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双学位)完整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796028 上传时间:2020-10-16 格式:PPT 页数:617 大小:10.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双学位)完整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7页
宏观经济学(双学位)完整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7页
宏观经济学(双学位)完整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7页
宏观经济学(双学位)完整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7页
宏观经济学(双学位)完整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一 导论 4 1.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研究国民收入 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及其相关问题。 经济增长的差别:东亚奇迹 VS 拉美陷阱 VS 没有希望的土地非洲 经济的高涨与萧条,周期性波动与失业 通货膨胀的幽灵 经济政策的抉择 5 1.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6 1.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研究内容之一:长期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增长源泉 劳动人口增长:短期内短期内提高参加工作的人口 比例推动人均产出量的快速增长 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资本存量,技术,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资本存量,技术, 人力资本

2、人力资本 制度制度 7 8 1.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商业周期的不同特征:失业与通胀 各种对周期波动的解释: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 9 10 1.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研究内容之三:失业(Unemployment) 基本概念: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 到工作的现象 度量方法: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 自然失业率 11 1.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Inflation) 基本概念: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一 段时间内连续上涨,实际就是“过多的货过多的货 币

3、追逐有限的商品币追逐有限的商品” 产生原因:发行货币过量、投资消费需求 过旺、工资等成本上升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自然替代奥肯奥肯 定律定律 12 1.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 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各 国 13 1.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 (政府购买)所组成 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 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以及 利率水平 14 1.2 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

4、经济变量是测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指 标 宏观经济变量,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 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总投 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和。也可能是个量的 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 数。 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 问题 15 1.2 宏观经济变量 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 长率,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政府预算 货币存量,利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率 (通货膨胀率) 工资水平,失业率 贸易盈余与赤字,国际收支,汇率 16 1.3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理论依据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

5、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基本假设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 个量分析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总量分析 分析对象分析对象 家庭、企业、市场家庭、企业、市场 国民经济总体国民经济总体 研究中心研究中心 市场价格(价格理论)市场价格(价格理论) 国民收入(收入理论)国民收入(收入理论) 主要目标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个体利益最大 社会福利最大社会福利最大 17 1.3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 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研究对

6、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 动之间的关系。动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 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 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共同点:都是供求均衡分析共同点:都是供求均衡分析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20世纪世纪 80年代以前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是没年代以前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是没 有微观基础的经济学)有微观基础的经济学) 18 1.4 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 可以直接加总的变量可以直接加总的变量 加总会产生谬误的变量加

7、总会产生谬误的变量 合成谬误(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 有些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有些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 断定在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断定在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 现合成推理的谬误。现合成推理的谬误。 原因在于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假定不同原因在于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假定不同 不能直接加总的变量不能直接加总的变量 19 1.5 宏观经济学框架 CH12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 CH13 产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均衡 CH14 货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 IS-LM模型模型,共同决定共同决定r,y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8、 CH15,CH16宏观经济宏观经济 政策(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 CH17 AD-AS模型,共模型,共 同决定同决定p,y 引入价格引入价格p与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 引入引入r CH18 失业与通胀失业与通胀 引入国际市场引入国际市场 CH20 IS-LM-BP模型,模型, 共同决定共同决定r,y,f CH21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及经济周期国民收入长期增长及经济周期 20 1.6.1 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的精神实质是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实证分析方法的精神实质是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 经验实证经验实证:就是对个别经济现象因果联系的认识:就是对个别经济现象因果联系的认识

9、 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即从中挖掘出一般性的规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即从中挖掘出一般性的规律。 认识路线是从个别到一般。认识路线是从个别到一般。 逻辑实证逻辑实证:也称为演绎法或抽象分析法。:也称为演绎法或抽象分析法。 它对它对 因果关系的把握是从建立假设开始的,借假设排因果关系的把握是从建立假设开始的,借假设排 除一切无关或次要的因素,保留少数重要因素,除一切无关或次要的因素,保留少数重要因素, 从而从中观察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从中观察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证研究描述客观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实证研究描述客观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不 存在“好或坏”,“应该或不应该”的评价。存在“好或

