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省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鳅田稻是指在同一块稻田中既种稻,又养鳅,从而形成“水稻护鳅,鳅吃虫饵,鳅粪肥田”的天然食物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稻等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了物质和
2、能量B.泥鳅粪肥田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鳅田稻生态系统提高了物质的转化效率和能量传递效率D.在鳅田稻中,水稻与泥鳅是原始合作的关系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于微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C.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波动3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B.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C.a-b时间段内,该锂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b-c时
3、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可能会引起组织液含量增多D.处于稳态时,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稳定不变5下图中,A、B、C表示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转速的匀速旋转的转盘上。A放在转盘的圆盘上,B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C放在转盘正中,外面套上开小窗的暗箱。下列说法错误的( )A.若A花盆随转盘旋转,花盆中的小苗将会背离圆心生长B.若C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旋转,C花盆中的小苗将会直立生长C.若B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单侧
4、光源生长D.若B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小窗生长6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每只成年大熊猫每日进食竹子量可达1238kg。大熊猫可利用竹子中8%的纤维素和27%的半纤维素。研究人员从大熊猫粪便和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回
5、答下列问题:(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_。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稀释液接种至以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分类属于_培养基。(2)配制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目的是_。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常用方法是_。(3)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液稀释适当倍数后,取01mL涂布到若干个平板(每个稀释度至少涂布三个平板),对菌落数在_的平板进行计数,则可根据公式推测大熊猫新鲜粪便中纤维素分解菌活菌数(4)为高效降解农业秸秆废弃物,研究人员利用从土壤中筛选获得的3株纤维素分解菌,在37条件下进行玉米秸秆降解实验,结果如表所
6、示。在该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的是菌株_,理由是_。菌株秸秆总重(g)秸秆残重(g)秸秆失重(%)纤维素降解率(%)A20015124501614B20015323501492C200142290023328(10分)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1。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1)当棉花生长到一定高度后,棉农常常会摘掉其顶芽,目的是解除_,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2)从图1可得出乙烯的生理作用是通过促进_ 和_来促进番茄果实
7、成熟。(3)由图2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_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_(填“A”或“B”或“C”)。(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要比茎_(填“高”或“低”),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根的生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提高了植物体内某种酶的活性,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被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有关。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
8、和乙组。步骤2:给甲组适宜强度的可见光光照,给乙组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_光照。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的生长状况和高度,并测量两组植株中_的含量。预测实验结果:甲组植物生长高于乙组 _。9(10分)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乙图_点浓度可以表示甲图处顶芽生长素浓度,_点表示处侧芽生长素浓度。处侧芽生长受抑制的原因是_,解决的办法是_,此后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10-6molL-1(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
9、右侧光照射下,乙图_点浓度可表示侧生长素浓度;_点表示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生长。(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点浓度。表示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_点浓度,因此根将_生长。这种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 _的特点。(4)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茎的远地侧的是_。(5)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
10、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此人所做实验的自变量_,因变量是_。10(10分)下为某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填“X”“Y”或“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填“X”“Y”或“常”)染色体上,(2)2的基因型为_,1的基因型为_。(3)若3和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4)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若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
11、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11(15分)这几年,市场上销售的有些豆芽在生产时添加了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如生长素类、乙烯利(乙烯类)等物质,如果处理得当,对人体危害并不大。请回答:(1)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_。(2)植物激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错误的有_。A.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相比,植物激素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B.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常常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C.乙烯可以催化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由于人体没有相应受体,所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不良
12、影响(3)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初始长度为8mm),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表所示(“-”表示未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表示用相应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越多,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就越高)。实验一实验二组别生长素类似物的量大豆芽长度组别乙烯利的量大豆芽长度A-16mma-16mmB+24mmb+14mmC+33mmc+12mmD+23mmd+10mm从实验一的_组结果来看,植物自身也产生生长素,促进了胚轴的伸长。通过实验一_(填“能”或“不能”)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既能促进胚轴生长也能抑制胚轴生长的结论。由实验二可以
