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法律与教化 第 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司马子鱼抨击人殉制度说:“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孔子亦诅 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反映了( ) A.神权思想日益浓厚 B.奴隶制的日渐崩溃 C.儒家思想反对神权 D.人民成为社会主人 2.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时,“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论政宽猛,否定了“刑不可知,威不 可测”的秘密法。下列政治主张中,与子产的观点相吻合的是( )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无罪而攻之,
2、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3.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4.秦律规定:与盗者“不盈五人”,共赃“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钱”,只给予流放;但如“五人盗”,赃只“一钱 以上”,也要“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秦律尤其重视对“群盗”的惩治 B.秦律具有残酷性 C.秦律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 D.秦律具有公正性 5.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礼刑结合”。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 和基本精神,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
3、现“重礼轻法”。这来源于 ( ) A.法家思想 B.儒、道思想 C.儒家思想 D.儒、法思想的结合 6.荀子 礼论中记载:“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 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在此 荀子主张( ) A.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B.以礼治国、礼法并施 C.以礼为序、稳定社会 D.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7.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 民以礼”。这说明他( ) A.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主张治国应外儒内法 C.继承了儒家重
4、教化的传统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8.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 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见,唐律疏议强调( ) A.天人感应 B.法律与道德教化相互结合 C.三教合一 D.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 9.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 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10.宋代,关中地区的吕氏兄弟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其中心内容为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
5、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据此可知 ( ) A.宋代出现儒释道合流的趋势 B.乡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C.宋代乡村治理模式走向成熟 D.乡约削弱了乡村宗族势力 11.明朝颁布的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 原”。这一规定意在( ) A.维护君主统治 B.保证社会稳定 C.协调君臣关系 D.突出法律权威 12.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主要有大清律例钦 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等。清政府在制定法规章程 方面的这些努力 ( ) A.确立了民主法治的政治统治 B.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C.使处理
6、行政事务有章可循 D.强化了民族不平等政策 1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 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在此,顾炎武( ) A.主张以德治淳化社会风气 B.提倡“经世致用” C.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批判宋明理学的虚伪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法思想则以自然法为核心理论。正如西塞罗所言:“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相一致的 正确理性;它适用于所有人且不变而永恒对于真正的法律,其神圣性不可能被贬低,其合法性不可 能被扭曲,其效力不可能被废止。”古罗马法学家将自然法称作自然的理性、普遍适用和永恒不变
7、的 正义,各国成文法的准则和依据。 材料二 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若失去了礼的指导,法不但失去了存在的 价值,而且还会成为危害天下的“虐法”。礼治具有以下特点:强调法律的从属地位,依靠礼的实施,耐心 细致地教化,以理服人;强调人情是法律的核心,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永 恒的人情、道德是不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强调执法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胜残去杀”,消除了暴 力的统治方式法律,社会治理倚重教育,将社会的和谐,而不是公正,放在首位;强调法律实施的最 佳途径是“人治”,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古代法与 罗马法的
8、差异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有何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传统法律的几大重要特色,并分析该特色给中国社会发展所带来的 影响。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司法部门在审理案件时,甚至会抛开国家法律而引用董仲舒所撰的春秋决狱 进行审判。例如汉代一妇女改嫁,有官员认为“夫死未葬,法无许嫁”,如果改嫁,非但有罪,最严重可判 死刑;董仲舒则依据春秋之义,指出“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认为这位妇女的行为符合儒家经典的 义理,因而应判为无罪。 材料二 “西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宣帝(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从容 言:陛下持
9、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 政乎!” 请围绕“儒与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治理国家时对“儒与法”的运用确定一个论 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 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B 根据材料可知,司马子鱼和孔子都反对人殉制度,这说明人殉制度的残酷性。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人殉制度是商周时期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春秋时期遭到抨击,说明奴隶制日渐崩溃,故 B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反对人殉制度,与神权思想无关,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儒家思想反 对神权,且司马子鱼不是儒家代表,C项排除。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10、不符合史实,当时处于奴隶制 崩溃,封建制形成时期,D项排除。 2.A 题干材料否定秘密法,通过将刑书铸在鼎器上,强调法治的作用,由此可知其属于法家 思想,与“一断于法”思想一致,A项正确;荀子的唯物论思想“天行有常”强调自然规律,“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属于孔子的儒家思想, “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属于墨家思 想,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D 材料中“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意思是教学的内容是法律,由懂法律的人担任官吏,体 现了法家思想。故选 D项。 4.A 秦律中该项规定强调对是否为“五人盗”的惩罚不同。秦律对“五人盗”这样的“群盗” 惩治更加严厉,故 A项正确
