檄之怀”的“追”与归去来兮辞中“知来者之可追”的“追”字意思不同。B. “每酒适”的“适”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的“适”字意思不同。C. “今将集而并录之”的“录”与兰亭集序中“录其所述”的“录”字意思相同。D. “每以家贫”的“以”与苏武传中“前以降及物故”的“以”字意思相同。1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一的两个典故“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可以看出,陶渊明辞官的原因。B. 从材料二中的喝酒、赏菊、抚琴等生活场景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在辞官之后过着十分惬意的生活。C. 从材料三可

5、知,苏轼把追和陶渊明的诗结成集,不仅是喜好他的诗,更是因为有感于他的为人。D. 以上三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记述了陶渊明的相关事件,但是共同表达出对陶渊明的赞美之情。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绚纬萧,以充粮粒之费。(2)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14. 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陶渊明的为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大历十年,李宝臣、李正己更言承嗣之罪,请讨之。代宗欲因其相图,乃从其请。时幽州节度留后朱滔方恭顺朝廷,诏滔与宝臣及太原之师攻其北,正己与滑毫、河阳、江淮之师攻其南。宝臣、正己会军于枣强,椎牛酾酒,犒劳将士,仍颁优赏。宝

6、臣军赏厚,正己军赏薄。既罢会,正己军中咄咄有辞,正己闻之,惧有变,即时引退。由是宝臣、朱滔共攻承嗣之沧州,连年未下。时承嗣使腹心将卢子期攻邢州城将陷宝臣发精卒赴救击败之,擒子期来献。河南诸将又大破田悦于陈留,正己收承嗣之德州,以重兵临其境,指期进讨。承嗣大慑,遂求解于宝臣,宝臣不许。初,正己将发兵,使人至魏,承嗣囚之。及是,乃厚礼遣归,发使与俱,具列境内户口兵粮之数,悉以奉正己。且告曰:“承嗣老矣,今年八十有六,形体支离,无日月焉。己子不令,悦亦孱弱,不足保其后业。今之所有,为公守耳,曷足辱公师旅焉!”立使者于廷,南向,拜而授书。又图正己形,焚香事之如神,谓人曰:“真圣人也!”正己闻之,且得其

7、欢,乃止,诸军莫敢进者。承嗣止正己,无南军之虞。又知范阳宝臣故里,生长其间,心常欲得之;乃勒石为谶,密瘗宝臣境内,使望气者云:“此中有王气。”宝臣掘地得之,有文曰:“二帝同功势万全,将田作伴入幽、燕。”二帝。指宝臣、正己也。承嗣又使客讽之曰:“公与朱滔共举,取吾沧州,设得之,当归国,非公所有。诚能舍承嗣之罪,请以沧州奉献,可不劳师而致,愿取范阳以自效。公将骑为前驱,承嗣率步卒从。此万全之势。”宝臣喜,以为事合符命,遂与承嗣通谋,割州与之。(节选自旧唐书列传卷九十二)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时承嗣使A腹心将B卢子期C攻邢D州E城将陷F宝

8、臣发精卒G赴救H击败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宝臣、李正己更言承嗣之罪”与“劝君更尽一杯酒”(送元二使安西)两句中的“更”意思不同。B. “连年未下”与“尘泥渗漉,雨泽下注”(项脊轩志)两句中的“下”用法不同。C. “又图正己形”与“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两句中的“图”意思相同。D. “公与朱滔共举”与“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两句中的“举”意思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宗答应李宝臣、李正己想要讨伐田承嗣的请求,派朱滔与李宝臣进攻田承嗣的北面,李正己进攻田承嗣的南面,形成南北夹击之势。B.

