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

上传人(卖家):mrliu 文档编号:7831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1 - 2018 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二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转型的意义 贾文山 尽管西方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方市场经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被借用过来,而是经历了中国化的历程。中华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创新,它能包容不同的文化并使之汇聚为一体,这种包容不是简单地混合,而是把不同的文化以不同的时空和功能分区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种互补的文化结构。此外,中华文化的创新也是极具特色的。在前期,中华文化以内 源性的自我创新为主,而之后则以外源性的创新为主。其中,外源性创

2、新更加注重吸收外来文化的新鲜血液,这种创新方式自儒释道文化融合开始,就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种主导型创新模式,也是中华文明转型的一种范式。古代儒、释、道文化融合的文明转型,近代以来以马、中、西融合的文明转型,都是通过吸收外来文化,通过外源性创新和内部自我创造的内源性创新结合进行的。 从目前阶段来看,如果说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在过去曾是一个大熔炉的话,那么现在则有种种迹象表明它逐步走向紧缩、保守和内敛,而中国则日益开放,今天的中华文明是一个融合了多 元文化的体系,在这种文明体系中不仅包含了东方的智慧,还包含西方的思想。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自古就是中华文化的本性,一种明智的文明绝不会以 “ 纯正性的

3、名义 ” 原封不动地把外来文化拿过来,而是要把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之后方能为我所用,结合中国古代儒、释、道文化融合和现代中、西、马文化融合的经验及效果都能证明这一点。 中华文明的转型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的范式,这种范式同样可以应用于世界秩序的构建上。我们并不像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世界他国利用或隐或显的方式推行西方文化价值,在我们看来,重要的不是 输出具体的文化内容,而是要与世界各文明一道,打造一套各个文明之间交流、沟通、和谐共生的实践范式。从中国文明转型的历史经验不难看出,不同民族之间应该坚持差异基础上的对话,寻求文化之间的契合性和互补性,调和传统与现代,取缔中心与边缘

4、,融合自我与他者,形成一个全球跨文明的 “ 沟通共同体 ” 。只有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出包容、平等、和谐的世界安全、利益、命运、责任的共同体。 (摘编自贾文山中华文明转型为世界提供实践范式) - 2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市场经济思想是吸收西方市场经济思想而 形成的,没有西方的经济思想,就没有中国的市场经济思想。 B. 在中国古代儒、释、道文化融合前,中华文明以内源性的自我创新为主,没有注重吸收外来文化的新鲜血液。 C. 目前与中国不一样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已经在紧缩、保守和内敛,种种迹象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D. 中华文明转型后,没有在世界其

5、他国家推行中华文化价值观,而是寻求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契合性和互补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自然段,先以实例说明中华文明的最大特点,然后论述中华文化的创新极具特色。 B. 第一自 然段,重点阐述外源性创新,本文也是紧紧地围绕外源性创新这个话题展开的。 C. 第二自然段,对东西方文化的包容性进行比较,重点阐述东方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D. 第三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中华文明的转型对于世界秩序构建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内源性创新和外源性创新的完美结合。 B. 不同文明之间只有坚持差异基

6、础上的对话,才能真正实现兼容并包。 C. 如果不同文明能相互包容,就能形成一个全球跨文明的命运共同体。 D.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 只要具备了创新性,就能够不断地转型并发展。 【答案】 1. D 2. C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 项, “ 没有西方的经济思想,就没有中国的市场经济思想 ” 说法有误,根据第一段的信息可知,中国的市场经济思想是西方经济思想和中国本身经济思想的融合创新的结果。 B 项,“ 没有注重吸收外来文

7、化的新鲜血液 ” 说法有误,文中第一段提到 “ 外源性创新更加注重 吸收外来文化的新鲜血液 ” ,这里是说 “ 更加注重 ” ,说明之前的内源性的自我创新也是注重吸收外来文化的新鲜血液的。 C 项, “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 说法有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 “ 如果说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在过去曾是一个大熔炉的话,那么现在则有种种迹象表明它逐步走向紧缩、保守和内敛 ” ,美国文化不能代表西方文化,且文中是说 “ 逐步走向紧- 3 - 缩、保守和内敛 ” ,并非 “ 已经在紧缩、保守和内敛 ” 。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 “ 比对法 ”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

