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玉溪一中 2020 届高二上学期 9 月月考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 一、 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目前 ,我国的城市文化竞争力日趋增强。然而,通过对其发展趋势的研判,特别是基于城市文化竞争力核心要素及其指数表现的分析,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依然面临着诸多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完善。这是长期困扰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一大难题。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大量新兴文化业态不 断涌现,大多数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及其服务
2、机制却还停留在传统的单向供给模式。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又无法有效承载新兴业态的发展需求。以文化竞争力综合指数得分最高的北京为例,其文化设施要素得分仍旧偏低,恰好说明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与庞大且还在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相比仍显不足。 没有资源,就没有发展,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既有的文化资源,才能让城市文化生生不息。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存在观念雷同、模式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首先,越来越多的城市注重“文化兴城”,大打“文化牌”,但也出现“ 千城一面”和将文化泛化的现象。“建筑文化”“名人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等口号式、标语化的城市文化定位比比皆是。其次,文
3、化发展战略相互模仿和跟风抄袭的情况也非常突出。第三,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重建设轻人文”的弊病,盲目上马重大项目,过分依赖硬件升级,而忽视城市精神遗产的传承和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大多数城市对待文化资源的开发局限于浅层次的旅游开发,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的提炼,缺乏内容创意和技术创新,无法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和比较优势的城市文化品牌。 近几年,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 规模逐年扩大,文化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无论是对比国际通行规律还是国内人均收入水平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投入,我国城市文化消费总量仍然存在较大缺口。以北京为例,城市文化竞争力排名全国首位,但是文化消费要素得分仍然偏低
4、,这说明普通市民对文化消费的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城市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的创意、技巧与才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比拼归根到底是文化人才素质的较量。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文化相关行业发展需求与人才储备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和明显错位,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跟不上城市文化日新月异的脚步。在偏远、贫困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 人才总量少、质量相对较差已经成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主要瓶颈。东、中部城市在人才数量与质量上具有优势,但是依旧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特别是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摘编自范周、萧盈盈城市文化消费的巨大缺口,从哪里填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5、项是( )( 3 分) A. 长期困扰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核心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完善。 B大多数城市在开发文化资源时缺乏内容创意和技术创新,无法形成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 C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规模在近些年逐渐扩大,这直接催生了我国文化市场一片繁2 荣的景象。 D在我国中部、东部、西部较发达城市的城市文化建设中,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是具有优势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证,来说明目前我国在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方面依旧存在很大问题。 B作者在论证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的问题时,也暗含了提升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