9、李宝臣、李正己两军会师,犒劳将士,颁发赏赐,结果李正己军队的赏赐不如李宝臣军队的丰厚,李正己对此不满,便立即带兵撤回。C. 田承嗣说自己的儿子不肖,田悦也是懦弱之人,他们都不能保住自己的基业,而现在自己只是暂代李正己驻守,其目的是想让李正己退兵。D. 田承嗣第一次向李宝臣请求和解,无果,便转向李正己。他放回李正己曾派来的使者,又备厚礼并详细列出境内户口军粮的数量送给李正己。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正己收承嗣之德州,以重兵临其境,指期进讨。(2)宝臣喜,以为事合符命,遂与承嗣通谋,割州与之。14. 田承嗣是如何解除李宝臣的围攻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0、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壮愍刘公未显时,凡三与贼遇。始为常州无锡县尉有枭贼刘铁枪者起浙西转扰诸郡。捕盗官不能制。公一日沾醉夜归,适报铁枪入境。遂乘酒赴之,与贼接战,手杀铁枪及其徒五人,余悉散走。部使者上其功,改大理评事。后知果州南充县,丁先太师忧,解官东还,道出兴州境上,遇群贼奄至,掠其行李,发之,惟文书百余帙,布数匹。贼魁詈其徒曰:“此穷官人,何足劫?”公时在后,闻变驰至,瞋目叱之,贼众披靡。俄发三矢,辄毙三人,余遂遁去。雍帅寇莱公表其事,诏迁官知泸川,后移倅汝阴。过安陆,遇故人留饮,家属先行,复遇盗劫。倒囊,得一银扣剑,洎一石腰带,持去。后贼败于齐安,狱具,法归赃于主,有司以闻。时陕西转运使

11、员缺,执政方以公进拟,真宗曰:“是人为郡守,而止有一石腰带,廉可知也。”遂除公。(选自秦观淮海集)材料二: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孙,矧自犯之乎!太宗朝尝有臣僚数人犯罪,并配少府监隶役,及该赦宥,谓近臣曰:“此辈既犯赃滥,只可放令逐便,不可复以官爵。”其责贪残,慎名器若此。皆先朝令典,固可遵行。欲乞今后应臣僚犯赃抵罪,不从轻贷,并依条施行,纵遇大赦,更不录用,或所犯若轻者,只得授副使上佐。如此,则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矣。

12、(选自包拯乞不用赃吏疏)【注】壮愍刘公:刘平,字士衡,北宋官员,谥号壮愍。横贷:超越法律而得到宽恕。8.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始为常州无锡县尉A有枭贼B刘铁枪者C起浙西D转扰E诸郡9.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官,指官员因故辞去官职。此外,解佩、解绶、解褐都有辞去官职的意思。B. 除,文中意为“授予官职”,与“除臣洗马”(陈情表)中的“除”意思相同。C. 劝,文中意为“勉励”,与“勖尔植”(种树郭橐驼传)中的“勖”意思相同。D. 疏,奏文的一种,是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言以使下情上达的文书,始创于

13、汉代。10.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平还未显达时,曾醉酒夜归,亲手制服枭贼刘铁枪,部使上报刘平功劳,改任大理评事。B. 刘平解官东归时,出了兴州境,突遇群贼,刘平瞪大眼睛大声责骂贼人,于贼人溃逃离去。C. 太宗对那些贪赃受贿之人十分严格。他要求对这些人可以释放回去,但不能恢复官职。D. 包拯恳求皇上今后处理贪赃枉法的官员时,不应该轻易宽恕,应当遵照条例执行。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后贼败于齐安,狱具,法归赃于主,有司以闻。(2)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12. 请梳理材料二中包拯上疏的具体思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14、小题。材料一: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君子之遇艰阻,必自省于身,有失而致之乎?有所未善则改之,无歉于心则加勉,乃自修其德也。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古之学者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今之学者为人,欲见之于人也。伊川先生曰:“志道恳切,固是诚意。若迫切不中理,则反为不诚。盖实理中自有缓急,不容如是之迫。观天地之化乃可知。”孟子才高,学之无可依据。学者当学颜子,入圣人为近,有用力之处。又曰:学者要学得不错,须是学颜子。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安得天分,不有私心,则行一不义,杀一不辜,有所不为。有分毫私,便不是王者事。论学便要明理,论治

15、便须识体。明道先生曰:“学只要鞭辟近里着已而已故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貘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只此是学。质美者明得尽,查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其次惟庄敬持养,及其至则一也。(节选自近思录)材料二:抱朴子曰:“夫学者所以清澄性理,箕扬埃秽,雕锻矿璞,砻炼屯钝,启导聪明,饰染质素,察往知来,博涉劝戒。仰观俯察,于是乎在;人事王道,于是乎备。进可以为国,退可以保己。是以圣贤罔莫孜孜而勤之,夙夜以勉之,命尽日中而不释,饥寒危困而不废。岂以有求于当世哉?诚乐之自然也。夫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

