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885950 上传时间:2020-11-22 格式:DOC 页数:162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单元单元 主备人主备人 单元课时单元课时 二次备课人二次备课人 二次备课时间二次备课时间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 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 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 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

2、观的奇妙和美好。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 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 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 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 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课题课题 1 1、草原、草原 课型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

3、标 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 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 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 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5.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

4、 目标目标 1.正确读写 9 个生字,理解“绿毯、渲染、勾勒”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第二次备课第二次备课 导入导入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 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以及课文朗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

5、下了什么印象?你 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板书:美)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风光美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风光美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展示读。 2师: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 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品读句 1: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 快。” 句子比较: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 草原的无限乐趣。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 。 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 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

6、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 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 心情。 师: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 这样的感受? 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想象画面欣 赏音乐天堂 3师小结: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 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 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 段。 4师: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 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课堂小课堂小 结及拓结及拓 展延伸展延伸 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

7、跟随老舍先生一道欣 赏了草原上的美丽风景,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 动,就是想马上到大草原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 去仰望蔚蓝的天空。让我们把这一切记在脑海中吧。 2.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增强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导入导入 一、复习引入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二、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之“大” 1作者初入草原欣赏了草原美丽的风光,还感受到 了草原另一个特点,请你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用一 个字概括出来,并

8、说说你是从哪个句子、哪个词中体 会到的? 2品读句子。 出示: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 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 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 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你怎样理解“洒脱”?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 1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 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 老舍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 25 自然段,边读边想:草原人民给 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 会用哪个词?

9、(板书:热情好客) 3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草原 人民热情好客? 4交流讨论。 句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 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 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见到我 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 左右与前面引路。 体会写法: 体会句意: 四、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草原人民热 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 客人、款待客人,热情欢腾的动态美都给我们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表 达方法。 2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

10、 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真心希望蒙汉两族人 民的深情厚谊永存,也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永远 和睦。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我们这 堂课的结束语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及拓展延 伸伸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小结 2.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板书 内容内容 风光美(初见草原) 草原 人情美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课题课题 2 2、丁香结、丁香结 课型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 8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 读写“缀满、幽雅、笨

11、拙、单薄、模糊”等词语。 2.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3. 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热情迎接(迎客) 盛情款待(待客) 深情话别(话别)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 8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 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

12、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导入导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 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 3.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分段并概括段意。 根据学生回答,师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 第二

13、部分(第 4-6 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堂小课堂小 结及拓结及拓 展延伸展延伸 四、课堂总结,布置背诵四、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总结感悟 2.布置作业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2. 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3.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导入导入 一、复习检查,导入

14、新课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 1 至 3 自然段。 2.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 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 的句子。 3.学生交流。4.学生汇报。 (1)有的宅院里探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 满枝头,从墙上窥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 望。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2)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 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 是丁香。 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 5.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15、(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颜色:紫色、白色; (3)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 形状, 颜色, 气味是哪种感觉? (视 觉、嗅觉) (板书:形状 颜色 气味(视觉 嗅觉) 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划出关 键词,总结归纳) 6.再指名读第 1 至 3 自然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 指名读第 4 至 6 自然段。思考:在这部分,哪些 是作者对丁香花的具体描写?哪些是作者对丁香结 的感悟? 2.研读第 4 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1)雨中的丁香是怎样的? (2)师适时呈现: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

16、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 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 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思考: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 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师: “芭蕉不展丁香结”、 “丁香空结雨中愁”, 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 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 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3.研读第 5 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它有 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 结? 本义: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

17、上的盘 花扣。 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 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 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 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3)作者多年赏花,为什么今年突然明白了丁香结 的内涵? 4.研读第 6 自然段。 (1)默读第 6 自然段,思考: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 度?你从哪里能看出来? 交流,师适时点拨: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是从容、豁 达、积极的。 (2)出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 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4)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及拓展延 伸

18、伸 四、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师总结: 2.揭示主题。 3.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课时练。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 写一个小片段。 板书板书 内容内容 丁香结 形状 颜色 气味(视觉 嗅觉) 丁香结 人生才充满乐趣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课题课题 3 3、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 课型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识记本课 3 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 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歌

