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技巧表达技巧鉴赏之鉴赏之 表现手法鉴赏表现手法鉴赏 古诗词表达技巧古诗词表达技巧 1 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比喻比喻 比拟比拟 对偶对偶 夸张夸张 借借 代代 设问设问 用典用典 顶真等顶真等 描写类描写类 抒情类抒情类 间接抒情间接抒情 2 2.修辞方法修辞方法 动静,虚实,动静,虚实,侧面烘侧面烘 托托,细节描写,白描,细节描写,白描 4.构思技巧构思技巧 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比兴,比兴,抑扬,抑扬,对比,衬托对比,衬托 渲染、烘托,联想,联想 对比是把在对比是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
2、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的词句 组合在一起组合在一起,形成形成对照对照,强化语句的表现力强化语句的表现力。 运用对比运用对比,能把能把好同坏好同坏、善同恶善同恶、美同丑美同丑这样这样 的对立揭示出来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如杜甫的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路有冻死骨”,诗人诗人 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对比手法,将封建贵族将封建贵族 “朱门酒肉臭朱门酒肉臭”的的奢华生活奢华生活和穷苦百姓和穷苦百姓“路有路有 冻死骨冻死骨”的的悲惨命运悲惨命运对比得更加鲜明突出对比得更加鲜明突出,形形 象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象地揭露
3、出当时社会的悲惨丑恶悲惨丑恶状况状况。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 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衎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与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丌著报雠名。 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的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终年”不“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 细石不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 任务重不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学:仿效。诸进士:指应进士试的举子们。学:仿效。诸进士:指应进士试的举子们。 精卫:古神话中说,炎帝有个小女儿名精卫:古神话中说,炎帝有个小女儿名 叫女娃,溺死于东海,化
4、为精卫鸟,常叫女娃,溺死于东海,化为精卫鸟,常 衔西山之石以填东海。衔西山之石以填东海。 偿冤:报仇。偿冤:报仇。 寸诚:寸心,决心。寸诚:寸心,决心。 心望:希望。心望:希望。 渺渺:渺茫,毫无可能。功难见:难以实渺渺:渺茫,毫无可能。功难见:难以实 现其事业。见:看见。现其事业。见:看见。 区区:小小的。命已轻:性命轻微。区区:小小的。命已轻:性命轻微。 造次:荒唐可笑。造次:荒唐可笑。 专精:精诚专一。专精:精诚专一。 计:考虑。无休日:没有终止的日期。计:考虑。无休日:没有终止的日期。 刺客传:记述侠客冒死行刺为人报仇之事。刺客传:记述侠客冒死行刺为人报仇之事。 不著:没有记载。雠(不
5、著:没有记载。雠(chuchu):同):同 “仇”。“仇”。 鉴赏 本诗是借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传达作者的人生态度。诗 歌分为两部分:前六句写精卫鸟,表现精卫鸟竭尽全力去 衎石子填平大海的丌畏艰难、矢志丌渝的精神;后六句写 作者自己,借“精卫衎石填海”之事表达自己也要像精卫 那样坚定自己的目标,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使命的志向, 既赞美了精卫的可贵精神,更是一种自我勉励。 本诗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精卫生命的渺小不志向的远大 之间的对比,世人对精卫的讽刺和作者对精卫的赞美的对 比,传达出作者坚定执着、尽力而为、丌计结果、丌计功 名的人生态度。 5.衬托 概念 说明 作用 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
6、作者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不之 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 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反衬两 种。 正衬,就是用次要内容从正面 衬托主要内容,也叨“烘 托”“旁衬”。 反衬,就是用次要内容从反面 烘托主体。 使陪衬的 事物显得 更加突出、 形象。 正衬正衬, ,就是利用事物之间的近似关系来衬托主要事物就是利用事物之间的近似关系来衬托主要事物。 1.1.以人衬人以人衬人 “回眸一笑百媚生“回眸一笑百媚生, , 六宫粉黛无颜色。”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白居易 长恨歌长恨歌) )这里借六宫的嫔妃来衬托杨贵妃的美丽。这里借六宫的嫔妃来衬托杨贵妃的美丽。 2.2.以物衬物以物衬物 “天姥连天向天横“
7、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 丈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一第一 句直接写天姥山的高峻句直接写天姥山的高峻, ,后两句用五岳和天台来衬托后两句用五岳和天台来衬托, ,从而从而 突出了天姥山的高峻非凡。突出了天姥山的高峻非凡。 3.3.以景衬情以景衬情 这种写法的特点是利用与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观感情相这种写法的特点是利用与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观感情相 类似的自然景物作陪衬类似的自然景物作陪衬, ,即“思与境谐”。如“以哀景写即“思与境谐”。如“以哀景写 哀情”哀情” 、“以乐景写乐情”。
8、、“以乐景写乐情”。 “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明月江水寒。”绕船明月江水寒。”( (白居易白居易琵琵 琶行琶行) )这里的月是一轮寒月这里的月是一轮寒月, ,此景写出了寒江秋月之孤单此景写出了寒江秋月之孤单 、清冷、清冷, ,衬托了年长色衰、委身商人又遭离弃的琵琶女内衬托了年长色衰、委身商人又遭离弃的琵琶女内 心的孤寂、凄凉之情。景是凄清彻骨、寒气逼人之景心的孤寂、凄凉之情。景是凄清彻骨、寒气逼人之景, ,情情 是“凄凄惨惨戚戚”之情。是“凄凄惨惨戚戚”之情。( (以哀衬哀以哀衬哀) ) 反衬反衬, ,就是利用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来突出主要事物。就是利用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来突出
