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研究导引 1.通过资料,了解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并分析导致农民工迁移的主 要原因。(综合思维) 2.通过资料分析农民工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造成的影响。 3.探讨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难题。(人地协调观) 1.农民工迁移的规模、方向、类型、原因及影响 项 目 内 容 迁移规模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数量大量增加,并 有逐年上升趋势 迁移 方向 总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主要迁出地 四川、广西、安徽等省级行政区 主要迁入地 广东、上海、北京、浙江等省级行政区 迁移 类型 主要方式 以自发流动为主 主要目的 务工和经商 迁移原因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城乡间巨大的经济差距 国家政策的支持等 项 目 内 容 迁移 影响 积 极 影 响 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 劳动力紧缺的状况 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 出了贡献 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 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方便了城市居民 的生活 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 多元化发展等 消 极 影 响 增加了城市卫生、教育、交通、环保、工商、税务、 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压力 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一些问题等 2.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的作用 (1
3、)带动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2)将外部信息与当地资源整合,利于拓展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空 间。 (3)带动农村各项生产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等。 3.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 (1)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2)做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工作。 (3)改革户籍制度,争取让农民工进城落户。 (4)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5)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6)大力发展大中城市,吸纳更多的农民工。 (7)重点发展中小城镇,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8)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建设新农村。 典例剖析 例题东部地区是外出农民工的主要接纳地,下表为2012年至2015年 外出与
4、本地农民工增速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增 速 年 份 2015 2012 2013 2014 外出农民工人数增速比上年 回落/% 0.4 1.3 0.4 0.9 本地农民工人数增速/% 5.4 3.6 2.8 2.7 (1)从表格数据可推出20122015年( ) A.外出农民工总数有增有减 B.本地农民工持续增加 C.外出农民工增速非常稳定 D.本地农民工人数超过外地农民工 (2)农民工进出数量的变化说明了( ) A.东部地区农民工容量已饱和 B.东部地区农民工子女就学限制加大 C.农民工家乡的产业得到发展 D.本地农民大多在家乡创业发展 解析:第(1)题,本地农民工增速一直大于0,故
5、本地农民工持续增加,B 项正确。第(2)题,本地农民工持续增加,表明农民工家乡的产业得 到发展,农民工回到家乡进行就业,C项正确。 答案:(1)B (2)C 下图为2017年我国外出农民工地区分布及构成统计(单位:万人)。 据此完成12题。 1.与中、西部地区比较,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总量较少,主要原因是 东部地区(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人口总量少 C.老龄化严重 D.人口容量大 2.中、西部地区同为外出农民工主要源地,但外出农民工的构成差 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经济发展水平 C.矿产资源 D.与东部的距离 解析:第1题,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东部地
6、区经济发 展水平高,工资收入、福利待遇高,故东部地区农民可就近进城务 工,故选A项。第2题,读图可知,中、西部地区对比,人口省内流动相 差较小,中部地区农民工跨省流动数量远远多于西部地区,这主要 是因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距离近,交通便捷,故选D项。 答案:1.A 2.D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造就了近3亿农民工。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 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在减缓。近年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 人不再回到务工的大城市,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称为务工潮倒 吸现象。下图示意2008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月均收入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资料显示20082015年( ) A.外出农民工月平
7、均收入超过本地农民工 B.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逐渐加大 C.本地农民工数量超过外出农民工 D.本地农民工数量增长速度超过外出农民工 4.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近3亿农民工( ) A.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改善 C.丰富了城市劳动力 D.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5.形成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内地( ) A.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C.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增多 D.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解析:第3题,图中只有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无法判断外出农民工和 本地农民工的收入情况;本地农民工数量没有超过外出农民工;本 地农民工增长速度超过外出农民工,故选D项。第4题,近
8、3亿农民工 丰富了城市劳动力,加大了交通运输的压力,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可能会使城市环境压力加大,故选C项。第5题,形成务工潮倒吸现 象,说明本地就业机会增多,主要原因是内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故选D项。 答案:3.D 4.C 5.D 6.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以我 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 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 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据此 完成下列各题。 (1)试比较川东地区和川西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2)每年都有大量四川农民工流出,主要流往何地?为
9、什么?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政府应如何安 置这些劳动力? 解析:第(1)题,当地人口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川东地区为盆地地形, 人口稠密;川西地区地势较高,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人 口稀疏。第(2)题,农民工流动主要源于经济原因,现阶段,我国东部 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 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成为四川农民工的主 要流向地区。第(3)题,返乡农民工拥有一定的经验、技术等,政府 应从政策、就业、教育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挖掘其潜力,带动当地 经济发展。 答案:(1)川东地区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盆地;川西地区人口
10、稀疏,主 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 (2)四川农民工主要流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 角洲等地。 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 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对农民工有较强的吸引力。 (3)制定优惠政策,让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济,创造更多 的就业机会,吸收回乡的农民工;政府组织培训农民工,提高农民工 素质。 7.阅读材料和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特 征 第一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 个人 情况 文化特征;家 庭背景 小学和初中文化为 主;多子女家庭 初中及以上文化为 主;独生子女或
11、二孩 家庭 就业 情况 打工主要目 的;工作期望; 劳动供给决 策 为家庭,求生存;能挣 到比种田多的钱即 可;绝对收入比较 为自己,追求生活质 量;向往体面或接近 市民的工作;相对剥 削感较强 城市 适应 性 对城市的认 同感;与外界 的联系;生活 方式 较弱,多以同乡为主 要交往对象;以口信、 书信为主,信息量少, 频率低,速度慢;与传 统农民接近 较强,向往城市生活, 渴望融入城市;以电 话、网络为主,信息 量大,频率高,速度快; 与现代市民接近 材料二 据报道,2014年10月,长江三角洲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 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 000万涨到了1.2亿。 (1)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
12、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 同点。 (2)简要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 城务工原因的相同点都是因为城乡间经济差异。不同点与其受教 育水平和家庭背景有关。第一代农民工学历低,家庭子女多,进城 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农村的推力;新生代农民工学历较高,主要是独 生子女或二孩家庭,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城市的拉力。第(2)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就 业机会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城乡差距和区域差异大及农民改 善生活质量的需求等方面分析。 答案:(1)相同点: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 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个人或家庭生活。 不同点: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农村的推力,如就业 机会少、收入低、生活困难等。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 因是城市的拉力,如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教育医疗条件好、 有较好的发展机会、社会福利好、交通便捷等。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 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 使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差距和区域差异大;农民提高收 入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