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同步练习:8.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808663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同步练习:8.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同步练习:8.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同步练习:8.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同步练习:8.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同步练习:8.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十六十六) 基础运用层基础运用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存亡之存亡之理理 理:命运理:命运 B思思厥厥 先祖父先祖父 厥:其厥:其,他们的他们的 C廊腰廊腰缦缦 回回,檐牙高啄檐牙高啄 缦:萦绕缦:萦绕 D辘辘远听辘辘远听,杳杳 不知其所之也不知其所之也 杳:昏暗杳:昏暗 D D 项项,杳:远得没有尽头。杳:远得没有尽头。 2下列各句中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盘盘焉盘盘焉,囷囷囷囷焉焉 缦立远视缦立远视,而望幸而望幸焉焉 B使负栋之柱使负栋之柱

2、,多多于于 南亩之农夫南亩之农夫 青青,取之于蓝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于 蓝蓝 C奉奉之之 弥繁弥繁,侵之愈急侵之愈急 斯用兵斯用兵之之 效也效也 D小小则则 获邑获邑,大则大则得城得城 则则 胜负之数胜负之数,存亡之存亡之理理 B A 项项,形容词词尾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的样子/助词助词,不译;不译;B 项项,都是介词都是介词,比;比;C 项项,代词代词,指秦国指秦国/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的;的;D 项项,副词副词,就就/连词连词,那么。那么。 3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相同的一项是( ) 辇辇 来于秦来于秦 鼎鼎 铛铛玉玉 石石,金金 块块珠珠 砾砾 楚人一炬

3、楚人一炬,可怜可怜焦土焦土 后人哀之后人哀之 而不而不鉴鉴 之之 朝朝歌歌 夜夜弦弦 廊廊腰腰 缦回缦回 A B C D A 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较秦之所得较秦之所得,与战胜与战胜而得者而得者,其实其实 百倍百倍 思厥思厥先先祖父祖父 然后然后 得一夕安得一夕安 寝寝 可谓可谓智力智力 孤危孤危 刺客刺客不行不行 ,良将犹在良将犹在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下咽 也也 而犹有而犹有可以可以 不赂而胜之之势不赂而胜之之势 胜负之

4、数胜负之数,存亡存亡 之理之理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 A B C D C 古义:它实际上。古义:它实际上。古义:祖辈、父辈。古义:祖辈、父辈。古义:这样以后。古义:这样以后。古义:古义: 智谋和力量。智谋和力量。古义:不去行刺。古义:不去行刺。古义:旧事。古义:旧事。 5下列各句中下列各句中,与与“管弦呕哑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多于市人之言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人不暇自哀秦人不暇自哀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灭六国者六国也灭六国者六国也 D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五战于秦 D 例句与例句与 D 项都是状语项都是状语后置句。后

5、置句。A 项项,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B 项项,被动句;被动句;C 项项, 判断句。判断句。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思厥先祖父思厥先祖父”中的中的“先先”表示已死的表示已死的, 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 B媵:指古代嫁女时陪嫁的人。杜牧阿房宫赋媵:指古代嫁女时陪嫁的人。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妃嫔媵嫱,王子皇孙王子皇孙” 中的中的“媵媵”即为此意。即为此意。 C嘉祐: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

6、一种名号嘉祐: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一般由皇帝发 起起,汉武帝首创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此后形成制度。 D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奉行故事”“”“虚虚应故事应故事”。 六国论。 六国论 中中“苟以天下之大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是又在六国下矣”中的中的“故事故事”即即 此意。此意。 D D 项项, 六国论中的六国论中的“故事故事”是是“旧事旧事”的意思。的意思。 7下列语句下列语句,从修辞的角度加以分析说明从修辞的角度加以分析

7、说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王毕六王毕,四海一四海一,蜀山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出”一句运用了排比、对偶、夸张的修一句运用了排比、对偶、夸张的修 辞手法辞手法,既极其简练地交代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既极其简练地交代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又写出了阿房宫惊人的耗费量又写出了阿房宫惊人的耗费量, 为下文的展开做铺垫。为下文的展开做铺垫。 B “妃嫔媵嫱妃嫔媵嫱,王子皇孙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来于秦”既遥承上文既遥承上文“六王毕六王毕”, 又启下文写宫女之多。说明宫女的来源和六国灭亡的可悲。又启下文写宫女之多。说明宫女的来源和六国灭亡的可悲。 C “明星荧荧明星荧

8、荧,开妆镜也;绿云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弃脂水也;烟 斜雾横斜雾横,焚椒兰也焚椒兰也”既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写宫女之多既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写宫女之多,又暗写阿房宫楼阁高耸入又暗写阿房宫楼阁高耸入 云和下临渭水的地理形势。云和下临渭水的地理形势。 D “燕赵之收藏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剽掠其人,倚叠如倚叠如 山。一旦不能有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输来其间”写了阿房宫里珍宝的由来写了阿房宫里珍宝的由来,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穷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穷 奢极欲。奢极欲。“剽掠剽掠”一词揭露了六国统治者的