16、虽勤而无获矣;广博以穷理,犹顺风而托焉,体不劳而致远矣。粉黛至则西施以加丽,而宿瘤以藏丑;经术深则高才者洞达, 卤钝者醒悟。文梓干云,而不可名台榭者,未加班输之结构也;天然爽朗,而不可谓之君子者,不识大伦之臧否也。(节选自抱朴子外篇)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学只要鞭A辟近B里C着己D而已E故切问F而近思G则仁H在其中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陋,浅陋,与石钟山记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的“陋”含义相同。B. 盖,因为,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的“盖”含义相

17、同。C. 笃,忠实,与陈情表中“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的“笃”含义不相同。D. 诚,实在,与屈原列传中“楚诚能绝齐”的“诚”用法相同,但是含义不相同。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求道应该把圣人之道听于耳、入于心,还得融进自己的道德中进行实践,但浅陋之人会把圣人之道写成文章来表现。B. 学习不能急于求成,需要顺应规律,循序渐进,想学圣人之道得选择颜回,因为颜回讲究方法,做事也不会出差错。C. 孔子认为,说话做事忠信笃敬者可行蛮夷之地,但若想要彻底做到忠信笃敬,便要修养德行,同时去除内心的私欲。D. 圣贤们学习是因为知道学习具有诸多好处,让人明事理、变聪慧,遮丑

18、陋、辩善恶,进可报效国家,退可保全自我。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志道恳切,固是诚意。若迫切不中理,则反为不诚。(2)广博以穷理,犹顺风而托焉,体不劳而致远矣。14. 材料一认为古今人士求学的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初,(万)彧请选忠清之士以补近职,吴主以大司农楼玄为宫下镇,主殿中事。玄正身帅众奉法而行应对切直吴主淡不悦。中书令领太子太傅贺邵上疏谏曰:“自顷年以来,朝列纷错,真伪相贸,忠良排坠,信臣被害。是以正士摧方而庸臣苟媚,先意承指,各希时趣。人执反理之评,士吐诡道之论,遂使清流变浊,忠臣结舌。陛下处九天之上,隐百里之室,

19、言出风靡,令行景从。亲洽宠媚之臣,日闻顺意之辞,将谓此辈实贤而天下已平也。臣闻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陛下严刑法以禁直辞,黜善士以逆谏口,杯酒造次,死生不保,仕者以退为幸,居者以出为福,诚非所以保光洪绪,熙隆道化也。何定本仆隶小人,身无行能,而陛下爱其佞媚,假以威福。定妄兴事役,发江边戍兵以驱麋鹿,老弱饥冻,大小怨叹。传曰: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今法禁转苛,赋调益繁,中官、近臣所在兴事,而长吏畏罪,苦民求办。是以人力不堪,家户离散,呼嗟之声,感伤和气。今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蓄,而后宫之中坐食者万有余人。又,北敌注目,伺国盛衰,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能守,

20、一苇可杭也。愿陛下丰基强本,割情从道,则成、康之治兴,圣祖之祚隆矣!”吴主深恨之。吴主用诸将之谋,数侵盗晋边。陆抗上疏曰:“昔有夏多罪而殷汤用师,纣作淫虐而周武授钺。苟无其时,虽复大圣,亦宜养威自保,不可轻动也。今不务力农富国,审官任能,明助陟,慎刑赏,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今争帝王之资而昧十百之利,此人臣之奸便,非国家之良策也!昔齐、鲁三战,鲁人再克,而亡不旋踵。何则?大小之势异也。况今师所克获,不补所丧哉!”吴主不从。(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有删改)材料二: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

21、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僻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注】万彧: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吴主:指孙皓。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玄正身帅A众B奉法C而行D应对E切直F吴主浸

22、G不悦。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乐,文中指以为乐,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中“乐”的用法相同。B. 病,文中指疲累,与种树郭橐驼传“故病且怠”中“病”的意义不相同。C. 太庙,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秦汉时始称“太庙”,只供奉本朝历代先皇神位。D. 为,文中表示被动,与苏武传“皆为陛下所成就”中“为”的用法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国正直的朝臣被削去棱角,平庸的臣子苟且逢迎,恭顺奉承成为一时风尚,原因在于官场混乱,真伪混淆,忠良之士被排挤,诚实之臣遭陷害。B. 吴国法律禁令严苛,赋税征调频繁,加之宦官近

