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 学 案(全册打包).rar

相关 举报
  • (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 学 案
    • 01《观潮》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02《走月亮》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03《现代诗二首》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04《繁星》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0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06《夜间飞行的秘密》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x--点击预览
    • 07《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08《蝴蝶的家》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09《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10《爬山虎的脚》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11《蟋蟀的住宅》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12《盘古开天地》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13《精卫填海》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14《普罗米修斯》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15《女娲补天》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16《麻雀》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17《爬天都峰》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18《牛和鹅》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20《陀螺》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21《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23《梅兰芳蓄须》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24《延安,我把你追寻》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25《王戎不取道旁李》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26《西门豹治邺》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 27《故事二则》导学案设计-(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观潮导学案设计课题观潮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 12 个生字,会写“潮、据”等 15 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 14 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3.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课前准备1.搜集整理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学生)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激趣导入,析题解题(用时:3 分钟)1.解析课题。2.板书课题,设疑引读。1.交流汇报:观潮就是指观看、观赏钱塘江大潮。2.齐读课题,思考:为什么钱塘江大潮会被称为“天下奇观”?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解读课题,一是从字面入手,二是从内容入手。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2 分钟)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考查“震”“霎”“逐”的读音;指导“贯”“昂”“鼎”的结构。3.指导集体交流书写要点:“盼”右上部是“八”,不是“人”;“堤”和“堵”左边都是“”,不是“”;“犹”右边是“尤”,不是“龙”。4.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交流。5.检查朗读情况。1.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3.小组讨论书写注意事项。4.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5.指名逐段朗读,同桌合作读。1.在理解词语时,引导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师可让学生造句,加强对词语的理解。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情,便于集中指导。三、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用时:10 分钟)1.指导学生分段。2.指导学生归纳段落大意。1.朗读课文:个人读,同桌互读。2.小组合作:(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来给课文分段。(2)同桌之间运用“合并相同意思的自然段”的方法,归纳段落大意。概括段落大意要抓住文章的文路,这一点在指导学生时要明确。四、学习课文,感悟特点(用时:10 分钟)1.出示自学提示,指导自学。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钱塘江大潮的特点。1.默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思考: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在感受潮来前的特点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江面景物的特点,如3.指导学生抓住第 1、2 自然段的重点语句读文,体会文章写法。2.交流汇报:学生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体会钱塘江的特点及人们等待潮来时的心情。3.有感情地读文,体会潮来前的景象和人们的表现。“薄雾”“若隐若现”等。抓住“人山人海”“盼着”体会人们期盼潮来时的心情。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5 分钟)1.总结全文。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书写生字。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2.熟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有感情。总结全文更多的是从课堂习得的角度出发的,可以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也可以是习得的其他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回顾导入,设疑启思(用时:3 分钟)1.复习词语。2.引导学生读文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1.开火车读词语,小老师领读。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观看到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指导学生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来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用时:18 分钟)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体现大潮奇特的句子,体会观潮者的感受。