11、;该规定内容具有残酷性,但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故 B项错误;材料没 有反映出秦律中该项规定的目的,故 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对是否为“五人盗”的惩罚不同,无法据 此推断出秦律的公正性,故 D项错误。 5.D 材料中有“礼”、有“法”,且二者都很重要,这是源于儒家和法家思想;而“以礼入法,礼刑 结合”是儒家和法家思想相结合的表现,D项正确。A、C两项只涉及其中的一种思想,排除。B 项中的“道家”思想,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 6.C 君权神授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A项错误;材料中重点强调的是荀 子的礼的思想,没有体现法的思想,故 B项错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D
12、项 错误;材料“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重点强调礼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故 C项正确。 7.C 根据材料“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反映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体现了董仲舒重视儒家伦理教化,故 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学 的教化作用,没有体现出他对秦亡教训的吸取,故排除 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汉朝治国外儒内法 的特点,故排除 B项;材料未涉及人的社会责任感,故排除 D项。 8.B 根据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知,材料将 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比作昏晓相须而成一昼夜,春秋相须而成一岁
13、一样,二者相互结合,故 B项 正确;天人感应是指天意和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故排除 A项;三教合一是指儒学、道教、佛教三者之间的融合,故排除 C项;天理是宋明理学的 内容,故排除 D项。 9.B 春秋中的事例,长孙无忌用的经、义均体现了儒学理念,而这些事例、经、义却具 有和法律等同的效力,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故 B项正确;“独尊儒术”在汉代 已经出现,故 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主导立法的阶层的问题,材料强调的是儒家经义的作用, 故 B项错误;D项否定了儒家仁政思想与法律的不同,明显错误,故排除。 10.B 由材料中“德业相劝、过
14、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可知宋代吕氏乡约注重 道德、礼俗和互助,这说明其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故答案为 B项;材料信息体现出儒家重德,没 有体现道家思想特点,也没有体现佛教教义,A项排除;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 民约”,不能由此得出乡村治理模式走向成熟的结论,C项排除;乡约可以规范宗族子弟,加强了乡 村宗族势力,D项排除。 11.A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都可以威胁到皇帝的统治,故这一规定是为 了加强皇权,维护君主统治,A项正确;保证社会稳定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B项;材料中并没有涉 及协调君臣关系,排除 C项;材料主旨强调维护君主权威而不是法律权威,排除 D项。 1
15、2.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以及大清会 典等使清政府各机关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故 C项正确;清朝没有确立民主法治的政治统治, 故 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材料和强化民族不平等政策无关,故 D项错误。 13.A 根据材料“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可知,如果士大夫没 有了羞耻感,那么整个国家都将没有了羞耻感,因而真是国家的耻辱了,所以其目的在于通过德治 来淳化社会风气,故 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B、C、D三项。 14.参考答案 (1)特点:以自然法为核心理论。进步意义:强调自然的理性、普遍适用和永恒 不变的正义,有助于维护
16、罗马长期、稳定的统治;成为后世西方各国成文法的准则和依据,是近代 法制的渊源。 (2)特色:法以礼为灵魂;法律从属于人情、道德;社会治理重教育、和谐;法律实施的最佳途 径是“人治”。影响:有助于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普及,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也导致君主专 制的日益强化,最终破坏法律体系。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罗马法思想则以自然法为核心理论”得出,以自然法 为核心理论。第二小问“进步意义”,根据材料“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相一致的正确理性;它适用于 所有人且不变而永恒”“永恒不变的正义”得出,强调自然的理性、普遍适用和永恒不变的正义,有 助于维护罗马长期、稳定的统治;根据材
17、料“各国成文法的准则和依据”得出,成为后世西方各国 成文法的准则和依据,是近代法制的渊源。第(2)问第一小问“特色”,根据材料“最大特色就是法以 礼为灵魂”得出,法以礼为灵魂;根据材料“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永恒的人情、道德是不 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得出,法律从属于人情、道德;根据材料“社会治理倚重教育,将社会的 和谐,而不是公正,放在首位”得出,社会治理重教育、和谐;根据材料“强调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 人治”得出,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第二小问“影响”,从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 普及、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方面分析其积极影响,从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人治对法律体系的 破坏方面
18、分析其消极影响。 15.参考答案 示例 论点:儒家与法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对国家兴盛的重要性。 论证: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这一时期如何富国强兵,完成国家统一成为各 国国君的主要愿望,法家思想适应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成为当时最受统治者欢迎的思想主张。 魏国通过李悝变法进而成为当时的霸主,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最终在群雄逐鹿中扛起了统一的大 旗。但是秦统一六国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实行严刑酷法,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到汉武帝统治 时期,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以传统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糅合诸子 百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尊崇儒术的主张,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了政治上 的统一,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 根据材料“司法部门在审理案件时,甚至会抛开国家法律而引用董仲舒所撰的春秋决 狱进行审判”“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可得出儒家与法家思 想在不同时期对国家兴盛的重要性这一论点。论证此论点需要结合以下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各 国运用法家思想进行变法,纷纷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在和平时期,如果一味地使用法家思想,会破 坏生产力,这时就需要利用儒家思想来稳定社会生产,进而达到国家兴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