10、坏”,“应该或不应该”的评价。 1.6 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 21 1.6.2 经济理性主义假设 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贯穿始终的最重要的假定之一。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贯穿始终的最重要的假定之一。 是指在进行逻辑实证的研究过程中,总是假定当事是指在进行逻辑实证的研究过程中,总是假定当事 人有非常明确行为的目标,在经济决策时,总是深人有非常明确行为的目标,在经济决策时,总是深 思熟虑地进行权衡比较,选择最佳方案,以期获得思熟虑地进行权衡比较,选择最佳方案,以期获得 尽可能大的利益。尽可能大的利益。 经济理性主义隐含了经济学研究对当事人追求最大经济理性主义隐含了经济学研究对当事人追求最大 利益行为的肯定。当事

11、人从理性出发选择的行为与利益行为的肯定。当事人从理性出发选择的行为与 社会最优相悖时,经济学不简单的指责追求最大利社会最优相悖时,经济学不简单的指责追求最大利 益行为本身,而是探求使当事人选择这种追求最大益行为本身,而是探求使当事人选择这种追求最大 利益行为的外部条件,如技术、资源、体制等。利益行为的外部条件,如技术、资源、体制等。 22 1.6.3 均衡分析方法 均衡是从物理学借用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均衡是从物理学借用的概念,在经济学中 主要描述两种情况:主要描述两种情况: 经济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状态经济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状态 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总体上,均衡指一种“保持不变

12、”的状态。总体上,均衡指一种“保持不变”的状态。 23 1.6.4 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重点刻画均衡状态的特征以静态分析重点刻画均衡状态的特征以 及形成均衡状态的条件。及形成均衡状态的条件。 比较静态研究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联比较静态研究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联 系,揭示一个均衡会沿着哪个方向过系,揭示一个均衡会沿着哪个方向过 渡到另一个均衡状态。渡到另一个均衡状态。 动态分析把经济变量的调整放到时间动态分析把经济变量的调整放到时间 纬度中去研究。纬度中去研究。 24 1.6.5 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1) 宏观经济学以总体经济活动为对象,它必宏观经济学以总体经济活动为对象,它必 须

13、描绘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图景,分析影响须描绘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图景,分析影响 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总量以及相互关系。如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总量以及相互关系。如 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总就业量、物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总就业量、物 价水平、经济增长率等如何决定;总消费、总价水平、经济增长率等如何决定;总消费、总 储蓄、总投资、货币供求量、利息率、汇率等储蓄、总投资、货币供求量、利息率、汇率等 如何决定,以及它们的相互依存关系。如何决定,以及它们的相互依存关系。 25 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2) 微观经济学则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对象,微观经济学则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对象, 分析单个厂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单个分

14、析单个厂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单个 居民户如何得到最大满足。如居民户如何得到最大满足。如 单个商品的效用、供求量、价格等如何决单个商品的效用、供求量、价格等如何决 定;单个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定;单个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产出量、成本、收益和利润等如何决定产出量、成本、收益和利润等如何决定 以以 及这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这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6 1.6.6 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 研究市场经济离不开需求分析和供给研究市场经济离不开需求分析和供给 分析,宏观经济学也不例外。不过宏分析,宏观经济学也不例外。不过宏 观经济学的需求和供给分析有其自身观经济学的需求和供给分析有其自身 特

15、点:特点: 经济萧条时侧重于需求分析;经济高涨经济萧条时侧重于需求分析;经济高涨 时侧重于供给分析。时侧重于供给分析。 短期内侧重于需求分析;长期内侧重于短期内侧重于需求分析;长期内侧重于 供给分析。供给分析。 27 1.6.7 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1) flow 是指一定时期测算出来的量值是指一定时期测算出来的量值 Stock则是指一个时点测算出来的量值则是指一个时点测算出来的量值 流量来自于存量,流量又归于存量之中流量来自于存量,流量又归于存量之中 人口总数是个存量,它表示一个时点上人口数;人口总数是个存量,它表示一个时点上人口数; 而人口出生数是流量,它表示一个时期内新出生而人口出生数是

