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说知识梳理与练习(附答案)“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叙可议,先叙后议,或夹叙夹议,来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马说等就属这一文体。“说”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师说,就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作 家 作 品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自称“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中
2、进士,先后任节度使判官、监察御史。因上书言免徭役赋税,被贬为阳山令。宪宗时,随裴度平定淮西藩镇叛乱,升刑部侍郎。因劝阻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量移袁州。穆宗时,任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等职。谥号“文”,世称韩文公。韩愈以复兴儒学为己任。在文学上,韩愈反对骈俪文风,提倡散体,领导了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我国古代语言巨匠之一,对古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韩愈要求文章写作要语言独创和“文从字顺”。他的诗歌有以文为诗的特点,亦能自成一派。有韩昌黎集。知识链接古文运动: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
3、观点。主张学习先秦“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故称作“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古文”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散文文法。创 作 背 景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在唐代仍沿袭着魏晋以来的封建门阀制度,凡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柳宗
4、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对此就有描述:“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可以说,韩愈的师说针对当时以从师为耻的不良社会风气而写的。这篇文章体现出极大的反抗错误潮流的勇气。导 图 梳 理整 体 把 握1.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韩愈倡导的是怎样的社会风尚?【解析】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总说老师的职责,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2.第二段中,韩愈怎样批评当时的不良风气?【解析】第二段中,首先通过“
5、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在从师学习方面的对比,来揭示世风流弊。然后围绕“学什么”和“向谁学”两个方面,对当时的风气予以批判。“童子之师”部分紧扣“学什么”进行阐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部分紧扣“向谁学”进行阐述。充分体现了韩愈文章章法谨严的风格特点。3.联系第一、二段,分析第三段举出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解析】第三段证明了分论点: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其贤不及孔子”是联系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联系第一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文 章 解 读文章开篇立论,第一段正面提出从师之重要、师之作用以及从师之道等论题。“学者必有师”
6、“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传道、受业、解惑”阐明了师之作用。不以贵贱少长为准,而以闻道之先后和“道之所存”为本,是从师之道的基本原则。作者以干脆利索的语言,提出了这些论点,句句言之有理,语带感情,体现了极强的逻辑力量和感情力量。又间以有力的反问句式,显示了咄咄逼人的气势,使文章具有不可反驳的特点和巨大的说服力。第二段以破论为主,先慨叹师道之不传,再逐层批驳当时流俗耻于从师的错误风气。在驳论时,主要使用了对比的方法,一是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进行对比,论证了从师或耻于从师,是造成“圣益圣”与“愚益愚”的原因所在。通过对比,使耻于从师之谬不言自明。二是将为子择师与自己耻于从
7、师进行对比,使耻于从师者的昏聩糊涂昭然若揭。三是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进行对比,显示出士大夫的耻师是不明智的。第三段以孔子从师为例证,进一步论述了学者必从师的道理,此论据极有说服力。此段还提出“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重要论点,对后人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针对当时社会士大夫“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鲜明地提出了学者必有师的主张;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明确阐述了“传道受业解惑”是为师的职责;深刻论证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进步观点,表现出作者不合于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文章有破有立,
8、先立后破,立论理由充足,破论反驳有力。全文说理透辟,论证雄辩,能服人以理,感人以情。本文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如使用不少排比句、对偶句,富于气势和节奏,体现出对称美和整齐美。还穿插一些反问句、感叹句,起到了帮助作者论证论点和抒发感情的作用。具体特点有:(1)整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
9、是排偶句。(2)一个意义,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名 句 赏 析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10、贤于弟子。这句话说明了师生关系是辩证的,教学可以相长。从上下文意来看,这句话紧随孔子从师的事例之后。孔子是人们心中的至圣先贤,但他也曾经向很多人求教,向才德不及自己但有所专长的人学习,更何况普通人呢?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即要以能者为师。这既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也是第一段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升华。韩愈的观点对于今天的教育仍有借鉴意义。课 后 练 习1.文学常识韩愈字,祖籍河北昌黎,世称“”,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谥号“文”;又称“”。韩愈是唐代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2.理解性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篇指