19、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 2.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认识 3 个生字,正确朗读诗词。 2.了解诗词的作者。 3.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理解诗句大意,体会 诗人的情感。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导入导入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 1.认识

20、生字:德、鹊、蝉、稻。学会正确读写。 2.认识诗歌的作者,简介。 3.读出节奏。学生先自读,教师指导: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 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

21、自学新诗。五、总结学法,自学新诗。 1.总结学习方法: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 体会诗境悟其感情 (板书: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 境悟其感情) 2.用总结的学习方法尝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书。学生按步骤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六、检查回馈,点拨指导。六、检查回馈,点拨指导。 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2.再读全诗,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你能准确地感受全诗 的意境吗? 3.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感悟遣词用句的技巧: 4.提问后,明确: 这首诗的大意是: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没来得及 把山遮住,白色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蹦入船中。忽然 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望湖楼下的湖

22、面平 静得好似蓝天。 七、七、感情朗读,背诵课文。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感情朗读,将学生引入情境,直面美景,从而入情入 境,熟读成诵,水到渠成。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导入导入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二、思考质疑,解读课题。二、思考质疑,解读课题。 1.齐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2.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3.课题有两部分,

23、第一部分“西江月”是词牌名,我 们学过的词还有哪些词牌名? 后一部分是题目,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 4、说说题目的意思。 三、初读词作,初步感悟三、初读词作,初步感悟 (一)多种形式朗读,边读边悟。 1.自己放声读一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读通, 读顺。 2.指名朗读,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随机引 导学生读出这首诗的节奏。 3.课件出示配乐范读。 4.女生男生赛读。 5.全班齐读,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 个怎样的夜晚? (二)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默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在自己不懂的地 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 3.指名说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

24、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指名 说 “谁听取蛙声一片?” 又是谁 “稻花香里说丰年” ? (2)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 5.试着把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四、合作探究,反馈交流。四、合作探究,反馈交流。 (一)全班交流,自由读词,思考下列问题: 1.你从词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 么?想到了什么? 2.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3.词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由“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句词,你 想到了哪一句有名的诗? (二)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1.听到了风的声音,蝉和青蛙的叫声。看到了明月、 惊鹊、风吹稻田、天外疏星。想到了农民丰收时的情 景

25、。 2.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 3.流露出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的思想感 情。(板书:热爱大自然 关心人民生活) 4.我想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 句诗。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及拓展延 伸伸 五、拓五、拓展延伸,写话练习。展延伸,写话练习。 想象这首词的画面。 1.写话。此时此刻,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 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 2.画面取名:给自己的文字取一个美丽的名字。 3.集体交流 板书板书 内容内容 宿建德江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

26、会诗境悟其感情 西江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夜行黄沙道中 看 明月,惊鹊 听 清风,鸣蝉,蛙声 热爱大自然 闻 稻花香 关心人民生活 想 说丰年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课题课题 4 4. .花之歌花之歌 课型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1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花的作用及其神韵和品格,体会作者想象的奇特。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花的爱恋与赞美。 2.想象文字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花的美丽。 教学教学 难难点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奇特的想象。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27、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导入导入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 障碍。 2.出示词语。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二)读懂文意 1.在文中,作者将花比作了什么? 2.在这首为花儿唱的赞歌里,花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同学自由朗读,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 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教师范读课文。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 1.小

28、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课堂小课堂小 结及拓结及拓 展延伸展延伸 五、对比阅读,学会想象。五、对比阅读,学会想象。 1.自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一说这段文字与课文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想象奇特) 2.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学习在叙述中加上奇特的想象,让文章更加生动,耐人 寻味。) 板书板书 内容内容 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 花之歌 诸元素之女 仰望星空 礼品 对光明心驰神往 婚礼的冠冕 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课题课题 变形记 课型课型 习作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培

29、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 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想象自己变成其他东西以后会看到些什么, 确定选择哪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 来写。 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 把想写的事情写具体。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以草虫的村落为例,明确写作目标。 2.学生交流合作,确定题目写作文。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一、回顾课文,激发想象 1.谈话:草虫的村落一课作者的目光随着爬行的 小虫,去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