16、流量,它表示一个时期内新出生 人数。一定的人口出生数来自于一定的人口数,人数。一定的人口出生数来自于一定的人口数, 而新出生的人口数又计入人口总数。而新出生的人口数又计入人口总数。 同理,一定的国民收入来自于一定的国民财富,同理,一定的国民收入来自于一定的国民财富, 而新创造的国民收入又计入国民财富中。而新创造的国民收入又计入国民财富中。 28 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2) 投资是流量,资本是存量。投资是流量,资本是存量。 国民收入是流量,财富是存量。国民收入是流量,财富是存量。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人数、受雇佣的人数是存量,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人数、受雇佣的人数是存量, 而一定时间内新找到工作的人数或丢

17、掉工作的而一定时间内新找到工作的人数或丢掉工作的 人数是一个流量。人数是一个流量。 货币供应量是存量,而货币流通量是流量货币供应量是存量,而货币流通量是流量 储蓄是流量,而储蓄额则是存量储蓄是流量,而储蓄额则是存量 消费是流量,而消费总额是存量消费是流量,而消费总额是存量 29 1.6.8 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 事前变量(计划量、意愿量):是经济变 量在决策时的取值。 事后变量(实际量、统计量):是指经济 变量的实际取值。 事前变量和事后变量分析在宏观经济分析 中相当重要。 30 1.7 经济均衡的部门循环 经济的四个部门经济的四个部门 家庭部门,厂商部门,政府部门,国外部家庭部门,厂商

18、部门,政府部门,国外部 门门 四个市场四个市场 产品与服务市场,货币(金融)市场,要产品与服务市场,货币(金融)市场,要 素(劳动力)市场,国外市场素(劳动力)市场,国外市场 31 1.7 经济均衡的部门循环 这个经济体系只有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而且部这个经济体系只有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而且部 门内部不发生交换活动的情况。其中:门内部不发生交换活动的情况。其中: 家庭是要素的供给者,商品的需要者。家庭是要素的供给者,商品的需要者。 企业是要素的需要者,商品的供给者。企业是要素的需要者,商品的供给者。 二者通过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联系起来。二者通过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联系起来。 总产出总产出=总支出

19、总支出=总收入总收入 家庭把全部收入用来购买商品,则家庭部门的总支出家庭把全部收入用来购买商品,则家庭部门的总支出 就可以衡量总产出。就可以衡量总产出。 家庭的支出又等于总收入,则总产出也等总收入。家庭的支出又等于总收入,则总产出也等总收入。 1.7.1 简单经济的情况 32 1.7.1 两部门经济流程 要素市场要素市场 家庭部门家庭部门 厂商部门厂商部门 商品市场商品市场 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 商品和服务 商品流 货币流 要素收入 要素成本 消费支出 销售收入 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33 1.7.1两部门经济流程漏出与注入 漏出(漏出(leakage):两部门经济中,实际上两部门经

20、济中,实际上 家庭不一定把全部要素收入用于消费支出,家庭不一定把全部要素收入用于消费支出, 会多少有一部分用于储蓄,即漏出。从而会多少有一部分用于储蓄,即漏出。从而 使商品市场上一部分商品销售不出去。使商品市场上一部分商品销售不出去。 注入(注入(injection):在家庭有漏出的情况下,在家庭有漏出的情况下, 就需要建立资本市场,使储蓄转化为投资,就需要建立资本市场,使储蓄转化为投资, 注入相应的销售收入。注入相应的销售收入。 只要厂商的投资等于家庭的储蓄,注入等只要厂商的投资等于家庭的储蓄,注入等 于漏出,整个国民经济仍然可以达到平衡。于漏出,整个国民经济仍然可以达到平衡。 34 1.7

21、.1两部门经济流程漏出与注入 要素市场要素市场 家庭部门家庭部门 厂商部门厂商部门 商品市场商品市场 劳动、土地、资本、企业界才能 商品和服务 商品流 货币流 要素收入 要素成本 消费支出 销售收入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 储蓄 证券投资 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35 1.7.2 包括政府部门的情况(1) 现代经济中,政府部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现代经济中,政府部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三部门经济就是把政府部门的经济行为加三部门经济就是把政府部门的经济行为加 入进来。入进来。 政府部门的主要经济行为有:政府部门的主要经济行为有: 从家庭和厂商部门货币流以税收(直接税、间从家庭和厂商部门货币流以税收(直接

