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说专题训练-细节描写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轻松明晓东“王县长,都准备好了,您看什么时间出发?”司机看着王小毛说。王小毛抬头看了司机一眼,合上厚厚的文件夹说:“准备妥了就走吧。”王小毛起身看了看窗外,大院里静悄悄的,天边暮云四合,霞光照得大地一片通红。这时,叮咚一声,短信来了:“到省城后打这个号码,这是应急号,一般人不知道,事情办妥了得请兄弟吃饭哦。”后面是一串电话号码。王小毛笑了笑,连忙回复:“必须的,你和老大都是贵人,此生没齿难忘啊!”发完短信,王小毛小心翼翼地拿起书柜里昨晚未来得及看完的书,拿出里面夹着的一张银行卡装进口袋。放书的时候,一封信掉了出来。王小毛俯身捡起,稚嫩的字
2、迹映入眼帘,王小毛想起来了,这是一所偏僻的山村小学的学生李晖寄来的。信中说他爷爷因患脑梗瘫痪在床,母亲因为忍受不了贫穷而离家出走,在外打工的父亲辞职回家照顾爷爷,却被查出肺癌晚期,现在家里只有十一岁的小李晖照顾爷爷和父亲。王小毛想起来了,李晖家是自己包扶的贫困户,上次李晖爷爷住院的时候自己因为要开会派秘书去看过,还给了五千块钱。王小毛再次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李晖的信,眼眶瞬间湿润了,一股愧疚之情从心底升了起来。王小毛本打算去看看李晖,可是这段时间传出消息,他将接替即将离任的书记的工作,很快上边就要派人来考察。在这个节骨眼上,自然是马虎不得。打点完方方面面的关系,现在只剩“老大”家里没去了。下午正
3、在开会时,王小毛收到大学时上铺的兄弟、现任“老大”秘书的方远的短信,说“老大”晚上在省城的家里秘密举行家宴为老母亲祝寿,这个机会岂能错过?方远还告诉王小毛,知道消息的只有几个人,其中就有王小毛的竞争对手张大兴。其中的利害关系自是不必明说。王小毛早早结束了下午的会,准备打算趁着夜色赶往省城。楼下,司机已经发动车子,正在等他。王小毛咬咬嘴唇,把那信函夹进书里,拿起包迅速下楼。车子快速驶出政府大院,融入滚滚的车流之中。拐过县医院门口的时候,王小毛看到那里围了一圈人,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跪在地上,手里举着一块硬纸板做成的牌子,旁边的凉席上摊着一床破被子,一个男人正蜷缩在被子里。王小毛按下车窗看见牌子上写着
4、:“捐款10元模仿动物爬行一次,捐50元钻裆一次,捐2万元为父亲交住院费者,本人愿意今生做你的儿子,随你姓”是李晖!“又是骗钱的!”司机嘟哝了一句,王小毛说:“停车!”司机不解地看了王小毛一眼,停下了车子。王小毛下了车,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县长来了!”顿时,人们齐刷刷地看向王小毛。王小毛弯腰扶起李晖,接过李晖手里的牌子扔进旁边的垃圾桶。然后对围观的人们说:“请大家放心,这个孩子交给我了。”人们将信将疑,不愿离去。“大家搭把手,把孩子的父亲抬到我车上,我送他去省城最好的医院。”王小毛说。人们一下子围了过来,七手八脚地和司机一起把李晖的父亲抬上车。王小毛又给县医院院长打电话,安排了医护人员随
5、行。看着车子缓缓启动,人群才慢慢散去。把李晖的父亲送进省人民医院后,王小毛拍拍李晖的头说:“别怕孩子,有王伯伯在。”李晖抬头看了王小毛一眼,眼泪顺着黝黑的脸颊滚了下来。王小毛掏出口袋里的银行卡放在李晖手上,然后蹲下身子抱了抱李晖说:“伯伯会帮你承担一切费用,不用你给我当儿子。不,你就是伯伯的儿子,不过你不用随伯伯姓。”说完,王小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看手机,已经是凌晨一点了。王小毛示意司机开车返回,司机看了王小毛一眼说:“您的事情不办了?”王小毛摇摇头,说:“先回吧。”路上,王小毛翻看未读短信,全是方远发的。方远在短信里说:“兄弟,咋还没到呢?我跟老大说了你要来,老大很开心,老大一直都很欣赏你
6、呢。”方远在最后一条短信说:“兄弟,张大兴和老大正聊得热火,如果你有事给我说一声啊,我替你跟老大解释一下,这么好的机会,别让老大失望。”王小毛苦笑着摇摇头,给方远回了短信:“兄弟,十分抱歉,路上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没赶过来,让你操心了,原谅我。”然后,王小毛一条一条地删除了短信,靠在座位上打起盹来。这时,电话响了起来,接着一个声音传来:“明天考察组就来了,据说考察对象是张大兴。”王小毛平静地说:“知道了,按正常程序接待。”这一晚,王小毛躺在床上,又看了一遍李晖写给他的信,心里是前所未有的轻松。这一晚,失眠突然好了,他睡得十分踏实。(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7、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明丽典雅,与人物身份相符。比如“伯伯会帮你承担一切费用,不用你给我当儿子不过你不用随伯伯姓”,突出了王小毛在脱贫路上作为一县之长的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B县长王小毛对贫困户李晖家的扶助,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扶贫理念,赞美了领导的责任意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C小说交代县长王小毛准备去省城打点关系,最后因意外未能成行而错失机会的经历,批判了当下社会的不良风气。D“然后,王小毛一条一条地删除了短信”这一描写,把王小毛作为党员的形象刻画得更加丰满而真实,让党性与人性的光辉更具现实意义。2细节描写能够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
