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1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ppt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80866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1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21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1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21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1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021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1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021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1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之光 板 块 一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一、读准字音一、读准字音 氾氾 南南(f n) 佚佚 之狐之狐(y ) 夜夜缒缒 而出而出(zhu ) 阙阙 秦秦(qu) 秦伯秦伯说说 (yu ) 逢逢 孙孙(p n) 失其所失其所与与 (y) 戍戍 之之(sh ) 二、辨识通假二、辨识通假 (1)行李之往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其乏困 ( ) (2)失其所与失其所与,不知不知 ( ) 答案答案 (1)“共共”同同“供供”,供给供给 (2)“知知”同同“智智”,明智明智 三、一词多义三、一词多义 (1)微微 微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之力不及此( ) 则名则名微微 而众寡(隆中对)(而

2、众寡(隆中对)( ) 微微 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但微微 颔之(卖油翁)(颔之(卖油翁)( ) (2)鄙鄙 越国以越国以鄙鄙 远(远( ) 顾不如蜀顾不如蜀鄙鄙 之僧哉(为学一首示子侄)(之僧哉(为学一首示子侄)( ) 肉肉食者食者鄙鄙 ,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 (3)许许 许许 君焦、瑕(君焦、瑕( ) 杂然相杂然相许许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 潭中鱼可百潭中鱼可百许许 头(小石潭记)(头(小石潭记)( ) 先生不知何先生不知何许许 人也(五柳先生传)(人也(五柳先生传)( ) (4)与与

3、秦伯说秦伯说,与与 郑人盟(郑人盟( ) 失其所失其所与与 ,不知,不知( ) 彼彼与与 彼年相若也(师说)(彼年相若也(师说)( ) (5)以以 以以 其无礼于晋(其无礼于晋( ) 敢敢以以 烦执事(烦执事( ) 越国越国以以 鄙远(鄙远( ) 若舍郑若舍郑以以 为东道主(为东道主( ) (6)之之 臣臣之之 壮也壮也,犹不如人(犹不如人( ) 阙秦以利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唯君图之之 ( ) 子犯请击子犯请击之之 ( ) 辍耕辍耕之之 垄上(陈涉世家)垄上(陈涉世家)( ) 夫晋夫晋,何厌何厌之之 有(有( ) 文言虚词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

4、是指意义较虚是指意义较虚,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语。主要指代词语。主要指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 虚词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意义上看,虚词表示实词之间、句子之虚词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意义上看,虚词表示实词之间、句子之 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及语气,有的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有的不能;二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及语气,有的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有的不能;二 是从语法功能上看,有的虚词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词短语,能充当状是从语法功能上看,有的虚词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词短语,能充当状 语、补语,有的起连接词语或句子的作用语、补语,有的起

5、连接词语或句子的作用(如连词、结构助词如连词、结构助词),有的起标志,有的起标志 性作用性作用(如宾语前置如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 高考对文言虚词一般不单独考查,通常融合到断句题和翻译题高考对文言虚词一般不单独考查,通常融合到断句题和翻译题 中,隐性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对虚中,隐性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对虚 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 18 个虚词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而、何、乎、乃、其、且、若、所、所、 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上。鉴

6、于虚词在理解文上。鉴于虚词在理解文 意中的重要作用,同学们需要掌握文言虚词的推断技法,学会辨析意中的重要作用,同学们需要掌握文言虚词的推断技法,学会辨析 易错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易错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答案答案 (1)动词动词,(假如假如)没有没有 形容词形容词,微小微小 副词副词,隐约隐约 副副 词词,稍微稍微 (2)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把把当作边当作边邑邑 名词名词,边境边境,偏僻的偏僻的 地方地方 形容词形容词,鄙陋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这里指目光短浅 (3)动词动词,答应答应 动词动词,赞赞 同同 副词副词,表示约数表示约数 名词名词,地方地方 (4)介词介词,和、跟和、跟 动词

