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天津市滨海七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南阳海歌 文档编号:8009297 上传时间:2024-10-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天津市滨海七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届天津市滨海七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2届天津市滨海七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2届天津市滨海七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2届天津市滨海七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天津市滨海七所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把、卷的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请按题号位置,在规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33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民族56个民族民心相通,守望相助,团结和睦。“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这句话道出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血脉。中华文化( )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而我们灿烂的文化,正是各民

2、族共同创造的。诗经是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总汇,楚辞中相当一部分是记录或整理的少数民族仪式歌、民歌,元曲的繁荣有着少数民族多方面的贡献。正是因为各族文化( ),才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都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正是因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造就了精彩纷呈、( )的中华文化。“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更是

3、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体现着( )的价值追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前行,胜利抵达光辉的彼岸。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积聚 相映成趣 博大精深 陈陈相因B. 积淀 交相辉映 博大精深 一脉相承C. 积淀 相映成趣 体大思精 一脉相承D. 积聚 交相辉映 体大思精 陈陈相因2.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继承、培育、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

4、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B. 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继承、培育、发展起来的,已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C. 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D. 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答案】1. B 2.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第一空处,“积聚”,积累,逐渐聚集。“积淀”,指积累沉淀,也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此处语境是指文化历久积淀了

5、深沉的追求,所以此处应该用“积淀”。第二空处,“交相辉映”,各种光彩相互照耀,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此处语境是指各族文化光彩相互照耀,才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所以此处应该用“交相辉映”。第三空处,“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体大思精”,规模宏大,构思精密,多指著作、设计规划等。此处语境是指造就了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的中华文化,所以此处应该用“博大精深”。第四空处,“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陈陈相因”,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此处语境是指各族人民有着同一血统世代相承流传下来

6、的价值追求,所以此处应该用“一脉相承”。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BC项“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与“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之间的顺序不符合逻辑,因为通常先描述精神在民族中的深厚基础,再谈其对外在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排除BC。A项“继承、培育、发展”中“培育”和“继承”的顺序不符合逻辑,通常是先培育后继承。排除A。故选D。3. 对下列文学作品及其相关内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品作者相关名句体裁A楚辞屈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骚体诗B史记司马迁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散文C漱玉词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词D华盖集续编鲁迅真

7、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杂文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散文”错。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故选B。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国潮研究报告指出,“国潮”,是“国”与“潮”的相加。“国”的指向很明确,即为中国,意指中国文化的复兴,将中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纳入视野。对“潮”的解读却是千差万别,基本以2018年这一“国潮”元年为分水岭。在“国潮”元年之前,“国潮”大多指狭义上的特定品牌,即由中国本土设计师创立的潮流品牌,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小众文化代

8、表。进入“国潮”元年后,“国潮”多泛指广义上的某种消费概念,即国货群体和带有中国特色产品的走红。近几年,“国潮风”可谓越刮越猛,无论是在博物馆还是在时装领域,甚至在汽车营销中,都不乏“国潮”产品的身影。“国潮”产品蕴含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结合潮流款式进行外形设计,是文创产品的一种形式。“国潮”的崛起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激活了想要提升品牌、扩大市场、重塑品牌活力的国产品牌。越来越多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制造出来的品牌既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时尚、个性的追求,也将传统文化自然带回到人民的生活中。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出圈”,从古代典籍的刊行到歌曲、舞蹈的演绎,再到众多文创产品的推广,无不体现出“国潮”的

9、魅力。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它在国内是跨界合作的成功示范,它和时尚品牌、独立设计师定期联合推出合作款,不仅能借力营销,还能将文创的影响最大化。从一卷难求的宫廷胶带,到纷争不休的故宫口红,再到奉旨点餐的“朕的火锅”等,无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人们推崇“国潮”并不是在排外,而是在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国外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吸收和借鉴,让中国文化真正发扬光大总而言之,中国的,才是世界的。(摘编自腾讯网“国潮”正当红,到底为何物?)材料二安踏的奥运领奖服、运动员吕小军穿的举重鞋、奥运村随处可见的匹克态极拖鞋一批中国国产体育品牌产品在2020东京奥运会上频频亮相,“国潮”集体“出圈”,冲上热搜。这些国产

