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思维发展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基于思维发展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教学策略课程第八单元教学策略课程 遥望世界之初遥望世界之初 激发丰富想象激发丰富想象 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与点评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与点评 徐: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走进基于思维发展的部编小学语文 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策略课程“遥望世界之初 激发丰富想 象” 。我是来自河北省廊坊市的徐盼英老师,这位是陈建华老师。 陈:徐老师好,老师们好。 徐: 下面我们将对陈建华老师执教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 册第八单元中的祖先的摇篮一课进行教学反思与案例点评。陈老 师,你能简单的为我们介绍一下这篇课文吗? 陈:好
2、的。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全 诗共分四个小节,结构清晰明朗。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 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由此, “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以 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真有意思, 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 ” “我 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 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 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 生活过的地方。课文最后,树叶的沙沙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 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
3、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 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画 面近处,树木参天,绿草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与 诗文描述的事物一一对应。整幅画面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 象的理解诗文。 徐:在儿童诗教学之前,我们需要想一想儿童诗的特点。明确了特点,教学才 有针对性。那么儿童诗的特点是什么呢?陈老师,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陈: 好的。 儿童诗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适合诵读。 儿童诗是诗歌的一个分支, 它富于感情,语言凝练、有韵律。诵读这样的儿童诗,简单而充满乐趣。二是与 儿童生活接近。儿
4、童诗与成人诗歌的最大区别,是诗人很好地掌握了儿童的身心 特点,在诗歌中表现了儿童的生活。比如我们这首祖先的摇篮中,摘野果、 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捉红蜻蜓、逮绿蝈蝈,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户 外活动,光是读着就让孩子神往了。三是语言简单却精粹、雅致。儿童诗的作者 创作时考虑到了他的读者的年龄层次,所以创作时尽量避免生僻词语,只是让一 些常用词语通过妥帖、巧妙地安放焕发出诗意。 徐:那么根据以上特点,决定了我们儿童诗的教学方向是指向语言、儿童生活 和情趣。 陈:是的。根据以上特点分析,我们的儿童诗教学就要以读为重心、以理解为 重心、 以表达为重心。 这节课上我按照以下环节开展教学: 一 出示
5、题目巧质疑 二 初步理解读文本 三 读中品味悟内涵 四 复述指导练表达 五 拓展延伸深挖掘, 目的是抓住重点语句,展开想象,在反复诵读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 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 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 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陈老师,你能具体说说你这节课上是怎样通过具 体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训练和提高的吗? 陈:好。课堂上我首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旨 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 枯燥乏味, 所以我在朗读训练中, 采用多种辅助手段, 刺激学生视觉、 听
6、觉感官, 激发他们兴趣。开始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然后是指名读正音,接着老师配乐 范读,学生想象画面。在品读赏析环节中,为了帮助学生读好第一小节,介入了 多张原始森林图片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好景象,引导学生理解哪些词需要重读,从 而达到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教学第二第三小节时,通过抓取作者的动词短 语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解祖先在原始森林里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从而让学生心 生向往,从而引导读出欢快、高兴的语气。最后一小节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朗读时 语气的强弱变化,指导朗读。赏析过后又运用师生接读、根据提示复述、配乐背 诵等环节达到积累语言,内化吸收的目的。 这节课上我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学
7、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 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 学生有一定的感悟。 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因此, 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比如老师配乐读的时候让学 生合上书边听边想象画面, 学习第二第三小节后让学生想象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 林里还会做什么,学生的回答很多样:有的说会和小鹿奔跑、会在树上看夕阳; 有的说会在河里摸鱼、会在岸边摔跤;有的说会在树上搭树屋、看星星?这样 就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 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
8、且促 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再有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复述教学策略的应用。 在带领孩子们品读感悟完 文章之后,我利用三个步骤引导孩子们复述课文:师生看书接读根据提示练 习复述指名复述, 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降低了复述的难度, 让复述水到渠成, 最终达到让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 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 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所以语文的课堂离不开朗朗的 读书声。这篇诗歌篇幅短小而含义丰富,内容浅显而意蕴深远,语言凝练又生动 活泼, 是训练朗读的最佳文本。因此你指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音 乐美,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趣,做的很好。我
9、们在读诗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回 忆,可以让孩子们想象,可以让孩子们移情。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孩子 们的体验和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孩子们在有体验和感受之后再读,味道会完 全不一样,他们会特别喜欢朗读,因为他们发现朗读实际上是在读自己,自己的 生活,自己的想象,自己的世界。 除了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外,在教学完第二第三小节之后, 你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这是 学生开放性思维发展的过程。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动词短语。然后让学生仿 照诗歌第二第三小节说一说。为了降低难度,你还出示了四幅画面:黄鹂歌唱、 大象洗澡、蚯蚓爬行、小鱼游动,并示范
10、给学生。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锻炼了 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又练习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成功 的喜悦。 本单元的教学策略为复述, 而对于一首文质兼美的诗歌, 更是有复述的必要, 这是小朋友们积累优美语言的一个主要途径。所以本课中你设计了两个复述环 节。 一是学习完第二第三小节后的创造性复述,二是在带领学生们分析完文本之 后,你按照由易到难的层次设计了全文复述的过程,先是师生接读课文,之后是 学生根据提示语言练习,最后是学生个人的复述展示,这样层层递进,润物无声 的积累了语言,也促进了学生对于诗歌主旨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这节课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学生的情绪状态非常好, 自
11、始至终保持着强烈的学 习兴趣。新课程改革倡导,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在 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情绪状态主要体现在是否具有浓厚 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是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或 踊跃发言,这节课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来说,是非常好的。 陈:徐老师,说了这么多优点,你也来说说我这节课的不足吧。 徐:好。我觉得这节课上读和理解为重心的诗教体现的很好,而以写作为重 心的诗教就显得不够了。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 2 或第 3 小节说一说,如果能最终落实到写上去,写完后再挑选优秀的张贴展览会更增加 孩子们的成就感,他们会觉得儿童诗离他们并不遥远,是个够一够,就能得到的 “桃子” 。 作者:陈建华 单位:廊坊市管道局中学第三附属小学 联系电话:186306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