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上传人(卖家):mrliu 文档编号:80336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1 - 滁州市民办高中 2017-2018 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4 本次考题主要范围:根据考试大纲要求 第 I 卷( 70 分) 一、 现代文阅读 ( 35 分) (一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 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

2、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这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陈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 “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 ? 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 二教者。 ” 事实正是这个样子。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衡之以我上面所说的中国文化二分说,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

3、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 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

4、 “ 孝 ”- 2 - 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不少学者是感觉到了的。比如,梁漱溟先生说, “ 中国人把文化的重点放在人伦关系上,解决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 ” ;冯友兰先生说, “ 基督教文化注重的是天,讲的是 天学 ; ? 中国的文化讲的是 人学 ,注重的是人 ” 。这些意见都是非常正确的。 国外一些眼光敏锐的思想家也早已看到这一点,比如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歌德就说: “ 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

5、道德。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 ” 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 中国文化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既然同为文化,必然有其共性。我想强调的却是它的特性。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 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可以分为知和行两个部分,二者合起来构成中国文化,隐藏于二者背后、最具中国特色的则是它浓厚的纲纪文化色彩。 B.从历史记载和现实看,中国文化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行方面受儒家影响,在知方面受佛道二家

6、影响。 C.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是中国文化最为本质的部分,它的力量巨大,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在歌德看来,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和世界其他国家 的人民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中国人的表现更符合道德的要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喜欢谈论知行问题,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出发,认识中国文化,也可以从知和行两个方面入手。 B.考察中国的思想史,关于儒释道的论述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以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来代表中国思想可以追溯到晋朝。 C.原始佛教是完全没有伦理色彩的, “ 孝 ” 是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佛教中讲“ 孝 ” 是适应

7、中国文化的结果。 - 3 - D.中国文化重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这是不少中外学者对中国 文化共同的认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也可分知行两方面,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受中国文化影响染上了浓重的伦理色彩。今天的佛教已与原始佛教完全不同。 B.中国文化注重伦理道德,在一切方面注意节制,这使得中国得以延续发展几千年,保持这一传统,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C.同中国文化一样,中国哲学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哲学既有同为哲学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这就是对知和行的特别关注和思考。 D.今天的我们仍然应当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汲取智慧,将道德

8、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 这将有助于解决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 (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三十年点滴念师恩 琦君 八十七岁高龄的恩师夏承焘教授在北京仙逝已半年,到今天我才为文追念。恩师的道德文章,与他在词学上不朽的贡献,海内外已有多篇文章报导,毋庸我赘述。在我记忆中浮现的,都是在杭州、上海求学时代,他对弟子们传道授业的点点滴滴,与师生们平日相处言笑晏晏的情景。 我进之江大学,完全是遵从先父之命,要我追随这位他一生心仪的学者与词人。他一口字正腔圆的永嘉官话,同学听来也许有点特别,我却非常熟悉。因为父亲说 的正是同样的 “ 官话 ” 。他上课时讲解文心雕龙,特别

9、强调四六骈文音调之美,组合之严密,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他用铿锵的乡音,朗吟了一段神思篇,问我们好听吗?我觉得那么多典故的深奥句子,经他抑扬顿挫地一朗吟,似乎比自己苦啃时容易多了。下课后,与一位最要好的同学一路走向图书馆,一路学着老师的调子唱 “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 ,又学着他的口音念 “ 前面有钱塘江,后面有泰望山 ” ,却没想到老师正走在我们后面。他笑嘻嘻地说: “ 多好呀?在厥 (这 )样的好湖山里,你们要用功读书哟 !” 中文系同学不多,大家熟悉以后,恩师常于 课余带领我们徜徉于清幽的山水之间。我们请问他为何自号瞿禅,他说因自己长得清瘦、双目瞿瞿。又请他解释禅的道理,他说 “