10、品牌能在奥运会上与耐克、阿迪达斯等海外品牌一争高下,背后离不开其数年来在品牌推广和转型升级上的努力。今年奥运会上,特步集团为其签约的运动员巩立姣、谢文骏、杨家玉等人提供专业装备。特步的品牌宣传总监邹旭说,世界田径为保证比赛公平,对选手所穿装备进行了限定。特步知悉相关规定后,积极申报鞋履产品。截至奥运会开幕前,共有四款鞋得到认证,进入许可名单。邹旭说,认证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未来参与奥运、世锦赛的选手有了更多中国产品的选择,更在于国内企业在专业产品线上同国际接轨。(摘编自田宏炜国产品牌奥运走红)材料三任何成功产品的出现,都有它的天时地利人和,经济红利带来的效应是首要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货品牌

11、价值的上升,国货消费已经成为风尚,这让国货爆品“出圈”成为可能。在人口基数的天然优势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中国成为流量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在此基础上,国货品牌又迎来了政策红利。一方面,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扶植;另一方面,各大平台积极推动,国货品牌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诸多“天时”之下,消费红利的到来,为“四大红利”实现了闭环。和以往不同,这一轮国货品牌爆品迎来的消费红利,是由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所带来的:从将就消费到讲究消费,从追求品质到追求品位,从看重价格到追求体验,从过去的have到现在的be,从悦人消费到悦己消费。从长远上看,国货品牌必须要创新商业模式,洞察新世代用户的内心和真实需求,才

12、能持续给消费者提供有灵魂、有价值的产品。国货爆品要持续发展,必须用技术和产品双轮驱动才能从爆红走向长红。(摘编自许婧国潮崛起,新国货爆品缘何频频“出圈”?)4.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潮”品牌涉及领域广泛,带有中国元素的文创产品是“国潮”产品的一种形式。B. “国潮”一词中的“国”指中国;“国潮”品牌,可理解为由中国本土设计师所创立的潮流品牌。C. “国潮”品牌的产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而“国潮”的崛起又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D. “国潮”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不但不应排外,反而需要我们审视和借鉴国外文化。5.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经过国

13、内企业的不懈努力,一批中国国产体育品牌在2020东京奥运会上集体“出圈”,由此具备了与耐克、阿迪达斯等海外品牌一争高下的实力。B. 东京奥运会上,特步集团为其签约的运动员提供专业装备,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了认证。认证工作促进了企业的长足发展,但其未来还将面临诸多挑战。C.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带来的消费红利是本轮国潮爆品“出圈”的条件之一。D. 从当前情况看,国货品牌在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只有创新商业模式,未来的国货爆品才有可能持续发展。6. 下面对现在“国潮”崛起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多“国潮”产品既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又符

14、合年轻消费者的时尚潮流,且与人民的生活相融合。B. 国内企业致力于品牌推广和转型升级,不断努力尝试同国际接轨,提升品牌的竞争力。C. “国潮”崛起,受当前经济红利、流量红利、政策红利和消费红利的驱动。D. 人们推崇“国潮”,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让中国文化真正发扬光大。【答案】4 A 5. C 6. D【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带有中国元素的文创产品是国潮产品的一种形式”错,主客颠倒,由材料一第一段“国潮产品蕴含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结合潮流款式进行外形设计,是文创产品的一种形式”,可知应是“国潮”产品是文创产品的一种形式。故选A。【

15、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由此具备了与耐克、阿迪达斯等海外品牌一争高下的实力”错,因果关系错误,由材料二第一段“这些国产品牌能在奥运会上与这些国产品牌能在奥运会上与耐克、阿迪达斯等海外品牌一争高下,背后离不开其数年来在品牌推广和转型升级上的努力”,可知国产体育品牌能够在奥运会上与海外品牌一争高下的原因是其具备竞争实力。B.“但其未来还将面临诸多挑战”错,于文无据,由材料二第二段有“特步集团为其签约的运动员巩立姣、谢文骏、杨家玉等人提供专业装备”“认证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未来参与奥运、世锦赛的选手有了更多中国产品的选择,更在于国内企业在专业产品线上同国际接

16、轨”等内容,但没有提及“未来还将面临诸多挑战”。D.“国货品牌在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不足”错,曲解文意,由材料三第三段“国货爆品要持续发展,必须用技术和产品双轮驱动才能从爆红走向长红”,可知“必须用技术和产品双轮驱动才能从爆红走向长红”不能说明“国货品牌在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人们推崇国潮让中国文化真正发扬光大”错,由材料一第三段“人们推崇“国潮”并不是在排外,而是在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国外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吸收和借鉴,让中国文化真正发扬光大”,可知这是“国潮”崛起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国潮”崛起的原因

