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届高考模拟作文写作训练打破成见,永不认命一、引入主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成见”无处不在,它就像一道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我们的思维和行动。而“永不认命”则像是一把打破这些枷锁的钥匙,给予我们冲破束缚、追求梦想的力量。今天,我们就针对“打破成见,永不认命”这个主题来进行高考模拟作文的写作训练。二、剖析“打破成见”(一)从教材知识点出发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常常强调客观看待事物的重要性。例如在论述类文本阅读里,我们学习到要全面分析事物,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成见往往是主观的、片面的认识。就像在学习历史事件时,如果我们仅从单一的资料或者传统的观点去看待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就容易形成成见。(二)
2、结合案例阐述1. 以哥白尼为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普遍接受“地心说”这一成见,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观点得到了宗教和社会传统的支持。然而,哥白尼并没有被这种成见所束缚,他通过自己长期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哥白尼打破成见的过程是艰难的,他面临着来自宗教势力的巨大压力,但他凭借着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勇敢地挑战了当时的主流观念。这一伟大的突破,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也推动了天文学的巨大发展。2. 在文学领域,许多作品在诞生之初也遭遇了成见的挑战。例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这部意识流小说刚问世时,由于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复杂的结构,与当时传统的文学审美观念大相径庭,很
3、多人难以理解,对它抱有成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打破了这种成见,认识到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它以创新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三、剖析“永不认命”(一)教材中的体现在我们学习的诗词中,有很多诗人表达了永不认命的精神。如李白,他一生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却遭遇诸多坎坷。然而,他在诗中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积极向上、永不认命的态度贯穿他的诗歌。这体现了一种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勇敢追求理想的精神。(二)案例讲解1. 海伦凯勒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她在一岁多时因重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在这样的绝境下,她完全可以“认命”,接受自己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
4、活和学习的命运。但是她没有,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永不认命的精神,学会了阅读、书写和说话,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她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面临多么巨大的困难,只要永不认命,就有可能创造奇迹。2. 再看体育界的例子,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尤塞恩博尔特。在他成长的环境中,牙买加虽然有短跑的传统,但也面临着诸多资源有限等问题。然而,博尔特没有被这些外在的不利因素所限制,他不认为自己只能是一个平凡的短跑运动员。他通过艰苦的训练,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最终多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短跑之王。他的成功,正是永不认命精神的最好诠释。四、如何在作文中体现“打破成见,永不
5、认命”(一)立意准确1. 在作文立意时,要明确表达出打破成见和永不认命这两个核心概念。例如,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讲述自己如何打破对自己能力的成见,如认为自己不擅长数学,但通过努力改变这一成见,并且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永不认命,最终取得好成绩。2. 也可以从社会现象入手,比如针对社会上对某些职业的成见,如认为体力劳动者地位低下,然后阐述应该打破这种成见,并且那些在这些岗位上工作的人也应该永不认命,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职业的尊严和价值。(二)结构清晰1.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是比较常见且有效的方式。开头直接点明主题,阐述打破成见和永不认命的重要性。例如:“在当今社会,成见如同阴影笼罩着我们的认知,而永
6、不认命则是穿透这阴影的阳光。我们需要打破成见,永不认命,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2. 在中间部分,可以分点论述。比如先详细阐述如何打破成见,从不同的角度如保持好奇心、深入调查研究等方面展开;然后再论述永不认命,列举具体事例说明在困境中如何坚守信念。3.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主题,并且可以适当升华,如将这种精神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联系起来。“总之,打破成见,永不认命不仅仅是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更是推动整个社会不断进步、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伟大力量。”(三)论据有力1. 论据要真实可靠。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名人的事例,还可以引用一些科学研究成果作为论据。例如,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
7、塑性,这就打破了人们认为成年人学习能力不如儿童的成见。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用来支持我们在论述打破成见时的观点,即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人们可以克服年龄等因素带来的限制。2. 论据要具有代表性。如果要论述在企业发展中打破成见、永不认命的重要性,可以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初期,打破了传统手机按键操作的成见,推出了全触屏的iPhone,并且在面临各种竞争和技术难题时永不认命,不断创新,从而改变了整个手机行业的格局。五、课堂练习(一)例题1请以“打破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成见,永不认命于传统的学习模式”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答案:打破传统教育成见,创新学习模式传统教育方式在我
8、们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我们不应被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成见所束缚,更不应认命于传统的学习模式,而应积极探索新的教育与学习之道。在很多人的成见中,传统教育方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知识点,以应对考试。这种成见使得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然而,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容器。我们要打破这种成见,首先要认识到教育方式是多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在线教育平台上有各种各样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这就打破了传统教育中课程单一、缺
9、乏选择性的局限。永不认命于传统的学习模式,意味着我们要勇于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比如项目式学习,学生们通过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种学习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大相径庭,但却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传统教育方式中的优点,如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将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创新学习模式相结合,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变革。我们要打破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成见,永不认命于传统的学习模式,这样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二)例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在一个小镇上,人们一直认为女孩子