2.小组合作,体会大潮特点。3.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潮来时的壮观、奇特。4.指导朗读。5.播放潮来时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谈感受。1.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2.全班分小组展开讨论,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交流汇报。(1)汇报听到的响声:结合“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人声鼎沸、山崩地裂、风号浪吼”这些词语谈感受。(2)汇报看到的情景:结合“一条白线、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来体会大潮的壮观。4.有感情地朗读第 35 自然段的重点句,边读边想象画面。5.看视频感受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惊心动魄、壮观奇特。1.默读课文时应指导学生批注,要批注对关键词的看法,或者对句子的整体表述谈谈感受。2.抓重点词语朗读要有方法,“有感也不在声高”。丰富的情感就需要用丰富的方式去演绎,朗读的技法应该要有所介绍。3.在观看视频之后感受会更加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表达感受,然后再读。尽量个别读,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感受。三、资料链接,深悟奇观(用时:10 分钟)1.出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引导学生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2.指导学生自读资料袋的内容,结合课件中的地图演示,帮助学生了解。3.借助多媒体课件,指导朗读。1.自由诵读浪淘沙(其七),找出课文中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2.自读资料袋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3.结合课件出示的画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 34 自然段,体会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在背诵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写作顺序,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4.创设情境,指导背诵。4.练习背诵第 34 自然段。四、课外拓展,积累延伸(用时:9 分钟)1.师生交流搜集的资料。2.组织学生进行诗句展示。3.布置作业。1.小组互相交流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与图片。2.展示搜集到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诗句,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3.背诵、摘抄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应该在课件中向学生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和名人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2走月亮导学案设计课题走月亮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鹅、卵”等 8 个生字;会写“淘、牵”等 15 个生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 14 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4 自然段。3.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印象深刻的画面交流阅读感受。4.在读中感受月下美好的意境,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5.仿照课文,写一个描写月下情景的片段。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2.感受并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3.查找有关月亮的诗句。(学生)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 分钟)1.课件展示秋夜月景图,让学生交流感受。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3.引导学生交流对课题的理解。1.欣赏秋夜月景图,欣赏后交流各自的感受。2.齐读课题。3.说说对题目“走月亮”的理解。欣赏秋夜月景图,可以配上音乐,营造浓郁的氛围,为学习课文定好情感基调。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5 分钟)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课文:(1)自主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并识记词语。(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清层次,并以此作为依据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4)小组内自由交流读文后的整体感受。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1)课件出示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学生朗读、齐读等,掌握生字、词语的读音。(2)指名学生交流田字格中生字书写注意点并练习书写。(3)指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4)指导学生交流“啊,我和阿妈走月1.围绕自读要求,自主阅读课文:(1)自主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2)借助拼音识记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好办法。(3)默读课文,圈画句子,并以此作为依据划分段落,概括段意。(4)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在小组内自由交流。2.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自学成果。(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中的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做到正确、熟练。(2)交流生字书写的注意点并进行书写练习,掌握书写要点。如,“牵”上面的“大”要写得小一点;“鹅”左右基本同宽,“我”的斜钩适当收一点,“鸟”的竖折折钩中的横折不要写得太大;“卵”的笔顺是1.这是一篇散文,语言优美生动,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熟练流畅,训练语感。2.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一句思考:“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来到了哪些地方?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以此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3.