8、的感情,是最生动、最具表现力的手法。请从文中找到两处细节描写并加以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重逢孙犁水生斜背着一件日本皮大衣,偷过了平汉路,天刚大亮。家乡的平原景色,八年不见,并不生疏,这正是腊月天气,从平地上望过去,一直望到放射红光的太阳那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身子一挺,十几天行军的疲劳完全跑净,脚下轻飘飘的,眼有些晕,身子要飘起来,这八年,他走的多半是山路,各式各样的山路:五台附近的高山,黄河两岸的陡山,延安和塞北的大土圪垯山,哪里有敌人就到哪里去,枪背在肩上、拿在手里八年了。他曾有过一种热望,能有个机会再打到平原上去,到家看看就好了。现在机会来了,他请了假,绕道家里看一
9、下。他悠闲地走着,四面八方观看着,为的是饱看一下八年不见的平原风景。路旁边并排的炮楼,有的已经拆毁,破墙上落了一片鸟粪,铁路两旁的柳树黄了叶子,随着铁轨伸展到远远的北方。一列火车正从那里慢慢地滚过来,惨叫,吐着白雾。他信步走着,看看麦地,又看看天,看看周围那像深蓝淡墨涂成的村庄图画,这里离他的家不过九十里路,一天的路程,今天晚上,就可以到家了。经过的村庄街道都很熟悉,这些村庄经过八年战争,满身创伤,许多被敌人烧毁的房子,还没有重新盖起来。幼时记忆里的几块大坟地,高大的杨树和柏树,也砍伐光了,坟墓曝露出来,显得特别荒凉。但是村庄的血液,人民的心却壮大发展了。一种平原上特有的勃勃生气,更是强烈扑人
10、。水生的家在白洋淀边上,太阳平西的时候,他走上了通到他家去的那条大堤。堤坡已经破坏,两岸成荫的柳树被砍伐了,堤里面现在还满是水。太阳落到西边远远的树林里去了,远处的村庄迅速地变化着颜色。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己的村庄。家近了,就进家了,家对他不是吸引,却是一阵心烦意乱。他想起许多事。父亲确实的年岁忘记了,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有痰喘的病。还有自己女人,正在青春,一别八年,分离时她肚子里正有一个小孩子,房子烧了吗?他走得很慢,他决定坐在这里,抽袋烟休息休息。他坐下来打火抽烟,田野里没有一个人,风有些冷了,他打开大衣披在身上,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过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黄昏时
11、候,他走到了自己的村边,他家就住在村边上。他看见房屋并没烧,街里很安静,这正是人们吃完晚饭,准备上门的时候了。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地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热情地叫了一声:“你!”女人一怔,睁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子去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两个人在那里站了一会,还是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家去吧!”他在前面走,女人在后面跟,走到院里,女人紧走两步赶在前面到屋里去点灯。水生在院里停了停。他听着女人忙乱地打火,灯光闪在窗户上了,女人喊:“进来吧!还做客吗?”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
12、你爹,一天价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水生说:“来!我抱抱。”老婆把孩子送到他怀里,他接过来,八九岁的女孩子竟有这么重,那孩子从睡梦里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这个“八路”。水生抱了孩子一会,说:“还睡去吧。”女人安排着孩子睡下,盖上被子,孩子却圆睁着两眼,再也睡不着。女人端着灯到外间屋里去烧水做饭。水生靠在炕头上,外面起了风,风吹着院里那棵小槐树,月光射到窗纸上来。水生觉得这屋里是很暖和的,在黑影里问那孩子:“你叫什么?”“小平。”“几岁了?”女人在外边拉着风箱说:“别告诉他,他不记的吗?”孩子回答说:“八岁。”“想我吗?”“想你。想你,你不来,”孩子笑着说
13、。女人在外边也笑了,说:“真的!你也想过家吗?”水生说:“想过。”“在什么时候?”“闲着的时候。”“什么时候闲着?”“打过仗以后,行军歇下来,开荒休息的时候。”“你这几年不容易呀?”“嗯,自然你们也不容易。”水生说。“嗯?我容易。”她有些气愤地说着,把饭端上来,放在炕上,“爹是顶不容易的一个人,他不能看见你回来”她坐在一边看水生吃饭,看不见他吃饭的样子八年了。水生想起父亲,胡乱吃了一点,就放下了。“怎么?”她笑着问,“不如你们那小米饭好吃?”水生没答话,他拾掇了出去。回来,插好了隔扇门。院子里那挤在窝里的鸡们,有时转动扑腾。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