9、主要事物。 1.1.以动衬静以动衬静 “人闲桂花落“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时鸣春涧 中。”中。”( (王维王维鸟鸣涧鸟鸣涧) ) 诗人在诗歌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诗人在诗歌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 动态的景物动态的景物, ,这样既是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沉寂这样既是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沉寂, ,同时通同时通 过动态的景物描绘过动态的景物描绘, ,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2.2.以乐写哀以乐写哀 此写法与以景衬情中的正衬手法相对此写法与以景衬情中的正衬手法相对, ,就是利用同诗就是利用同诗 人所要表达的主
10、观感情相反的自然景物作人所要表达的主观感情相反的自然景物作( (或人事或人事) )陪衬陪衬, , 即“思与境违”即“思与境违” , ,如“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如“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 绝句绝句 杜甫杜甫 江碧鸟逾白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何日是归年?” 诗以春光明媚之景反衬作客异乡欲归不得的惆怅之情诗以春光明媚之景反衬作客异乡欲归不得的惆怅之情, , 极言春光融融才能照出诗人归心之殷切。极言春光融融才能照出诗人归心之殷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羸羸 骏骏 白居易 骅骝骅骝 失其主,羸饿无人牧 失其主,羸
11、饿无人牧 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 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 岁幕田野空,寒草不满腹。岁幕田野空,寒草不满腹。 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 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 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 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 肉。 肉。 注 骅骝:赤红色的骏马骅骝:赤红色的骏马。 驽骀:劣马驽骀:劣马。 前八句运用衬托手法刻画 了“羸骏”形象,试作简 要分析。 答案 用北风和苍茫的黄河,衬托 羸骏悲哀孤独的身影; 用冰河水、落雪的荒坟,衬 托羸骏无处容身的凄惨境况; 用
12、严冬叧剩枯草的田野,衬 托羸骏无法饱食的悲惨形象。 作者阐述了骏马被弃后因瘦弱更加不被凡人赏识、甚至被杀作者阐述了骏马被弃后因瘦弱更加不被凡人赏识、甚至被杀 掉吃肉的故事,营造出令人唏嘘的氛围。实际上,作者先已经掉吃肉的故事,营造出令人唏嘘的氛围。实际上,作者先已经 将自己和骏马融为一体,在说骏马悲剧的同时,更是在阐述自将自己和骏马融为一体,在说骏马悲剧的同时,更是在阐述自 己的怀才不遇。己的怀才不遇。 首先,本诗前八句写骏马的种种遭遇,表现它被遗弃之后的首先,本诗前八句写骏马的种种遭遇,表现它被遗弃之后的 彷徨与失落,在传统文学理论中,其实是运用了“赋”的手法彷徨与失落,在传统文学理论中,其
13、实是运用了“赋”的手法 。赋,就是铺陈其事,简而言之,就是描述事情。赋,就是铺陈其事,简而言之,就是描述事情。 其次,在描写了骏马被弃之后,写骏马因瘦弱更加不被凡人其次,在描写了骏马被弃之后,写骏马因瘦弱更加不被凡人 赏识,甚至难逃被杀掉吃肉的命运,悲剧性逐层加重。赏识,甚至难逃被杀掉吃肉的命运,悲剧性逐层加重。 最后,作者虽然通篇叙述,但是叙述中是含有深切的情感的最后,作者虽然通篇叙述,但是叙述中是含有深切的情感的 ,如“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如“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 ,表面上客观呈现骏马的遭遇,实际上在冰雪、黄河、大风的,表面上客观呈
14、现骏马的遭遇,实际上在冰雪、黄河、大风的 衬托中,骏马的一切遭遇都具有一种苍凉悲怆的意味,寄寓了衬托中,骏马的一切遭遇都具有一种苍凉悲怆的意味,寄寓了 作者的同情。又比如“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客观呈现作者的同情。又比如“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客观呈现 骏马的悲剧结局。开篇以“骅骝”的身份出场,最后以“化作骏马的悲剧结局。开篇以“骅骝”的身份出场,最后以“化作 驽骀肉”结束,如此命运的变化,不知不觉透露出作者的同情驽骀肉”结束,如此命运的变化,不知不觉透露出作者的同情 ,甚至是愤恨。,甚至是愤恨。 (三)衬托不对比 4.试指出下列诗句或画线诗句所用的手法是衬托还是对比,并思考两者的 区
15、分方法。 (1)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_ (2)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_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_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_ (5)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_ (6)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_ 衬托(反衬) 对比 衬托(正衬) 衬托(反衬) 对比 衬托(反衬) 点拨关键 衬托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用一些 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16、对比对比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 立面进行对照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的特点突出事物的特点。 二者的区别:二者的区别:衬托有主有次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对比不分主次 ;对比主体双双出现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对比与反衬有时不易区分对比与反衬有时不易区分 ,高考评分时往往都算正确高考评分时往往都算正确。 点拨关键 (1)认真理解渲染、烘托不衬托的概念内涵。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 地方地方浓墨重彩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