13、得出的结论是_。(4)兴趣小组又探究了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第一次实验绘出了图甲,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对茎和根生长的影响:第二次实验,通过处理扦插的枝条绘制出图乙。图甲中曲线表示2,4-D对_(填“根”或“茎”)生长的影响,判断的依据是_。据图乙分析,该小组的同学认为2,4-D浓度为12ppm时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你认为是否合理,_,理由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2、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
14、法之一(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2)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详解】A、水稻等作为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了物质和能量,A正确;B、泥鳅吃饵料、泥鳅粪肥田,使得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15、B正确;C、人们种稻、又养鳅等活动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得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D、原始合作是指双方互利,但双方离开后,都能各自生存,水稻与泥鳅是原始合作的关系,D正确。故选C。2、D【解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属于数量特征,A正确;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中的集群分布,B正确;C、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
16、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C正确;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D错误。故选D。3、B【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当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增大;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下降。【详解】A、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图中a点和b点出生率/死亡率都是1.5,但具体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未知,所以增长率不一定相等,A错误;B、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是c点,此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鲤鱼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B正确;C、a-b时间段内,鲤鱼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大于1,该锂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错
17、误;D、b-c时间段内,鲤鱼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先大于1之后小于1,所以该鲤鱼种群的数量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故选B。4、D【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稳态及组织水肿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详解】A、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A正确;B、免疫细胞位于血浆和淋巴中,故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正确;C、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可能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从而使组织液增多,C正确;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并不是稳定不变的,D错误。故选D。5、A【解析】A、影响A花盆中的小苗
18、生长素分布的外力为离心力,生长素主要分布于外侧,小苗将会向圆心生长,A项错误;B、若C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转,小苗处于黑暗环境中,生长素分布均匀,因此C花盆中的小苗将会直立生长,B项正确;C、若B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只有当小窗转到光源方向时小苗才接受一次单侧光照,小苗将弯向光源生长,C项正确;D、若B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则小苗表现为接受间断的单侧光照射,光源来源于小窗,所以向小窗弯曲生长,D项正确。故选A。6、A【解析】1、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
19、替;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不经历苔藓阶段,A错误;B、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B正确;C、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如干旱)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即人类的活动会使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C正确;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即群落演替
20、向着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D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 .葡萄糖苷酶 .纤维素 .选择(2) .为了杀死培养基中的所有微生物(微生物和芽孢、孢子) .不接种培养(或空白培养 )(3)30300(4) .C .接种C菌株后秸秆失重最多,纤维素降解率最大【解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的实验原理:(1)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2)在培养基中
21、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小问1详解】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稀释液接种至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从功能上分类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故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分类属于选择培养基。【小问2详解】配制培养基
22、灭菌的目的是为了杀死培养基中的所有微生物(微生物和芽孢、孢子)。为检测灭菌效果可对培养基进行空白培养,即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无菌落出现,说明培养基灭菌彻底,否则说明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小问3详解】为测定大熊猫新鲜粪便中纤维素分解菌活菌数,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适宜的条件下对大熊猫新鲜粪便中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纯化并计数时,对照组应该涂布等量的无菌水。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液稀释适当倍数后,取0.1mL涂布到若干个平板(每个稀释度至少涂布三个平板),对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则可根据公式推测大熊猫新鲜粪便中纤维素分解菌活菌数。【小问4详解】测定酶活力时
23、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由表格可知,在适宜的条件下,C菌株在相同的温度和时间下,秸秆失重最多,纤维素降解率最大,说明该菌株的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活力最大。8、(1)顶端优势 (2) .细胞壁松弛酶活性 .果实色素积累 (3) .抑制 .B (4) .低 .两重性 (5) .(一定强度的)紫外光 .3亚甲基氧代吲哚 .甲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少于乙组【解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如果摘除顶芽,侧芽会很快就发育成枝条。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原
24、理,对作物、果树、花卉等进行整枝、打杈或摘心,调整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作物和果树产量以及花卉的观赏价值。【小问1详解】当棉花生长到一定高度后,棉农常常会摘掉其顶芽破坏其顶端优势,侧芽部分生长素浓度降低而促进营养生长。【小问2详解】分析图1可知,随着果实成熟,细胞壁松弛酶的活性增强,果实颜色变深,故乙烯的生理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和果实色素积累来促进番茄果实成熟的。【小问3详解】分析图示可知:加入CaCl2后种子胚轴生长速率下降,故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图示的B点后生长速率快速上升,由此判断最可能是在图中的B点加入了赤霉素。【小
25、问4详解】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比茎要高,故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小问5详解】根据题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可见光中紫外线的有无,根据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甲组作为对照组,应该给予适宜的可见光,乙组作为实验组给予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光照,故可设计实验如下: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步骤2:给甲组适宜强度的可见光光照,给乙组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光照。步骤3:实验中应该观察甲组植株生长是否高于乙组,并测