14、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女人爬到孩子身边去,她一直呆望着孩子的脸。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她好像是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经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你能在家住几天?”“就是这一晚上,我是请假绕道来看望你。”“为什么不早些说?”“还没顾着啊!”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又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1946年河间(节选自孙犁短篇小说嘱咐,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阔别家乡八年的水生“偷过了平汉路”,表现水生
15、的谨慎与小心,暗示时代背景。B小说写水生回家看到妻子脚上的“白布封鞋”,便知患病多年的父亲已经离世,照应上文情节。C小说描写的自然环境明丽恬静、富有生机,展现了白洋淀一带美丽的山川风物,营造祥和氛围。D小说用平淡质朴的语言书写了水生夫妇的家庭故事,表现战争年代的家国之情,突出宏大主题。2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与丈夫重逢的女人含蓄而浓烈的情感,请举三例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与陌生人交流铁凝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十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那年我十三岁,念初中一年级。正是“深挖洞,广积粮”的时候,因此一入学便开始了拉土、扣坯、挖防
16、空洞。我正在发育的身体,乐观地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动,而我的脑子则空空荡荡。每日的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日常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A)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的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操作。站在锅前负责炸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油条,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那用来控油的钢丝笸箩。因为油是珍贵的,控油这一关就显得格外重要。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属于自己业务范围的事翻动
17、、捞起,但她的操作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来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她那新鲜的肤色,那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那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在我当时的年岁,无法用词汇去形容一个成年女人的美,但一个成年女人的美却真实地震动着我,使我对自己充满自卑,又充满希冀。关于美女,那时我知道得太少,即使见过一点可怜的图片,也觉得那图们分外遥远、虚渺。惟有这炸馃子的姑娘,是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头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发现我原本也是个女性,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
18、,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式,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在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和她之间的距离。当寒冷的冬季我戴上围巾又故意拉下几缕头发散出来时,我的内心立刻充满愉快。日子在我对她的摹仿中生着情趣,脑子不再空荡,我觉出一个新的我自己正在我身上诞生。后来我们搬了家。直到几年后我返回城市,又偶尔路过那家小吃店时,发现那姑娘还在。五印的铁锅仍旧沸腾着,她仍旧手持细长的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栗色头发已经剪短,短发在已染上油斑的白帽子边沿纷飞。她还是用我熟悉的那姿式擦汗。她抬起脸来,脸色使人分不清是自然的红润,还是被炉火烤得通红。她没了昔日的愉快,那已然发胖的身形
19、也失却了从前的灵巧。我站在锅前,用一个成年的我审视那更加成年的她,初次怀疑起我少年时代的审美标准。因为,站在我面前的实在只是一名普通妇女。她的声音略显沙哑,眼光疲惫而又烦躁。好像许多年来她从未有过愉快,只一味地领受着这油烟和油锅的煎熬。又是一些年过去,一个不再幼稚的我却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了。记得是秋天的一个下午,(B)门口只有一只安静的油锅,于是我走进店内。我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他求地交给了这店、这柜台。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