要重视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的感受交流,并适当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交流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亮”一句话出现的次数,并以此为线索划分段落,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和阿妈月光下的足迹。(5)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并组织全班交流。“撇、竖提、点、撇、横折钩、竖、点”。(3)展示自我朗读课文情况,做到通顺、流畅。(4)交流“我”和阿妈的足迹,整体把握课文结构。“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话出现了四次。交流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3 段):写月明之夜,洱海边景色美丽,阿妈带“我”出来走月亮;第二部分(4、5 段):“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第三部分(6、7 段):“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第四部分(8、9 段):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5)自由交流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三、品读月夜,感受美好(用时:15 分钟)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 13 自然段,思考:秋夜的月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课件相机出示相应的句子。(1)出示“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体会“那样”的表达效果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出示“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体会月光的皎洁。(3)理解“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一句的意思。3.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意境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体会作者笔下秋夜月亮的特点。2.结合相关句子汇报自己的体会。(1)抓住“那样明亮”“那样柔和”体会秋夜月亮“明亮、柔和”的特点,重点读好两个“那样”,体会“那样”更好地表现了月亮的特点。(2)抓住四个“照亮了”交流体会,想象月光下的美景,并有感情地朗读。(3)交流对“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一句的理解。3.欣赏课件画面,领悟意境,整体朗读第 13 自然段。1.课文描写的意境较为优美,在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时,可以用课件营造一定的画面,并配上音乐,逐步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2.学生读不好时可以进行示范,并渗透对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朗读。四、布置作业,拓展积累(用时:5 分钟)1.课后朗读课文。2.抄写田字格中生字组成的词语。3.搜集、摘录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读一读,背一背。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摘录的诗句或句子。要重视小组内交流摘录的诗句或句子,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积累。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导入,营造意境(用时:5 分钟)1.听写词语,复习巩固。2.指名再次朗读第一部分,并说说读后的感受。3.呈现课件,描述意境,引导学生走1.听写词语,同桌之间相互批改、订正。2.有感情地朗读第 13 自然段。3.倾听教师对意境的描述,想象课听写词语后,可以用实物投影反馈学生的听写情况,在多次复现中夯实基础。进课文。文画面,走进课文意境之中。二、精读品悟,走入意境(用时:25 分钟)1.提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我”和阿妈在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所想的句子,谈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习成果。(1)引导学生交流在小溪边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课件出示句子“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引导学生谈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并交流对“流”字的理解。课件出示句子“灰白色的鹅卵石都抱着一个月亮!”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感受,并引导学生说说“抱”字的表达效果。出示课件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课件出示句子“哦,阿妈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引导学生谈体会。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引导学生交流在村道旁的所见、所闻、所想。课件出示句子“秋虫唱着泼剌声里银光一闪”,引导学生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并交流“唱着”的修辞方法。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课件出示句子“从果园那边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段话仿佛闻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课件出示句子“春天,我们种的油菜收了油菜,栽上水稻”,引导学生说说感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件出示句子“看,稻谷就要成熟了镀亮的银毯”,引导学生交流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并体会表达效果。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3)引导学生整体朗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4)指导背诵课文第 4 自然段。1.根据自读要求,自主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圈画有关词句,并在适当的地方批注阅读感受。2.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学习成果。(1)交流在小溪边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交流对“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一句话的感受,体会月夜的美好。抓住“流”字体会香味的飘逸和月光映照下溪水的荡漾流动。交流对“灰白色的鹅卵石都抱着一个月亮!”一句的体会。交流“抱”字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月亮倒映在池塘里的温馨美好的画面。领悟画面意境并有感情地朗读。交流对“哦,阿妈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这句话的体会,感受“我”和阿妈浓浓的亲情。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体会。(2)交流在村道旁的所见、所闻、所想。交流“秋虫唱着泼剌声里银光一闪”这句话,并说说读后脑海中产生的画面。