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024年 单元测试卷一 、选 择 题1. (3分)公元581年,如果你是生活在长安城内的一位市民,你知道的重大事件是( )A. 外戚杨坚建立隋朝B. 杨坚统一全国C. 杨坚命令全国臣民开凿大运河 D. 亚洲各国使者到长安城内观光2. (3分)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 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上述材料反映了隋朝( )A. 统治十分残暴 B. 洛阳盛产粮食C. 横征暴敛无度 D. 社会经济发展3. (3分)如图为隋朝大运河。以下内容属于对大运河客观评价的
2、是( )A. 隋炀帝下令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畅游江都B.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C. 大运河滥用民力是导致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D. 大运河的开通表明了皇帝处于最高的地位4. (3分)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是指( )A. 科 举 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 D. 八股取士5. (3分)有人曾评论:单论其功绩,二者不相差。单论其才能,炀帝甚于文帝,是圣君的潜力股。但是两帝“用心”不一。文帝虽 然苛政,但保证了人民的基本权益,也在事实上避免了战乱的威胁。而炀帝虽然功绩斐然,但急于建“不世之功”,为了一己名义
3、,滥用皇权,不顾百姓权益,终引发大乱。与材料描写不相符的是( )A. 隋炀帝才能卓越并且功绩斐然 B. 隋文帝功绩巨大但实行过苛政 C. 隋炀帝不顾百姓权益引发大乱D. 隋文帝急于求成导致隋朝灭亡6.二 下 省一 部(3分)如图是唐太宗时期完善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度 B. 科举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世袭制7. (3分)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开垦土地),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A.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C. 严惩贪官污吏B.首创殿试,创立武举D. 善于纳谏,提倡节俭8. (3分)“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
4、材料中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A. 农业发展 B. 政治清明 C. 经济繁荣 D. 商业活跃9. (3分)从如图的图表中分析出与下列哪些事例无关( )A. 唐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B. 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 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 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单位:万户841615300贞观末年武周末年开元末年唐朝户数增长图10. (3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共同之处有( )A. 创立殿试制度B. 完善三省六部制 C. 重用人才D.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注意“戒奢从简”11. (3分)“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5、上述史料介绍的 农用工具(如图所示)最早出现于( )A. 西 汉 B. 东 汉 C. 唐朝 D. 隋 朝12. (3分)下列哪项内容最能说明唐朝时丝织技术的高超( )A. 丝织品种多 B. 丝织品色丰富C. 透五丝绸衣看胸前痣 D. 丝织数量多13. (3分)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 )A. 设西域都护管理新疆B. 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 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D. 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14. (3分)当时最著名的诗人、画家、雕塑家、书法家、文学家,大都或长或短地在长安城中居住过,长安城留下了他们辉煌的 文学艺术
6、品,使整个文艺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绚丽多彩的景象。这说明了( )A. 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B. 长安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C. 长安的规模十分庞大D. 长安是唐朝的都城15. (3分)下列唐朝艺术家与其艺术特点的对应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颜真卿 -端正劲美B. 欧阳询-方折峻丽,笔力险劲C. 阎立本-擅长风俗画D. 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16. (3分)对如图人物的评价,准确的是( )A. 出使西域,不忘使命B. 东渡日本,弘扬佛法C. 西游天竺,求取佛经D. 主动请缨,和亲塞外17. (3分)以下三句诗词确定的主题是(华夏接蓬莱,鉴真东渡晁衡来,友谊花常开遣唐使节通,奈良文化矗高峰
7、,璀盛唐风风月庆同天,一衣带水紧相连,梅樱永并妍A. 唐朝的影响力C. 唐朝与印度半岛的联系)B. 鉴真法师对日本的影响D. 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18. (3分)天宝元年(742年)唐全国有55万军队,其中49万驻守边境,归各地节度使掌握。河北幽州(今北京市)、成德(今 河北定州市)、魏博(今河北大名县)三镇在位的57个节度使中,由朝廷任命的只有4人,其余53人或擅立,或为士兵拥立。这一 现象说明了( )A. 天宝元年节度使已经完全摆脱了唐朝皇帝的控制B. 天宝元年的节度使拥有极大的自主权C. 节度使的出现是唐朝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D. 节度使在天宝元年开始发动内乱19. (3分)如图内容可以用
8、来研究(A. 安史之乱的背景C. 五代十国的经过)B. 唐朝灭亡的原因D. 后周强大的原因20. (3分)如图是唐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 项是( )627645年907年755763年唐朝建立618年A. 唐朝灭亡安史之乱玄奘西行 B. 玄奘西行唐朝灭亡安史之乱 C. 安史之乱玄奘西行唐朝灭亡D. 玄奘西行安史之乱唐朝灭亡二 、材 料 题2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朝以前,淮河以南地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显富庶,为了达到对江南富庶地区的控制,也是出于对笙歌月夜的迷恋,曾 久居江都的隋炀帝下令开凿运河,集百万众
9、,耗时六年,运河始成。摘编自袁刚隋炀帝传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大禹)论功不较多。”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唐 胡曾咏史诗 汴水(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炀帝下令修建大运河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两首诗作者观点的共同之处。(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22. (14分)七年级(1)班的小路同学学习了唐朝的历史知识后,对唐朝的强大和繁荣很感兴趣,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探 究和拓展学习,收集了以下材料,请同学们阅读小路同学收集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忆昔(
10、节选)(唐)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成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1)材料一中“开元盛世”是哪个皇帝在位的鼎盛局面?根据材料一中,指出“全盛”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出 现的另一个盛世是什么?作者“杜甫”被称为什么?材料二:“强大的唐,建造了从中亚直到越南,朝鲜北部的大帝国,唐整理并完善了被称为律令的法律,强化了政治体制,并将耕地 均分给农民耕种。唐欢迎外国人,从中挑选有能力的人担任政府官员,在首都长安云集了来自亚洲各地的贸易商人和留学生,留学 僧。”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
11、唐朝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态度是什么?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学习的使节被称为什么? 材料三:天宝末,扬州僧鉴真,始往倭国,大演释教【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说出“倭国”是指哪个国家?“释教”是指传播的什么宗教文化?请再举一例唐与天竺友好往来的史实。(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的主要表现。23.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759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 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
12、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石壕吏。石壕吏(节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材料二: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叛军内部出现的内讧,为唐军平叛创造了有利条件。肃宗即位后, 一边任命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平叛,收复失地,另一方面又迅速从河西、北庭、安西节度使处调兵增援。此外,肃宗还向回纥、于阗、西域等少数民族政权借兵,参加战斗。在叛军的控制区,如河北等地,由于叛军的残暴统治,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反抗 安、史的统治。(1)结合材料一,指出杜甫创作这篇诗作的背景。(2)诗歌内容主要描写了当时怎样的一种情景?诗歌表达的中心是什么?(3)试从材料二总结平定安史之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