9、剥削罪行一词揭露了六国统治者的剥削罪行,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这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这 里写六国的君王不爱其民里写六国的君王不爱其民,为后文总结历史教训伏下一笔。为后文总结历史教训伏下一笔。 A A 项项,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苏 洵 六 国 论苏 洵 六 国 论 一 文 的 中 心 论 点 是 一 文 的 中 心 论 点 是 “_ , 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六国子孙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苏洵在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六国子孙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 “_,_”。 (3)苏洵在六国

10、论中引用古人的话苏洵在六国论中引用古人的话,用比喻表明割地赂秦必然招致灭亡的用比喻表明割地赂秦必然招致灭亡的 句子是句子是“_,_, _,_”。 (4)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并且还挥 霍无度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_, _?” (5)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 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 (6) 杜 牧 在 阿

11、 房 宫 赋 中 向 当 朝 统 治 者 敲 响 警 钟 的 句 子 是杜 牧 在 阿 房 宫 赋 中 向 当 朝 统 治 者 敲 响 警 钟 的 句 子 是 “_,_”。 答案答案 (1)六国破灭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非兵不利 战不善战不善 弊在赂秦弊在赂秦 (2)举以予人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如弃草芥 (3)以地事秦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薪不尽 火不灭火不灭 (4)奈何取之尽锱铢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用之如泥沙 (5)钉头磷磷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在庾之粟粒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下

12、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较秦之所得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其实百倍。 译文译文:_ _ _ (2)苟以天下之大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译文:_ _ _ (3)长桥卧波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不霁何虹? 译文译文:_ _ _ (4)鼎铛玉石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弃掷逦迤。 译文译文:_ _ 答案答案 (1)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它实际它实际 上多到百倍。上多到百倍。 (2)如

13、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却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的先例,这就又在六国之这就又在六国之 下下了。了。 (3)长桥横卧长桥横卧(在在)水面上水面上,没有云彩哪里来的龙?两层的通道跨越天空没有云彩哪里来的龙?两层的通道跨越天空,不是不是 雨过初晴哪里来的彩虹?雨过初晴哪里来的彩虹? (4)把宝鼎看作浅锅把宝鼎看作浅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把珍珠看作石子, 丢弃满地。丢弃满地。 阅读提升层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完成 1014 题。题。 六国论六国论 李李 桢桢 宋二苏宋二苏氏氏 论六

14、国徒事割地赂秦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自弱,取夷灭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 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 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东诸侯诸侯 之六国也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未有能愈于秦者也。秦者也。其溺于攻伐其溺于攻伐, 习于习于虞诈虞诈,强食而弱肉者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曾无虚岁。向使有

15、擅形便之 利如秦者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是以卒 自弱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诚知其易也。 使秦果用之使秦果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犹夫张仪也。惟其不用一犹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而转而说六国以纵 亲亲,彼岂不逆知夫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彼岂不逆知夫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幸终吾身而约不 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败。其激怒张仪而入

16、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而齐、魏之师已 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辩说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辩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顾其言曰:“亲亲昆弟昆弟 ,同父母同父母, 尚有争钱财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之人情所以状衰世之人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 攻取攻取,相尚以诈力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 强秦之威柄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犹且俯首听

17、命,谢过不遑谢过不遑,乃欲乃欲 责以长保纵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与相佐助,岂可得哉!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而秦独 为之为之,而遂焉者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兵祸日炽;迄乎战国, 而生民之荼毒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岂其使六七君君 者者,肆于人上肆于人上,日驱日驱 无辜之民无辜之民,胼手胝足胼手胝足,暴骸中野暴骸中野,以终刘以终刘 于虐乎?其必不尔矣! 于虐乎?其必

18、不尔矣!是是故秦不极强不故秦不极强不 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 之自为之也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曰:“若是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虽王 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可慨也夫!” (有删改有删改) 【注】【注】 刘:杀戮。刘:杀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亦不能以速 亡亡/凡此者凡此者/皆天也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B 是故是故/秦不极强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则其恶未极其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凡此者凡此者/皆天也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C是故秦不极强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其恶未盈/亦不

20、能以速亦不能以速 亡亡/凡此者凡此者/皆天也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D是故秦不极强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未盈亦不能以速 亡亡/凡此者凡此者/皆天也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C 此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证秦国强盛所带来的结果。此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证秦国强盛所带来的结果。 “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能以灭六国而帝”, 意思是意思是“不能消灭六国而称帝不能消灭六国而称帝”,这是假设这是假设“秦不极强秦不极强”的结果的结果,因此因此, “不能以不能以 灭六国而帝灭六国而帝”的中间不能