17、突出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用 于艺术创作于艺术创作,指从正面着意描写指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如汉乐府民歌江江 南南:“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间。鱼鱼 戏莲叶东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北。 ”诗中诗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东”四句的四句的渲染描写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使得全诗生 动活泼动活泼,音调优美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 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 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
18、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亍艴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 衬。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丌及汪 伦送我情。”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 伦对诗人真挚纯洁的深厚情谊。 衬托:见前面“(二)表现手法5”。 (2)仔细辨析实战中的区别。 烘托不衬托 烘托烘托,又叫侧面描写又叫侧面描写,是用一个是用一个(或多个或多个)事物暗示另一个事物事物暗示另一个事物 ,只写一个只写一个(或多个或多个)事物事物,但目的是写另一个事物但目的是写另一个事物。如白居易的如白居易的 琵琶行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听众的反应写听众
19、的反应, 写周围的景色写周围的景色,目的是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目的是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衬托衬托是两种事物是两种事物 都要写都要写,一个为主一个为主,一个为次一个为次,“次次”对对“主主”起陪衬作用起陪衬作用。 做题时可以这样区别:做题时可以这样区别: 看是否出现:看是否出现:烘托烘托是只写一个事物是只写一个事物,另一个事物另一个事物(要暗写的事物要暗写的事物 )不出现;不出现;衬托衬托是两个事物都要写是两个事物都要写,“主主”事物可以出现事物可以出现,也可以不也可以不 出现出现。 看描写事物的数量看描写事物的数量:烘托烘托可以是以可以是以“多多”写写“一一”,俗称俗称“众众 星捧月星捧
20、月”;衬托衬托是以是以“一一”写写“一一”,且是连续写的且是连续写的,俗称俗称“烘云烘云 托月托月”。 烘托不渲染 烘托是侧面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 鲜明。 而渲染则一般用景物、环境来烘托情感,对景物环 境多作正面描写。如贺铸的青玉案“若问闲情都若问闲情都 几许几许?一川烟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梅子黄时雨”,这里运这里运 用的手法很多用的手法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渲染的手法其中一个就是渲染的手法,用满地的用满地的 青草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 之深之深。 返 回 (四)渲染、烘托不衬托 5.试指出下列诗歌所用的
21、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1) 暮春归故山草堂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可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可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2) 陌上桑陌上桑(节选节选) 行者见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少年见罗敷,脱帽著脱帽著帩 头头。耕者忘其犁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来归相怨怒,但坐但坐 观罗敷观罗敷。 衬托(反衬) 烘托(侧面描写) 6.请赏析贺铸名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后三句所用的表现手法。 答案 渲染。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 城的柳絮、漫天的梅
22、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 。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形 象,变丌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艴术 表现力。 蒹葭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23、。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蒹,没有长穗的芦苇。,没有长穗的芦苇。葭葭,初生的芦苇。,初生的芦苇。 苍苍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 义同。义同。 为为:凝结成:凝结成 所谓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伊人:那个人。:那个人。 在水一方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溯洄(shu )从之)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 游去寻找她。游去寻找她。溯洄溯洄:逆流而上。:逆流而上。从从,跟随,跟随, 这里指“追寻”的意思。这里指“追寻”的意思。 阻阻:险阻,难走。:险阻,难
24、走。 溯游溯游:顺流而涉。:顺流而涉。游游,通“流”,指直流。,通“流”,指直流。 宛宛:仿佛。:仿佛。 晞晞(x):晒干。):晒干。 湄湄(mi):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 跻跻(j):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坻坻(ch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已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涘涘(s ):水边。):水边。 右右:弯曲。:弯曲。 沚沚(zh):水中的小块陆地。):水中的小块陆地。 蒹葭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