体会“唱着”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既使句子更加生动,又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从果园那边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这段话,并说说读后脑海中产生的画面,以及自己读后的感觉。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对“春天,我们种的油菜收了油菜,栽上水稻”这句话的感受,体会“我”和阿妈在种田时的温馨快乐。有感情地朗读。交流“看,稻谷就要成熟了镀亮的银毯”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方法,体会拟人的句子写出了稻穗的丰收,比喻的句子写出了月光下1.引导学生交流“我”和阿妈在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所想的句子,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不必拘泥于课文的顺序,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交流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2.课文营造了丰富的意境画面,教学中切忌在繁琐分析中割裂了文本的整体意境,而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想象画面,从而使文本描绘的人、事、景物活生生地“站立”在学生思维的“屏幕”上,突出散文教学的味道。3.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所想的语句,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走月亮时的喜悦之情。4.指导学生背诵第 4 自然段,可以通过课件出示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在画面的启发下进行背诵。稻田的美丽。边读边想象画面。(3)整体朗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本的整体意境。(4)熟读课文第 4 自然段,尝试背诵。三、体会感情,感受美好(用时:5 分钟)1.指名朗读第 8、9 自然段,说说从第8 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什么。2.指名学生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1)引导学生抓住“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走过庄稼地和菜地”交流体会感受。(2)引导学生说说对“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句话的理解。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8、9 自然段。1.朗读课文第 8、9 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交流阅读感受。(1)交流“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走过庄稼地和菜地”这一句的体会,感受“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美好、温馨的画面,以及亲密的情感。(2)交流对“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句话的理解,月亮喻指母亲,星星喻指“我”,月亮牵着小星星喻指阿妈牵着“我”,为我们营造了两幅非常美妙的画面。3.观察课文插图,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走月亮的美妙。这一段是作者略写的内容,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我”和阿妈走月亮的美好温馨,可以引导学生适度想象,如,阿妈会为“我”讲什么样的传说?月光闪闪的溪岸是怎样的?石拱桥又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可以进一步领会走月亮时的美妙,从而领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四、布置作业,读写结合(用时:5 分钟)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月下的某个印象深刻的情景。2.仿照第 6 自然段写一写。1.回忆、交流。2.练笔,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交流月下情景,可以渗透一些写作方法指导,如:在月下做了什么事情?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看到的、想到的来写。3*现代诗二首导学案设计课题现代诗二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巢、苇”等 6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掌握诗歌阅读的一般策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课前准备1.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揭示课题,明确任务(用时:3分钟)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2.指名朗读导读要求,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1.齐读课题。2.朗读导读要求,了解本课学习任务及学习策略。(反复朗读,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从导读要求中明确诗歌阅读的一般策略。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0分钟)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诗歌。(2)小组内相互读读,比一比谁读得更好。(3)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1)指两名学生分别朗读诗歌,相机正音。(2)指名交流对生字的识记。1.围绕自读要求,自主阅读诗歌:(1)自主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诗句。边读边画出生字词。(2)在小组内相互朗读诗歌,比一比谁读得更正确、更通顺。(3)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2.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自学成果。(1)朗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2)交流生字识记情况。“巢”上半部分代表鸟窝,下半部分代表树形,整个字的意思是树上的鸟窝。其他字都可以用部件相加法来识记。诗歌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重视学生的吟哦诵读。本环节要重点指导学生将诗歌读正确、读通顺,并在此基础上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三、想象画面,感悟诗境(用时:25分钟)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自主学习。(1)再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补充。2.组织学生交流。(1)指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秋晚的江上想象到的画面,相机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抓住“鸟儿”想象其“驮1.根据自读要求,开展自主学习。(1)朗读诗歌,画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同学之间相互补充,争取做到语言流畅。2.在教师的组织下全班交流。(1)交流谈秋晚的江上想象到的画面:秋天的傍晚,一群倦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动脑、动口、动手,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2.