22、税、间 接税)的形式流入政府;以公债的形式从资本接税)的形式流入政府;以公债的形式从资本 市场流入。市场流入。 货币流流出方面:购买厂商商品支出;向家庭货币流流出方面:购买厂商商品支出;向家庭 转移支付;向资本市场发行货币。转移支付;向资本市场发行货币。 最终仍然会保持宏观经济的均衡。最终仍然会保持宏观经济的均衡。 36 三部门经济流程图(2) 直接税直接税 是指其负担不能转嫁的税,包括根据收入和财产征收的税,如个是指其负担不能转嫁的税,包括根据收入和财产征收的税,如个 人收入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财产税和财产转移税等人收入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财产税和财产转移税等 间接税间接税 是指其税负可能转

23、嫁的税,包括与商品的交易相联系的税收,如是指其税负可能转嫁的税,包括与商品的交易相联系的税收,如 消费税、货物税、关税等。消费税、货物税、关税等。 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的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包括)包括 经济萧条年份的失业救济金经济萧条年份的失业救济金 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对盲人退伍军人和其他人的补助金对盲人退伍军人和其他人的补助金 以及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以及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 37 三部门经济流程图(2) 三部门经济中的注入和漏出: 第一:注入第一:注入- 企业投资企业投资;漏出漏出- 居民储蓄居民储蓄 第二:注入第二:注入-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 漏出

24、漏出- 政府税收政府税收 38 三部门经济流程图 要素市场要素市场 家庭部门家庭部门 厂商部门厂商部门 商品市场商品市场 商品流 货币流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 储蓄 证券投资 政府部门政府部门 要素收入 要素成本 消费支出 销售收入 直接税 间接税 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 公债发行 货币发行 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39 1.7.3 包括国外部门的情况(1) 四部门经中把国外对宏观经济的影 响纳入进来,国外的经济影响主要 有: 家庭进口 厂商与国外的商品往来于资本往来 政府直接进口国外商品以及对进口 征收关税 40 四部门经济流程(2) 四部门经济中的注入和漏出:四部门经济中的注入和漏出: 第一对:第

25、一对: 注入注入- 企业投资;企业投资; 漏出漏出- 居民储蓄居民储蓄 第二对第二对 注入注入-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 漏出漏出- 政府税收政府税收 第三对第三对 注入注入- 出口;增加国内消费出口;增加国内消费 漏出漏出- 进口;退出国内消费进口;退出国内消费 41 1.7.3 四部门经济流程图 要素市场要素市场 家庭部门家庭部门 厂商部门厂商部门 商品市场商品市场 商品流 货币流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 储蓄 证券投资 政府部门政府部门 要素收入 要素成本 消费支出 销售收入 直接税 间接税 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 公债发行 货币发行 国际市场国际市场 居民进口 进出口 资本往来 政府进口 关税 总

26、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42 宏观经济分析的五大平衡及其综合均衡: 要素市场:要素市场: 主要是劳动力市场,通过工资率和劳动政策,调整劳动力的总供主要是劳动力市场,通过工资率和劳动政策,调整劳动力的总供 给和总需求,达到劳动均衡。给和总需求,达到劳动均衡。 商品市场:商品市场: 主要是消费品市场,通过物价指数和物价政策,调整商品的总供主要是消费品市场,通过物价指数和物价政策,调整商品的总供 给和总需求,达到商品均衡。给和总需求,达到商品均衡。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 指用于投资的资本市场,通过利率和货币政策,调整货币的总供指用于投资的资本市场,通过利率和货币政策,调整货币的总供 给和总需求,达到货

27、币均衡。给和总需求,达到货币均衡。 政府收支:政府收支: 指政府的税收和支出,通过税率和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指政府的税收和支出,通过税率和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 达到财政均衡。达到财政均衡。 国际市场:国际市场: 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可以通过汇率和对外经济政策,达到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可以通过汇率和对外经济政策,达到 外汇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 二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SNA) 44 二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 下,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为 测定一