23、臣在各处兴起事端,致使百姓家庭离散,国库储备不足,因此北方敌人很容易就能渡过长江,攻入吴国。C. 陆抗上疏时引用夏朝因多行罪恶亡于殷汤,殷纣因荒淫暴虐亡于周武王的事例,意在劝谏吴主不要轻易兴兵,而应发展农业,重视吏治,爱护百姓。D. 欧阳修先写庄宗灭燕灭梁时的意气之盛,再写其由盛转衰的惨状,在兴与亡、盛与衰的强烈对比中,阐明盛衰兴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事,发人深省。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定妄兴事役,发江边戍兵以驱麋鹿,老弱饥冻,大小怨叹(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14. 材料二中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人而“身死国灭”,材料一中吴主孙皓又有哪些做法使吴国逐渐陷入险地呢

24、?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溪、大谷、险阻之水,吾三军未得毕济,而天暴雨,流水大至,后不得属于前,无有舟梁之备,又无水草之资。吾欲毕济,使三军不稽留,为之奈何?”太公曰:“凡帅师将众,虑不先设,器械不备,教不素信,士卒不习,若此,不可以为王者之兵也。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攻城围邑,则有轒辒、临冲;视城中,则有云梯、飞楼;三军行止,则有武冲,大橹前后拒守;绝道遮街,则有材士强弩卫其两旁;设营垒,则有天罗、武落、行马、蒺藜。昼则登云梯远望,立五色旌旗;夜则设云火万炬,击雷鼓,振鼙铎,吹鸣茄;越沟堑,则有飞桥、转关、辘轳、鉏铻;济大水

25、,则有天潢、飞江;逆波上流,则有浮海、绝江。三军用备,主将何忧!”(节选自六韬虎韬军略)材料二:凡战法必本于政。政胜,则其民不争。不争,则无以私意,以上为意。故王者之政,使民怯于邑斗,而勇于寇战。民习以力攻难,故轻死。见敌如溃,溃而不止,则免。故兵法:“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小战胜,逐北无过五里。”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敌众勿为客;敌尽不如,击之勿疑。故曰: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先知也。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胜而不骄者,术明也;败而不怨者,知所失也。若敌强兵弱,将贤则胜,将不如则败。若其政出庙算者,将贤亦胜,将不如亦胜。持胜术者,必强至王。若民服而听上则国

26、富而兵胜行是久必王。其过失,无敌深入,偝险绝塞。民倦且饥渴,而复遇疾,此败道也。故将使民者,若乘良马者,不可不齐也。(节选自商君书战法)注轒辒(fn wn):古代用于攻城的一种车辆。其形制下设四轮,上蒙以皮革,中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偝:同“背”,背靠之意。齐:古“剂”字,调剂,调节。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若民A服B而听C上D则国富E而兵胜F行G是久H必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指带领,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中的“引”意思

27、不同。B.属,指连接,与屈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意思相同。C.程,指衡量估量,与现代汉语成语“计日程功”中的“程”意思相同。D.遇,指遇到,与庖丁解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中的“遇”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武王向太公询问,在引兵深入敌境时遇到天降大雨的异常天气,军队被水隔断,又没有船只、桥梁和物资,这种情况下军队要如何脱离险境。B.太公认为,领兵作战要事先拟定计划,准备器械,并训练士兵熟练地使用各种器械,如果没有计划也没有准备,只能在关键时刻白白地忧虑。C.商君书战法认为,成就王业的国君的政治,能使人民不政私斗而勇于抗敌,这是人民没有自己

28、的意志,而以君主的意志为意志导致的。D.商君书战法认为作战前要对比敌我双方的政治,粮食、兵力等情况,当发现敌国各方面都赶不上我们时,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发起进攻。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欲毕济,使三军不稽留,为之奈何?(2)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先知也。14.材料二中谈到了哪些作战时应注意的事项?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答案】10. DFH 11. D 12. A 13. (1)浇灌菜畦卖蔬菜,为的是供给祖先鱼和豆子这样的祭祀品;织网编席,来充当粮食的资费。(2)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万分之一的长处的原因。 14. 孝顺父母; 天真率直;性