30、的游历,表达了作者对 昆虫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生交流:课文为我们描绘出了什么样的昆虫世 界? (草茎组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成了游侠,随着草虫 与同伴的一路招呼,“我”来到了草虫的村落。在草虫的 村落里, “我” 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 看到了 “街 道” “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 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 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 二、重温课文,学习表达 1.草虫的村落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 分组讨论后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

31、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1)丰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 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 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 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 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丰富的 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一 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 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 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 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 有形形色色

32、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 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 活。) 三、先想后说,练习口语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也想像草虫的村落的作者 一样,去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你想把自己变成 什么呢?为什么? (指导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既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大的 东西,也可以想象成小的东西。学生可以相互说一说,自 己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说一说变成以后,你会在哪里?你会怎样生活?你 观察到了哪些有意义的事物?它们怎样生活?同桌之间 相互说一说。 四、自定题目,独立作文 1.可以从课本上的题目中自己选择一个,也可以自拟 题目。 2.学生作文。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

33、教学 目标目标 1.交流习作,请同学提意见。 2.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作文,完成作品。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一、完成习作,自我评价。 1.出示自评标准,自评等级。 (1)自评(一颗星) 语句通顺,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 胆想象。 (2)自评(两颗星) 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 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2.师补充要求: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 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3.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两颗星?谁愿意来和大 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还要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呢! 二、交换习作,相互评改 1

34、.四人一组,自由组合,相互交换习作、评改。 2.教师提出修改的要求: (1)叙述是否具体生动,合情合理。 (2)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3)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 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评出组内有特色 的文章或段落。 3.小组按要求评改习作。如果你们小组有什么拿不准 的地方,老师可以帮帮你们。刚才每个小组都拿到了 这张“今日之星”的奖项单。其中,希望星奖给本组 习作最好的同学,冲刺星奖给本组习作进步最大的同 学,神笔星奖给书写最棒的同学,聪明星奖给讲评时 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4.四人小组互评互议,教师巡视,并参加一个四人小 组的评改。 5.教师组织反馈四人

35、学习小组的评改情况:刚才有哪 些同学得到了聪明星?看来你们是最会听的孩子。那 神笔星呢?一定是书写最棒的同学。我们的冲刺星呢? 你们的进步最大,要再接再厉哦!还有希望星呢,未 来的小作家。 6.四人小组汇报评改情况: 请23小组到前面来。 (师 相机引导学生评价并修改。) 三、及时鼓励,完善习作 1.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 刚才同学间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 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修改之后,可以去给你的好朋友 或现场的老师读读你修改过后的习作,讲讲你变成另 外的东西以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听听他们有什 么感受和好的建议吧

36、! 小结语:今天,我们用手中的这支笔,给想象插 上了翅膀了,开心吗?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回家 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还可根据他们的建议修 改。 课题课题 语文园地语文园地 课型课型 语文园地语文园地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认识排比句,了解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2.了解分号的用法。 3.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1.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排比句,正确使用分号。 2.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 理解过故人庄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以草虫的村落

37、和蟋蟀的住宅为例,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2.从读中感悟排比句、分号的用法和作用。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文章蟋蟀的住宅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一、对比阅读教学 (一)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1.我们刚刚学习了草虫的村落这篇文章,大家一 定对文章的内容记忆深刻。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文章中让 你印象最深的部分? (黑甲虫回到村子受到欢迎;甲虫音乐家们在大树下 演奏;“村民们辛勤劳动”) 2.我们以前还学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蟋蟀的住宅, 同学们还记得吧?谁能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中的什么内容 让你记忆犹新? (蟋蟀慎重选择住址;蟋蟀的住宅布置合理;蟋蟀建 住宅的时间;蟋蟀建住

