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7-2018 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但由于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到清朝时,地方政府在承担一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与责任的同时,自然而然被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在晚清还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清代初期,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起运”“存留”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起运”与“存留”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于
2、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事权的高度集中导致财权的高度集中。户部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制定财税征管政策,包括修订和编纂赋役全书以实现各省、州、县的赋役定额化;推行和利用诸如“易知由单”“实征红簿”“串票”“截票”等征税工具,以及滚单催征、顺庄编里等征收方法,确保赋役的足额征收。与此同时,通过起运、存留制度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通过解款和协款制度调剂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 从而控制地方财政。 康熙朝以后还采取“悉数解司”与户部掌管“奏销”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各地征收钱粮“悉数解司”等于取消了以州县为单位的财赋存留,州县正项经费开
3、支必须随时向布政司及其所辖的户部寄存库领支。而清朝前期的奏销制度,除了由布政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入数额,核造上报计簿(“奏销册”)给户部审核外,还由督抚另外“复核”题奏,以达到相互监督的目的,以实现其集权的目的。 从起运与存留的比例来看,清代中央有逐渐加强集权的趋势。清初,存留与起运各占一半,随着军费开支 和中央财政的匮乏,中央政府开始对地方存留进行削减,地方存留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康熙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地方存留一般不超过 25,嘉庆末年甚至仅为17 4。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比例变成了头重脚轻的局面,形成集权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2 清代中央集权型财政关系至咸丰初年发生了转变。此
4、时,为了镇压各地起义,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中央财政左支右绌。为了维持王朝统治,只得允许各省自行经营筹划,从而导致地方财权扩张。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并且通过征收厘金和推行捐输等不同途径筹措 军饷,而这些财政权力逐渐被地方督抚所掌控。由于地方权重,厘金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此外,捐输事宜虽要经户部批准,但各地方设立名目繁多的劝捐机构,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各省督抚以厘金、捐输等自筹经费,必然导致地方督抚财赋支配权日重,而“户部之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度名存实亡。 ( 2017 年 08 月 07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5、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清朝,地方政府所征收的钱粮并不都上交 中央,而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按照 比例进行划分,但中央所占比重大于地方。 B清朝建立起运和存留制度,来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以及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控制地方财政。 C为了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康熙朝以后还采取了“悉数解司”和“奏销” 的举措,可惜这些措施因各州县无财赋存留难以推行下去。 D清朝咸丰初年后,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户部奏销制度名存实亡,清政府才被迫允许各省自行经营筹划,清朝地方财权于是开始扩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6、文章开头就提出了观点,指出清朝地方政府被赋予了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在晚清 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B文章用当时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的户部的各项举措及起运、存留制度的实施,论 证了清朝入主中原后对财权进行高度集中的观点。 C清后期地方财权扩张而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文章引用了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来说明军费急剧扩张。 D文章按按历史时代的先后顺序,论证了清朝为强化中央集权所采取的各种财政措施,以及随历史的变迁,财权逐渐下移,中央管控乏力的事实。 3根据 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清朝时,管理区域