29、情刚烈,不合世俗。【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是“坐”的状语,中间不能停顿,其后D处断开;“弘送酒至”是“值”宾语,其后F处断开;“即便就酌”和“醉而归”分别省略主语“渊明”,中间H处断开。故选DF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追想;补救。句意:追想毛义捧檄应召的情怀。/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B.正确。舒服、自得;出嫁。句意: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C.正确。都是“记录”的意思。句意

30、: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记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D.错误。因为;通“已”,已经。句意: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以前已经投降和死去的人。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辞官”错,由原文“后为彭泽令”可知,应为“做官”。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鬻”,卖;“纬”,编;“费”,资费。(2)“所以”,的原因;“师范”,学得;“万一”,万分之一的长处。【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可知,孝顺父母; 由原文“渊明不解音律,而蓄

31、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可知,天真率直;由原文“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可知,性情刚烈,不合世俗。参考译文:材料一:晋代有个徽士是浔阳的陶渊明,他是在南岳幽居的人。自幼贫穷多病,家中没有仆人和侍妾,母亲年老孩子幼小,他依然竭尽全力,勤心供养。远思古代田过尽心养亲的议论,追想毛义捧檄应召的情怀。起初他多次辞却官府的征召,此后便出任彭泽县令。但他的品德操守与世俗难以和谐一致,便辞却官职,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便摆脱世俗的纷扰,坚定了远离官场的志向,到山林深处隐居,于是远离人世。浇灌菜畦卖蔬菜,为的是供给祖先鱼和豆子这样的祭祀品

32、;织网编席,来充当粮食的资费。由衷喜欢奇异书籍,生性甚爱饮酒。他大概是古人所说的那种“摒弃富贵荣华与国家爵位,使家人忘掉贫穷”修养很高的人吧!朝廷下诏征他为著作郎,他推脱有病而未去赴任。享年若干,在浔阳县的某里逝世。材料二: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

33、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材料三: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很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多首,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

34、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万分之一的长处的原因。”【答案】10. EFH 11. C 12. B 13. (1)李正己收复了田承嗣的德州,用强大的兵力到达田承嗣的辖境,约定日期进军讨伐。(2)李宝臣很高兴,认为这件事符合天命,于是和田承嗣暗中谋划,割让州郡给了他。 14. (1)先遣使

35、将境内户口、甲兵等献给李正己,使其按兵不动,解除了南顾之忧(2)田承嗣利用李宝臣想占据范阳的心思,预先在成德镇埋下石头,引诱李宝臣挖出石头。然后派说客奉劝李宝臣,把沧州给李宝臣,还愿助其取范阳。李宝臣答应与田承嗣合作,从而解除了李宝臣对自己的围攻。【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当时田承嗣派心腹将领卢子期攻打邢州,邢州城即将陷落。李宝臣派出精锐士卒前往救援,最终击败了卢子期的军队。“时承嗣使腹心将卢子期攻邢州”是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之间不断开,其中“腹心将”是“卢子期”的同位语,既作“使”的宾语,又是“攻”的主语,“攻邢州”是动宾关系,E处断开;“城将陷”是

36、主谓结构,独立成句,“宝臣”作下一句的主语,F处断开;“发”“赴”是承接关系的动词,“发精卒赴救”连动结构,作谓语,“宝臣发精卒赴救”独立成句,“击败之”是动宾关系,承前省略主语,独立成句,H处断开。故选EFH。【11题详解】本体考查学生分析文言词语之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轮流/再,又。句意:李宝臣和李正己轮流上书陈述田承嗣的罪行。/劝君再饮下这杯酒。B.正确。名词作动词,攻下/名词做状语,向下。句意:多年未能攻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雨水往下流。C.错误。画/希望。句意:又画李正己的形象。/本来就希望官职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D.正确。攻打/举起。句意:您与朱滔一起

37、行动。/举起酒杯互相劝酒。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B.“李正己对此不满”错,由材料“正己军中咄咄有辞,正己闻之,惧有变,即时引退”可知是军中有人不满,正己怕引发变乱。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收”,收复;“临”,到,到达;“期”,约定。(2)“以为”,认为;“合符”,符合;“命”,天命;“通谋”,合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由材料“及是,乃厚礼遣归,发使与俱,具列境内户口兵粮之数,悉以奉正己。且告曰正己闻之,且得其欢,乃止,诸军莫敢进者。承嗣止正己,无南军之虞”可知,田承嗣先向李正己示弱,归还使者,并

