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第2节 种子植物(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种子植物的第1课时,主要介绍了裸子植物。种子植物是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繁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教材通过列举马尾松等裸子植物的例子,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师可以结合指导学生观察裸子植物的实物或图片,以掌握其形态结构特点。教师亦可安排讨论,要求学生说出裸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作铺垫。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不同的裸子植物,比较裸子植物与其他植物类群的异同,归纳总结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提升观察与分析能力,初步建立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进化的概念。2. 通过对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繁殖
2、特点及生活环境的学习,认识到裸子植物根、茎、叶和种子等器官的分化,与其繁殖过程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观。3. 通过讨论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加深对生物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形成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不同的裸子植物,比较裸子植物与其他植物类群的异同,归纳总结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提升观察与分析能力,初步建立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进化的概念。(2)通过讨论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加深对生物学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形成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2. 教学难点通过对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及其生活环境的学习,认识到裸子植物根、茎、叶
3、和种子等器官的分化,与其繁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观。四、教学过程设计1新课引入展示马尾松的球果和桃的果实的照片,介绍种子植物的概念。展示马尾松、落叶松和苏铁的照片,提问“你见过这些植物吗?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达成共识:裸子植物多为木本植物,且大都生活在陆地上。2新课教学(1)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展示马尾松林的照片,学生标出马尾松的根、茎、叶的位置。介绍裸子植物的根、茎、叶中都有发达的输导组织,提问:这样的结构特点对裸子植物有什么影响?学生观察马尾松果的实物或图片,找到松果中的种子,思考裸子植物种子的特点。(2)裸子植物的繁殖特点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分
4、享植物通过种子繁殖的过程,得出裸子植物繁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的繁殖特点。(3)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结合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及繁殖特点,总结出裸子植物适合生活在多种环境中。(4)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讨论: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从生产生活出发,围绕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思考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林业、工业、食用、药用、环境等)3小结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裸子植物一般为木本植物,其中大多数是乔木;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种子,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繁殖特点:裸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繁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裸子植物有发达的根、茎、叶,繁殖过程
5、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适合生活在多种环境中。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对人类生活有积极影响。五、教学反思种子植物是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因种子这一器官的出现,其繁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使得种子植物相较于其他植物类群更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从感性认识入手,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裸子植物形态结构与其繁殖特点的关系,并最终得出裸子植物适合生活在多种环境中的结论。通过对裸子植物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引导学生加深对生物学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第3章“形形色
6、色的藻类和植物”的第二节,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物的多样性”。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知“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构成”;进入初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到“生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的”“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归纳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学生通过对第一节中“藻类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的学习,初步学会了观察和描述常见植物的一般方法,并能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概括某一植物类群的某些共同特征。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与比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等,进一步认识到植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初步
7、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学生还将通过参与“识别校园内的种子植物并挂牌”等活动,进一步扩展视野、增强本领,学会根据植物的主要特征判断其所属类群,初步形成植物分类的能力,初步感知生物多样性的巨大价值。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与比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等,归纳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概括种子的共同特征。2. 通过列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不同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等,认识到植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3. 通过组织开展“识别校园内的种子植物并挂牌”等活动,进一步扩展视野、增强本领,学会根据植物的主要特征判断其所属类群,初步形成植物分类
8、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与比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等,归纳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概括种子的共同特征。(2)通过列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不同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等,认识到植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2. 教学难点通过组织开展“识别校园内的种子植物并挂牌”等活动,进一步扩展视野、增强本领,学会根据植物的主要特征判断其所属类群,初步形成植物分类的能力。四、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准备教师提供校园平面示意图,标注绿植分布区域,说明活动目标及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实践区域,明确分工、活动目标及
9、内容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观察记录表(参考样表如表1),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相关知识,绘制本组实践活动区域的平面图;至少将5种生活在该区域内的种子植物记录在表格中,并拍照留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指导学生采集标本,以便课上进一步观察。表1 校园种子植物观察记录表(样表)班级、组别小组成员调查地点调查时间生物名称生存地点(具体位置描述)生活环境(水生/陆生)主要形态特征主要结构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 新课引入教师说明开展调查实践活动的意义,播放课前分组实践活动剪影,从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及完成情况进行过程性逐级评价。3新课教学(1)寻校园之美围绕关键问题“校园内的种子植物
10、有哪些种类”,学生分组汇报课前实践活动成果,将拍摄到的校园种子植物照片粘贴在本组实践活动区域平面示意图的对应位置,呈现校园之美、感受校园之美。(2)析校园之美学生围绕关键问题“校园内的种子植物有何特征”展开研究性学习,阅读观察记录表中的信息,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调查实践中,你和同学是通过哪些特征对植物进行观察的?你们选择这些特征进行观察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先根据形态特征,对观察的植物进行统计整理:木本植物(乔木和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再根据生活环境不同进行分类:睡莲(水生,有气道)、刚竹(陆生耐阴,根系发达)、三角梅(陆生喜阳,根系发达),并尝试分析其适应不同环境的原因。学生展示交流采集到
11、的植物种子标本。教师提供相关实验器材,学生分组观察:松的球果和桃的果实,比较松球果和桃果实结构异同点,归纳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区别。学生用尺测量桃果实最宽处、桃果皮的厚度,计算桃果皮在桃果实中的占比,分析果皮在植物繁殖的过程中的有何重要意义,合理推断松球果中哪一结构起到了保护种子的作用。(3)护校园之美教师呈现实践活动中学生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生以图片、表格等形式整理校园内挂牌有误的植物种类;分组汇报校园内尚未挂牌植物分布区,标注在平面图上;分组讨论问题解决方案,完成以下学习任务:阅读校内悬挂的植物标牌信息,商议新制作植物标牌栏目、内容、版式、材质等,绘制草图样稿;依据形态结构、繁殖
12、方式等确定植物类群,借助网络、APP、地方植物志等进一步确定植物种类,收集好相关信息;制订好本组实践计划,明确组内成员分工,课后再次分组、分区开展实践活动,完成植物的识别、勘误等工作;待植物标牌制作完成后,完成挂牌并做好后续的维护工作。3 小结教师提供资料“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全面完成”,提出核心问题“开展识别校园种子植物并挂牌这一活动具有怎样的意义”。学生阅读资料,从“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思考“校园内的种子植物与我们有怎样的关系”,认识到:种子植物与人类密切相关,识别是了解的途径,了解是研究的开端;挂牌活动将帮助更多人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唤醒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
13、护意识。教师从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分层评价。五、教学反思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聚焦本节学习内容和核心素养目标,教师以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有层次的实践活动,突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设计了递进式的问题链:校园内的种子植物有哪些种类?校园内的种子植物与藻类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相比,有何异同点?开展识别校园种子植物并挂牌这一活动具有怎样的意义?校园内的种子植物与我们有怎样的关系?对应上述问题,以教材实践活动为原本,教师结合校情、学情,分层、逐级推进活动开展。活动1:组织学生分组、分区观察校园种子植物,指导学生使用表格记录观察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初步感知校园种子植物种类的多样。活动2:组织学生根据形态特征、结构特征等对校园种子植物进行分类,体会“比较与分类”“多样与统一”的辩证关系,逐步由感性认识走向理性思考,初步形成对植物进行分类的能力,初步感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活动3:针对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接受挑战,助力学生主动建构并内化知识,实现“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