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广东省广州市四校 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 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社会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区域认同、集体认同、身份认同的集合形式。人们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思考着未来的行动,反复评估自我与他人的性格、情感、反应,并试图理解和说明它们,而作为讨论、反思、证明和考察的结果就是社会认同,简言之,就是对具体问题一致的认识。例如 ,人们对正义和宽容,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有着全球性的令人惊奇的一致性,这就
2、是一种社会认同。 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融,社会认同原有的确定性和基础不断被削弱,社会认同的连续性也不断被瓦解,人们在社会大转型中经历的思想动荡又使社会认同不断淡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生成新的社会认同。由此可知,社会认同在其内涵上,虽然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存在相似之处,但社会认同并非被动地接受一系列固定的或特定的信念和习俗,它一定与当下的社会条件,尤其是政治环境紧密契合。 那么,社会认同是怎样生成的呢?社会认 同的生成必须以个体为基础,以个体的理解和认识为前提。个体的生活经历会集结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随着生活经验和阅历的丰富,个体之间就某些具体社会问题的认识会形成交集,并经反复实践后
3、强化为集体记忆。社会认同就是对集体记忆进行反复选择的过程,同时,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又是通过选择后的集体记忆为背景来认识自我和社会。实质上,社会认同是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对良善生活的价值诉求,作为社会意义系统的制度、体制和道德准则若要被民众认同就必须借助个体的生活条件。社会认同的背后隐藏着个体的生活经验,只有通过个体的,因而也是“主观的” 共鸣,社会秩序才是可以理解的。个体往往终其一生去践行某种认同,以求缔造动态的,而且是具有统一性的完整的生命过程。当然,个体认同在上升到社会认同的过程中,既具有一致性的认同倾向,又具有差异性倾向,即某一特定群体中的个体在认知和情感上对自我乃至所属的群体身份不承认,由
4、此产生心理上的疏离感、被剥夺感和自卑感,但是,个体仍应自觉地“矫正”到社会认同中去实现自我。可见,认同是在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中生成的,它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可能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是受到共同规则的制约和导引。生成社会认同需要通过时间,通过历史事 件来组合一幅社会认同的“肖像”。 社会认同需要拥有更深层的人类共鸣的环境,这只能凭借探讨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探讨作为2 道德根源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被阐明。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司法权威的弱化倾向、社会冲突的群体化趋势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社会认同度。鉴于此,我们需要更新引起个体共鸣的语言,需要强化政治主流话语的影响力和说服
5、力。因此,社会认同在当代也是被塑造的。 (选自许静波社会认同的生成机制,有删改) 1下列对于“社会 认同”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社会认同是人们对未来的行动,对自我和他人的性格、情感、反应进行反复讨论、反思、证明、考察所产生的结果。 B世界文化的交融、社会大转型和时代的发展,这些因素都会对原有的社会认同产生影响,并促成新的社会认同生成。 C社会认同是人们对具体问题一致的认识,社会认同的生成离不开个体的生活经验,并以个体的理解和认识为前提。 D社会认同能指导人们走出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并能阐明作为道德根源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
6、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不同国家的人们虽存在文化差异,但也有相同的社会认同倾向,如人们对宽容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B人们对某些具体社会问题的认识存在相同处,这些相同处经反复实践强化为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就是社会认同。 C个体认同可以上升为社会认同,为缔造动态的、具有统一性的完整的生命过程,人们可以用一生践行某种社会认同。 D社会认同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个体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个体受共同规则的制约和导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社会认同要与当下的社会条件契合,就必定不会接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系列固定的或
7、特定的信念和习俗。 B一种制度能获得民众认可,与其制定借助了个体的生活条件有关,民众认可的制度能体现民众对良善生活的价值诉求。 C若某人在认知和情感上对所属的群体的身份不承认,心理上产生疏离感,这时,他应自觉矫正思想,回归社会认同。 3 D当社 会认同度降低,我们可以通过更新引 起个体共鸣的语言,强化政治主流话语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来重塑社会认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 46 分) (一)大文言文阅读( 19 分)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 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
8、王,莫之能御也。” ?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 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 许 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 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
9、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 以保 四海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 度 之! 抑王 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 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 辟 土地,朝秦、楚,莅 中国 ,而抚四夷也
10、。以若所为,求若所4 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 敏 , 请尝试之! ”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 :“齐桓晋文 ”指“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和晋文公。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则王 许 之乎 许:相信 B王请 度 之 度:思量 C欲 辟 土地,朝秦、楚 辟:开拓 D我虽不 敏 ,请尝试之 敏:敏捷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钧”,古代重
11、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成语“千 钧一发”中的“千钧”和本文中的“百钧”都是表示力量非常沉重。 B“诗”,即诗经,先秦时就被尊为儒家经典。先秦诸子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其中的句子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后泛指天下,本文也是此意。 D“中国”,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即京城、国都,后来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的地方则称为“四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齐宣王急于在战国的纷争中成就一番霸业。他一见孟子就 提出齐桓晋文的话题,表现出他渴望向“春秋五霸”学习如何施仁政而夺天下。
12、 B齐宣王在向孟子求教时态度谦虚而且真诚。他开始有问必答,后来“笑而不言”,这其实反映了他欲霸天下而又不那么理直气壮的心态。 C孟子使用设喻类比的方法成功说服齐宣王。他用“举百钧”和“察秋毫”的比喻,让齐宣王真正明白了统一天下必须推恩到百姓的道理。 5 D孟子说理始终抓住齐宣王欲王天下的心理。他首先呈现了“莫之能御”的美好结果,然后说明行王道并不难,最后指出霸道带来的危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百姓 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 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二)小文言文阅读(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
13、言文,完成 8 10 题。 董叔将娶于范氏 ,叔向曰:“范氏富,盍 已 乎?”曰:“欲为系 援 焉。”他日,董祁诉于范献子曰:“ 不吾敬也 。”献子 执 而绑于庭之槐,叔向 过 之, 董叔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节选自国语晋语,有改动) 注 范氏:晋国集权者范献子的妹妹,嫁给晋国大夫董叔后,改称董祁。 解释文中加点的实词,把 解释写在横线上( 4 分) ( 1)已: ( 2) 援 : ( 3)执: ( 4)过: 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董叔曰 /子盍为我请乎叔向 /曰 /求系既系矣 /求援既援矣 /欲而得之 /又何请焉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