用语言来表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启发和引导,如,着斜阳”“归巢”的动态场景。引导学生抓住“双翅一翻”“掉在江上”想象夕阳映照在江面上的画面。引导学生抓住“头白的芦苇”“妆成红颜”想象江岸边芦苇的画面。(2)指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花牛歌想象到的画面,相机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抓住“坐”“压扁”想象其坐在草地里的情景。引导学生抓住“眠”“霸占了半个天”想象其睡觉的样子。引导学生抓住“走”“甩得滴溜溜”想象其行走时的可爱姿态。引导学生抓住“梦”“太阳偷渡”想象太阳下山的画面。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游的鸟儿扇动着翅膀飞回巢里,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好像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它们双翅翻飞,江面上倒映着美丽的夕阳,这倒影就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2)交流读花牛歌想象到的画面:一头可爱的肥肥的花牛,身上白一块、黑一块的,好像穿着花棉袄。它一屁股坐在草地里,重重的身体把一穗美丽的剪秋罗压扁了。花牛吃饱了,挺着圆鼓鼓的肚子,它打了个哈欠,躺在草地里睡大觉,它那雪白的大肚子占领了半个草地,就像天上的白云占领了半个天空。花牛睡醒了,便在草地里慢悠悠地行走,那小尾巴有节奏地晃悠着,左一下,右一下,真有趣。傍晚时分,花牛睡在草地里做起了美梦,这时太阳已经悄悄地从西山滑落下去了。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夕阳映照下的归鸟是怎样的?”“飞鸟是怎样归巢的?”“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江面上,江面是怎样的?”“晚霞映照下的芦苇又是怎样的?”等,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说通顺连贯的话,提高语言能力。3.交流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想象,要不断地鼓励和肯定,强化学生交流的自信和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4.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四、布置作业,拓展积累(用时:2分钟)1.诗配画:选择其中的一首诗,在想象画面的基础上,给它配一幅画。2.选择其他的现代诗歌读一读。1.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展示自己给诗歌配的画。2.搜集现代诗,如,金波的林中小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可以进行诗配画的展览,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4*繁星导学案设计课题繁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昧、坠、怀”3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巩固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的阅读策略,感悟满天繁星的迷人景色。4.结合自己仰望星空的经历,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将看到的画面和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教学重点巩固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的阅读策略,感悟满天繁星的迷人景色。课前准备1.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课前观察星空,记录当时的感受。(学生)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用时:3 分钟)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仰望星空的感受。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3.简介作者。1.结合实际交流自己仰望星空时的感受。2.朗读课题。3.介绍作者巴金。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巴金的资料,制作一张“作家卡片”,增加对作者的了解。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用时:7 分钟)1.出示自学单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小组内相互读读,比一比谁读得更好。(3)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4)默读思考:课文写了作者哪几次观看繁星的场景,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并在小组内交流。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1)小组推选代表来朗读课文,相机正音。(2)指名交流对生字的识记。(3)指名交流对课文的整体感知。1.围绕自读要求,自主阅读课文。(1)自主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2)在小组内相互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更正确、更通顺。(3)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4)再读课文,理清内容,小组交流。2.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自学成果。(1)小组代表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师生评价、正音。(2)交流生字识记情况。(3)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第 1 自然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庭院夜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第 2 自然段:描写“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夜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第 3 自然段:描写“我”如今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1.小组合作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把精读课文习得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充分运用到自主学习之中。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 以 抓 住“从 前”“三 年前”“如今”等关键词,指导学生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把握文本结构。三、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用时:20 分钟)1.指名朗读阅读提示,把握阅读任务和策略。2.出示自学单二,运用策略自主学习。1.朗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交流自己观看星空的感受。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加强小组内的相互交流,相互补(1)默读课文,用不同符号画出课文中作者看到的和想到的句子,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2)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内比一比,谁读得更有感情。3.组织学生交流。(1)出示学生圈画的句子,引导交流阅读体会。