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部编教材教材七年级历史七年级历史( (上上) )解读解读 一、教材基本框架: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按历史发展的线索由远及近依次 展开,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 “点”是指重要的 历史史实, “线” 是指历发展的基本线索。虽然整套教材给 出了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但是并不完全追求历史学科 体系的完整性,教材更加关注的是那些最基本、最典型的历 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即具有典型意义的“点” 。 也就是 以“线”穿“点” , 以“点”连“线” ,使教材内容 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具体的 呈现方式,是按照时序分设单元,在单元的框架下设课,在 每课中设子目。 课文是
2、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现一节课教学 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 的必要内容。新教材的课文,一般是根据课题分为相关的三 个子目,分别叙述基本的史事。每课的课文大约在 1000 字 内,全以大字形式呈现,以使课文更为通畅.课文辅助部分是 指配合课文学习所设计的有关栏目, 有激发兴趣、 拓展知识、 提供材料、促进思考、展开活动、巩固提高等多方面的功能。 新教材围绕课文的教学,设计了多样的栏目,为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课文前设: 导言:结合本课内容要点,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课文旁设:相关史事:提供相关的史事,作为知识 的补充。如名词解释、事件
3、说明、现象叙述、历史小故事、 人物赏析等。材料研读:列出简要的文献材料,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 人物扫描:对重要的历史 人物加以具体的介绍。课文后设: 课后活动:以形式灵活 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介绍相关的知识,拓展 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这些课文辅助 部分的栏目设计,是新教材作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 的体现,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 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为师生提供了开展 教学活动的契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运用 这些栏目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以发挥出各类栏目在教学实际 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
4、历史。新教材设有大量的插 图,平均每页都有两三幅图,达到了图文并茂。这些插图的 主要功能,一是配合课文的内 容叙述,相互印证,活化内 容; 二是可使学生拓展视野, 获取更多的信息; 三是使学 生 观察、感受历史情境,以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教材 内容的总量减少,但为使历史发展线索更为清晰,更客观地 反 映 历 史 进 程 , 适 当 增 加 了 一 些 内 容 。 如 : 一些朝代的历史,例如东汉、两晋、五代时期的内容,使 中国古代史的发展得以贯通,前后相连。 一些反映历史上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的史事,如东汉、隋 末、唐末、元末和明末的农民起义等。 一些重大的政治制度和措施,如北宋加强中央集
5、权的措施 和重文轻武政策。 此外教材中还有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提法和新的解释,这些 是需要教师仔细把握的。例如,民族融合变为民族交融等。 二、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上册主题内容共四单元二十课书, 还有一节活动课。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主要叙述了正式历史记载之前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和发展史,共 3 课书。第 1 课以中国早 期人类的代表为题目,告诉我们中国境内的人类从何而来, 以北京人为代表叙述了这一问题。为什么以北京人作为代表 哪?因为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 立人遗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第 2 课以 原始农耕生活为主题介绍了半坡遗址和河姆渡
6、遗址两种不 同风格的农耕文化,原始农耕文化是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的 重要里程碑。本课书点名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特点(农业文 明).第 3 课用历史传说向我们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 明的历史,进一步补充了前两课的内容,揭示了炎黄二帝是 中华民族的始祖。 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主要叙述了夏 商周时期的历史,共 5 课书。第 4 课以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 展为主题,叙述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迭。这三个朝代的统 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建立了军队、监狱等机构,制订 了法律和一系列制度,这些都是世袭制、分封制的重要组成 部分;而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迭反映了朝代兴衰的规律。夏 商周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
7、形成时期,第 5 课以青铜器和甲骨 文为主题叙述了这一时期我国高度发达的文明,青铜器和甲 骨文是当时中华文明的典型,突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 6 课、第 7 课主要叙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 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会过渡时期。其突出特点是王室微衰、诸侯并起、争霸战争 不断,国家剧烈动荡。而深层次的变化则是铁器、牛耕出现, 生产力提高以及社会关系的变革,比如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 治、由公有制到私有制、由宗法制到百家争鸣。具体表现为: 军事上战争不断,在战争中国家数目逐渐减少,民族交融加 强, 向大一统迈进; 政治上各国进行变法以适应形势的变化, 以商鞅
8、变法为典型;经济上各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其中以 都江堰的修建为代表;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了道家、儒家等思想流派。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体系,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单元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为主题, 共 7 课书,叙述了秦、西汉、东汉三个朝代的兴衰和更迭,突出 了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线索大一统。第 9 课以秦统一中国为 主题,设置了三个板块,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 固统一的措施“。这三个板块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并且围绕 着秦统一中这个主题。其中秦灭六国完成了初步统一,为加 强对全国的统治,秦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一套完备 的官僚机构。为了巩固
9、统一,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统 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开凿灵渠、修筑长城等, 这些措施都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第 10 课以秦末农民大起义为主题,突出强调唯物史 观,即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重要的推动力。围绕这一主题, 设置了三个板块: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之争。它 们之间是因果关系,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 第三板块楚汉之争则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陈胜吴广起义为 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继之而起的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 最终推翻了秦王朝,又经 4 年的楚汉战争,建立了统一的西 汉王朝。第 11 课以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为题目设置了三个 板块:西汉的
10、建立、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它们互为 因果关系。西汉的建立的建立是休养生息政策的前提, “文 景之治”是前两个板块的结果,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 础。突出了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史实。第 12 课 设置了推恩令的实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盐铁专卖三 个板块,共同构成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三者是 并列的平行关系,都围绕主题而设置,突出了历史发展的主 线。第 13 课以东汉的兴亡为主题设置了光武中兴、外戚宦 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三个板块。其中第一个板块光武中兴 点明了东汉兴的原因是光武帝调整了统治政策,促进了社会 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第二个板块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第三