25、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 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 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
26、追寻她,追随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 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 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 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 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 在水中小洲。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 蒸发完毕。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蒸发完毕。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 就在河岸一边
27、。逆流而上去追寻她,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 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 觅,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觅,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桃夭桃夭是是诗经诗经 国风国风 周南周南里的一篇,是贺新婚歌,里的一篇,是贺新婚歌, 也即送新娘嫁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也即送新娘嫁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 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桃之夭夭,灼 灼其华灼其华“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娶到这样的姑娶到这样的姑 娘,一家子怎不和顺美满呢娘,一家子怎不和顺美满呢! 第二章
28、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 人说桃树果实累累,桃子结得又肥又大,象征着新娘早生 贵子,儿孙满堂。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此诗运用重章叠句手法此诗运用重章叠句手法,每章结构相同每章结构相同,只更换少数字句只更换少数字句 ,这样反复咏赞这样反复咏赞,音韵缭绕音韵缭绕;优美的乐句与新娘的美貌优美的乐句与新娘的美貌、 爱情的欢乐交融在一起爱情的欢乐交融在一起,十分贴切地渲染了新婚的喜庆气十分贴切地渲染了新婚的喜庆气 氛氛。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桃桃 夭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宜其室家。 桃之
29、夭夭,有桃之夭夭,有 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其叶蓁蓁 。 。之子于归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 注 归:出嫁。归:出嫁。 (f 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蓁蓁 (zh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案 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 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 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丌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 、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1.比兴 概念 说明 作
30、用 “比兴”本来包含“比”和 “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 们谈论古典诗歌时常“比兴” 连及。在实际运用中,比兴 经常结合运用,或兴中有比, 或比中又兼兴,或比兴连用, 丏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比”就是譬喻,是 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 比喻,使其特征更加 鲜明突出。 托物引喻, 婉转曲折, 明朗浅显, 渲染气氛, 激发读者 的想象。 “兴”就是起兴,是 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 歌发端,以引起所要 歌咏的内容。 表达技巧表达技巧鉴赏之鉴赏之 表现手法鉴赏表现手法鉴赏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蒹葭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
31、,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蒹,没有长穗的芦苇。,没有长穗的芦苇。葭葭,初生的芦苇。,初生的芦苇。 苍苍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 义同。义同。 为为:凝结成:凝结成 所谓所谓
32、: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伊人:那个人。:那个人。 在水一方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溯洄(shu )从之)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 游去寻找她。游去寻找她。溯洄溯洄:逆流而上。:逆流而上。从从,跟随,跟随, 这里指“追寻”的意思。这里指“追寻”的意思。 阻阻:险阻,难走。:险阻,难走。 溯游溯游:顺流而涉。:顺流而涉。游游,通“流”,指直流。,通“流”,指直流。 宛宛:仿佛。:仿佛。 晞晞(x):晒干。):晒干。 湄湄(mi):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 跻跻(j):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33、: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坻坻(ch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已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涘涘(s ):水边。):水边。 右右:弯曲。:弯曲。 沚沚(zh):水中的小块陆地。):水中的小块陆地。 蒹葭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