10、 禅并非一定是佛法。禅也在圣贤书中、诗词文章中,更在日常生活中。 ” 后来他教我们读书为人的道- 4 - 理时,在他那平易近人,情趣横溢的比喻中,常常含有禅理,却使我们个个都能心领神会。 瞿师常常边走边吟诗,有的是古人诗,有的是他自己的得意之作。他说 “ 作诗作文章,第一要培养对万事万物的关注,能关注才会有灵感。诗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灵感早在酝酿之中。比如 松间数语风吹去,明即寻来尽是诗 ,看去多么自然,但也得细心去 寻 呀。 ” 他站在高岗之上,就信口吟道: “ 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任吹衣。 ” 弟子们看着他的长衫,在风中飘飘荡荡,直觉得这位老师,有如神仙中人。大家都说: “ 先生的境界

11、实在太高,学生们及不到。 ” 他说: “ 这两句诗并不是出世之想,而是入世的一份定力。人要不强求名利,任何冲击都不致被动摇了。 ” 在九溪十八涧茶亭中坐定,一盏清茗端来,他又吟起词来: “ 短策暂辞奔竞场,同来此地乞清凉。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无一语,答秋光。愁边征雁忽成行。中年只有看山感,西北阑干半夕阳。 ” 这是瞿师的得意之作,也是弟子们背诵得最多最熟 的一阕词。 瞿师小学毕业后考进有官费补贴的永嘉省立师范,在那一段日子里,他把学校图书馆的古典文学书全部读遍。对于诗词尤感兴趣,已能按谱填词,这就是他立志学词之始。师范毕业后,无钱马上念大学,就暂住乡村小学教书。在幽静的乡村里,他作

12、了不少诗, “ 昨夜东风今夜雨,催人愁思到花残 ” ,是他少年时的得意之作。瞿师于西北大学归来后,卜居于籀园图书馆附近,几乎翻遍了图书馆全部藏书,打下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基础,立定了他一生为人为学的方针。他谦虚地说自己很笨,认为 “ 笨 ” 这个字很有意义,头上顶着竹册,就是教人要用功,用功是人的根本 ,所以 “ 笨 ” 字从 “ 竹 ” 从 “ 本 ” 。 瞿师在抗战八年中,眼看河山变色,沉痛地作过几首慷慨歌词。他也目睹许多读书人,有的为了生活,不得不屈志事敌,有的却是利欲熏心,认贼作父。他曾作瑞鹤仙,以 “ 玉环飞舞 ” 讽汪精卫的 “ 辛苦回风舞 ” 。他对于一个士子的出处进退,评定水准是非

13、常严肃的。自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一年,四所基督教联合大学借英租界慈淑大楼开课。虽然弦歌不辍,但总不免国破家亡,寄人篱下的感触。瞿师在讲授词选时,常提起王碧山咏物词的沉咽,乃是一份欲哭无泪的悲伤,比起嚎啕大哭尤为沉痛。他回忆杭州,怀念西湖与之江母校,曾 有词云: “ 湖山信美,莫告诉梅花,人间何世。独鹤招来,共临清镜照憔悴。 ” 他看上去笑容满面,可是他内心是憔悴的,忧伤的。 师生暌违的一段时日,他总频频赐书嘱我专心学业,勿为人间闲烦恼蚀其心血。他的片纸只字,我无不一一珍藏,时时捧读,有如亲聆教诲。他以毕生心血致力学问,以满怀仁爱,付予人间。以他的佛心佛性,必然往生西方。他临终时听师母吟他自己少年时得意之作,正如摇着短梦,飘然归去,内心必然因不辜负此生,而感到万分欣慰吧 ! - 5 - (摘编自三十年点滴念师恩,有删改 )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夏承焘教授热爱诗词,小学时就已立志终身从事词学研究,并为此不断进取,成就非凡。 B.琦君一生受夏承焘先生影响很大,却未能及时撰文悼念,动笔写作本文时可谓百感交集。 C.回顾抗战时期作诗及讲授词选两件事,都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为本站会员(mrliu)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