10、只适合做一些轻松的家务劳动,不适合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工作或复杂的技术工作。然而,有一个女孩却打破了这种成见,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刻苦训练,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机械工程师。请结合材料,以“打破性别成见,永不认命”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答案:打破性别成见,绽放无限可能在社会的长河中,性别成见如同顽固的礁石,阻碍着人们对性别的正确认知。在材料中的小镇上,那种认为女孩子只适合做轻松家务劳动的观念,就是性别成见的典型体现。然而,那位勇敢的女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打破性别成见、永不认命的力量。性别成见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在传统的社会分工中,男性和女性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定位,这种定
11、位在长期的传承中逐渐演变成了难以撼动的成见。但时代在发展,这种成见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实际需求。打破性别成见,需要女性自身的努力。就像材料中的女孩,她没有被周围人的观念所左右。她深知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于是她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她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来自男性主导的机械工程领域的质疑和排斥,但她永不认命。她通过自己的刻苦训练,掌握了精湛的技术,用实力证明了女性在这个领域同样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整个社会也需要共同努力来打破性别成见。社会应该为女性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职业发展机会等。例如,在一些科技公司,现在越来越重视女性员工的培养和发展,为她们提供专门
12、的培训项目和晋升通道。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打破性别成见,永不认命,可以让女性挖掘出自己更大的潜力。她们可以在原本被认为男性专属的领域如航天、军事等行业中发光发热。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消除性别成见能够让整个社会更加公平、和谐,充分利用女性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多元、包容的方向发展。(三)例题3以“打破对年龄的成见,永不认命于年龄的限制”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答案:年龄,不应成为限制梦想的枷锁在人们的观念中,年龄常常被视为一种限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成见。比如,年轻人被认为缺乏经验、冲动鲁莽;而老年人则被认为思想保守、跟不上时代步伐。然而,我们应该打破对年龄的成见,永不认
13、命于年龄的限制,因为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而不是决定人生可能性的关键因素。从年轻人的角度来看,尽管他们在社会阅历方面可能相对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做出伟大的成就。许多年轻的创业者在互联网时代崭露头角,如马克扎克伯格在大学期间就创立了Facebook。当时,很多人可能会因为他的年轻而对他的创业计划抱有怀疑,认为年轻人缺乏管理经验,难以成功运营一家大型公司。但是扎克伯格打破了这种对年龄的成见,他凭借着对互联网社交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思维,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在面对资金短缺、技术难题等问题时永不认命,不断探索和改进,最终将Facebook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对于老年人来说,同样不
14、应被年龄所束缚。姜子牙在八十岁时才遇到周文王,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辅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在一般人的成见中,八十岁已经是垂暮之年,应该安享晚年,不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但姜子牙打破了这种成见,他凭借着自己多年积累的智慧和谋略,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表明,老年人虽然在体力上可能不如年轻人,但他们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是宝贵的财富,只要他们永不认命,仍然可以在社会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打破对年龄的成见,能够充分调动各个年龄段的人力资源。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换代迅速,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和老年人的经验智慧应该相互结合。企业应该摒弃对年龄的歧视性招聘政策,为不同年龄
15、段的人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社会也应该营造一种尊重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氛围,鼓励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总之,我们要认识到年龄只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标识,而不是束缚我们的绳索。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打破对年龄的成见,永不认命于年龄的限制,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新的可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六、教学方法(一)案例分析法1. 在讲解“打破成见,永不认命”的概念时,通过列举大量的案例,如前面提到的哥白尼、海伦凯勒、博尔特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是如何打破成见的,他们在面临困难时是如何体现永不认命的精神的。2. 针对
16、课堂练习中的例题,同样采用案例分析法。例如在讲解关于性别成见的例题时,除了材料中的案例,还可以补充更多的案例,如屠呦呦在男性主导的科研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等。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的案例,总结出打破性别成见的方法和意义。(二)小组讨论法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 - 6人。针对一些具有争议性或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例如,在讨论如何在作文中使“打破成见,永不认命”的论述更有说服力时,小组内成员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交流在作文中使用过的论据和论证方法。2. 在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
17、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三)作文批改与反馈法1. 在学生完成作文练习后,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在批改过程中,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标注,如立意是否准确、论据是否有力、结构是否清晰等。2. 教师根据批改情况,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除了书面反馈,还可以选择部分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释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四)思维导图法1. 在讲解作文结构时,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构建文章框架。例如,以“打破成见,永不认命”为中心主题,让学生分别从“打破成见的方法”“永不认命的表现”“两者结合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支,然后在每个分支下再细化具体的内容,如在“打破成见的方法”分支下可以列出“保持开放心态”“深入了解事物”等子内容。2. 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之前先绘制思维导图,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思维导图示例,供学生参考学习。通过以上对“打破成见,永不认命”这一主题的深入剖析、课堂练习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学们应该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高考模拟作文的写作中能够更好地把握这一主题,写出优秀的作文。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大家也能真正践行“打破成见,永不认命”的精神,不断突破自我,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