38、且画李正己的画像,像对待神明一样侍奉他,讨得李正己的欢心,让李正己不再攻打他,从而解除了南边的忧患。由材料“又知范阳宝臣故里,生长其间,心常欲得之;乃勒石为谶,密瘗宝臣境内,使望气者云以为事合符命,遂与承嗣通谋,割州与之”可知,窥知李宝臣想取得范阳,先制造李宝臣可以称王的谶语,然后再派人劝说,愿意把沧州献给李宝臣,并帮助他夺取范阳。李宝臣答应了他的请求,停止了对他的进攻。参考译文:在唐代宗大历十年,李宝臣和李正己分别上书陈述田承嗣的罪行,并请求朝廷讨伐他。代宗想利用他们的矛盾,于是批准了他们的请求。此时,幽州节度使留后朱滔对朝廷表示忠诚,朝廷命令朱滔和李宝臣的军队攻打田承嗣的北部,而李正己则率

39、领滑毫、河阳、江淮的军队从南面进攻。李宝臣和李正己的军队在枣强会师,宰杀牛只,备好美酒,用来酬谢和激励自己的士兵们,他们还颁发了优厚的奖赏。李宝臣的部队赏赐丰厚,李正己的部队赏赐较少,在会议结束后,李正己的军队中传出了一些不满或争论的声音。李正己听到这些言论,担心会引发变乱,迅速撤军。因此,李宝臣和朱滔联手攻打田承嗣的沧州,多年未能攻克。当时田承嗣派心腹将领卢子期攻打邢州,邢州城即将陷落。李宝臣派出精锐士卒前往救援,最终击败了卢子期的军队,并将卢子期擒获后献给朝廷。河南的将领在陈留大败田悦,李正己占领了田承嗣的德州,并以重兵逼近其边境,约定日期进行讨伐。田承嗣深感恐惧,于是向李宝臣求和,李宝臣

40、没有答应。 起初,李正己准备出兵时,派人到魏地,被田承嗣扣押。到这时,田承嗣以厚礼释放使者,并派使者与之一同返回,详细报告了境内的户口、兵力和粮食情况,全部来交予李正己。并且告诉说:“承嗣老了,今年八十六岁了,身体残缺不全,没有多长时间了。自己的儿子没有才能,李悦也懦弱无能,不足以保住他后面的事业。如今所拥有的,是替您看守罢了,哪里值得劳烦您动用军队呢!”在朝堂上设立使者,面向南方,行拜礼然后授予诏书。又画李正己的画像,焚香侍奉如同神明,对人说:“真是圣人啊!”李正己听说后,并且得到了他的欢心,这才罢休,各路军队没有敢前进的。田承嗣阻止了李正己,没有了南方军队的忧患。又知道范阳是李宝臣的故乡,

41、他在那里生长,心里一直想要得到它;于是刻石制造谶语,秘密埋在李宝臣的辖境内,让观望云气的人说:“这里面有帝王之气。”李宝臣挖掘土地得到了它,上面有文字说:“二帝同功势万全,将田作伴入幽、燕。”二帝,指的是李宝臣、李正己。田承嗣又派门客委婉劝说他:“您与朱滔一起行动,夺取我的沧州,如果得到了,应当归还国家,不是您所拥有的。如果您能赦免我的罪过,我请求把沧州奉献出来,不用劳师动众就能得到,希望能攻取范阳来为您效力。您率领骑兵作为先锋,我率领步兵跟从。这是万全的形势。”李宝臣很高兴,认为事情符合天命,于是和田承嗣合谋,(李承嗣)割让沧州给了他。【答案】8. ACD 9. A 10. B 11. (1

42、)后来贼人在齐安败落,罪案已定,依照法律归还赃物给主人,有关官吏将此事禀告朝廷。(2)等到整理成案卷呈送上来,有的犯人超越法律的许可而得到宽赦从而保住了性命,有的犯人受到他人的恩德消除了自己的罪名。 12. (1)分析当下现状:贪污成风,严刑峻法形同空文。(2)援引历史实例:西汉时不仅严惩贪官,并严禁其子孙为官;宋太祖惩治贪官严明。(3)提出解决办法:对待因贪赃触犯法律的官员时,不轻易宽恕他们,应该依照条例执行。【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最初担任常州无锡县尉时,有名叫刘铁枪的凶悍盗贼,在浙西开始作乱,转而骚扰附近的郡县。动词“为”加官职“常州无锡县尉”,动宾结构,