7、动词,结交结交, 同盟同盟 连词,和、跟连词,和、跟 (5)连词连词,因为因为 介词介词,拿拿,用用 连词连词,表目表目 的的,来来 介词介词,把把 (6)助词助词,用在主谓之间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无 实义实义 代词代词,这件事这件事 代词代词,指秦军指秦军 动词动词,去去,往往 助词助词,宾语宾语 前置的标志前置的标志,无实义无实义 四、词类活用四、词类活用 (1)烛之武烛之武退退 秦师秦师 ( ) (2)且且贰贰 于楚也于楚也 ( ) (3)晋晋军军 函陵函陵,秦秦军军 氾南氾南 ( ) (4)夜夜 缒而出缒而出 ( ) (5)若若亡亡 郑而郑而有益于君有益于君

8、( ) (6)越国以越国以鄙远鄙远 ( ) (7)共其共其乏困乏困 ( ) (8)邻之邻之厚厚 ,君之君之薄薄 也也 ( ) (9)朝朝 济而济而夕夕 设版焉设版焉 ( ) (10)与郑人与郑人盟盟 ( ) 答案答案 (1)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使撤退撤退 (2)数词作动词数词作动词,从从 属二主属二主 (3)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驻军驻军 (4)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在夜里 (5)动词的动词的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使灭亡灭亡 (6)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把把当作边邑;形容词当作边邑;形容词 作名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远方的国家 (7)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资粮缺少的资

9、粮 (8)形容词作形容词作 动词动词,变雄厚;变变雄厚;变薄弱薄弱 (9)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在早上;在晚上 (10)名词名词 作动词作动词,建立同盟建立同盟,结盟结盟 五、古今异义五、古今异义 (1)敢以烦敢以烦执事执事 古义古义:_ 今义:旧时俗称仪仗。今义:旧时俗称仪仗。 (2)若舍郑以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 古义古义:_ 今义:请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 之往来之往来 古义古义:_ 今义: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共其共其乏困乏困 古义古义:_ 今义:疲倦今义:疲倦,没有精神。没有精神。 (5)微微夫人夫人 之力

10、不及此之力不及此 古义古义:_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答案答案 (1)办事的官员。对对方的敬称。办事的官员。对对方的敬称。 (2)东方道路上的主东方道路上的主 人。人。 (3)外交使者。外交使者。 (4)缺少的资粮。缺少的资粮。 (5)那个人那个人,指秦穆公。指秦穆公。 六、文言句式六、文言句式 (1)以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 译文译文:_ (2)晋军函陵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秦军氾南。 ( ) 译文译文:_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 译译文文:_ (4)是寡人之过也。是寡人之过也。 ( ) 译文译文:_

11、(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 译文译文:_ (6)敢以烦执事。敢以烦执事。 ( ) 译文译文:_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 译文译文:_ (8)夫晋夫晋,何厌之有?何厌之有? ( ) 译文译文:_ (9)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不仁。 ( ) 译文译文:_ 答案答案 (1)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并且对晋国并且对晋国 怀有二心而亲近楚国。怀有二心而亲近楚国。 (2)省略句省略句 晋军驻扎晋军驻扎(在在)函陵函陵,秦军驻扎秦军驻扎(在在)氾水的南面。氾水的南面。 (3)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2、佚之狐对郑文公说。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4)判断句判断句 这是我的过错呀。这是我的过错呀。 (5)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如果灭掉郑国对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您有好处。 (6)省略句省略句 (怎么敢怎么敢)冒昧地拿冒昧地拿(灭亡郑国这件事灭亡郑国这件事)来麻烦您。来麻烦您。 (7)省略句省略句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把把(它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 人。人。 (8)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 那个晋国那个晋国,有什么满足有什么满足(的时候的时候)呢?呢? (9)判断句判断句 依靠别人的力量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这是不仁义的。不仁义的。 七、

13、文白对译七、文白对译 晋晋 侯、秦侯、秦 伯伯 围围 郑郑 , 晋文公、秦穆公(共同出兵)围困郑国晋文公、秦穆公(共同出兵)围困郑国, 晋侯:晋侯:晋文公。晋文公。 秦伯:秦伯:秦穆公。秦穆公。 以以 其无其无 礼于晋礼于晋, 且且 贰贰 于于 楚楚 也。也。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又对晋国有二心而跟楚国亲近。而且又对晋国有二心而跟楚国亲近。 晋军晋军 函陵函陵,秦军秦军 氾南。氾南。 晋军驻扎在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秦军驻扎在氾氾南。南。 以其无礼于晋: 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指晋文 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 过郑国时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