20、四十来岁。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您”“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又为我和她那无法契合的对话感到没趣
21、。但我忘不了她那声意外的“嗯”,和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个小吃店。(C)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再去唤起她那爱美的心意。当你克服着虚荣走向陌生人,平淡的
22、生活里处处会充满陌生的魅力。(有删减)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段写“我”一方面“乐观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脑子则空空荡荡”,意味着成长不仅需要身体发育,也需要充实精神。B小说第段中写油锅“安静”,第段写油锅“又沸腾起来”,暗示了“炸馃子的姑娘”由安于现状到重新燃起生活热情的转变。C小吃店是“我”与“炸馃子的姑娘”的连接点,小吃店不仅记录了“她”的变化,也在跨越时间的叙述中见证了“我”精神世界的成长。D本篇小说与哦,香雪有着相近的风格,语言充满诗意,情节跌宕起伏,不仅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也给读者带来
23、美的体验。2文中ABC三处都对“油锅”进行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生(节选)路遥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连一些最爱叫唤的虫子也都悄没声响了,似乎处在一种急躁不安的等待中。河里的青蛙纷纷跳上岸,没命地向两岸的庄稼地和公路上蹦窜着。天闷热得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地平线上,已经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闪电,但还没有打雷。只听见那低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从远方的天空传来,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场大雷雨就要到来了。这时候,高家村高玉德当民办教师的独生儿高加林,正光着上身,从村前的小河里趟水过来,
24、几乎是跑着向自己家里走去。他刚站在自家窑里的脚地上,就听见外面传来一声低沉的闷雷的吼声。他父亲正赤脚片儿蹲在炕上抽旱烟,一只手悠闲地捋着下巴上的一撮白胡子。他母亲颠着小脚往炕上端饭。高加林什么话也没说。连鞋也没脱,就躺在了前炕的铺盖卷上。他脸对着黑洞洞的窗户,说:“妈,你别做饭了,我什么也不想吃。”老两口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都在心里说:娃娃今儿个不知出了什么事,心里不畅快?一道闪电几乎把整个窗户都照亮了,接着,像山崩地陷一般响了一声可怕的炸雷。听见外面立刻刮起了大风,沙尘把窗户纸打得啪啪作响。“加林,你是不是身上不舒服?”母亲用颤音问他,一只手拿着舀面瓢。“不是”他回答。“和谁吵啦?”父亲接着
25、母亲问。“没”“那到底怎啦?”老两口几乎同时问。唉!加林可从来都没有这样啊!他每次从城里回来,总是给他们说长道短,还给他们带一堆吃食:面包啦,蛋糕啦,硬给他们手里塞,说他们牙口不好,这些东西有“养料”,又绵软。今几个显然发生什么大事了!高玉德看了一眼老婆的愁眉苦脸,顾不得抽烟了。把烟灰在炕栏石上磕掉,身上往儿子躺的地方挪了挪,问:“加林,到底出了什么事啦?你给我们说说嘛!”高加林一条胳膊撑着,慢慢爬起来,身体沉重得像受了重伤一般。他靠在铺盖卷上,也不看父母亲,眼睛茫然地望着对面墙,开口说:“我的书教不成了”“什么?”老两口同时惊叫一声。加林仍然保持着那个姿势,说:“我的民办教师被下了。今天会上
26、宣布的。”“你犯了什么王法?老天爷呀”老母亲手里的舀面瓢一下子掉在锅台上,摔成了两瓣。满窑里一片死气沉沉。这时候,听见外面雨点已经急促地敲打起了大地,风声和雨声逐渐加大,越来越猛烈。窗纸不时被闪电照亮,暴烈的雷声接二连三地吼叫着。外面的整个天地似乎都淹没在了一片混乱中。高加林仍然蒙着头,他父亲鼻尖上的一滴清鼻涕颤动着,眼看要掉下来了,老汉也顾不得去揩;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地摸着赤脚片儿。他母亲身子佝偻着伏在炕栏石上,不断地用围裙擦眼睛。窑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锅台后面那只老黄猫的呼噜声。外面暴风雨的喧嚣更猛烈了。风雨声中,突然传来了一阵“隆轰隆”的声音这是
27、山洪从河道里涌下来了。足足有一刻钟,这个灯光摇晃的土窑洞失去了任何生气,三个人都陷入难受和痛苦中。这个打击对这个家庭来说显然是严重的,对于高加林来说,他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已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创伤。亏得这三年教书,他既不用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时间继续学习,对他喜爱的文科深入钻研。他最近在地区报上已经发表过两三篇诗歌和散文,全是这段时间苦钻苦熬的结果。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他将不得不像父亲一样开始自己的农民生涯。虽然这几年当民办教师,但这个职业对他来说还是充满希望的。几年以后,通过考试,他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可是现在,他所抱有的幻想和希望彻底破灭了。此刻,他躺在这里,脸在被角下面痛苦地抽搐
