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 时量: 150 分钟 分值: 150 分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保留,只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卷 一 .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 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2、“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 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
3、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
4、一般深厚的2 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 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
5、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 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
6、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 ,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1、 下面有关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所以,在古诗中,“落叶”是很常见的一般形象,而“树叶”这一形象从没出现在古代诗歌中。 B、 在作者看来,“落叶”与“落木”所指对象相同,但给人的感受不同。“落叶”是一般概念,意义具体而可观,内涵比较单一;“落木”是特殊的概念,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具有较多的感情色彩,内涵比较丰富
7、。 C、 作者一方面说吴均的答柳恽 中“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其中的“高木”也可以说成“高树”,另一方面又说“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两种说法前后矛盾。“木”与“树”二者所指对象明显不同。说“木在这里比树更显得单纯”,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待它们,“树”比“木”更有韵味。 D、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一般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3 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2、 下列关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木”除了作为一般概念树的意义之外,还隐含
8、有“落叶”“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潜藏着树干的意义。 B、“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C、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木”与“树”虽然指的是同一对象,但诗人都喜欢借“木”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 D、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3、作者指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常常 躲在概念的背后,能引起人们的丰富联想。下列关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9、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B、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C、宋代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游人”,暗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辛辣 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D、选文中引用“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的“高树”常常让我们想起树干高大,树叶茂密;“寒风扫高木”中的“高木”让我们联想到树大树高易招风摧残。 二、古诗文阅读( 34 分) (一)文言
10、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甲)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 汉书 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 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 “ 是且交构。 ” 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4 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
11、,年二十七。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 矍然 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 被覆面卧,及寤, 援笔 成篇,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 “ 腹稿 ” 。 选自 新唐书 王勃传 (乙)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 弱冠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 簪笏 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选自滕王阁序 4、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
12、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都督怒 /起更衣 /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 /语益奇 /乃矍然曰 /天才也 /请遂成文 /极欢罢。 B、 都督怒起 /更衣遣吏 /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 /益奇 /乃矍然曰 /天才 /也请遂成文 /极欢罢。 C、 都督怒 /起更衣 /遣吏伺其文 /辄报 /一再报语 /益奇乃矍 /然曰 /天才 /也请遂成文 /极欢罢。 D、 都督怒起 /更衣遣吏 /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 /语益奇 /乃矍然曰 /天才也请遂 /成文极欢 /罢。 5、对上述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毛遂自荐,刘祥道读了信以后
13、,就上表朝廷,推荐王勃这个年轻的人才。 B、当时,皇子们之间经常玩斗鸡游戏,王勃替沛王写了一篇声讨英王鸡的檄文,高宗皇帝听说以后,非常生气,说这么下 去势必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就把王勃作为替罪羊,轰出了王府。 C、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跑到王勃家里藏起来,王勃缺乏处世经验,就收留下来。过了些日子,又怕事情暴露受到牵连,情急之下,王勃就下手杀了这个官奴。 D、 新唐书 王勃传 所记载的“ 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 ”指的就是滕王阁序里说的 ”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 这句话的意思,“喜托龙门”表明王勃会坠海而死。 6、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腹稿,指内心酝酿成熟以供表达的诗文构想。腹稿 ” 的典故,源出自王勃写作的故事。后来,人们就把预先想好而没有写出来的文稿称为 “ 腹 ” 。 B、 冠,帽子,指代成年。 古时人 20 岁左右 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5 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 “ 弱 ” 。后世泛指二十左右年纪的男子 或 女子。 C、 簪笏 : 冠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