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 信息性阅读(信息筛选题).doc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942693 上传时间:2020-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 信息性阅读(信息筛选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 信息性阅读(信息筛选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 信息性阅读(信息筛选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 信息性阅读(信息筛选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 信息性阅读(信息筛选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突破练专题突破练 1 信息性阅读信息性阅读(信息筛选题信息筛选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 “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 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 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 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 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

2、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 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 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 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 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 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 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

3、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 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 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 42 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 300 万年,这是科 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 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 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分。自然是 人类的根,

4、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 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 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 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 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 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 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

5、,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 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 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 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 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 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 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 维系

6、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 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 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 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库,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 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 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

7、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 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 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 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 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 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 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

8、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 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 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 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 念有着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1.对点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主要表现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博爱之情,而对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 是有差别的。 B.人类离不开地球的

9、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为依赖,互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 勃的地球生命。 C.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善待地球”“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 等都属此类。 D.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人类不只要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还必须具有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2.对点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 合理性的。 B.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 儒家的观点有所不同

10、。 C.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类似乎拥有了对地球的生杀予夺权,但地球的毁灭必定带来人 类的毁灭,二者命运与共。 D.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中的话,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 力的材料支撑。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C.“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D.“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4.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

11、论述角度上有何不同。 5.当前我国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0题。 材料一 “新基建”,主要包括 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 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基建”投资不是简单的以铁路公路建设为主 的“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式的投资,而是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新型基建投资。比如,5G的意义不仅仅是网速更快,而是通 过毫秒级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有效支持海量物联网设备接入,实现

12、机器间大规模的相互通信,为研究 成果创造更多走向现实应用的可能。 “新基建”着眼长远,但当前的疫情确实赋予其更多责任。要想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 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随着疫情全球蔓延,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 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铺 下的一条路。 (摘编自邹蕴涵加快“新基建”对中国经济有长远意义) 材料二 要用好“新

13、基建”,使其成为化解疫情影响,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关键还要把握好这个 “新”字。 “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发展理念。不可否认,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当可观的投资。 有机构曾测算,到 2025年我国 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 1.2 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 业应用投资超过 3.5 万亿元。 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在线办公助力恢 复生产运行,远程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智能制造对冲了负面影响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没有 因物理“隔离”而“停摆”,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 更需要“新基建

14、”的给力。 “新基建”之“新”,也新在模式与空间。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 10%,人均 GDP 增长 0.5%至 0.62%。“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 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 有了高速泛在的网络,就会加速诸多创新应用;有了算法与算力的支撑,就会催生大量新场景;有 了坚实的数字基础,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等就具备有利条件也许从建设规模看,“新基建”难与传 统基建比肩,但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拉动作用却是巨大的。这是从打造 一条“路”到培育一个生态的转变。 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必须加快布局的领域,关系着

15、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加快 5G 网络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普及、丰富人工智能应用“新基建”之“新”,更是瞄向新的未来。 (摘编自张辛欣“新基建”贵在念好“新”字诀) 材料三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相比,“新 基建”为 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研发等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拉动相关投资。同时,也 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专家预计,2020 年是 5G 基站大规模建设期,预计将部署超过 60 万个 5G 基站,年底有望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 5G网络。在此基础上加快 5G商用步伐,加上与垂直行 业的融合发展,将会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此外,用数字技术、

16、智能技术改造传统基础设施,不但会带动 投资规模的扩大,而且会更好地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将“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有 机统一起来,将有助于克服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增强经济韧性,释放发展潜力。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答好转换经济发展动力的课题,中国 具有巨大优势。中国将 5G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和智能技术与强大的制造业结 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形成新的更大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 5G 网络、互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就是要为我国信息和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奠定坚 实基础,为转换发展动力创造条件,实现国民

17、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有序推动“新基建”,需要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实现我国 经济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有力保障。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引 领作用,有规划有步骤推动“新基建”发展,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项目的监管和调控,防止盲目上马,确 保供给与需求结构基本适应。还应发挥好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支撑作用,一方面精准支持“新基建”项 目,降低融资成本,广泛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大专项债券发行力度,优化投向,确保资金投 入。 推动“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让国有企业在“新

18、 基建”中发挥应有作用,积极吸收非公经济成分参与发展,充分发挥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同时,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厚植“新基建”的发展动力,又要更好发挥政 府作用,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从而使“新 基建”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摘编自何自力“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6.对点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基建”是相对于“铁公基”等传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的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 B.狠抓“新基建”,内需外需齐发力,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可以尽快减小疫情压力,推动

19、经济平稳发展。 C.加快“新基建”可有力拉动投资,通过拉动更多的大规模投资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带动社会发 展。 D.“新基建”既指单纯的工程项目,也指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和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新的服务与消 费。 7.对点题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基建”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产生经济拉动作用,从而培育新的经济生态。 B.“新基建”能够拉动投资,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改造传统基础设施,成为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 C.加快“新基建”,促进信息、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通过这些技术与制造业结合,促进新旧动能 转换。 D.“新基建”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

20、和财政政策的支持,所以,发挥好政府作用,“新基建”就能够健康发 展。 8.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 A.将新老基建融合,以新基建带动老基建的发展,科学研判、理性投资,切忌盲目跟风。 B.加快“新基建”推进步伐的支点在于创新投融资方式,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C.我国加快“新基建”具有供给侧的良好发展基础,在需求侧则有巨大市场潜力。 D.行业也需防范 5G发展风险,要用市场机制真正建成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网”。 9.三则材料在论证上有哪些共同点?请简要说明。 10.你认为“新基建”之“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概括。 答案与解析: 专题突破

21、练 1 信息性阅读 (信息筛选题) 1.C 解析 A项,文中“差等之爱”指对人的爱也有亲疏之别,并非“对所有人一视同仁”。B 项,夸大人类对地球的作用,错在“更离不开”“才有了”。原文是“地球可以没有 人类”,说明对地球而言,“人类的力量支持”绝非必要。D 项,“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 对人类的界定错误。由材料三“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 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这句话可知,人类自以为是自然 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是错误的。 2.B 解析 “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有所不同”错。材料一中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 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尽物

22、之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尊重动物与人是 有机整体的存在关系。这与材料二所倡导的“生命共同体”是一致的。 3.D 解析 材料二观点是“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D项是孟子劝谏齐宣王施行仁 政的话,强调君子的恻隐之心,与材料二观点不符。 4.材料二立足科学事实,围绕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从正面展开论述。材 料三立足人类未能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这一角度,从反面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 重要性。 5.了解自然。加深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尊重自然。爱护 动物,尊重其本性(善待地球,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适当利用和改造自然。遵循 自然规律,“杀伐以时”(控制自

23、我欲望,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 6.A 解析 B项,“内需外需齐发力”错,材料一原文为“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 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C 项,“可有力拉动投资,通过拉动 更多的大规模投资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错,材料二原文为“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 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D项,“既指单纯的工程项目”错,材料 二原文为“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 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 7.D 解析 D项说法绝对。使“新基建”走上健康发展道路,不仅仅需要“发挥好政府作 用”。材料三原文为“既要

24、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厚植新基建的发展动力,又要更好 发挥政府作用”。 8.C 解析 C 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的观点,材料三没有论及需求侧的市场潜力。 9.三则材料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将“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进行对比,阐述“新基建” 的特点;都采用了例证法,都以“新基建”的核心领域之一5G网络建设为例,阐述新基 建的发展态势。 10.新在科技。“新基建”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新在理念。“新基建”主要通过提升 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新在模式与空间。 “新基建”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 新在指向未来。“新基建”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发掘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 信息性阅读(信息筛选题).doc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