28、着,一只手狠狠地揪着自己的头发。对于高玉德老两口来说,今晚上这不幸的消息就像谁在他们的头上敲了一棍。他们首先心疼自己的独生子:他从小娇生惯养,没受过苦,嫩皮嫩肉的,往后漫长的艰苦劳动怎能熬下去呀!再说,加林这几年教书,挣的全劳力工分,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并不紧巴。要是儿子不教书了,又急忙不习惯劳动,他们往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他们又难受,又恐慌。加林他妈在无声地啜泣;他爸用手把赤脚片儿摸了半天,开始自言自语:“老天爷总有一天要睁眼呀!可怜我那苦命的娃娃!啊嘿嘿嘿嘿嘿”高玉德老汉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两行浑浊的老泪在皱纹脸上淌下来,流进了下巴上那一撮白胡子中间。外面,虽然不再打闪吼雷,雨仍然像瓢泼
29、一样哗哗地倾倒着。河道里传来像怪兽一般咆哮的山洪声,令人毛骨悚然。(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当时的自然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B“高家村高玉德当民办教师的独生儿高加林”一句,交代了高加林的身份,也预示了他的命运。C“挣的全劳力工分”说的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某种生活状态,读来带有浓郁的历史厚重感。D文中主人公高加林因为丢掉了民办教师的工作,一家人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2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经常运用细节描写,请以文中主人公“高加林”为例,简要分析小说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
30、了哪些细节描写。【答案】一、1 A.“小说语言明丽典雅”说法错误。本文很多内容是叙述事件和人物对话,无论是叙述性语言,还是人物对话,都是自然平实的,没有明丽典雅的特征。 2(示例)文中对于王小毛两次“摇头”的描写:第一次“摇摇头”回应司机的询问,交代了王小毛的最终选择;第二次“苦笑着摇摇头”给方远回复,为后面王小毛在得知张大兴成为考察对象的消息时所表现的平静态度做了铺垫。这两处细节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王小毛以人民急难为上、淡然面对个人得失的正面形象。二、1C选项中“明丽恬静、富有生机”“祥和”等表述有误,小说中描写的自然环境大多荒凉、破败、满目疮痍,如“这些村庄经过
31、八年战争,满身创伤,许多被敌人烧毁的房子,还没有重新盖起来。幼时记忆里的几块大坟地,高大的杨树和柏树,也砍伐光了,坟墓曝露出来,显得特别荒凉”,营造出感伤氛围。 2“忙乱地打火”写出了女人难掩的激动,含蓄地表现了与丈夫重逢时强烈的喜悦之情。“坐在一边看着”丈夫吃饭,含蓄表达出女人对与丈夫重逢后相处时光的无比珍惜。听说丈夫第二天就要离开,女人“呆了”“低下头去”“无力地仄在炕上”,表现出与丈夫刚重逢又将离别的失落与怅惘。三、1D “情节跌宕起伏”分析错误。人物的情感变化有起伏。这篇小说在情节的设置上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依
32、次按照“我”少女时代、“后来我们搬了家。直到几年后我返回城市”“又是一些年过去”“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的顺序展开叙述。所以,该文故事情节并没有跌宕起伏。 2描写油锅从“沸腾”到“安静”到又沸腾这一变化过程,暗示了炸油条的姑娘精神面貌从年轻时候美丽到中年时候的冷漠再到焕发新热情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四、1B “也预示了他的命运”错误,“高家村高玉 德当民办教师的独生儿高加林”这句话交代了高加林的双重身份民办教师、高家村高玉德的独生儿。选项所述“也预示了他的命运”于文无据。 2运用动作描写塑造
33、人物形象。如文中“连鞋也没脱,就躺在了前炕的铺盖卷上”“高加林一条胳膊撑着,慢慢爬起来”,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高加林受到的沉重打击。运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文中高加林的一系列话语“不是他回答”“没”“开口说:我 的书教不成了 ”等,展现了高加林不善言辞、不够圆滑的性格特点。运用神态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文中高加林“眼睛茫然地望着对面墙”“此刻,他躺在这里,脸在被角下面痛苦地抽搐着”,写出了高加林内心的悲痛、无望、茫然。运用场景描写渲染氛围。如文中“外面,虽然不再打闪吼雷,雨仍然像瓢泼一样哗哗地倾倒着。河道里传来像怪兽一般咆哮的山洪 声,令人毛骨悚然”,渲染了高加林“民办教师被下了”这件事对整个家庭,特别对高加林带来的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