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ppt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文档编号:907189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虽有嘉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虽有嘉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虽有嘉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虽有嘉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虽有嘉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虽有嘉肴虽有嘉肴 RR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1.了解了解本课作者及其代表作品本课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疏通文意。,疏通文意。 3.3.理解并体会本文论述的道理。理解并体会本文论述的道理。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 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这条真理被历代人所认可,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这条真理被历代人所认可, 它出现在好多作品中,同样我们今天要学的虽有嘉它出现在好多作品中,同样我们今天要学的虽有嘉 肴也蕴含有这样的道理。肴也蕴含有这样的道理

2、。 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 的的典章制度书籍典章制度书籍,儒儒家经典著作之家经典著作之 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 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共共4949篇。篇。 走近作品走近作品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家学者解释说明 经书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思想的资 料汇编。又叫 。与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 的 , _,记录 等 的问答,记述 。 儒儒 仪仪 礼礼 儒儒 家家 仪礼仪礼 周礼周礼 小戴礼记小戴礼记 孔子和弟子孔子和弟子 修身作人的准则修身作人的准则 礼制、礼仪礼制、礼仪 解释仪礼解释仪礼 学

3、记学记是是礼记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 教学问题的论著。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学记文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系统而全面地 阐明了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 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 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嘉嘉肴肴( ) 自自强强( ) 兑兑命(命( ) 学学学半(学半( ) 教学相教学相

4、长长( ) yoyo qingqing yuyu xioxio zhngzhng 字词积累字词积累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 虽有虽有/ /嘉肴,弗食,不知嘉肴,弗食,不知/ /其旨也;其旨也; 虽有虽有/ /至道,弗学,不知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其善也。 是故是故/ /学学/ /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也;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故曰:教学/ /相长也。相长也。 兑命兑命曰“学曰“学/ /学半。”学半。” 其其/ /此之谓乎!此之谓乎!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点击播放 课文翻译课文翻

5、译 虽有虽有嘉肴嘉肴,弗食,不知其,弗食,不知其旨旨也;虽有也;虽有至道至道,弗学,弗学, 不知其不知其善善也。也。是故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 美味的菜 味美 最好的道理 好处 所以 不通,理解不了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 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 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 才能感到(有些知识)理解不了。才能感到(有些知识)理解不了。 知不足,然后能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6、自反也;知困,然后能也;知困,然后能自强自强也。故曰:也。故曰: 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也。兑命曰“也。兑命曰“学学半学学半。”。”其其此之谓乎!此之谓乎! 自我反思 自我勉励 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 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教人是学习的一 半。第一个“学” 同“敩”,教导 表示推测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反省自己;感到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反省自己;感到 不了解,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学与学不了解,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学与学 习互相促进。尚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 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7、 2.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实践出真知,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实践出真知,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和学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 。 1.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内容探究内容探究 1.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类比,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类比, 然后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然后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 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 这个结论。这个结论。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2.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你具体说说 “教学

8、 相长”的原因。 类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知道自己的不类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知道自己的不 足,这样以后才能反省自己;感到不了解,足,这样以后才能反省自己;感到不了解, 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学与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学与 学习互相促进。学习互相促进。 1.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 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2.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 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

9、 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 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虽 有 嘉 肴 类比引入类比引入 逐层论证逐层论证 引用作结引用作结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学学半,此之谓学学半,此之谓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实 践 出 真 知 教 学 能 相 长 实 践 出 真 知 教 学 能 相 长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

10、求 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 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 学相长的道理。学相长的道理。 兑兑命命曰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A.A.虽虽有至道有至道 古义古义:即使;:即使;今义:今义:虽然。虽然。 B.B.不能知其不能知其旨旨也也 古义:古义:甘美;甘美;今义:今义:意义。意义。 C.C.教然后知教然后知困困 古义: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不通,理解不了;今义:今义:困难。困难。 D.D.教学相教学相长长也也 古义:古义:

11、促进;促进;今义:今义:增长。增长。 词句巩固词句巩固 通假字 古今异义 A.A.弗弗食食,不知其,不知其旨旨也也 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吃。,吃。 名词用作形容词名词用作形容词,甘美。,甘美。 B.B.不知其不知其善善也也 用作名词用作名词,好,好处。,好,好处。 C.C.弗食,不知其旨也弗食,不知其旨也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吃。,吃。 学学 学学学半学半 同同“敩敩”音音xioxio,教,教 学学学学半半 向别人学习向别人学习 其其 其其此之谓乎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恐怕表推测。大概,恐怕 不知不知其其旨也旨也 它的它的 人不人不知知而不愠而不愠 不不知知其善也其善也

12、 了解,理解了解,理解 知道知道 知知 一 词 多 义 A.A.弗食,不知其旨也。弗食,不知其旨也。 B.B.其此之谓乎?其此之谓乎? (判断句,“也”表判断)(判断句,“也”表判断) (倒装句,宾语“之”前置)(倒装句,宾语“之”前置) 特殊句式 课外积累课外积累 1 1. .学习过程五步骤: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 之、笃行之。之、笃行之。 2 2. .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或失则易, ,或失则或失则 止。止。 3 3. .教育教学九原则: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其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虽有嘉肴.ppt)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