6、的建议。 C文章两次以北京为例但作用不同,第二次意在说明我国城市文化消费总量依然存在不小缺口。 D文章 作者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当一个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及其服务机制突破单向供给模式时,该城市的文化发展就有了基础。 B改变“重建设轻人文”的弊病需要城市文化建设者重视精神遗产的传承和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 C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关注城市文化环境的创建,也需要关注市民文化消费潜力的挖掘。 D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说到底要培养文化人才,因为城市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的创意、技巧、才华。 (二)文
7、学 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药 岑燮钧 李老汉回来时,神情有些黯然。这人说没就没了。 三个月前,他去中医院配药。在窗口,一个人指着他说:“哟,你不是老李头吗?”原来是两年前省城同住一病房的老张,他也是来配药的。病友见病友,两眼泪汪汪。 “啊哟,老李啊!我几次问过那个主治医生,都说没见你来复诊。” 李老汉说 :“我命贱。”医院来过两次随访电话 ,催他去检查 ,他都没去。老张是公家人 ,公费,不一样。 老张告诉他又动了两次手术。一次是肝癌复发,一次是心脏里放了个支 架。李老汉想,这得花多少钱啊。他有了农村医保卡,配药是便宜了,可是也只能吃中药
8、,那种很贵的西药早停掉了。 “你现在还好吗?” 李老汉告诉他,甲胎蛋白有点往上升,医生让他赶紧去大医院复查一下。老张说,赶紧做个加强 CT,如果又有了小瘤子,赶紧做掉。 有一次桥头闲聊,有人告诉他:你得的是肝癌,村里人都知道,就你自己不知道。李老汉心里一惊,当晚没吃饭。但他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心想,反正现在还活着,随它。第二天,还是桥头闲聊。 3 这一次回到家里,他又说想去省城检查一下。老伴说给儿子说过了,儿子说年底前陪他去一 趟。儿子做生意舍了本,把爹娘的老本都扔进去了,讨债的不断,回家都难。 “年底年底 ,医生说越快越好!到年底 ,还不知道我人在不在呢!” 李老汉忍不住发脾气。 这话说过也就
9、说过。老伴抹眼泪。儿子进门,也是低头走路,不敢看人。 他有时想 ,这也是命定的 ,随它 !有时老伴催他吃中药 ,他一边吃 ,一边喃喃自语:中药是骗人的 ! 尽管骗人,他还是一星期一次去配药。 他收破铜烂铁 ,卖了钱自己保管。老伴把钱给儿子 ,他说过几次 ,也随她。他肯定先死 ,苦头是她吃。 有一天,老伴告诉他,老张没了。 原来是老张的 女人打来的电话,说老张还留着很多药,跟李老汉以前吃的是一样的。老张临死前交代过,送给李老汉,也不枉病友一场。 李老汉带着家里的一袋玉米棒和地瓜,收破铜烂铁时拐弯去了一趟老张家。小区里不让进,他就给张嫂打电话。张嫂出来,人也瘦了不少。他接过一大袋药,一连声说谢谢。
10、他拿出了地瓜和玉米棒,说是自家种的,没打药水,干净的。 两人唏嘘了一阵,别过。 李老汉想想,心里还是有点难过。老张是个热心人,每次买早点,总是扔给他一份。不挂针时,还下棋。两个人在一起的一个月,是李老汉这辈子最安闲、最滋润的日子。 李老 汉出了城,过了村,在庄稼地边停了下来。打开袋,看里面的药,果然,那种西药在,而且有十瓶。他一阵高兴,收拾好,绑紧了袋口,怕掉了。 回到家,老伴不在,该是去地头了。 他拿出那袋药,有西药,有中成药。他打开那种西药的瓶盖,揭开密封的锡纸,里面是一团棉花。拿出棉花,里面是熟悉的七颗药,小小的,很不起眼。但他知道,要两百多元钱。一天一颗,只能吃一星期。这十瓶 ,可以吃
11、两个多月。一想起两千多块钱 ,他就觉得太欠人情了。尽管是老张送的,但白拿人家的东西 ,到底过意不去。他想 ,以后去城里配药 ,再送些干净的菜蔬过去 ,也算是 表表自己的心意。 李老汉的手很粗糙 ,他小心翼翼地把药倒出来,结果连着倒出了三颗。他用老茧开裂的手指把其中两颗捏起来放进瓶去。老眼昏花,笨手笨脚,听见一颗“的”的一声,掉在瓶沿,滚下去了。他赶紧寻找,可是找不到。桌下也看了,好像没有。开着了所有的灯,还是不见踪影。他到处找老花镜,好不容易找着,趴在地上,一边看,一边用手抚过去。这时,他看清楚了,一颗药正掉在痰里。 他拿起来 ,轻轻一擦 ,手指上就沾上了糖衣和痰 .又倒了一口水 ,在水里洗了
12、一下 ,怕化了 ,又很快拿出来 ,放进了嘴里 ,用水吞下 . 一会儿,满舌根 的苦味,蔓延开来。 (摘自小小说选刊 2016 年第 14 期 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3 分) A “啊哟,老李啊!?”老张见到老李十分惊喜,面对老张的热情,老李却用“我命贱”冷言相对,意在表现他朴实却不懂礼貌的性格。 B “他有了农村医保卡,配药是便宜了,可是也只能吃中药,那种很贵的西药早停掉了”,表明普通的医保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重大疾病给农民带来的困难。 C 李老汉儿子这个人物,着墨不多却能让读者明白,这是一个不懂经营、不懂孝道、忘恩负义的败家子,是
13、当今部分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4 D 小说细节描写突出,李老汉捡拾掉在地上的药粒吃下的细节,生动地表现出他勤俭节约的美德。 5.张老汉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请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5 分) 6.小说以“药”为标题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小说内容予以探究。(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9 题。 (12 分 ) 材料一 2017 年 9 月 1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 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就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国歌标准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国歌法并非中国独有。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都有单独的国歌法,对播放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时的相关礼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新加坡,如果有意不按官方安排奏唱国歌,或奏唱国歌时无合理原因不起立致敬的,将被起诉,并最高处以 1 000 美元罚金。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演唱国歌时,如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