7、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让中央应接不暇,就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给地方政府。 B清代初期,虽然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分野,但他们的划分和调整却是3 客观存在的,这从“起运”“存留”制度可以看出。 C奏销制度与悉数解司制度,都是进一步强化中央对地方财税掌控的举措,悉数解司是取消州县的财富留存,而奏销制度实质上是强化互相监督。 D太平天国起义后,中央集权型财政关系转变,中央全力里削弱,其根本原因是各地 方设立的劝捐机构名目繁多,户部无法左右其收支情况有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车马炮 丁肃清 德欣说:“你这匹死马,我暂不
8、吃你。”他说着攻小卒,又攻,再攻?残局上的小卒已是兵临城下。德欣洋洋得意地看着红棋憋在仕脚里的那匹马,确是瓮中之鳖,自己的老将一崴就吃了,可他不吃,他要叫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杨喜良就剩下车马炮了,而且那马还是匹死马,这使得他捉襟见肘,但仍耐心寻找着机会。 德欣是车务段段长,杨喜良是老调度,两人私交甚密。他们什么话都能说,一边下棋一边说着车务段的事情。 旁边还有一位观棋者,叫李来顺,李来顺观棋不语。 几十天的春运,搞得焦头烂额,难得老朋友一聚。杨喜良说:“你看咱仨,像是这棋,你段长是车,我是这炮,都还厉害,来顺像这匹马。” 德欣和杨喜良都笑了。李来顺不笑,只静静观棋,在车务段,三十年前是个兵,三
9、十年后还是个兵,尽管他书法绘画,弹拉说唱无所不能,也卖力气,却没有提升,真的就像憋在仕脚的那匹马。可李来顺没有怨言。 德欣段长说:“稍停,我去撒尿。”德欣撒尿去了。 杨喜良说:“德欣的棋厉害。” 李来顺说:“我不尿他。” 杨喜良说:“你吃亏就吃 在了这个脾气。” 论关系李来顺和德欣段长不错,之所以不错,才没有客套,有人没人,不喊段长,就叫他德欣,他想,这才是哥们儿。 可当了领导,谁没有个自尊心啊。杨喜良说:“德欣工作还是有水平的,” 李来顺又说:“我不尿他。” 4 德欣撒尿回来了,继续下棋。 李来顺说:“我也去撒尿。” 趁李来顺撒尿的工夫,杨喜良对德欣说:“咱们段里,数来顺最冤,什么苦活儿累活
10、儿都有他,你可该提拔提拔他。” 德欣说:“我快退了,我不想管。” 说得杨喜良不高兴,“啪”地一声敲得很响,“将!”杨喜良在车的后面安上了炮。德欣的将想躲,却躲不了 ,往哪儿躲都在那只死马的脚下。 德欣“哎呀”了一声,没想到这盘棋输到了这匹死马上。 李来顺回来了,大喊:“输得好!我早就看出你要输这一招儿。” 棋散,仨人叙话。李来顺说:“咱仨,你们都混得好,是车,是炮,我是这死马,可死马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 德欣略有感慨:“来顺啊,我对不起哥儿们,可也怪,咱仨人怎么就这么好呢?” 李来顺说:“咳!这怪啥呀?都吃过苦,你不记得你当司机,我和杨喜良当司炉,从阳泉跑石家庄,四个钟头要填十二吨的碳
11、,那累呀,我和杨喜良都不想活了,是不是呀喜良?” 杨喜良说:“是,苦是咱们的 根本。” 德欣似有感悟:“这样吧喜良,趁我还没有退,是该把来顺提拔一下,也算了却心事一桩。” 李来顺“哈哈”地大笑起来:“错了,错了!谁稀罕你那个提拔,倒找我钱我也不干。” 德欣瞪大了眼睛:“此话怎讲?” 李来顺说:“这么讲吧,俺李来顺是神仙日予,每天五点起床画画,然后跑步,再然后看日出,看完日出早饭喝一两小酒儿。” “咳呀!”杨喜良似悟道:“你李来顺让我想起一句话,袖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神仙、神仙!” 德欣无话,又来了下棋的雅兴,“再来一盘!”他愣拽着李来顺下棋,结果连输三盘。李来顺不下了,说德欣段长臭 棋篓子。
12、德欣还不甘心。 李来顺说:“要下,就此一盘了,我让你车马炮。” 德欣段长犹豫了一下说:“好吧。” 棋子儿的敲击声又响了起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讲了车务段三个人下象棋的故事,下棋过程情节起伏,棋局的输赢和三人之间微妙5 关系的表述始终吸引着读者阅读。 B车务段段长德欣虚荣、狭隘,棋艺最差而不自知,杨喜良比李来顺处世更谨慎,懂得在让棋的过程中迎合领导的感受。 C小说作者擅长运用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下棋者、 观棋者的心理变化,符合不同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D段长与调度在是否提拔李来顺的问题上起初态度不同,但他们
13、后来发现后者生活悠闲、平静,有着洒脱淡泊的人生追求。 5 小说在刻画李来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5 分) 6小说为什么以“车马炮”为标题?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冲击世界尖端,必须舍弃必须付出 我干任何事情,我要作哪些牺牲,事先我都要想通了。我总觉得,搞我们这一行,就是世界尖端,搞世界尖端的东西,就必须得舍掉 些什么。如果我认为亲情、友情、金钱对于我很重要,我就不干排球。我选择干,必须把这些全放下。我回来接手女排,放弃家庭,放弃女儿,一定要放掉,我想好了才回来干。我知道一旦回来,又回到从前,就是排球,一点一线:体育馆 食堂 宿舍,哪儿也别想去,等于没有生活。 这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在郎平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时候要去经历,要去承受,似乎还不是太困难,因为,在那个年代,大的环境是这样,大部分人的生活也这样单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