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物理观念:(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初步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培养学生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难点
2、:做真空罩实验。音叉、小锤、水槽、水、玻璃罩、抽气机、橡皮筋、小闹钟(或小收音机)等。情境展示 用多媒体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各种声音:如钢琴曲梁祝、鸟鸣声、笛子声、蝉鸣、蛙叫声、流水潺潺声、风吹树叶沙沙声等。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关于声音,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想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呢?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陆续揭开这些问题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先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开始。探究点一声音的产生想想做做 教材P34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实验: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一边听声音,一边观察橡皮筋的变化。2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观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1橡皮筋嗡嗡作
3、响时,橡皮筋在振动。2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过渡提问 既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1蝈蝈是怎么发声的?2如果想让发声的物体不再发声,又该怎么做?回答:1草丛里蝈蝈的叫声清脆明亮。它的叫声是由翅膀摩擦振动产生的。了解常见的一些动物的发声方式青蛙:气囊振动;鸟:鸣膜振动;蝉:鸣器(鼓膜)振动;蟋蟀:翅膀摩擦。2演示:用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然后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如图所示,进行对比,两次听到的声音为什么不同?如果想让发声的物体不再发声,就要让物体停止振动。强调: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说成“振动停止,声音停止”。振动不能写成“震动”。情境过渡 展示留声机图
4、片并播放留声机发出的美妙音乐,让学生感受人类记录声音的历史。了解:1把早期机械唱片的表面放大,发现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去的沟槽振动,这样就会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2磁带、激光唱盘和存储卡等记录并储存声音的方法。探究点二声音的传播过渡提问 视频播放: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出舱活动时与在中国空间站内的队友交谈的资料片段。设问:舱外航天员与舱内队友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方式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声音的传播需不需要借助一些物质呢?请看下面的演示实验。演示 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玻璃罩中放一个正在响铃的闹钟,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注意声音的变化;然后再让空气进入
5、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提问:1在没有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前,你能看到响铃锤的振动吗?你能听到铃声吗?2在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你能看到响铃锤的振动吗?说明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少,你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3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尽,罩内变成真空,你还能听到铃声吗?4再让空气进入玻璃罩,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5通过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观察实验,注意聆听声音的变化。回答:1能看到响铃锤的振动,能听到铃声。2能看到响铃锤的振动,看到振动,说明闹钟发声,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铃声越来越小。3罩内变成真空,就不能听到铃声了。4声音由无变弱再变强。
6、5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情境展示 通过声音的传播视频,让学生了解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过渡 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那固体和液体能否传播声音呢?自主探究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学生设计并动手实验,用密封盒将正在响铃的小闹钟密封,放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声音。引导学生举出其他利用液体传声的例子。想想做做 教材P36同学合作,一位同学把一只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另一位同学用手指甲轻刮桌面(不要让附近的同学听到声音)。由实验可知固体也可以传声。结论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作介质。2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3真空不能传声。探究点三声速过渡提问 夏
7、天电闪雷鸣时,闪电和雷鸣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需要一段时间。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36P37声速部分及“小资料”部分,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阅读表格里的数据你能获得声速的哪些信息?结论 1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215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知识运用 古代行军打仗时,为了能及早探听敌情,战士们总是把耳朵贴在地上去听,能较早地听到敌人的马蹄声,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评价学生回答并补充固体传声性能好,声音损失少)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3
8、7中间部分。为什么对着远处的山崖喊话能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内说话听不到回声?回声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条件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强调: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形成的一种现象。要想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则从发出声音到再返回耳朵的时间大于0.1 s。当障碍物离声源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觉得声音更响亮。结论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 s以上,距发声体至少17 m,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自主学习 教材P37“科学世界骨传导”1听力传导障碍和骨传导从外耳到中耳的传音系统引起的听力障碍可以用骨传导代替。2体验骨传导用两个棉花球塞住耳朵
9、,再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下巴(如图)、前额、耳后的骨头上,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3生活中的骨传导及应用(1)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2)骨传导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2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3声速:(1)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2)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本节课的教学核心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学生在此前往往关注的是动作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状态,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想突破难点,就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认识到“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后,再提供音叉,让学生设计实验,用视觉看到物体的振动。这样处理,使探究“振动”的内涵由易到难,由显到隐,由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逐步丰富概念外延。思维的顺应和激活,实现了教学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