14、。以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以,因为。因为。贰于楚:贰于楚:指郑国指郑国 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贰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贰,指从属二主。指从属二主。军:军:两个两个“军军” 都是名词活用都是名词活用 为为动词动词,驻扎。驻扎。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国 危危 矣矣,若若 使烛之武使烛之武 见见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急啦国家危急啦,如果派烛之武去会见如果派烛之武去会见 秦秦 君君, 师师 必退。必退。” 秦穆公秦穆公,(秦军)一定能撤退。(秦军)一定能撤退。” 佚(佚(y )之狐:)之狐:郑国大夫。郑国大夫。若:若: 假如。假如。使:使:派。派。师:

15、师:军队。军队。 公公 从从 之。之。 辞曰:辞曰:“臣之壮臣之壮 也也, 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烛之武)推辞说: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我壮年的时候, 犹犹 不不 如人;如人; 尚尚且还不如一般人;且还不如一般人; 之:之:第二个第二个“之之”,主谓之间主谓之间,取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消句子的独立性。犹:犹:尚且。尚且。 今今 老矣老矣,无能无能 为也已。为也已。”公公 曰:曰:“吾不能早吾不能早 用子用子, 现在我已老了现在我已老了,不能做什么啦。不能做什么啦。”郑文公说:郑文公说:“我不能早重用您我不能早重用您, 也已:也已:语气助词语气助词,表确定。表确

16、定。 子: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今急今急 而求子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是寡人之过也。 现在事急才来求您现在事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这是我的过错啊。 然然 郑郑 亡亡,子亦有不利焉。子亦有不利焉。” 许许 之。之。 然而郑国灭亡了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对您也有不利。”(烛之武)答应了郑文公。(烛之武)答应了郑文公。 是:是:代词代词,这。这。焉:焉:语气语气 助词助词,“呀呀”。许:许:答应。答应。 夜缒夜缒 而而 出出, 夜晚夜晚,用绳子(把烛之武从城墙上)送出去用绳子(把烛之武从城墙上)送出去,(烛之武)(烛之武) 见见 秦秦 伯伯 , 曰:曰:“秦、晋秦、

17、晋 围郑围郑, 见到秦穆公见到秦穆公,(对他)说:(对他)说:“秦、晋两国包围郑国秦、晋两国包围郑国, 缒( 缒(zhu ):): 用绳子拴用绳子拴 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而:而:连词连词,表示修饰。表示修饰。 郑郑 既既 知亡矣。知亡矣。 若亡郑若亡郑 郑国已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亡郑国而郑国已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亡郑国而 而而 有有 益益 于于 君君 , 敢以敢以 烦烦 执执 事。事。 能对您有利能对您有利,(怎么敢)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怎么敢)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 既:既:已经。已经。而:而:连词连词,表示承接。表示承接。敢:敢:自言冒

18、昧自言冒昧 的谦辞。的谦辞。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员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代指对方(秦穆公)。 越国越国 以以 鄙鄙 越过别国而把越过别国而把 远远 , 君君 知知 其其 难也。难也。 远地(郑国)当作边邑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是困难的。您知道是困难的。 鄙:鄙:边邑边邑,名词名词 活用为动词。活用为动词。 焉焉 用用 亡亡 郑郑 以以 陪陪 邻?邻邻?邻 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邦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 之之 厚厚,君君 之之 薄薄 也。也。 厚了厚了,您(秦国)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您(秦国)的国力也就(相对)削

19、弱了。 焉: 焉:哪里哪里,怎么。怎么。 陪陪:增加。增加。邻:邻: 邻国邻国,指晋。指晋。之:之:两个两个“之之”都是用都是用 于主谓之间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若若 舍舍 倘若(您)放弃攻打郑国而倘若(您)放弃攻打郑国而 郑郑 以以 为为 东东 道道 主主 , 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外(秦国)外 行李之行李之 往来往来, 交使臣经过郑交使臣经过郑, 以为: 以为:即即“以之为以之为”,译为译为“把把当作当作”。 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郑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郑在秦东)。秦东)。