11、个 板块黄巾起义之间是因果关系。正是由于东汉中后期外戚宦 官交替专权,导致了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最终引发了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政名存实亡。秦 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建立和巩固,中原王朝实力 大增,主动加强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第 14 课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主题设置了张骞通西域、丝 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三个板块,它们之间因果相连,第二、 第三板块是第一板块张骞通西域的结果。第 15 课主要叙述 了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学习时要结合课文导言,点明这 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第四单元以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为主题,共 5 课书。 第 16 课三
12、国鼎立是本单元的起点和开端,又是第三单 元的延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共设置了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个板块,三个板块的内容之间因果相 连,正是由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曹操、刘备、孙 权的势力崛起,进而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而这一局面是东 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实现了大范围的局部统 一,又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第 17 课以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为题目设置了西 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三个板块。第一 板块西晋的建立主要叙述了西晋统一后,统治阶级腐朽,社 会矛盾尖锐,为后来少数民族的反抗做了铺垫,也说明了西 晋的统一为什么
13、是短暂的。第二板块八王之乱实际上是第一 板块中西晋统一后实行分封制的结果,而八王之乱则导致了 西晋的衰落,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的迁移。第 三板块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进一步补充了第二板块的内容, 为西晋灭亡埋下了伏笔,造成了北方再次分裂割据。第 18 课设置了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板 块,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江南的发展,其中前两个 板块为江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第 20 课以北魏政 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为主题设置了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 革、和北方民族交融三个板块,其中第三个板块是前两个板 块的结果,突出强调民族交融。 (具体见张主任去年的解读) 三、一些重
14、要的历史问题: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的过往进行叙 述和阐释的学科。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对基本史事进行叙述的 过程中,也必然要阐发对历史的认识。这种历史认识既要依 从史学界已形成的共识, 更要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这就涉及对历史的一些基本的看法和认识,而这些对历史的 基本认识,是教师应把握的,也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应形 成的。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古代史教学 中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主体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具体演进,还要 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认识国家统
15、一的重要 性,形成国家认同。 2.中国疆域的演变发展 :历史上中国的疆域,不仅包 括历代中央王朝或汉族政权控制的疆域,也包括尚未纳入中 央王朝版图的 各地方和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包括少数民 族活动 的地区。自秦朝以后,历代朝廷对边疆地区进行有 效管辖。经过历朝的经营,对西藏、新疆、东北、 西南等 地区,以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 进行有效的管 辖。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国家领土主权的意识,包括国土 和海疆意识。 3.民族政权的问题:历史上不管是处于中央王朝的统 辖下,还是在政权分立的时期,中国疆域内的各民族都是中 华民族的成员。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属于中国历史上不同 民族的政权,其生活和控
16、制的区域都是中国疆域的一部分。 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以及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的关系,是国内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而非中国与外国 的关系。 4.民族矛盾与民族冲突:首先,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 间的和平相处是主要的方面,而战争是次要的方面。其次,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 战争都是属于国内战争,不是现 代意义的国家与国家之 间的战争。尽管交战的双方会互称 敌我,但这只是历史 上民族关系出现极端矛盾时的表现, 而不是不同国家的主权冲突。如宋与辽、金的战争,属于我 国内部的民族之间的战争,因为契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也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外国的政权或外来的政权。我们 要注意到在教材的表述中,
17、民族之间的战争,是绝不用“侵 略”与“反侵略”的提法的。但历史上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有 不同性质的,战争的双方有正义与非正义、统一与分裂、压 迫与反压迫、征服与反征服的区别。如何评价和区别这些战 争的性质,是一 个重要的问题。对此,要从我国是一个整 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立场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论。总 体上说,凡是进行分裂割据、破坏民族团结、违背人民根本 利益的战争,要视为非正义的战争;而符合包括少数民族在 内的中华民族的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国家统一 发展趋势的战争,则是正义的战争。如清朝讨伐西北边疆的 分裂势力,就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正义战争。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18、教育是历 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使学生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七 年级教材中有专门的课介绍这方面的内容。教学中要注意讲 清楚文化成就的具体内容,概括出文化成就的突出特色,认 识其历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发展看历史的 进步,形成文化自信。 四、 教材使用的建议 : 1坚持导向,正面引领 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 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逐步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注重教材的 政治和思想的导向,在阐发教材时,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 含的思想情感教育的内涵,既讲清基本史事和
19、历史发展线 索,也要通过对具体史事的分析和解释,向学生传递正确的 历史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 历史的正确认识。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历史教师要用好教科书,必须在钻研课程标准的 基础 上,认真研究教科书的体例、结构、脉络和 内容,并以教 科书为依托,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钻研教科 书,搞清楚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全面 掌握教科书中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等;要把握每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关注课与课之间的联接, 在此基础上,搞清楚每课课文的具体内容。 3.承上启下,融会贯通 教材的实施是分阶段进行的,但要始终把握教材的主 线。以
20、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在教学中需要瞻前顾后,融会贯 通,使这些问题前后相连。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梳理 清楚每课课文的逻辑层次,而且要将这些重要的问题联通起 来,使学生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认识某一时期的发展,进 而形成整体性、全局性的认识。 4.全面分析,提升认识 新教科书是“教本”与“学本”的结合,学生能 否用 好教科书至关重要。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采取有 效策略使学生学好、用好教科书。因此,教师要始终关注并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 在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讲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历史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掌握 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发 展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5.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展、民族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上,要关注朝代的 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