26、量甲、乙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预测实验结果为:甲组植株高于乙组,甲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少于乙组。【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获取图象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考查曲线分析能力。9、 (1).b (2).f (3).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处(侧芽)抑制生长 (4).去除顶芽 (5).g或k (6).c (7).向右(向光)弯曲 (8).e (9).a (10).向重力弯曲 (11).两重性 (12).B (13).C (14).生长素浓度 (15).乙烯浓度及根尖生长情况【解析】1、生长素作用具
27、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顶端优势是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重要体现;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2、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长得快,向光侧分布少,长得慢。【详解】(1)根据甲图所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部位积累。顶芽处生长素浓度处于最适宜芽生长的浓度,即图乙的b点;侧芽受到抑制,其生长素浓度为图乙的f点;由于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处(侧芽),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生长;如果去除顶芽,将减少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顶端优势被解除。(2)将该
28、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乙图g或k点浓度可表示侧生长素浓度;c点表示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向右(向光)弯曲生长。(3)若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由于生长素受重力的作用,会从侧运输到侧、会从侧运输到侧,对于根来说: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的生长,对应于乙图的e点,侧生长素浓度降低,对应a点,促进根的生长,因此根将向重力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4)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B(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茎的远地侧的是C(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茎的生长弱)。(5)根据实
29、验过程可知,“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因变量是乙烯的浓度及根尖生长情况。【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过程图,考查生长素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掌握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其次要求考生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10、(1) .常 .X(2) .AaXBXb .AaXBY#AAXBY(3)1/24(4) 3/10 .1/8【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I-1和II-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III-2),说明甲
30、病是隐性遗传病,隐性病看女患者,若其儿子出现正常个体,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病。例如I-1的儿子正常,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III-3和 III -4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孩子 IV-2、IV-3,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但III-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小问2详解】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就甲病而言, I-1的甲病基因型是aa,-2的甲病基因型为Aa,-2的基因型是aa
31、,-1的甲病基因型为Aa ,所以-1的基因型为Aa或AA。就乙病而言,IV-2、IV-3均患有乙病,基因型是XbY,所以 III-3的基因型是XAXa,II-2和II-1均不患乙病,基因型分别是XBXb和XBY,1是不患乙病的男性,其基因型为XBY。所以,II-2的基因型是AaXBXb,-1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小问3详解】就甲病而言,-2的甲病基因型为Aa,-2患有甲病,所以-1的基因型是Aa。所以-3甲病的基因型是A-。就乙病而言,-3和-4生有两个患有乙病的儿子,所以-3的基因型为XBXb,已知-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所以-4的基因型是AaX
32、BY,若-3 A-XBXb( 1/3AAXBXb、2/3 AaXBXb)和4 AaXBY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aaXbY=2/3 1/4 1/4=1/24。【小问4详解】-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其基因型是Aa,-3甲病的基因型是A-,-1是不患甲病的,所以不可能是aa,所以只能是AA或Aa,-1的基因型是Aa的概率是6/10=3/5。已知-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所以-4的基因型是XBY,-3的基因型为XBXb,-3乙病杂合子的概率=1/2,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AaXBXb的概率是3/5 1/2=3/10,若1 XBX-与一个正常男性XBY结婚,
33、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2 1/4=1/8。【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根据遗传系谱图写出不同个体的基因型,计算相关概率。11、(1) 发育中的种子(2)AD(3) .A .不能 .乙烯利能够抑制胚轴生长(4) .根 .随着2,4-D浓度的升高,对曲线发挥抑制作用时,对曲线仍然发挥促进作用 .否 .未测定2,4-D浓度为12ppm左右时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解析】1、分析实验一: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因变量是大豆芽的长度,生长素浓度为0的是空白对照组,由表格信息可知,和空白对照组相比,B、C、D实验中大豆芽生长速率大,说明生长素促进大豆芽生长,促进作用随生长素浓度逐渐升高,先增大后
34、减小。2、分析实验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烯利的浓度,因变量是大豆芽的长度,a乙烯利浓度是0,属于空白对照组,与a相比,b、c、d大豆芽长度减小,因此乙烯利对大豆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乙烯利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小问1详解】生长素主要合成的部位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小问2详解】A、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A错误;B、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常常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如植物生长发育早期主要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起作用,而后期主要是脱落酸和乙烯起作用,B正确;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脱落酸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正
35、确;D、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D错误。故选AD。【小问3详解】据表格数据可知,A组未加生长素类似物,但大豆芽长度从初始长度为8mm变为16mm,故推测植物自身也产生生长素,促进了胚轴伸长;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表格信息可知,B、C、D三组实验可知,与对照组相比,三组实验的生长素都具有促进作用,因不能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由实验二数据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加入乙烯利的实验组的大豆芽长度都减小,因此乙烯利能够抑制胚轴生长。【小问4详解】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强,据图可知,随着2,4-D浓度的升高,对曲线发挥抑制作用时,对曲线仍然发挥促进作用,故表示2,4-D对根的影响;由于未测定2,4-D浓度为12ppm左右时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故不能认为12ppm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