28、个国家(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 的经济活动(流量)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 果(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经济分析、 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 45 二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简称SNA(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主要由市场经济国 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采用,也叫西方体系。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主 要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采用,也叫东方 体系。 现在主要采用SNA。 46 2.1.1 国民收入帐

29、户 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 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 意图。虽然它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进 行工作,但是标示了汽车关键部件的 名称,并且显示了这些部件如何相互 联系。因而,如同想要安装发动机, 必须首先读懂发动机机械示意图一样, 要想理解宏观经济运行,首先需要了 解国民收入帐户知识。 47 2.1.2 国民收入帐户:产生背景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对经济 运行整体情况的信息需求比任何时侯都 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度量体 系应运而生; 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需要上升,推动 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 后来由于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 合作和不断努力,国民收入帐户统

30、计不 断改进和丰富。 48 2.1.3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是国民收入帐 户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 (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生 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总和。 49 GDP概念理解: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 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 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除少数例外,GDP仅仅 是指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 动不包括在内。 GDP仅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最终产品而不是一定时 间内所售出的最终产品。(是个生产概念) GDP仅仅是一定

31、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故包含时间因 素,是个流量。 GDP是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是一 个地域概念,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关 系。这就有了GNP与GDP的区别。 50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计算GDP的方法 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 价值和。 价值增值法: 计算在生 产不同阶段增加产值, 即计算销售产品收益与 为生产该产品购买的中 间产品费用之间差额。 GDP作为流量,仅度量 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 内)新生产产品价值, 不计算以前时期产值。 生产阶段生产阶段 销售阶段销售阶段 增加值增加值 羊毛羊毛 $100 $100 毛线毛线 $130 $30 毛衣毛衣 $180 $50 顾客顾客

32、 $180 合计合计 $410 $180 GDP= 增加值增加值=最终产品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市场价值 51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Final goods BP=NX-F 最终,IS、LM、BP交于一点 顺差:固定汇率制 顺差:外汇供给过剩 中央银行抛出本币、换取外汇,以吸收多 余的外汇供给 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 LM曲线右移 最终,IS、LM、BP交于一点 逆差:浮动汇率制 逆差:外汇供给短缺 外汇供给短缺使外汇价格上升,即本国通 货价格下降、汇率下降 本国商品便宜、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 出口增加 IS曲线右移;BP曲线右移。 原因:Y=C+I+G+NX;BP=NX-F 最终,IS、LM、B

33、P交于一点 逆差:固定汇率制 逆差:外汇供给短缺 中央银行拿出外汇储备应付市场需求,即 卖出外汇、买进本币 国内货币供给量减少 LM曲线左移 最终,IS、LM、BP交于一点 1998:人民币不贬值 (一)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承诺 1、背景: 1997年10月,中国国内总需求不足;同时,由于东南亚国家爆发 金融危机,外资大量抽逃,这些国家汇率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实 际汇率升值。(中国汇率政策: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后,中国出口品竞争力下降,进口品竞争力 上升,会导致净出口下降,从而总需求下降,使国内本来已经不 足的总需求雪上加霜。人们预期人民币应该贬值。 2、政策承诺 19

34、98年3月,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人民币不贬值。 人民币不贬值的代价 1、抑制中国净出口,加重总需求不足和通货 膨胀压力。 2、制约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利率下调(LM右移),会导致资本净流出F增加, 出现国际收支赤字,存在汇率贬值压力。 另一方面,作出人民币汇率不贬值的承诺,意味着 要保持原来的汇率水平。 为了实现承诺,中央银行要抛出外币、回收本币, 造成LM曲线左移。 货币政策效果打折扣。 人民币不贬值的利益 1、避免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自我实现机制”发 生作用 预期自我实现机制:预期因素作用导致预期状态实现 2、东南亚国家汇率贬值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不大。 3、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损失:间接构成不贬值的

35、 收益 引起东南亚国家新一轮货币贬值 香港实行对美元联系汇率制,人民币贬值造成港币大 幅度波动,对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产生影响 4、国际形象的提升 第八章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一、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一、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 波动波动 二、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二、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既可以是人均产量, 也可以是总产量 用增长率来描述经济增长的程度 Yt表示 t 时期的总产量,Yt-1表示 (t-1)时期 的总产量。增长率为: 如果是人均水平的,也可以把Y折算成当年的人 均平均数。 1 1 t tt t Y Y

