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 高三 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1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 ,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小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 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
2、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 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
3、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 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2 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
4、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 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
5、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 以后者为多。 D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D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 方面可谓
6、异曲同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3 曾被广泛传唱。 B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C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6 分)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 言文,完成 4 7 题 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学,尝以修身与写赋试国子监,周必大、刘珙皆期以远器
7、。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为礼部试官。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 他日,上问袁枢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曰:“可与寺监簿。”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曰:“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 遂历陈往事, 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 。上曰:“朕不至与此曹图事帷幄中。”枢谢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章悖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曰:“吾为史官,书法不隐,
8、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曰:“无愧古良史。” 权工部郎官,累迁兼吏部郎官。两淮旱,命廉视真、杨、庐、和四郡。 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瓜洲新城,专为退保,金使过而指议,淮人闻而叹嗟。谁为陛下建此策也?” 迁大理少卿。通州民高 氏以产业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纳厚赂曲庇之,枢直其事以闻,人为危之。 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 。 诏权工部侍郎。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光宗受禅,叙复元官。 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江陵濒大江,岁坏为巨浸,民无所托。楚故城楚观在焉,为室
9、庐,徙民居之,以备不虞。种木数万,以为捍蔽,民德之。开禧元年,卒,年七十五。创作易传解义及辩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选自宋史袁枢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4 A归陈 /两淮形 势谓 /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 /徒知备江 /不知保淮 /置重兵于江南 /委空城于淮上 /非所以戒不虞 / B归陈两淮形势 /谓 /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 /徒知备江不知 /保淮置重兵于江南 /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 C归陈两淮形势 /谓 /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 /徒知备江 /不知保淮 /置重兵于江南 /委空城于淮上 /非所以戒不虞 / D归陈 /两淮形势谓 /两淮坚固则长江可
10、守 /徒知备江不知 /保淮置重兵于江南 /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 /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自明朝以后的中 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B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累迁,表示官职多次调动。在古代,超迁、擢、陟、拔等表示官职的升迁,而谪、黜、窜、左迁等则表示降职贬官。 D通鉴纪事本末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纪事本末体”兼有纪传、编年二者优点,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
11、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袁枢文才突出,学识渊博。他少年时努力 学习,曾经以修身与写赋参加国子监考试,后又参加礼部考试,得词赋科第一。周必大、刘珙看好他的前程。 B皇帝关心提拔袁枢,袁枢借史事劝诫皇帝。袁枢积极进言,敢于弹劾权贵,御史冷世光违法乱纪,袁枢弹劾他,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 C袁枢为人正直,修史秉笔直书。他负责修国史,章悖是他的同乡,向他委婉请求修饰自己的传记,被袁枢严词拒绝,皇帝知道后赞赏了袁枢。 D袁枢为民办实事,体恤百姓。他在江陵任职,江陵靠近长江,每年遭受水患,百姓遭殃;他建草房安置百姓,种树木防备水灾,百姓感激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10 分 ) ( 1)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 译: ( 2)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 5 译: 古代诗歌鉴赏 (11 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8-9 题。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 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8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5 分) 答: 9“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 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6分) 答: 名句名篇默写 (6 分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苏轼在赤壁赋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 , 。 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 , 。 荀子在劝学认为人的知识、道德、 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 11)、四( 12)两大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