20、后世即以东道主为主人的代称。后世即以东道主为主人的代称。行李:行李:外外 交使者。交使者。之:之:主谓之间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共共 (郑国)可以(郑国)可以 其其 乏乏 困困, 君亦无君亦无 所所 害。害。 且君且君 尝尝 为为 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食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食,对您并没有损害。况且您也对您并没有损害。况且您也 晋君晋君 赐赐 矣矣, 曾对晋君施过恩惠曾对晋君施过恩惠, 共( 共(n):):同同“供供”,供给。供给。所害:所害:名词性名词性 的的“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损害。损害。且:且:况且。况且。为:给为:给 予。予。赐:赐:恩惠恩惠,指秦穆公指秦

21、穆公 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 许许 君君 焦、瑕焦、瑕, (晋君)也答应给您焦、瑕两地(晋君)也答应给您焦、瑕两地, 朝朝 济济 而而 夕夕 设设 版版 焉焉, (可是他却)早晨(可是他却)早晨渡过黄河(回国)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 许: 许:答答 应。应。济:济: 渡过。渡过。版:版:指版筑的工事。指版筑的工事。 焉:焉:兼词兼词,“于之于之”,在那里。在那里。 君之所知君之所知 也。也。 (这是)您所知道的事情。那个(这是)您所知道的事情。那个 夫晋夫晋,何厌之有?何厌之有? 晋国晋国,有什么满足呢?有什么满足呢? 之: 之:第一个第

22、一个“之之”用于主谓短语之间用于主谓短语之间,取取 消句子独立性。消句子独立性。所知:所知:名词性名词性“所字所字 结构结构”,知道的。知道的。 夫:夫:代词代词,那。那。 既既 东东 封封 郑 郑,又又 欲欲 肆肆 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界以后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界以后,又想要扩大又想要扩大 其西其西 封封,若不若不 阙阙 秦秦, 将将 焉焉 它西面它西面的边界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它将从哪里取它将从哪里取 取取 之?之? 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东: 东: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在东边。封封 : :疆疆 界界,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

23、用为动词。肆:肆:延伸延伸,扩扩 张。张。阙(阙(qu):):削减削减,侵损。侵损。 焉:焉: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从哪里。从哪里。 阙阙 秦秦 以以 利晋利晋, 削减秦国的土地削减秦国的土地而使晋国得利而使晋国得利, 唯唯 君君 图图 之。之。” 愿您仔细考虑这件事。愿您仔细考虑这件事。” 以: 以:连词连词,表示转折表示转折,却却,而。而。唯:唯: 句首语气词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表示希望。之:之:代代 词词,指代指代“阙秦阙秦 以利晋以利晋”这件事。这件事。 秦秦 伯伯 说,说, 与与 郑郑 人人 盟。盟。 秦穆公(听了)很高兴秦穆公(听了)很高兴,和郑国结了盟。和郑国结了盟。 使杞子、逢孙

24、、杨孙使杞子、逢孙、杨孙 戍戍 之之, 乃乃 还。还。 派杞子、逢孙、杨孙防守郑国派杞子、逢孙、杨孙防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说:说:同同“悦悦”。乃:乃: 于是。于是。还:还:撤军。撤军。 子子 犯犯 请请 击击 之。公之。公 曰:曰:“不不 可。可。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以啊!(我)如果不可以啊!(我)如果 微夫人微夫人 之力之力 不及此不及此 。 没有那个人的力量到不了今天。没有那个人的力量到不了今天。 子犯:子犯:晋国大夫狐偃。晋国大夫狐偃。微:微:如果如果 没有。没有。夫人:夫人:那个人那个人,指秦指秦穆公。穆公。 因因

25、 人人 之力之力 而而 敝敝 之之, 不不 仁;失仁;失 其其 借助人家的力量成功却又去损害他借助人家的力量成功却又去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掉是不仁义的;失掉 所所 与与, 不不 知知 ; 了同盟者了同盟者,是不明智的;是不明智的; 因:因:依靠。依靠。与与(y):):结交结交,同同 盟。盟。敝:敝:损害。损害。知:知:同同“智智”。 以以 乱乱 易易 整整, 不不 武武 。 吾吾 其其 还也。还也。” 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亦亦 去去 之。之。 (晋军)也离开了郑国。(晋军)也离开了郑国。 以:以:用

