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标分析 2011 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下,按照 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79 年 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这四个学段也就 是我们常说的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段和中学阶段。每一个学段目标与内容都是从“识字 与写字” 、 “阅读” 、 “写作” (第一学段为“写话” ,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 ) 、 “口语交际” “综 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的。下面结合第一学段(12 年级)课标在每一个方面具体要求 加以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我们先来看“识字与写字”的课标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
2、 1600 个左右,其中 800 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 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 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 有了一年级的识字和写字基础, 本学年要重在学会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上。 二年级要求学生识字量和写字量都较大,我们使用的鲁教版单是上册就要认识 500 个字,书
3、写 380 个字,和一年级相比,数量都增加了很多,而且书写的多为合体字。翻看我们一年级学生作 业, 不客气地说, 书写是不能过关的。 课标要求第一学段学生的书写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 ,达到“规范、端正、整洁” 。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班内学生的书写,有相当一部分 学生是达不到这一要求的,而我们的课标只是保底要求,也就是最低要求。因此,本学期,我们 必须在指导学生书写上下足功夫。 现在,学生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是学生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期。首先, 在平日教字时,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写字知识,如左窄右宽、左右均等、上小下大、等距均 匀、舒展大方、紧凑紧密、左短右长
4、等。其次,教学生写字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示范书写时 要能离开课本,就能准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对学生不要只讲究一个字的书写遍数,要给 学生以宽松的书写时间,重在写字质量上提出要求。舍得拿出课时进行书法教学和比赛,必然会 促使班级整体书写水平的提高。然后,结合课堂内的写字指导渗透一些相关的书法知识,对学生 大有好处。学生如果在写字过程中初步具有了一定的书法意识,自然会有意识的将字写好,也许 开始写得慢一些,但到后来习惯、字体已经形成自然就写得又快有好。 二年级要让学生学会独立识字, 建议让家长给孩子打印出字生字, 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在读 熟课文,标画出生字词后,让学生给生字注音,并在下面组
5、三个词。组词时先写上课文中的词, 然后通过查字典再扩写两个词, 这样也巩固练习了查字典的能力。 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 字典是学生利用工具书学习的重要技能,要利用边角料时间,举行查字典比赛,每次查几个字即 可,比赛总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 来看“阅读”课标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 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 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
6、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 字。 有关阅读,本学年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训练: (一) 学习默读。 默读, 顾名思义就是不出声的阅读, 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内在的口头语言。 因为默读只用眼看,不用口读,省去了发出声音的时间,所以默读的速度比朗读快,便于集中精 力去思考,能加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默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教学中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 个是急于求成,一开始就不允许学生动嘴唇,
7、不允许点头;另一个则是放任自流,只提要求,不 重训练。该怎样教学生学会默读呢?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默读的兴趣, 教师要经常讲讲默读的好处, 让学生明白默读是一种重要 的阅读方式,既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速度快,又不影响他人,学会默读,还能更好更快地 阅读课外书。其次要逐步训练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默读时要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在 学生初学默读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分散学习难点,只提“不出声,不指读” ,不要求 学生“不动唇” ,待学生具备初步默读能力后,再提出“不动唇”的要求。刚开始练习默读时, 也可以由教师轻声慢读,引导学生看课文,因为学生默读速度比较慢,
8、教师引读可以把学生的注 意力引到课文上去, 训练他们逐字逐句地去看, 逐步养成认真默读的习惯, 避免出现 “漫不经心, 走马观花”的现象。再次,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默 读习惯,需要教师长期训练,反复提醒,使之习惯成自然。进行默读训练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 要求或问题, 给学生一种阅读的导向, 激起学生通过默读解决问题的愿望, 使他们有目的地去读。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必要性,要能激发学生默读思考的兴趣。 (二)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本学期学生还没 有学习查阅词典,再者说词典里的解释有时过于抽象,不便于学
9、生理解意思,因此,第一学段学 生重点训练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结合上下文也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1. 画上下文的有关句子。一些新词在出现时,前面或后面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词意,理解这些词 语时, 边读边思考边画一画, 就能知道词语的意思。 比如本册第 8 课 难忘的一天 中的 “紧张” , 这个词后面是“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这就是“紧张”的意思。 再比如坐井观天一课中的“大 话”一词,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就是“大话” 。 2. 更换词语。有些词语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意思又接近词语加以更换来理解。比如 一株紫丁 香中的“挂牵”可以用“挂念
10、” 、 “想念”等词语来更换理解, “疲倦”可以用“疲劳” “劳累” 等词语理解。 (三)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要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现在 大量的电子产品充斥在学生周围,吸引着他们的眼球,牵绊着他们的脚步。因此,单靠给学生提 供一些适合的阅读篇目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读起来,经常给学生说说自己阅读 的书籍,谈谈阅读感受,再问问学生最近在读什么,有什么可以跟大家交流的。其次是一定把家 长发动起来,让家长也读起来。家长不能只负责买书,一定做孩子身边最喜欢读书的人,给学生 最亲最近的阅读榜样。还要举行阅读交流会,让学生乐意把阅读的书籍相互交流,这样也能激发 不爱
11、阅读同学的不服输感,从而在阅读中慢慢喜欢。 三、写话 写话的具体要求是: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一学段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 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 感叹号。 ”由此可知,写话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 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在一年级基础上学生现在已经具备了写连贯几句话的水平,为了和 三年级的习作相衔接,
12、经常进行练笔是很有必要的。在一年级基础上,二年级要逐步提高写话的 句子质量,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并逐步增加一定的字数要求,为学生三年 级习作作好准备。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尽管教材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安排有口语交际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 认为这不是考试内容,往往被忽略而过。课标的第一个
13、课程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什么叫语文素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其 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有人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 6 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 识。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深厚的文 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这里的 “高雅的言谈举止”不就是口语交际吗?语文教学要 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 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这些都需要我 们从小对孩子进行培养。 其次,口语交际教学,绝不是每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训练,它贯穿于我们教学的每时每刻, 比如我们平时进行的听记训练,就是在训练认真倾听,并了解主要内容;课堂上学生回答、复述 课文、 课前 3 分钟讲故事等等都在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我们是大班额教学, 学生多,要尽可能关注全体,不要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