21、断开的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据此,可排除可排除 A 项。同理项。同理, “则其恶未极则其恶未极”“”“亦不亦不 能以能以速亡速亡”分别是分别是“不帝不帝”“”“其恶未盈其恶未盈”的结果的结果,据此据此,可排除可排除 B、D 两项。两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氏氏”是古代姓的分支是古代姓的分支,在母系社会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子女随母姓,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发展到父系社会后, 子女则随父姓。子女则随父姓。 B “诸侯诸侯”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也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也

22、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 长官。长官。 C “昆弟昆弟”中的中的“昆昆”指哥哥。指哥哥。“昆弟昆弟”即兄弟即兄弟,有时也用于比喻亲密友爱。有时也用于比喻亲密友爱。 D “君君”在古代有多种解释在古代有多种解释,既是对古代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据有土地者的既是对古代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据有土地者的 通称通称,又是古代的一种封号又是古代的一种封号,还可用作对对方的尊称等还可用作对对方的尊称等,此处是对对方的尊此处是对对方的尊称。称。 D D 项项,根据文意根据文意,此处的此处的“君君”取的是第一种解释。取的是第一种解释。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不恰

23、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他不同意苏洵和苏辙的观点。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他不同意苏洵和苏辙的观点。 B作者认为六国之间互相攻打作者认为六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尔虞我诈,和秦国的做法没有什么不一样。和秦国的做法没有什么不一样。 C作者认为上天是爱护百姓的作者认为上天是爱护百姓的,不会让无辜的人民一直遭受残害。不会让无辜的人民一直遭受残害。 D 作者认为秦统一六国而称帝和六国灭亡都是天意作者认为秦统一六国而称帝和六国灭亡都是天意,这种观点带有唯心主义这种观点带有唯心主义 的色彩。的色彩。 A A 项项,作者在本文第一段只是列出了苏洵和苏辙的观点作者在本文第一

24、段只是列出了苏洵和苏辙的观点,并未表明自己并未表明自己 的观点。的观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汉语。 (1)其溺于攻伐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视秦无异也。 译文译文:_ _ (2)自春秋以来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有不忍言者。 译文译文:_ _ 答案答案 (1)他们沉溺于攻伐他们沉溺于攻伐,习惯于欺诈习惯于欺诈,强食弱肉强食弱肉,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 差别。差别。 (2)自春秋以来自春秋以来,兵祸一天比一天厉害;到了战国兵祸一

25、天比一天厉害;到了战国,老百姓所受的残害老百姓所受的残害,有的有的 已到了不忍说的地步。已到了不忍说的地步。 14李桢文中的观点有其显著的局限性李桢文中的观点有其显著的局限性,请指出并简要地分析这种思想的危请指出并简要地分析这种思想的危 害性。害性。 _ _ _ _ _ _ 解析解析 由由“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 而秦独为之而秦独为之, 而遂焉者而遂焉者, 所谓得天助云尔所谓得天助云尔” 可知可知,李桢认为李桢认为“秦统一六国乃是得上天所助秦统一六国乃是得上天所助”。其危害性在于宣扬天命论。其危害性在于宣扬天命论,否否 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答案 李桢观

26、点中显著的局限性是认为李桢观点中显著的局限性是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秦统一六国得天助”, 这是一种天这是一种天 命论思想。这种思想宣扬一切都是天生注定的命论思想。这种思想宣扬一切都是天生注定的,是不能靠自己来改变的。其危害是不能靠自己来改变的。其危害 性在于愚弄、奴役老百姓。性在于愚弄、奴役老百姓。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宋朝苏洵、苏辙父子二人认为六国只是做割宋朝苏洵、苏辙父子二人认为六国只是做割让土地贿赂秦让土地贿赂秦国的事国的事,削弱自己削弱自己, 自取灭亡自取灭亡,不懂得坚守合纵的盟约;齐、楚、燕、赵不知道帮助韩、魏抵御秦国:不懂得坚守合纵的盟约;齐、楚、燕、赵不知道帮助韩、魏抵御秦

27、国: 认为一定要像这样认为一定要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而后秦国的威胁才能解除。而后秦国的威胁才能解除。 后代的人之所以厌恶秦国后代的人之所以厌恶秦国,难道不是因为秦国凶狠残暴吗?在我看来难道不是因为秦国凶狠残暴吗?在我看来,那六那六 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可以独以这一点来责怪秦国。在那个时候不可以独以这一点来责怪秦国。在那个时候,山东诸侯山东诸侯 六国中六国中,(实力实力)没有能胜过秦国的。他们沉溺于攻伐没有能胜过秦国的。他们沉溺于攻伐,习惯于欺诈习惯于欺诈,强食弱肉强食弱肉,与与 秦国相比没有什么差别。战争连续不断秦国相比没有什么差别。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