34、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 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 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 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 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
35、人啊,她就在河水对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 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 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 在水中小洲。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 蒸发完毕。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蒸发完毕。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 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 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 觅,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觅,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桃桃 夭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
36、归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桃之夭夭,有蕡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注释 夭夭夭夭:茂盛的样子。茂盛的样子。 灼灼灼灼:花开鲜艳的样花开鲜艳的样 子。子。华华:花。花。 之子之子:这个姑娘这个姑娘(之之:指指 示代词,这个示代词,这个;子子:可泛可泛 指人,此处译为姑娘指人,此处译为姑娘)。 归归:古时称女子出嫁古时称女子出嫁 为为于归于归,或单称,或单称归归, 是往归夫家的意思。是往归夫家的意思。 宜宜:和顺,和善。室和顺,和善。
37、室 家家:指夫妇。指夫妇。 蕡蕡(fn):果实很多的果实很多的 样子。样子。 蓁蓁蓁蓁(zhn):树叶茂树叶茂 盛的盛的样子样子。 作品译文作品译文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花儿开得红灿灿。这翠绿繁茂的桃树啊,花儿开得红灿灿。这 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丰腴的鲜桃结满枝。翠绿繁茂的桃树啊,丰腴的鲜桃结满枝。 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融洽又欢喜。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融洽又欢喜。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叶子长得繁密。这个翠绿繁茂的桃树啊,叶子长得繁密。这个 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夫妻和乐共白头。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夫妻和乐共白头。 桃夭桃
38、夭是是诗经诗经 国风国风 周南周南里的一篇,是贺新婚歌,里的一篇,是贺新婚歌, 也即送新娘嫁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也即送新娘嫁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 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桃之夭夭,灼 灼其华灼其华“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娶到这样的姑娶到这样的姑 娘,一家子怎不和顺美满呢娘,一家子怎不和顺美满呢!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 人说桃树果实累累,桃子结得又肥又大,象征着新娘早生 贵子,儿孙满堂。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此诗运用重章叠句
39、手法此诗运用重章叠句手法,每章结构相同每章结构相同,只更换少数字句只更换少数字句 ,这样反复咏赞这样反复咏赞,音韵缭绕音韵缭绕;优美的乐句与新娘的美貌优美的乐句与新娘的美貌、 爱情的欢乐交融在一起爱情的欢乐交融在一起,十分贴切地渲染了新婚的喜庆气十分贴切地渲染了新婚的喜庆气 氛氛。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桃桃 夭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桃之夭夭,有 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其叶蓁蓁 。 。之子于归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 注 归:出嫁。归:
40、出嫁。 (f 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蓁蓁 (zh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案 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 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 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丌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 、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1.比兴 概念 说明 作用 “比兴”本来包含“比”和 “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 们谈论古典诗歌时常“比兴” 连及。在实际运用中,比兴 经常结合运用,或兴中有比, 或比中又兼兴,或比兴连用, 丏用以指诗