17、。故选D。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上古有有巢氏,是为未有宫室之巢。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栖木若巢,是为隐居之巢。近时饮家者流,或登木杪,酣醉叫呼,则又为狂士之巢。今子幸有屋以居,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邪?”陆子曰:“子之辟辩矣,顾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

18、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注】觌(d):相见。堂奥:房屋正中偏前的厅堂之中,此指道的精微之处。(节选自宋朝陆游书巢记,有删改)斋,故市廛也,恒市人居之。邻左右,亦惟市人也。前临大衢,衢之行,又市人为多也。挟策而居者,自项脊生始。无何,同志者亦稍稍来集,与项脊生俱。无中庭,以衢为庭。门半开,过者侧立凝视。故与市人为买卖者,熟旧地,目不暇举,信足及门,始觉而去。已乃为藩篱,衷以修扉,用息人影。然耳边声哄然。每至

19、深夜,鼓冬冬,坐者欲睡,行者不止。宁静之趣,得之目而又失之耳也。项脊生曰余闻朱文公欲于罗浮山静坐十年盖昔之名人高士其学多得之长山大谷之中人迹之所不至。以其气清神凝而不乱也。夫莽苍之际,小丘卷石,古树数株,花落水流,令人神思爽然。况天闼地藏、神区鬼奥邪?其亦不可谓无助也已。然吴中名山,东亘巨海,西浸林屋、洞庭,类非人世,皆可宿舂游者。今遥望者几年矣,尚不得一至。即今欲稍离市廛,去之寻丈,不可得也。盖君子之学,有不能屑屑于是者矣。”管宁与华歆读书,户外有乘轩者,歆就视之,宁弗为顾。狄梁公对俗吏,不暇与偶语。此三人者,其亦若今之居也。而宁与歆之辨,又在此而不在彼也。项脊生曰:“书斋可以市廛,市廛亦书

20、斋也。”铭曰:深山大泽,实产蛇龙。哲人静观,亦宁其宫。余居于喧,市肆纷那。欲逃空虚,地少天多。日出事起,万众憧憧。形声变幻,时时不同。蚊之声雷,蝇之声雨,无微不闻,吾恶吾耳。曷敢怀居,学颜之志。高堂静居,何与吾事!【注】市廛(chn):集市中的店铺。朱文公:即朱熹,卒谥文,故又称朱文公。宿舂:即宿舂粮,隔夜舂米备粮,指准备少量干粮。狄梁公:即狄仁杰。新唐书本传:“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节选自明朝归有光书斋铭,有删改)7.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犹不置读书 置:放弃B. 信乎其似巢也

21、。 信:相信C. 挟策而居者 策:书籍D. 而宁与歆之辨 辨:区别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 善刀而藏之B. 因书以自警。 因击沛公于坐C. 其亦若今之居也。 其皆出于此乎?D. 有不能屑屑于是者矣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项脊生曰/余闻朱文公欲于罗浮山静坐十年/盖昔之名人高士/其学多得之长山大谷之中/人迹之所不至。B. 项脊生曰/余闻朱文公/欲于罗浮山静坐/十年盖昔之名人高士其学多得之/长山大谷之中/人迹之所不至。C. 项脊生曰/余闻朱文公/欲于罗浮山静坐/十年盖昔之名人高士其学多得之/长

22、山大谷之中人/迹之所不至。D. 项脊生曰/余闻朱文公欲于罗浮山静坐十年/盖昔之名人高士/其学多得之长山大谷之中人/迹之所不至。10. 下列句子全都是描写陆游或归有光书房环境特点的一组是( )顾未入吾室 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客始不能入小丘卷石,古树数株 坐者欲睡,行者不止 高堂静居,何与吾事A. B. C. D. 11. 下列选对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书巢记采用主客问答的手法,以叙述为什么把居室叫作“书巢”为主线,生动地刻画了作者的读书生活,表现了他对“道”的不懈追求和探索。B. 书斋铭开篇直接交代书斋的环境特点,之后层层铺写,情节跌宕起伏,字里行间似可感知到归有光的烦躁情绪

