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 课 土 壤的成分 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包括有砂、 黏土、 水、 空气、 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动物、 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腐殖质。 2 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土壤的组成成分。 知道借助工具和科学方法探究土壤的成分。 3 科学态度、 STSE 在自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土壤标本中的土壤成分比例有所不同。 能够认真观察搜集的信息,能够认真思考探究问题。意识到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 土壤,认识到土壤对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包括砂、黏 土、水、空气、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动物、微
2、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腐殖质。 教学难点: 探究土壤的成分,学生通过观察-做出猜想-验证猜想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 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等探究技能。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土壤标本、托盘、放大镜、镊子、烧杯、搅拌棒、塑料袋。 教师准备:提前静置的用水分离土壤的实验材料、学生采集土壤时的一些发现的 记录(文字、图片、实物)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前我们分别在本地不同地方采集了土壤标本, 仔细观察, 有什么新的发现? (土 壤内部的颜色比表面浅。土壤中有的地方发黑)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这节 课我们就来研究土壤中有什么? 板书:土壤的成分 二、 活动 观察土壤 活动 一
3、 观察土壤中有什么 1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对土壤进行观察?可以怎么做? 2分组实验:分别观察不同地方采集的土壤,用眼睛看,用手捻、揉,用鼻子 闻,用放大镜等方法观察土壤里面有什么,并将你的发现分类记录下来。 3交流汇报。 小结:土壤湿润可能有水,能看见小石子、小沙砾、动物的残体,闻起来有些腐 烂的气味,可能有动植物腐烂的物质。 师: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物质我们称为腐殖质。 活动 二 分离土壤中的物体 1师:刚刚我们感觉到土壤湿润可能有水,怎样才能证明呢? 生:将土壤放入塑料袋,然后密封塑料袋,并将其放到太阳下晒。 2通过前面的观察,我们发现土壤中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点,你能想办法分离 土壤中的这些不
4、同物质吗? 3出示筛子,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土壤成分。 4 小结方法: 颗粒大小不同 用筛子筛; 轻重 (质量) 不同用水分离 (轻 重、重量等不同是指两种物体的质量不同,既同等体积下物体的轻重不一样) 5用水分离的方法来观察土壤中的物质该怎么做?猜想:用水分离的方法可以 将土壤分离成几部分? 6实验验证:先准备好一杯清水,再将一部分土块轻轻放入水中,细心观察土 块到达水底的过程中有什么现象?然后用搅拌棒把水中的土块搅拌分散, 然后静 置 5-8 分钟后,观察沉降物大致分成几层,每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7学生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8观察比较几种不同地方采集过来的土壤,在水里的成分比例一样吗?
5、9总结:沉积物按粘土、粉沙、沙、砂砾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土壤颗粒越来越 粗;不同地方的土壤的成分比例不同。 活动 三 土壤中有水和空气吗? 1师:还记得我们刚才装入塑料袋里,放在太阳下的土壤吗?观察后我们发现 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生:塑料袋上面有很多水,说明土壤里面有水。 2师:刚刚将土壤放入水里的时候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有泡泡冒出来,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3教师演示火烧土壤的方法,你闻到气味了吗?什么味? 土壤的颜色发生改变了吗? 总结:土壤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有砂、黏土、水、空气,另外还有动植物的 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腐殖质。 4整理材料,清理桌面。 三、总结提升 石子、 金属丝、动植物残体会一直以这种状态存在于土壤中吗?所有地方的土壤 都会是一样的吗?课后可以继续研究、观察土壤,也可以借助网上的资料或询问 父母进行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