43、省略主语,独立成句,所以A断开;名词“枭贼”和名词“刘铁枪”是修饰被修饰关系,中间不断,所以B不断;“者”字是表停顿的助词,后边断开,所以C断开;动词“起”和名词“浙西”为动宾短语,独立成句,所以D断开;动词“转扰”和名词“诸郡”为动宾短语,独立成句,所以E不断开。故选AC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解官,指官员因故辞去官职”说法错误,“解官”是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做官。B正确。“除”,第二个,也是“授予官职”。句意:授予刘平陕西转运使的官职。/授予我洗马一职。C正确。“劝”,第二个,也是“勉励”。句意:廉洁的官吏

44、才能明白该怎样勉励自己。/勉励你们种植。D正确。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B“刘平瞪大眼睛大声责骂贼人,于是贼人溃逃离去”错误。依据材料一“瞋目叱之,贼众披靡。俄发三矢,辄毙三人。余遂遁去”可知,刘平瞪大眼睛大声责骂贼人,众贼人后退。顷刻发箭三支,就击毙三个贼人,其余盗贼逃跑离去。并不是贼人直接溃逃离去。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狱”,罪案;“法”,名词作状语,依照法律;“有司”,有关官吏。(2)“洎”,等到;“或”,有的犯人;“横贷”,超越法律的许可而得到宽赦;“衅”,罪名。【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

45、能力。(1)分析当下现状:依据原文“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可知,如今国家受贿贪污被揭发的情况每天都有,即使有处罚严厉的法律,却如同一纸空文,那些贪婪猥琐之人,一点也不感到害怕,贪污成风,严刑峻法。(2)援引历史实例:依据原文“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孙,矧自犯之乎!太宗朝尝有臣僚数人犯罪,并配少府监隶役,及该赦宥,谓近臣曰:此辈既犯赃滥,只可放令逐便,不可复以官爵”可知,列举了两汉和太宗皇帝法律严明的实例。两汉时,因为贪赃而导致犯罪的人,都要禁止或限制他们的子孙做官;太宗时,他责罚

46、贪污、残害百姓的人,慎重地对待官爵礼制。(3)提出解决办法:依据原文“欲乞今后应臣僚犯赃抵罪,不从轻贷,并依条施行,纵遇大赦,更不录用,或所犯若轻者,只得授副使上佐”可知,主张对待因贪赃触犯法律的官员时,不轻易宽恕他们,应该依照条例执行;即便遇到大赦,也不再录用他们当官等。参考译文:材料一:刘平还没有显达的时候,总共三次与贼人相遇。最初担任常州无锡县尉时,有名叫刘铁枪的凶悍盗贼,在浙西开始作乱,转而骚扰附近的郡县。负责捉捕盗贼的官员不能制止他。有一天到刘公喝醉酒夜归,恰逢手下人报告说刘铁枪进入郡县内,于是乘酒奔赴现场,和贼人交接作战,亲手杀了刘铁枪和他的部下,余下的贼人都溃散逃走。御使官上报了

47、刘公的功劳,改任刘公大理评事。之后担任果州南充县县令,遭逢太师去世,解除官职向东回家乡,从兴州境上走出来,突然遇到一群贼人,贼人掠夺了刘平的行李,打开只发现一百多帙书籍,几匹布。贼人对着部下大骂道:“这是个穷人,哪里值得抢劫呢?”刘平当时在后面,听闻事变骑马快速赶到,瞪大眼睛大声责骂贼人,众贼人后退。顷刻发箭三支,就击毙三个贼人,其余盗贼逃跑离去。雍帅寇莱公表书上奏了刘平的事迹,皇上下诏升迁刘平为泸川知州,后来改任汝阴副职。路过安陆的时候,遇到老朋友留下饮酒,刘平的家人先行离开,刘平又遇到盗贼抢劫。倒出口袋中的东西,得到一把银扣剑,和一条石腰带,贼人拿着离开。后来贼人在齐安败落,罪案已定,依照法律归还赃物给主人,有关官吏将此事禀告朝廷。当时陕西转运使官职缺位,掌管政事的官员上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