23、。C. 归有光认为安静的环境对学问的学得会起到促进作用。他想到吴县一带幽美的环境中学习,可是距离遥远,因而愿望没有实现。D. 归有光以管宁、狄梁公二贤人作类比,用真正的读书人不在乎环境的观念来勉励自己,简洁而有力。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2)故与市人为买卖者,熟旧地,目不暇举,信足及门,始觉而去。13. 陆游文末说“因书以自警”,那么他获得了什么警示呢?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简要作答。【答案】7. B 8. C 9. A 10. D 11. C 12. (1)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的上面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

24、巢。(2) 所以那些和这里的居民做买卖的人,熟悉这个地方,眼睛都看不过来,随意走到门口,才发觉然后离开。 13. 天下之事,听闻不如亲见了解得详细,亲见不如亲身经历了解得透彻。我们这些人没有到达道的精微之处,在藩篱之外就妄加议论是不可以的。 【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A.句意:仍不放弃读书。B.“信:相信”错误。“信”,的确、确实。句意:确实是像巢一样啊。C.句意:读书人住在这里的。D.句意:而管宁和华歆的区别。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不同。连词,表转折,但是,却/连词,表承接。句意:偶尔想站起身,可乱书围着我。/把刀

25、擦拭干净收藏起来。B.不同。连词,于是/介词,趁机。句意: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来自警。/趁机在座位击杀沛公。C.相同。表揣测的语气,大概。句意:大概就像现在我的处境吧。/大概都出于这吧?D.不同。介词,对/介词,与,跟。句意:恐怕不能对失去安静过于介意的。/也不能和九国部队匹敌。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说:“我曾听说朱熹想在罗浮山静坐十年。从前的那些名人高士,他们的学问常常在高山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学得。“余闻朱文公欲于罗浮山静坐十年”,“十年”是“静坐”的时间,为其补语,不可断开;“盖昔之名人高士”,“盖”,句首语气词,其前应断开,据此排除BC;“人迹之所不至”,

26、“人迹”是主语,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是别人的行为;是名人高士所处的环境;是作者的议论。排除。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可是距离遥远”错误。原文“皆可宿舂游者”,应是都是距离不远的。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病”,担心;“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是”,代词,这。(2)“故”,所以;“举”,看,这里指看遍;“信”,随意。【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言行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文中陆游说“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

27、,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意思是对于天下的事情,听说的不如亲眼见到的了解得详细,亲眼见到的不如亲身经历的了解得透彻。我们这些人没有到达道的精深微妙的境界,站在藩篱之外却妄加议论,这样可以吗?这表明他认识到不能仅凭听闻或表面的观察就轻易对事物下结论,要深入了解和体验,对自己未曾深入探究的事物不可随意评论。 参考译文:陆子已经年老而且多病,仍不放弃读书,我把自己的居室取名叫书巢。有客人问我说:“上古有有巢氏,那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宫室那样的房子。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的上面筑巢,那就是避免灾害的巢。前世在大山深谷之中,有学道的人,他们住在树洞之中如同巢穴,那是隐居者的巢。近来那些狂饮酗酒者,有

28、的登上树梢大醉号叫,这又是颠狂之人的巢。现在您有幸有屋子居住,屋室有门窗墙壁,还可以连接其他的屋室,可是你却称它为巢,这是为什么呢?”陆子说:“您的话很有道理,只是您没进过我的屋子。我屋子里(的书),有的藏在木箱里,有的陈列在眼前,有的排列在床头,俯仰观看,环顾四周,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伤忧虑,愤激感叹,没有不和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妻子和儿女都不相见,连天气风雨雷雹的变化,也都不知道。偶尔想站起身,可乱书围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于是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巢吗?”于是带领客人进屋观看。客人开始不能进来,进来了又不能出去,于是也大笑说:“确

29、实是像巢一样啊。”客人离去之后,我叹息说:“天下的事,听说的不如看到的了解得详细,见到的不如身居其中的了解得详尽。我们这些人如果没有到道的精微之处去考察、研究,却在藩篱之外胡乱议论,那可以吗?”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来自警。 (节选自宋朝陆游书巢记,有删改)我的书斋原来是集市中的店铺,长久以来都是市场上的生意人居住。左右邻居也都是生意人。书斋前靠大街,街上的行人也大多以生意人居多。读书人住在这里的,大概是从我开始的。不久,志同道合的读书人也渐渐来此,和我一起居住。书斋没有庭院,就把街道当作庭院。门半开,常常有经过的人站在门口东张西望。曾经和生意人做买卖的,以为是原来熟悉的地方,都没空抬头看一眼,就踏