38、宅时很辛勤,不怕苦不怕累) 3.现在,我给大家打印了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 发给大家。今天我们来把这篇课文和草虫的村落放在 一起让大家阅读,阅读后完成老师发给大家的表格,好 吗? (二)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1.各小组上交完成的表格。 2.教师评价并指导: (1)两篇文章都是描写昆虫的。 (2)在内容上:蟋蟀的住宅主要写了蟋蟀建住 宅时的选址、住宅特点、建造时间和蟋蟀辛勤地建造自己 的住宅等内容,草虫的村落主要写了作者追随黑甲虫 一次游历的过程,其中包括甲虫迷路、回到村子、看到甲 虫音乐家演奏及劳动等情节。 (3)在写作手法上,蟋蟀的住宅是作者通过大 量的观察、研究具体写住宅的情形;草虫的村落则运

39、 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拟人手法,把一次神奇的游历写 得充满情趣。 (4)情感表达:两篇文章都表达出作者热爱自然、 喜欢昆虫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提出要求 像刚才这种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的方法叫对比 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有很多好处,今后我们要多用这种方 法, 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新的发现。 (板书: 对比阅读 草 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 二、排比教学 (一)观察句式,了解句意。 小组讨论,探究,学生读后,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 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我是”的句式,强调花的 作用之大。)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40、;漓江 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漓江的水真啊”的句式, 强调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 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 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像那么”的句式, 强调了野花的美丽。) (二)认识排比,明白作用 1.教师讲解: 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 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我们刚才 读过的这三段话都是排比。(板书:排比) 2.小组讨论、探究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1)小组

41、讨论,探究排比句的作用。 (2)教师评价总结,明确: 用排比来说理,可以使条理分明;用排比来抒情, 可以使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 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板书:作用:说理条理分明、抒情气势强烈、叙事 写景形象生动) (三)练习运用,互评互改。 1.教师出示练习题: 以田野景色为描写对象,写一个排比句。 2.学生互评,教师指导。 3.自我修改,力求完美。 三、分号教学 (一)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 1.自读自悟,分号常在什么地方使用。 (1)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 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 万颗亮晶晶的眼

42、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 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这段话是讲花儿在不同地点不同状态下的情况。这 些分句之间都是并列关系。) (2)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 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 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这段话是讲地区之间吸收热量多少不同而形成风 这个道理的。两个分句分别讲两种相反的情况。) (二)想一想,认识分号作用。 1.学生议一议,想一想,分号与逗号、句号有什么不 同。 2.教师指导讲解: 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 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 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

43、句。(板书:分号表示并列、 转折、承接、因果关系) 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 语,或是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 (三)写一写,感悟分号用法。 1.以“爱心”为话题练习写一段话,用上分号。 2.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课堂小课堂小 结及拓结及拓 展延伸展延伸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2.理解诗歌中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4.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 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44、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导入导入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二、正确朗读,初步感知 1.请学生自己揣摩,确定怎样读这首诗。 2.学生试读,教师指导: (1)节奏常识: 古诗五言句按音节划分一般是: 2/2/1。 例如: 绿树/村边/合。 有破读现象时,要按意义划分。例如:故人/具/ 鸡黍。 训练:按音节兼顾意义的方法对诗歌进行节奏划分, 并说明理由。 强调: 古诗节奏划分的标准是音节兼顾意义的。 所以, 懂字词,说译文是正确划分古诗节奏的关键。 3. 按照节奏,练习朗读。 4.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三、熟读诗歌,体会含义 。 1.多媒体依次出示诗句,赏析指导 师范读

4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 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对偶) 师讲述什么是对偶句。 师生对对子: “绿树” 对_; “村边” 对_; “合”对_“绿树村边合,”对_这 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 话桑麻。”) 2.再读诗歌,品诗意境 四、练习背诵。 板书板书 内容内容 对比阅读草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 排比 作用:说理条理分明、抒情气势强烈、叙事写景形象生动 分号表示并列、转折、承接、因果关系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朋友的热情 纯朴的友情 热爱大自然激情 单元单元 主备人主备人 单元课时单元课时 二次备课人二次备课人 二次备课时间二次备课时间 第二

46、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七律长征 狼 牙山五壮士 开国大典 灯光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 的写法写活动。 2.本单元重点: (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 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 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 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 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 写场面。 课题课题 5 5、七律长征、七律长征 课型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