看到的景象:“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引导学生抓住“悬着”“无数”“半明半昧”“摇摇欲坠”交流感受。想到的情景:“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2)指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想象到的画面,相机进行指导。(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评选朗读小能手。2.根据自读要求,开展小组学习。(1)默读课文,圈画句子,批注阅读体会。(2)想象画面,小组内交流、补充。(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内进行评议。3.在教师的组织下全班交流。(1)交流各自圈画的句子,并交流各自的体会。从“无数”“半明半昧”可以体会到夜空中繁星满天,忽明忽暗的迷人景色。从“悬着”“摇摇欲坠”可以感受到作者感觉和星星离得很近,好像可以触及一样的神奇感觉。从“飞舞”“眨眼”“小声说话”“睡在母亲的怀里”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繁星的喜爱。(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想象到的画面,同组同学补充,师生共同评议。(3)有感情地朗读,选出朗读小能手。充,实现互动提高。2.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学中要突出重点,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交流中教师要相机指导,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方法,引导学生将画面想具体,想丰富。可以抓住星星的形状、图案、动态等,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来想具体,如:蓝蓝的夜空宛如一面光滑的镜子,上面点缀着许多“小钻石”,这些“小钻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再如:空中的星星十分醒目,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亮,有的暗,还可以看出许多的星座。你看,靠着银河的那几颗星,多像一只在银河中展翅飞翔的天鹅,那就是“天鹅座”。在银河南端的那几颗星,多像一个高举双夹,翘着尾巴的大蝎子,它是有名的“天蝎座”3.“感情朗读”是这一类课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用声音来传递美,表达情,强化体悟,培养语感。四、联系实际,写作表达(用时:10 分钟)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观察星空时看到的画面和产生的感受。2.指导学生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将看到的画面和想象到的写下来。3.组织学生交流,相机点评指导。1.结合自己观察星空的经历,交流看到的画面、当时的感受,以及产生的想象。2.运用写法进行写作。3.交流自己的习作,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对学生的写作不要做过多的限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注重练笔后的交流反馈,养成修改的习惯。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导学案设计课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荚、豌”等 10 个生字,会写“豌、按”等 14 个字,会写“豌豆、按照”等 17 个词语。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区分作者对五粒豌豆的不同态度。3.能够从不同方面提出问题,并且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梳理。4.体会童话的魅力,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豌豆苗的成长与小女孩的病慢慢变好的关系。课前准备1.豆荚和五粒豌豆的贴图。(教师)2.阅读安徒生童话故事。(学生)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1.指名说一说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2.板书课题。1.说一说自己读过哪些童话故事。2.齐读课题。教师可借助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二、检测预习,了解学情(用时:8分钟)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检查读音。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纠正读音。3.抽读生字卡片。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1.开火车读词语。2.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3.快速认读生字卡片上的字。4.小组学习生字,对没有掌握的生字进行巩固。纠正字音时,注意“僵”读 jin,不读 jin;“舒”读 sh;“苔”的读音为 ti。三、朗读课文,尝试提问(用时:17分钟)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2.指名分段读课文。3.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下来。4.出示课后第 2 题的“小组问题清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整理问题清单。5.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问题清单。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逐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3.默读课文,尝试提出问题。4.观察课后的问题清单,练习从不同方面提出问题,将小组成员的问题进行整理。5.回答组内成员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做好标记,准备进行全班交流。1.交流课后的“小组问题清单”时,引导学生发现提问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进行,可以针对课文中的一段内容,也可以针对全文。2.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梳理问题,合并同类问题,删掉没有价值的过于浅显的问题。必要时,可做示范指导。四、交流示范,练习书写(用时:12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交流书写要点。2.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相机进行示范。3.组织练习,教师巡视。4.书写词语练习,讲清要点。豌豆按时舒适恐怕僵硬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一说书写生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字写起来有困难。2.观察教师示范,掌握书写要点。如,“适”要先写“舌”,后写“辶”。3.把难写的字多写几遍。1.交流书写要点时,可以从结构安排、笔顺、易错处等方面进行交流。2.在书写词语指导中,引导学生将字写得美观,同时注意书写速度。玩具枪耐心探出头愉快 曾经4.练习书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听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集体订正。3.过渡到新课。1.书写词语。2.订正词语,分析错误原因,及时改正。3.齐读课题。订正词语时,教师要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强调。二、合作交流,梳理经历(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学生活动卡(一),引导学生了解五粒豌豆的愿望及最终的结果。