30、脚进门了,进来发现不对才离开。后来又加装了篱笆,正中央又安装了门,用来阻隔来往的人影,但耳边的声音依然喧闹无比。每到深夜,打过更鼓,坐于书斋便想睡去,但往来行人络绎不绝。眼睛可享受宁静,但耳朵却做不到。我说:“我曾听说朱熹想在罗浮山静坐十年。从前的那些名人高士,他们的学问常常在高山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学得。是因为他们拥有清静安定的心灵。那些空旷无极的地方,有小小山坡、拳大之石、几株古树,花瓣飘落,静水深流,令人心神舒畅。更何况是那些安静深远、阻隔难至、神奇深幽的地方呢?那安静的环境不可以说是不起到促进作用的。然而,吴县一带的名山,东面有绵延的东海,西面有林屋山、洞庭山,幽美得仿佛不是人间之地,都

31、是距离不远的。如今对它们已经遥望了好几年,却还不能去一次。即使现在想要稍稍远离集市,搬到远一点的地方,也不能满足心愿。君子读书求学,恐怕不能对失去安静过于介意的。”管宁和华歆一起读书,门外有坐车的高官经过,华歆就前去观看,管宁却不因此而回头。狄仁杰面对俗吏,专心读书,没空跟他们说话。这三个人,大概就像现在我的处境吧。而管宁和华歆的区别,在于是否有超然物外的修养,而不在于他是否认真读书。我说:“书斋可以是集市的店铺,店铺也可以是书斋。”铭曰:深山大泊中常有怪异非常之人。超群智慧的人能够冷静考察,并能安居不躁。我居住在喧闹的地方,集市上喧嚷杂乱,想要逃到天上去。地上居地狭小,毫无发展的可能。太阳升

32、起之后,事情纷乱,行人往来不绝。形态声音变化万千,时时刻刻都不相同。蚊子鸣叫像打雷一样,苍蝇叮咛像雨声一般,我讨厌我的耳朵连细小的声音都能听到。我怎么敢留恋安逸?应该学习颜回安贫乐道的志向。在安静的华宅中读书,与我有何相干! (节选自明朝归有光书斋铭,有删改)第卷(非选择题 共117分)四、(25分)14.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南乡子自古帝王州宋 王安石自古帝王州【注】,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注】帝王州:指金陵城。(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怀古词,

33、这类作品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B. 在王安石眼中,金陵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佳气上浮,但那毕竟是晋代的事情了,回首历史,令人怅然。C. 下片前两句写作者独自绕着江边行游,然后登上高楼远眺,与上片的描写呼应,表现作者在谪居之中自我排遣,享受难得的闲适与自在。D. 下片结句化用王勃的滕王阁诗中的诗句,以景结情,但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与王勃的原诗句的意蕴不尽相同。(2)这首词的语言风格鲜明独特,请结合上片简要说明。(3)此词写于作者晚年谪居金陵之时,词中主要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答案】(1)C (2)

34、上片语言风格沉郁凝重。“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开篇描绘金陵城的雄伟气势与祥瑞之气。但紧接着“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愁绪深沉,给人凝重之感。 (3)面对古都金陵而产生的昔盛今衰的怅然之情;谪居金陵、无所作为而内心焦虑,以及难以排遣的无边愁绪;重回朝廷、再造宏业的热切期盼之情。【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享受难得的闲适与自在”错。下片前两句表面上是写作者的闲适、自由,实则饱含作者谪居的复杂情感,且登高在古代诗歌中往往代表着怀古伤今或苦闷无法纾解,“上尽层城更上楼”正体现出作者愁绪无法排遣之意。故选C

35、。【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的能力。词的上片开篇“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用“自古”“郁郁葱葱”描绘出金陵城往昔的辉煌与兴盛,气象宏大。然而,“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一个“梦”字和“愁”字,让情绪急转直下,将四百年的繁华瞬间归结为虚幻,尽显深沉的哀愁。“晋代衣冠成古丘”,通过晋代名门望族如今已化为荒丘的描写,进一步凸显历史的沧桑变迁,给人以凝重之感。整体语言简洁有力,情感深沉,在寥寥数语中展现了历史的兴衰,充满了沧桑厚重的韵味。 【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上阕写金陵城自古以来便是帝王之州,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佳气上浮。

