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第卷 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共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书指书体,即汉字。法指书写文字的方法和技巧。中国书法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文字书写的法则提高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使之凭借汉字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发展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 以韵为核心的书法艺术, 并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相反,它崇尚的是那 种
2、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当思想感情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时,韵的意味也就从作品中显现出来了。崇尚韵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脱俗,使艺术家无论在人格形态还是在艺术形态上均要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境界。韵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如果说 “ 不俗 ” 是表示精神升进中的超越状态,那么 “ 韵 ” 则象征着精神超越的极致。而 “ 韵 ” 的获取则是在一切艺术本体之外的,即就书法而言,学者型 书家较之于工匠型书家更为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有超绝的风度才情,书法只不过是其气质风采和
3、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切断凡俗意识而垂直 上升到超常的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标志 。因而,书法只是文人 “ 聊抒胸臆 ” 的 “ 余事 ” ,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这种心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各家不同风格的书法,都让人感觉到艺术品只不过是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它不着痕迹,空灵蕴藉,以微妙的暗示与含蓄,让人去感受突破一切人为的形式与法则的境界、在生硬、挺健、雄浑之 外欣赏一种超然的清淡。 “ 韵 ” 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醉,它让我们在和古人典范作品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在瞬问的感悟中,让观者脱离现实的环
4、境,沉浸在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这就是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的奥妙所在。古人在观赏作品时须净手、屏息,以让自己有如对至尊的敬畏感,让自己慢慢地进入到这种 “ 天人合一 ” 的境界之中,去体味、领悟和感受这种超越性的存在。 “ 韵 ” 虽然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了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 闻的物质实在。人在这种 “ 参与 ” 的过程中,达到顿悟,使审美的障碍得以消解,从而进入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 2 “ 韵 ” 作为文化心理情结,使中国的艺术更为注重精神体现,表现出一种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快活情绪,因而,艺术也就成了躲避世俗风雨的避风港。艺术 家
5、很少去参政议政 , 他们只是在放浪形骸、游心于天地之间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这样,艺术也就很少具有批判性,因为它与俗世生活的发展并不同步,它有着自身发展的轨道。 1下列对于 “ 韵 ”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书法艺术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 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 B “ 韵 ” 的意味从作品中显现出来,需要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在他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 C “ 韵 ” 是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使艺术家对它痴迷癫狂地追求,它赋予古代经典之作令人神往的气息。 D “ 韵 ” 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可是艺术家和欣赏
6、者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可以感受到它和物质一样存在着。 2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第 段阐释书法的意义,指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 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特殊土壤。 B第 段阐明书法艺术的核心 “ 韵 ” 的内涵。韵不注重书写的技巧,更注重类似于诗的余味、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期望达到最终目的 脱俗。 C第 段中指出书法家追求以无所为的方式达有所为的目的。用超绝的风度才情挥洒成的书法,才能体现高雅的韵味。 D第 段指出中国艺术自身有发展的规律,更注重精神体现。艺术家们放浪形骸,于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
7、。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学者型书法家着眼于获取书 法本体之外的韵,工匠型书法家着眼于书法本体,所以前者比后者更为世人所推崇。 B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可以让欣赏者在瞬间的感悟中超脱世俗,得到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 3 C古人先净手、屏息再欣赏作品,这样就可以在欣赏时,产生如对至尊的敬畏感,尽快进入 “ 天人合一 ” 的境界。 D艺术家只是关心人生在世的快慰和满足,并不怎么关心政治,这就造成了他们创造的艺术很少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8、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 报告的照片 , 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师大教授李小文被推到聚光灯下。 “ 布鞋院士 ” 、 “ 扫地僧 ” 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 2015 年 1 月 10 日下午 ,噩耗传来 , 这名莫测高深的 “ 扫地僧 ” 李小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 享年 68 岁。 貌不惊人,神功盖世。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 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 53 岁,已经有 那么多成果了,
9、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 80 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地遥学院晚上 11 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 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 11 点
10、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下的承诺全部完成。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 Strahler 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 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4 “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
11、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 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睹。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
12、标准”: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做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人惊叹,“一派仙风道骨, 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 400 万次。媒体蜂拥而至,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他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 一名博友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
13、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摘编自新京报 2015 年 4 月 29 日) 相关链接 : 李小文( 1947 2015),遥感、地理学家 , 1985 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 200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摘自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 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摘自杨三喜微 观中国:再无“扫地僧”) 4 下列对 材料有 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 一 项是 ( 3 分) A 用“扫地僧”来称呼李小文,兼有“貌不惊人”“神功盖世”两方面的考虑,文章围绕这个形象展开却又不止于此,还介绍了李小文身上的真性情 。 5 B 文章写的是李小文院士,却先写谢云教授的印象,目的是以谢云的意外反衬李小文的形象,使其更显与众不同,引起读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