26、。用。其:其:表表 祈使。祈使。去:去:离开。离开。 资料链接资料链接 鲁之君子鲁之君子左丘明左丘明 左丘明左丘明(约前约前 502约前约前 422),姓丘姓丘,名明名明(一说复姓左一说复姓左 丘丘,名明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品德高尚, 司马迁称其为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鲁之君子”。他的主要作品是依春秋。他的主要作品是依春秋 著成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相著成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相 传我国现存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亦为其所作。传我国现存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亦为其所作。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秦、晋

27、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年(鲁僖公三十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在这之前,郑郑 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郑国没没 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 632 年年(鲁僖公二十八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的晋、楚城濮之 战中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 郑国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 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

28、是于两年后发动了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于两年后发动了 针对郑国的这次战争。针对郑国的这次战争。 左传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为“十三十三 经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 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 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 而作而作, 故又称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春秋三传”。 左传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左传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与 国与 国 语成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基本一致二书在思想倾向上基本一致, 左传与国左传与国 语相比有新的发展语相比有新的发展,其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29、。其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周前期二百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 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 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左 传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不仅创造了多传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不仅创造了多 样缜密的篇章结构、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而且塑造了一系列人物样缜密的篇章结构、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而且塑造了一系列人物 形

30、象。作者既善于用委婉含蓄的笔调来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又善形象。作者既善于用委婉含蓄的笔调来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又善 于记述娓娓动听的外交辞令。于记述娓娓动听的外交辞令。 文本鉴赏文本鉴赏 本文记叙了秦、晋围郑本文记叙了秦、晋围郑,郑大夫烛之武奉命说退郑大夫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的故事,秦军的故事, 赞扬了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伯,解除国难的爱赞扬了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伯,解除国难的爱 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气度、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气度、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 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诸侯各国之间斗争及机智善辩

31、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诸侯各国之间斗争 的复杂性。的复杂性。 _ _ 答案答案 邻厚君薄邻厚君薄 西封阙秦西封阙秦 任务一任务一 了解文意了解文意,把握情节把握情节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 发展有何关系?发展有何关系? _ _ _ 答案答案 (1)文章的第文章的第 1 段用段用“无礼于晋无礼于晋”“”“贰于楚贰于楚”交代秦、 晋交代秦、 晋 围郑的原因围郑的原因,又用又用“晋军函陵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说明攻方的态势,暗暗 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示

32、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为下文 的故事发展做了铺垫。的故事发展做了铺垫。(2)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无礼于晋”及及 “贰于楚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这就为烛之武说服 秦伯提供了可能性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晋、秦两军晋、秦两军,一一 在函陵,一在氾南,两军分驻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在函陵,一在氾南,两军分驻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 伯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伯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2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请

33、结合原文填写下表。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请结合原文填写下表。 劝说托词劝说托词(原文原文) 劝说方法劝说方法 郑既知亡矣;越国以鄙远郑既知亡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君知其难也;焉用 亡郑以陪邻亡郑以陪邻 挑拨离间挑拨离间,步步紧逼步步紧逼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君亦无所害 答案答案 欲擒故纵欲擒故纵,分析利害分析利害 邻之厚邻之厚,君之薄也;夫晋君之薄也;夫晋, 何厌之有;若不阙秦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将焉取之 设身处地设身处地,循循利诱循循利诱 3 秦先与晋联合围郑秦先与晋联合围郑, 后又后又“与郑人盟与郑人盟”, 秦的行为合乎秦的行为合乎“礼礼” 吗?吗

34、? _ _ _ 答案答案 秦晋两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秦晋两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 主要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主要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 文公无礼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其实而且还依附楚国。其实,秦国与晋联合的目的主要还是秦国与晋联合的目的主要还是 想借此获得更大的利益。烛之武正是看到秦穆公这种贪婪的性格想借此获得更大的利益。烛之武正是看到秦穆公这种贪婪的性格, 才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他才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他“与郑人盟与郑人盟”。对于秦国来说。对于秦国来说,先联,先联 晋围郑,后与郑结盟,都是出于利益的考虑,与晋围郑,后与郑结盟,都是出于利益的考虑,与“礼礼”并没有太大并没有太大 的关系。的关系。