36、但那是晋代的事情,已经过去四百年了,晋代的白衣胜雪,衣冠之族,已经成为一座座古墓,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些是怎堪回首呀。末句借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表达的是同样的昔盛今衰的怅然之情。下阕写作者独自一个人绕着江水边上行游,然后登上高楼。“绕水游”是排遣心中的愁绪或不平事的一种办法,在这里,作者借这种典型的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无边愁绪。好在这种“绕水游”并不受外在任何事物的限制,可以“恣行”,随意地到处走走。但是,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自由啊。王安石所追求的,是推行新法,实现强民富国的愿望,而现在,只能是“绕水游”而已,慨叹之声,达于纸上。写出了作者谪居金陵、无所作为而内心焦虑,以及难以排遣的无边愁绪。

37、古人在诗中所抒写的,常常不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顺境,而是“穷则独善其身的”逆境,但到底心还被“达”的愿望所牵绊,所以读这样的诗句的时候,要看出作者表面闲适的背后,是无穷的凄凉与热切的期盼。“上尽层楼”含有中国古代的“登高怀远”“登高而愁”的文化密码。在这里,作者是思念故国(首都)呢,还是“欲穷千里目”呢?通过上文的表面闲适与内心焦虑,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思念的,正是重回故国,再造宏业。“上尽层城更上楼”表达了词人重回朝廷、再造宏业的热切期盼之情。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熊咆龙吟殷岩泉,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_,任重而道远。(十二章)(3)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38、(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地,_。(贾谊过秦论)(5)亦余心之所善兮,_。(屈原离骚)(6)荀子在劝学中用劣马的事例强调人生贵在坚持的两句是“_,_”。【答案】 . 栗深林兮惊层巅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三顾频烦天下计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虽九死其犹未悔 . 驽马十驾 . 功在不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栗”“巅”“烦”“驽”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邮局,邮局!肖复兴对于邮局,我一直情有独钟。在我的印象中,某些特殊的行业,都有自己的代表颜色,医院是白色的,消防队是红色的,邮局是绿色的。为什

39、么邮局是绿色的,我一直不明就里,但一直觉得绿色和邮局最搭,邮局就应该是绿色的。绿色总给人以希望,人们盼望信件的到来,或者期冀信件寄达的时候,心里总是充满期待的。小时候,家住的老街上,有一家邮局。它在我们大院的斜对门儿,一座二层小楼,门窗都漆成绿色,门口蹲着一个粗粗壮壮的邮筒,也是绿色的。我第一次走进这家邮局,上小学四年级。那时的邮局,兼卖报纸杂志,放在柜台旁的书架上,供人随便翻阅挑选。我花了壹角柒分钱,买了一本上海出的月刊少年文艺,以后每月都到那里买一本。读初中时,父亲因病提前退休,工资锐减,在京包线上修铁路的姐姐,每月会寄来30元贴补家用。每月,到这里取钱,顺便买少年文艺。每一次,心里都充满

40、期待,都会感到温暖,因为有少年文艺上那些似是而非的故事,在那里神奇莫测地跳跃;有姐姐的身影,朦朦胧胧在那里闪现。除了给姐姐写信,我第一次给别人写信,是高一的时候,给一位在别的学校读书的女同学写信。整整三年,一直到高三毕业,几乎一周往返一次。每次,在教室里写好信,到这里买一个信封和一张4分钱的邮票,小心翼翼地用浆糊贴好邮票,然后把信封封好,把少年朦胧的情思和秘密的心事也一并放进立在紧靠墙边那个大邮箱里。然后,愣愣地望着邮箱,望半天,仿佛投进的不是一封信,而是一只鸟,生怕它张开翅膀从邮箱里飞出来,飞跑。站在那里,心思未定地胡思乱想。静静的邮箱,闪着绿色的光。静静的邮局里,洒满黄昏的金光,让我觉得那

41、么美好,充满想象和期待。上山下乡高潮到来,同学好友风流云散,我去了北大荒。那时候,我来到的是一个新建的农场,四周尚是一片亘古荒原。夏天,荒草萋萋;冬天,白雪皑皑。农场场部,只有简单的办公泥土房,几顶帐篷和马架子,但不缺少一个邮局,一间小小的土坯房,里面只有一个工作人员,胖乎乎的天津女知青。我们所有的信件,都要从她的手里收到或寄出,每一个知青都和她很熟。读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一生的故事,他说他有个舅舅叫尤利亚,因为起义和反动政府斗争,被迫流亡日本,患上了思乡病,在他给家里寄来的最后一封信中,他请求家里在回信中寄给他一枚基辅的干栗树叶。我想起,当年在北大荒,曾经在信里寄给在内蒙古插队的同学一只像蜻蜓一