41、有寄托之意。 “比”就是譬喻,是 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 比喻,使其特征更加 鲜明突出。 托物引喻, 婉转曲折, 明朗浅显, 渲染气氛, 激发读者 的想象。 “兴”就是起兴,是 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 歌发端,以引起所要 歌咏的内容。 翻译快车;翻译快车; 太子天下太子天下本本,本一摇天下,本一摇天下振动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奈何以天下为戏! 1、衬托(烘托)、衬托(烘托) 采采 莲莲 曲曲 (王昌龄)(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刻画人物主要
42、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 样的艺术效果?样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歌运用了这首诗歌运用了衬托(烘托)衬托(烘托)手法。将采莲手法。将采莲 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罗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罗 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 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少女形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少女形 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 尽的情味。尽的情味。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
43、昨夜月明依旧开。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 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 运用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烘托和渲染的手法。的手法。 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 香,而注重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环境的烘托和 感情的渲染,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从而表现梅 花的精神和品格。花的精神和品格。(5分分) 译文译文: 江边的几树梅花真是令人惆怅,我拄着藜杖在树下徘徊,离开,又江边的几树梅花真是令人惆怅,我
44、拄着藜杖在树下徘徊,离开,又 回来。回来。 先前白雪覆盖在梅花上,看不出是雪是梅,花朵无处找寻,昨天夜先前白雪覆盖在梅花上,看不出是雪是梅,花朵无处找寻,昨天夜 里伴着皎洁的月光,梅花依旧凌寒盛放。里伴着皎洁的月光,梅花依旧凌寒盛放。 今日我想折下几枝来送给远方的那个我怜爱的人,遗憾的是相思这今日我想折下几枝来送给远方的那个我怜爱的人,遗憾的是相思这 场劫已化为灰烬。场劫已化为灰烬。 我在树下沉吟了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且远远的望着那我在树下沉吟了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且远远的望着那 扇柴门,独自归去。扇柴门,独自归去。 概念 说明 作用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 词句,丰富而含蓄地
45、 表达有关内容和思想。 根据用典的目的,可 分为正用典(表意与典 故意一致)和反用典(表 意与典故意相反);根 据用典的形式,可分 为明用典与暗用典(多 指语典)。 事典:借用历史故事来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 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 属亍借古抒怀。 可使诗歌语言 精练,増强内 容的丰富性、 表达的生动性 和含蓄性,收 到言简意丰、 余韵盎然、耐 人寻味的效果。 语典:引用或化用前人 的诗文名句,目的是加 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 人联想而寻意亍言外。 2.用典 知识理解7 (1)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永
46、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C.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初到黄州)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 京) 解析 A项运用了谢安的典故。 B项“燕然未勒燕然未勒”运用了运用了窦宪窦宪的典故的典故。 燕然燕然是山是山 名名,即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即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勒勒”是在石头上刻字是在石头上刻字.东东 汉时汉时,窦宪窦宪追击匈奴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刻石记 功而还功而还.所以所以,“燕然未勒燕然未勒”有功业未成边患未平的有功业未成边患未平的 含意含意;这句
47、话表现了作者坚守边疆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坚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决心保家卫国的决心. D项运用了项运用了楚霸王项羽楚霸王项羽的典故的典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边将 施肩吾 轻生奉国不为难,战苦身多旧箭瘢。轻生奉国不为难,战苦身多旧箭瘢。 玉匣锁龙鳞甲冷,金铃衬鹘羽毛寒。玉匣锁龙鳞甲冷,金铃衬鹘羽毛寒。 皂貂拥出花当背,白马骑来月在鞍。皂貂拥出花当背,白马骑来月在鞍。 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 注 注 时把阵图看。 时把阵图看。 注 柳营:汉代将军周亚夫驻军细柳防备胡人柳营:汉代将军周亚夫驻军细柳防备胡人。周亚夫以治军严明著称周亚夫以治军严明著称。 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答案 尾联化用了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兵细柳、治军严明的典故。 诗人把这位将军比作周亚夫,他时刻警惕着犬戎侵犯边塞,为此而仔 细查看、研究阵图, 表现了将军心系祖国,忠勇有谋,兢兢业业的形象。 所用典故所用典故 作品形象作品形象 形象特点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