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大连市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 (本试卷分 I、两卷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作答第 I 卷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 I 卷(满分 49 分) 一、(满分 9 分 ,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A.京剧梅派
2、唱腔中的小腔十分丰富、细腻 ,在腔尽结尾的一刹那 ,会有落音和断音 ,尾音似有似无 ,不绝如缕 。 B.如果一个国家能够 以邻为壑 ,与人为善 ,让世界感受到自己的胸怀与气度 ,何愁不能展现文明、包容的大国形象 ? C.而对这份 不虞之誉 ,金耀基先生谦虚地说 ,自己停笔多年 ,仅是偶尔书写 ,也许是因为常年读帖不断 ,才能有此成就。 D.2017年 6月 27日 ,来自 80多个国家的 2000多位各界领袖 济济一堂 ,共赴一场国际科技创新盛会 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 2.下列各句中 ,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北京阅读季领导 小组提供的报告显示 ,北京市居民综合阅读率为 92.73%
3、,四年间提升了 2.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2.69 个百分点。 B.由于得力的环保措施 ,使大连瓦房店三台子湿地成了灰鹤的主要越冬地 ,每年 11 月末至来年 3 月初 ,约有 1500 只灰鹤聚居于此。 C.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 ,他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更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 D.“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以“让制造更聪明”为主题 ,重点聚焦世界智能制造发展方向 ,并针对实际应用问题进行研讨。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 句是( ) - 2 -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 ,纳木错水位逆势上涨 ,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目光。研究认为 ,
4、近年来纳木错地区低云量的显著增加是造成纳木错水位上升的原因之一。 ,伴随气温的升高 ,蒸发量不一定随之增加 ,它还与云量、日照、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 A.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纳木错地区气温升高 B.因为气温是影响蒸发量的主要气象要素 C.因为蒸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气象要素 D.因为气温升高使纳木错水位不断上涨 二、 (满分 24 分 ,每小题 3 分 ) 4,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愿陛下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希望陛下能怜恤我愚拙的诚心 ,成全我小小的心愿 ,或许能够使祖母刘氏侥幸地享尽天年。 ) B.故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
5、常也。 (之所以派将领把守函谷关 ,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利 ,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 D.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用来纵目远眺、舒展胸怀的方法 ,足可以使耳目得到极大的欢愉 ,相信一定可以令人快乐。 ) 5,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A.句七组叠词连用 ,奠定了全词情感基调 ,写出了诗人若有所失的状态、孤独寂寞的处境以及凄慘、悲戚的
6、心情。 B.句意思是说天气忽暖忽寒 ,身体也就难以适应 ,诗人以”乍暖 “之乐景反衬自己心中难以消除的无限悲哀之情。 C.句中本欲用以御寒、浇愁的“三杯两盏淡酒” ,却连傍晚的冷风都难以抵御 ,更无法消除内心的无限忧愁了。 D.句空中飞过的大雁是来自北方的旧时相识 ,它能够按时 南来北往 ,而诗人却漂流困顿 ,寄离异乡 ,更加伤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6-8 题 - 3 - 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 ,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 ,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 ,即冈峦之体势。 披 秀
7、闼 ,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 津 ,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 霁 ,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 ,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 遏。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 ,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 ,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 ,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 迥 ,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 ,奉宣室以何年 ? 6.对下列句中加点
8、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披 绣闼 ,俯雕甍 披:披上 B.舸舰弥 津 ,青雀黄龙之舳 津:渡口 C.云销雨 霁 ,彩彻区明 霁 :雨过天晴 D.天高地 迥 ,觉宇 宙之无穷 迥:远 7.下列句子中 ,最能表现景物色彩变化之美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面暮山紫 B.层峦耸翠 ,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 C.鹤汀凫渚 ,穷岛屿之萦回 D.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瞩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从高低、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 B“渔舟唱
9、晚 ,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是作者凭借听觉联想 ,勾画出的目力难及之景 ,用虚写手法 ,传达了远处的渔歌和雁声。 C.“觉宇宙之无穷”“识盈虚之有数”是作者由眼前盛景、个人际遇引发的对人生、宇宙的思考 ,表达了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之感。 D.“怀帝阍而不见 ,奉宣室以何年”作者将自已比作前贤 ,情绪昂扬地表达了对“圣主”“明时”的渴盼 ,希望自此能得以重用。 阅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9-11 题 - 4 - 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五步一楼 ,十步一阔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各
10、抱地势 ,钩心斗角。 盘盘焉 ,囷囷焉 ,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 桥卧波 ,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一日之内 ,一宫之间 ,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 ,王子皇孙 ,辞楼下殿 ,辇来于秦。朝歌夜弦 ,为秦宫人。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 ;渭流涨膩 ,弃脂水也 ;烟斜雾横 ,焚椒兰也。雷霆乍惊 ,宫车过也 ;辘辘远听 ,杳不知其所 之 也。一肌一容 ,尽态极 妍 ,縵立远视 ,而望幸焉。有不见者 ,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凡世几年 ,剽 掠其人 ,倚叠如山。一旦
11、不能有 ,输来其间。鼎铛王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秦人视之 ,亦不甚 惜。 嗟乎 !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 ,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 ,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 ,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 ,函谷 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 ,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
12、而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之而不鉴之 ,亦 使人而复哀后人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杳不知其所 之 也 之 :到 B.一肌一容 ,尽态极 妍 妍 :奢华 C.几世几年 ,剽 掠其人 剽 :抢劫、掠夺 D.戍卒叫 ,函谷 举 举 :拔、攻占 10.下列句子 ,不属于 描写阿房宫建筑规模和特色的一项是( ) A.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B.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 C.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D.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 1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六王毕 ,四 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开篇只用十二个字就勾
13、勒出秦统一天下的气势和阿房宫的建成 ,笔法凝练 ,简洁有力。 B.“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描绘了走廊、屋檐的形状和楼阁钩连、环- 5 - 绕的气势 ,对阿房宫进行了总体性描述。 C.“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两句揭示了秦人对待珍宝毫不爱惜、奢侈浪费无度的状况 ,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作了铺垫。 D.“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的灭亡 ,与篇首的铺排描写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2-15 题。 (满分 16 分 ) 你永不要说 毕淑 敏 十年前 ,我在西部边陲的某部队留守处当军置 ,主要给随军家属看病。婆姨们的
14、男人都在昆仑山上边。家里母子平安 ,前方的将士就英勇 ,我的工作很重要。 家属都是从天南地北汇聚来的。原来在农村 ,地广人稀 ,空气新鲜 ,不易患病。现在像羊群似的赶在一起 ,加之西北干燥寒冷 ,病人不断 ,忙得我“不亦乐乎”。 我的助手是卫生员小鲁 ,一个四川籍的小个子兵 ,长得没什么特色 ,只是一对眼睛又黑又亮 ,叽里咕噜地转 ,像蜜炼的中药丸。正是“文革”期间 ,他没接受过正规培训 ,连劳动带扔手榴弹加在一起 ,算是上了几个月的卫生员训练班。不过他心灵手巧 ,打针、换药、针灸都在行 ,每天围着我问这问那 ,总说学好了本领 ,回家给他奶奶瞧病去。他奶奶有很严重的气管炎 ,喘得像堵了一半的烟筒。 一天他对我说 ,毕医生 ,我想买点青霉素给我奶奶治病。我给他开了处方 ,他买了药寄回去 ,过了些日子 ,他说奶奶的病比以前好多了 ,我们都为他高兴。可是青霉素用完了 ,想再买些。我又给他开了处方 ,这次他没拿到药。领导说药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