28、年不绝战祸连年不绝,没有一年不是这样的。没有一年不是这样的。 假使他们像秦国那样据有有利的地理形势假使他们像秦国那样据有有利的地理形势,而又得到上天的帮助而又得到上天的帮助,未尝不会再增未尝不会再增 加一个秦国。加一个秦国。只是他们终究不能做秦国所做的事只是他们终究不能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因此,最后削弱了自己最后削弱了自己,而自而自 取灭亡。 当苏秦刚出来取灭亡。 当苏秦刚出来(游说游说)时时, 本来曾经想为秦国所用本来曾经想为秦国所用, 教他们吞并天下的计谋教他们吞并天下的计谋, (他他)确实知道这事容易。假使秦国当真用了他确实知道这事容易。假使秦国当真用了他,他为秦国所谋划的他为秦国所谋划

29、的,也会像张仪那也会像张仪那 样。只是因为秦国不用样。只是因为秦国不用(他他),(于是他于是他)回头去游说六国订立合纵盟约回头去游说六国订立合纵盟约,他难道事先他难道事先 不知道合纵的盟约不能维持吗?他心里只是想姑且用它获取一时的富贵不知道合纵的盟约不能维持吗?他心里只是想姑且用它获取一时的富贵,侥幸在侥幸在 他有生之年纵约不失败。他激怒张仪而使他投奔秦国他有生之年纵约不失败。他激怒张仪而使他投奔秦国,意图显而易见。洹水之盟意图显而易见。洹水之盟, 还没有超过一年还没有超过一年,齐、魏的军队就已经替秦国出兵了。张仪的辩说齐、魏的军队就已经替秦国出兵了。张仪的辩说,虽然想用拆虽然想用拆 散合散合

30、纵来建立连衡纵来建立连衡,但是用他的话说:但是用他的话说:“(即便是即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尚且有尚且有 争钱财的争钱财的,而想凭借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而想凭借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用来描摹衰乱时代的人们的用来描摹衰乱时代的人们的 情形情形,不是很虚假。那六国互相图谋攻取不是很虚假。那六国互相图谋攻取,推崇诈力推崇诈力,没有兄弟骨肉那样的亲情没有兄弟骨肉那样的亲情, 那事情又不仅仅是像财物用度那样的小事。 而那事情又不仅仅是像财物用度那样的小事。 而(主张主张)连衡的人正每天以强秦的威柄连衡的人正每天以强秦的威柄 (威胁六国威胁六国),张嘴怒喝他们张嘴怒喝

31、他们,即使贤能睿智像燕昭王那样即使贤能睿智像燕昭王那样,尚且俯首听命尚且俯首听命,承认错承认错 误都唯恐来不及误都唯恐来不及,却想要求他们长久保存合纵盟约却想要求他们长久保存合纵盟约,用来互相帮助用来互相帮助,怎么可能啊!怎么可能啊!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 所做的事所做的事,而而秦国独自做它秦国独自做它,并且成功了并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 唉!自春秋以来唉!自春秋以来,兵祸一天比一天厉害;到了战国兵祸一天比一天厉害;到了战国,老百姓

32、所受的残害老百姓所受的残害,有的已有的已 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上天很爱老百姓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上天很爱老百姓,难道让六七个君王在老百姓头上肆行无忌难道让六七个君王在老百姓头上肆行无忌, 每天驱使无辜的老百姓每天驱使无辜的老百姓, 辛苦劳动辛苦劳动, 在原野上暴露他们的尸骸在原野上暴露他们的尸骸, 而最终被虐杀吗?而最终被虐杀吗? 它一定不会这样!因此它一定不会这样!因此,秦国不是极强大秦国不是极强大,不能消灭六国而称帝不能消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不称帝,那么那么 它的罪恶它的罪恶(就就)不能达到极点不能达到极点,它还没有恶贯满盈它还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都 是天意是天意,也是秦国跟六国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后代的评论者也是秦国跟六国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后代的评论者,为什么偏重六国为什么偏重六国, 而一定要为其考虑保全的办而一定要为其考虑保全的办法呢?法呢? 有人有人说:说: “如果这样如果这样, 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可以自我保全吗?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可以自我保全吗?”回答说:回答说: “谁谁 说没有办法呢?不但可以单独保全说没有办法呢?不但可以单独保全,即使称王也是可以的。孟子曾经用仁义的学即使称王也是可以的。孟子曾经用仁义的学 说来劝谏梁、齐的国君说来劝谏梁、齐的国君,但他们不采纳但他们不采纳,可叹啊!可叹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同步练习:8.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