36、Y g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反 映 第一,人均产量的高速增长 第二,生产率的高速增长 第三,经济结构的变革 第四,国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生存环境改善 第五,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变革 第六,社会文明程度提高 2.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些事实 事实一:国家之间人均收入与生活水平的差异 2.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些事实 事实二: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19752003 年间实际人年间实际人 均均GDP的年的年 平均增长率平均增长率 2.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些事实 事实三:增长率不一定保持稳定,穷国可以变 富国,反之亦然 3.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 经济增长研究的核心问题

37、如何解释经济增长的差异?(有的国家贫 穷,有的国家富裕) 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如何解释“增长奇迹”?日本,亚洲四小 龙 经济增长研究的方法 增长核算,增长理论 三、增长核算三、增长核算 1.增长核算方程 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 Y/Y= ( N/N)+( K/K)+A/A A/A索洛余量,或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投入要素投入要素 劳动劳动 资本资本 包括土地包括土地 报报 酬酬 工资工资 利润利润 利息利息 地租地租 1 索洛余值 1)假定存在着如下形式的生产函数:Q t = A t f( N t , K t ) , 式中:Q t为 t 时期的总 产出;N t为 t 时期投入的劳动量;K

38、 t 为 t 时期投入的资本量;A t 代表 t 时期的技术 水平。 2)t 时期总产出的增长率g可以看作技术进步 gA、劳动增长率gN、资本增长率gK的综合贡献, 记作:g = gA+gN +gK 式中,和分别 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3)经济含义:经济增长无法用资本和劳动贡 献加以说明的“余值”则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 gA = g -gN -gK 2.增长的经验估算 美国美国1948年年1981年年 的经济增长率的经济增长率 是是3.2 其中其中 要素投入增长要素投入增长1.1,贡献为,贡献为 34 全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全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2.1% 贡献为贡献为66 教育因教育因

39、 素的贡素的贡 献占献占19 知识知识 进步进步 的贡的贡 献占献占 47 结论结论 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总 增长率的贡献已大大超增长率的贡献已大大超 过要素投入量增加;过要素投入量增加;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必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必 须大力发展教育,开发须大力发展教育,开发 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3.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生产要素投入量 劳动 资本存量规模 生产要素生产率 资源配置状况(跳槽,农村劳动力转移等) 规模经济 知识(对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占对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占2/32/3) 其它影响因素 强调知识不仅包含技术知识,还包括管理知识 三、新古典增

40、长模型三、新古典增长模型 1、模型的假设 1)资本与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产出比 可以改变。 2)规模收益不变,并且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 率递减。 3)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价格机制起着主要调 节作用。因而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分别决定 工资和利润,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 分利用。 4)存在着技术进步,但它是一个有着固定趋势 的常数。 5)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增长。 2、产出是资本的函数 产出增长率唯一地由资本增长率来解释。 资本存量 产出和收入 储蓄和投资 资本增量 3、基本方程 设人口增长率n=N/N, 人均产量= yY/N ,人均资 本 k=K/N。s是储蓄率,S=sY。

41、两部门经济中,I=S。 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K(0Y,所以v1。 3)因为 Kt=vYt, Kt1=vYt-1 所以,t期的净投资 I t KtKt1=vYt-1vYtv (YtYt-1) 表明:t期的投资取决于产出的变化。变动幅度 大小取决于v的数值。V被称为加速度。 2乘数加速数模型 强调导致投资变动的因素。 1)某种因素,如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投资数量增加,通 过乘数作用,收入增加。 2)收入增加后,消费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 入增加。 3)国民收入增加后,通过加速数的作用,投资增加。 4)循环往复,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国民收入 增加。 5)社会资源有限性,在经济达到周期的峰顶时,收入不 再增长,投资下降为0,导致下期的收入下降,在加速数 的作用下,投资进一步减少,收入下降,处于衰退时期。 6)衰退到谷底后,长期的负投资,而折旧不断,设备要 更新,重置投资,投资增加后,进入新一轮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宏观经济学(双学位)完整教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