42、样大的蚊子。一个在吉林插队的同学曾经寄给我一块贴在信纸上的当地的奶酪。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尝到人生真正的滋味,没有像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舅舅一样患上思乡病,只知道到邮局去寄信去取信时候的欢乐和期待。这个土坯房的小小的邮局,承载着我们青春岁月里的很多苦辣酸甜。那时候,觉得我们来到天边,天远地远的,小小的邮局是维系着我们和外面世界联系的唯一桥梁。命定一般,我和邮局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从北大荒回到北京,写写文章之后,总会有报刊、信件、稿费寄来,也要自己去邮局领取稿费,寄送信件和书籍。大约三十年前,我家对面新建了一家邮局,因为常去,和那里的工作人员都熟悉了,他们中大多都是年轻的姑娘,如果偶尔忘记带零钱了,或

43、者稿费单上写的姓名有误,她们都会帮忙处理,然后笑吟吟对我说最近在报纸上看到我的什么文章。那样子,总让我感到亲切。有一次,到邮局取稿费,柜台里坐着新来的一位小姑娘,等她办理手续的时候,我顺手抄来柜台上的几张纸,隔着柜台,画了三张她的速写像。取完钱后,小姑娘忽然对我说“看过您写过好多的文章,上中学的时候还在语文课本上学过您的文章”。受到表扬,很受用,不可救药地把其中觉得最好的一张速写送给了她。她接过画笑着说:“看见刚才您在画我呢!”如今网络发达,很多邮件通过微信传递,信件锐减;稿费大多改为银行转账,稿费单也随之锐减。总还是觉得,只是虚拟的网上信件,千篇一律的印刷体字迹,没有真实的墨渍淋漓,实在无趣

44、得很。而那稿费单是绿色的,上面有邮局的黑戳儿,让你能够感受得到邮局的存在,那张小小的稿费单留有邮局的印记,就像风吹过水面留下的涟漪。或许是从小到老,邮局伴随我时间太长,对于邮局,总有深深的感情。邮局的存在,让那些信件,那些稿费单,像淬过一遍火一样,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升华。我知道,这种升华,对于我,是情感上的,是记忆中的,像脚上的老茧一样,是随日子一天天走出来的。科技的发达常常顾及时代发展大的方面,总会有意无意地伤及人们最细微的感情部分,或者说是以磨平乃至牺牲这些情感为微不足道的代价的。如今,快递业的迅速发展,邮局日渐萎缩当然,也不能说是萎缩,那只是如旋转舞台上的转场一样,一时转换角色和景色而已

45、。就像如今多媒体的存在,传统的纸质媒体包括纸质书籍受到冲击却依然存在而不会泯灭一样,邮局一样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想想那些古代驰马飞奔的一个个驿站,那些曾经遍布各个角落的大小邮局,那些曾经矗立在街头的粗壮的绿色邮筒,电影鸿雁里背着绿色邮包跋山涉水的邮递员滚滚红尘中,怎么可以缺少了他们?他们曾经让我们对家人对朋友对远方充满那么多的期盼。有一天,在超市里买东西,一位以前认识的邮局里的工作人员正在望着我。三十多年前,她还只是个年轻的姑娘,芳华正茂。如今,她的身边站着一个和她当年一样年轻的姑娘,她告诉我是她的女儿,又告诉我她已经退休了。日子过得这样快,她竟然和邮局一起变老。还有一天黄昏,一个女人骑着自行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然后,她又立刻掉头,骑到我的身边。我立刻想起来了,那时候,她还是个刚上班不久的小姑娘呢!那个落日熔金的黄昏,我们站在街头聊了很久我在想,如果没有邮局,阔别这么多年,茫茫人海中,熙熙攘攘的街头,我们怎么可能一眼认出彼此?是邮局连接起天南地北,是邮局让素不相识的人彼此如水横竖相通。邮局!邮局!2021年7月13日写于北京(有删改)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本篇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邮局在作者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作用,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的独特感受。B. 文中引用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一生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模拟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届天津市滨海七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南阳海歌)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