35、任务二任务二 赏析人物形象赏析人物形象 4面对国难面对国难,郑国君臣分别有哪些表现?郑国君臣分别有哪些表现? _ _ _ 答案答案 佚之狐出谋划策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力荐烛之武。郑伯从谏如流郑伯从谏如流,情情 真意切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感动了烛之武。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深明大义,承承 担了赴秦说退秦师的重任。担了赴秦说退秦师的重任。 5阅读全文阅读全文,你认为烛之武是怎样一个人?请简你认为烛之武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分析。要分析。 _ _ _ _ 答案答案 本文的篇幅虽然不长本文的篇幅虽然不长, 但烛之武这一形象却刻画得相当但烛之武这一形象却刻画得相当 丰

36、满。文章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丰满。文章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充分展示了他作为充分展示了他作为“志士志士”“”“勇勇 士士”“”“辩士辩士”的性格的性格特征。特征。 形象形象 具体表现具体表现 志士志士 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的满腹烛之武的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表,但郑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表,但郑 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 最终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 最终 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营。这足以说明他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营。这足以说明他 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勇士 两方交战两方交

37、战,生死未卜生死未卜,出使秦营出使秦营,成败难料。烛之武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夜缒而 出出”,勇入秦营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展示了他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展示了他 的勇士形象的勇士形象 辩士辩士 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运侃侃而谈。他运 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智慧,反复向秦伯陈述利害。实则为郑反复向秦伯陈述利害。实则为郑,但表面上却但表面上却 处处为秦国着想。最终说服秦伯处处为秦国着想。最终说服秦伯,使其退兵使其退兵 任务三任务三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6 秦国撤军并协助郑国守城秦国撤军并协助郑国守城, 晋文公

38、不攻打秦军并从郑国撤军晋文公不攻打秦军并从郑国撤军, 这是烛之武离间秦、晋联盟的必然结果吗?请网上搜索这是烛之武离间秦、晋联盟的必然结果吗?请网上搜索“春秋笔春秋笔 法法”“”“重耳流亡重耳流亡”“”“重耳复国重耳复国”“”“城濮之战城濮之战”等有关资料等有关资料,了解春了解春 秋时期各国的形势秋时期各国的形势,就这一问题发表你的看法。就这一问题发表你的看法。 _ _ _ 【参考示例】【参考示例】 (观点一观点一)从文章本身来看从文章本身来看, 烛之武退秦师意烛之武退秦师意 在褒扬烛之武的智勇精神在褒扬烛之武的智勇精神,至于最终解救郑国是否因烛之武一人之至于最终解救郑国是否因烛之武一人之 力则

39、不必苛求。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力则不必苛求。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而左传而左传是左丘是左丘 明为春秋所作的注解,它也秉承了明为春秋所作的注解,它也秉承了“春秋笔法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也。春秋笔法,也 叫叫“微言大义微言大义” ,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 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烛之武退秦师 之所以广为后人关注、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烛之武退秦师 之所以广为后人关注、 传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传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 危挺身而出的精神以及他高超

40、的论辩艺术,而这些正是左危挺身而出的精神以及他高超的论辩艺术,而这些正是左丘明褒扬丘明褒扬 的。的。 (观点二观点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 晋文公撤军是因为不愿意同时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 晋文公撤军是因为不愿意同时 与秦、楚发生冲突,两面树敌。联系当时背景,晋、楚刚刚进行了与秦、楚发生冲突,两面树敌。联系当时背景,晋、楚刚刚进行了 城濮之战,虽然最终是晋国获胜,晋文公也成就了他的霸主地位;城濮之战,虽然最终是晋国获胜,晋文公也成就了他的霸主地位; 但晋军并未重创楚军的有生力量。晋国的西方有强秦觊觎,南方有但晋军并未重创楚军的有生力量。晋国的西方有强秦觊觎,南方有 强楚威胁。因此,据当时的社会形势来看,在烛之武的诱导下,秦强楚威胁。因此,据当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1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ppt)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