8、、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 ,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 ”( 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 “ 漏 ”(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 “ 改 ”( 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 “ 凑 ”(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 )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 (如 “ 它 ”“ 其 ” 等 ),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

9、之嫌;范围词 (如“ 都 ”“ 所有 ”“ 人人 ” 等 ),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 (如 “ 或许 ”“ 大概 ”“ 必定 ”“ 可能 ”“ 似乎 ”“ 已经 ”“ 将来 ” 等 ),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 (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如 B 项,文中说的是 “ 外源性创新更加注重 ?” ,但不代表 “ 内源性创新 ” 就不注重,故选项中 “ 内源性 ? 没有注重吸收 ?” 错误。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10、“ 下列对原文论 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论证结构的把握,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C 项, “ 对东西方文化的包容性进行比较 ” 及 “ 重点阐述东方文化 ” 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是将 “ 中华文化 ” 和 “ 西方文化 ” 对比,以及重点谈 “ 中华文化 ” ,不能把 “ 中华文化 ” 扩大为 “ 东方文化 ” 。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

11、当 ;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 项,“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只要具备了创新性,就能够不断地转型并发展 ” 错误, “ 只要 ? 就 ”强调的是一种充分条件,但不是达到结果的唯一条件,而文章最后说的是 “ 只有 ?” ,可见应该是 “ 只有 ? 才 ?” ,表示必备条件,另外,除了要具备创新性外,还要具备包容性。 (二 )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4 - 无爱即无忧 阿 盛 是一副对联,青花瓷字,镶在两片大板上,显得很突出,字 体是草书,约是清朝中叶烧制的。

12、问价钱,不便宜,心想以后看着办。过了半年,迁新居,又路过那家艺品店,青花瓷字对联仍置于店中壁边,我再问一次价钱,同样的老板,不同的数目。还是觉得贵了些,摸摸看看,许久才下决心离开。 将近三个月,没有闲暇,直到休年假,整理家具时忆起那一副对联,我特地到艺品店去。 老地方,我一眼瞧及,对联稍惹尘埃,一边拭一边问价,老板微笑着说出,我实在讶异,顺口又问: “ 怎么比第一次开的价钱少一半? ” 老板年纪大,缺几颗牙,讲话却不漏风: “ 你中意就拿去,不满意可以拿回来。 ” 将对联带回家,挂在客厅壁面 ,分成左右,中间是大陆画家王鹏飞的达摩祖师画像,右联 “ 有忍乃有济 ” ,左联 “ 无爱即无忧 ”

13、。远看近看都庄重,我喜欢,同时以之自惕。 于是与艺品店老板熟稔,见面谈这谈那,有时他教我鉴赏玉珮、木雕、铜器,有时随兴聊天。整一年,我没买什么,他也从未暗示要卖什么。 有一次,我说: “ 古董业有行无市,胡乱开价,不大好吧? ” 他说: “ 没错,物件买卖总是如此,有人爱就有人抬 告诉你,那一副对联原价比卖给你的多一倍,为什么? ”我摇头,他点头: “ 像你这般年纪的人,多半在赌博或玩股票,根本没有心情到这个小店坐一坐谈一谈。你,看得出 来不会跟着流行起狂 78 岁了,我见过很多人。那一副对联很好,清朝青花瓷的字,非常特别 你在教书吗? ” 他第一次问我的职业,我们不曾提起这方面的事。我告诉他,我在报社工作。他把话题拉回到对联: “ 对联很好,你觉得如何?有的商人看准了顾客的心理 一般人都有爱即有忧。唉,这个时代,爱情都买得到,何况是物件,所以啦,爱而不忍,只得花钱当冤大头;你说的有行无市,正是这样起因的 ?” “ 对不起, ” 我插话, “ 我想知道,为什么便宜卖给我对联?我并不特别,很平凡的一个人。 ” 老板哈一声: “ 就是了,我也是平凡人。问题是 ,现在有太多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平凡人反而少见呢。 ” 我一时无语,喝茶。老板取换茶叶,茶壶空着,眼生,以前没见过;我顺手拿来看,吃了一惊,茶壶是 150 年前制作的。我细细玩赏,不会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为本站会员(mrliu)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