11、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的观点是相同的。(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所描述的现象一样。(4)韩愈在师说里认为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看不起技师、工匠等下层百姓,但“_”,这岂不是咄咄怪事。(5)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6)韩愈师说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年龄,并用“_,_”说明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7)韩愈师说中用孔子曾拜郯子、苌弘、
12、师襄、老聃为师的例子来说明了一个观点:“_”。(8)韩愈在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以赠李蟠的原因是“_”。3.简答(1)根据原文,说说韩愈是针对怎样的社会状况倡导师道回归的?(2)本文中有关“尊师”和“重道”的观点,是否适合现代社会?类 文 拓 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13、,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节选自韩愈师说)材料二:圣人之道,有趋其名而好之者,有安其实而乐之者。韩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何者?其为论甚高,其待孔子、孟轲甚尊,而拒杨、墨、佛、老甚严
14、。此其用力,亦不可谓不至也。然其论至于理而不精,支离荡佚,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昔者宰我、子贡、有若更称其师,以为生民以来未有如夫子之盛,虽尧舜之贤,亦所不及。其尊道好学,亦已至矣。然而君子不以为贵,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之污而已矣。若夫颜渊岂亦云尔哉!盖亦曰“夫子循循焉善诱人”。由此观之,圣人之道,果不在于张而大之也。(节选自苏轼韩愈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强调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B材料一使用的句式变化多样,语气也有所不同,如“其可怪也欤!”是质疑的语气。C苏轼认为韩愈对儒家学说极为推崇,研究学术也极尽
15、心,但他的言论有思想却不精深。D苏轼认为对待“圣人之道”,应像颜渊那样“安其实而乐之”,即心契于学说的实质。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2)由此观之,圣人之道,果不在于张而大之也。3.苏轼曾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而在材料二中苏轼却批评他“未能乐其实”,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参考答案【课后练习】1.退之 韩昌黎 韩吏部 韩文公 古文 文起八代之衰2.(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
16、群聚而笑之(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7)圣人无常师(8)余嘉其能行古道3.(1)韩愈主要是对当时的人们(尤其是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风气进行批判,倡导师道的回归。比如原文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等句,直指社会问题,以笔为矛,对当时人们耻于问师学道的风气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针砭。(2)观点一:不适合。古代虽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但在封建社会官本位的社会环境下,教师是被看不起的。到了唐代,仍延续着士族子弟以向老师学习为耻之事。在这种恶劣风气盛行的情况下,韩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疾呼“学者必有师”“
1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之理,确实有很大震慑力。今天,教育有了空前发展,教师的职能、地位,从师的必要和为师的荣耀感,都从根本上得到了肯定。因此,这种观点已无现实意义。观点二:适合。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国家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成败。今天,“道”的内容早已不仅仅是儒家经典,但“尊师”“重道”的思想仍指引着人们。所以“尊师”“重道”现实意义仍存在,而且永不过时。【类文拓展】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是质疑的语气”错,“其可怪也欤”是带有讽刺的感叹语气。2.(1)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
18、了。(2)由此看来,圣人的学说,果真不在于如何张扬夸大。3.不矛盾。“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强调的是韩愈在儒学复兴上的贡献;而“未能乐其实”强调韩愈自身的理论有思想却不精纯。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不但不矛盾,反而更全面客观评价了韩愈在儒学方面的成就。【参考译文】材料一:略材料二:(对于)圣人的学说,有趋慕学说的名声而喜欢它的,有心契于学说的实质而热爱它的。韩愈对于圣人的学说,大概也只知道喜欢它的名声,却未能做到热爱它的实质。为什么呢?他提出理论的格调非常高远,他十分尊敬地对待孔子、孟子(的学说),却非常严厉地抗拒杨朱、墨子、佛教、老子(的学说)。这说明他对圣人学说的心力,也不能说不到极点了。但是他的理论思想却不精纯,支离破碎,东拉西扯,往往违背了自己的说法却不知道。从前宰我、子贡、有若交替称赞他们的老师(孔子),认为从人类诞生以来没有像孔子那么伟大的人,即使像尧舜那样贤明,也赶不上他。他们尊崇(孔子)的学说并热衷学习(孔子的)学说,也算是到了极点的。但是君子不认为他们可贵,说:宰我、子贡、有若,他们的智慧足够知道对圣人夸大其词罢了。至于颜渊,难道也这样夸大其词吗?颜渊(对孔子的评价)说“先生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由此看来,圣人的学说,果真不在于如何张扬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