2.组织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4.课件出示五粒豆说的话,请同学分角色练习朗读。1.抓住关键词语,独立完成表格。2.结合自己找到的关键语句,汇报五粒豌豆的命运。3.结合自己的表格进行交流。4.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1.在学生填写活动卡(一)时,引导学生选择概括性的词语。必要时,可通过填写第一粒豌豆的表格进行示范。2.指导朗读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用时:20分钟)1.组织完成学生活动卡(二),引导学生理解豌豆苗的成长与小女孩的病慢慢变化的关系。2.引导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关注重点语句,体会含义。(1)指导阅读第 19 自然段,理解母亲的做法。(2)指导阅读第 21 自然段,关注描写小女孩的词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4.指导写话。小女孩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她在想:_小女孩轻轻地吻了一下豌豆苗柔嫩的叶子,她想说:“_”5.指导朗读第 21 自然段、第 24 自然段。1.独立完成活动卡(二),摘抄关键词语进行概括。2.小组内说一说豌豆苗是怎样生长的,小女孩发生了哪些变化。3.全班交流,结合关键语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1)阅读第 19 自然段,重点理解“母亲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说一说母亲这样做的原因。(2)仔细阅读第 21 自然段,勾画出描写小女孩变化的词句,体会小女孩内心的喜悦。4.揣摩人物心理,练习写话。5.指名读,配乐读,齐读。1.在理解母亲的做法时,引导学生抓住“仔细”“支起来”等词语体会妈妈希望这株豆苗能给小女孩带来希望和信心的感情。2.指导理解第 21 自然段时,重点理解“比以前愉快得多”“兴奋的眼光”“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轻轻地吻”等词句感受小女孩的变化,体会小女孩对豌豆苗的情感。3.写话时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在深入体会小女孩的内心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四、课外拓展,鼓励阅读(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童话的特点。2.出示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1.初步感受童话的特点:拟人化的写法,丰富的想象,有趣的情节,鲜明的主题。2.了解其他安徒生童话故事,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开展童话故事会,在此环节中布置相应的内容安排。导学案设计6夜间飞行的秘密课题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蝙、蝠”等 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达、蚊”等 14 个字,会写“雷达、蚊子”等 12 个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3.掌握提问的方法,养成思考、质疑的好习惯。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能够从多个角度提问,了解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蝙蝠探路的动画演示;飞机雷达应用的动画演示。(教师)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搜集仿生学的例子。(学生)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 分钟)1.出示图片,激发学生兴趣。2.教师板书课题。1.汇报搜集到的蝙蝠和雷达的资料。2.齐读课题,解析课题。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交流汇报搜集到的资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 分钟)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2.出示自学要求:提出不同问题。3.理解词语。(1)指名读词语。(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3)点拨词语的意思。4.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5.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1)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碰到了飞蛾、蚊子会怎样?(2)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呢?3.交流汇报。(1)开火车读词语。(2)小组里交流自己不理解的词语。(3)运用多种方法尝试理解“敏锐、横七竖八、探路、超声波”。4.交流每部分的内容,理清思路:第一段(第 1、2 自然段):写飞机能安全夜航的秘密要从蝙蝠说起。第二段(第 37 自然段):写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发现了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第三段(第 8 自然段):写飞机靠雷达在夜间安全飞行。5.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汇报。(两百多年前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1.在理解词语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理解,如寻找近义词理解“敏锐”,结合看图、联系上下文理解“横七竖八”,做动作理解“探路”,查阅资料了解“超声波”。让学生在多样的方式中,理解词语。2.概括主要内容,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熟读课文、与同桌相互交流后完成填空。决了飞机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三、细读文本,加强训练(用时:15 分钟)1.组织学生默读前三个自然段,画出过渡句。2.指导学生重点学习第 3 自然段,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间飞行而且能避开障碍物的本领。3.请学生模拟体验。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三个自然段。1.边读边画出过渡句: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2.勾画重点词语,交流汇报:“灵巧”说明了蝙蝠飞行的特点。抓住“而且”“无论”“即使也”等词语感受蝙蝠夜间飞行的灵巧。3.闭上眼,在教室里走一圈。然后说说感受。4.读出对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赞叹与佩服。在了解蝙蝠的飞行灵巧时,引导学生重点体会“而且”“无论”“即使也”这些词语的作用,同时,在朗读中要将这些词语重读。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用时:10 分钟)1.组织学生自学要求会写的生字。2.交流生字的书写要点。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进行示范。4.组织练习、评议。5.布置作业。1.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2.说一说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哪些生字书写时有困难。3.观察教师示范,掌握书写要点。4.(1)练习书写生字。(2)同桌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 学 案(全册打包).rar)为本站会员(QX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