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语文复习教学案:第2编 专题2 古代诗歌阅读-基于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审美性阅读(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962385 上传时间:2020-12-18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高考语文复习教学案:第2编 专题2 古代诗歌阅读-基于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审美性阅读(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2021年新高考语文复习教学案:第2编 专题2 古代诗歌阅读-基于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审美性阅读(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2021年新高考语文复习教学案:第2编 专题2 古代诗歌阅读-基于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审美性阅读(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2021年新高考语文复习教学案:第2编 专题2 古代诗歌阅读-基于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审美性阅读(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2021年新高考语文复习教学案:第2编 专题2 古代诗歌阅读-基于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审美性阅读(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二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基于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审美性基于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审美性 阅读核心价值阅读核心价值 阐释阐释 1.通过对诗歌知识的积累和把握,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标;通过反复 朗读,发现诗歌的结构美、音韵美,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目标。 2从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中窥见古代社会的生活、风俗、文化等现象与特征, 并打通古今,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 的文化视野。 必备知识 夯基 必备一 读懂诗家语 一、词类活用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一 首诗词往往也会因一两处词性的改变而韵味无穷。 1名词活用作动词

2、 如:“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句中的“锦 帽貂裘”等于说“戴锦帽”“穿貂裘”,这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句 中的“雨”,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前半句意为:东边的太阳出来了, 西边还在下雨。 2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句中的“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为“茂盛”。此句意为:在沉船 的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的前头有众多茂盛的树木。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句中的“曛”, 日落时的余光。这里是“昏暗”的意思。前半

3、句意为:辽阔的天宇黄云密布,遮 天蔽日,太阳失去了光辉。 3名词作状语 如:“沙场秋 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句中的 “秋”即“在秋高马肥的季节”,名词作状语。此句意为:在秋高马肥的季节, 战场正在阅兵。 “樯橹灰 飞烟 灭。”(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句中的“灰”“烟”:像 灰烟一样。此句意为:曹操的水军像灰烟一样飞散消失了。 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如:“贫 贱 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句中的“贫贱”,形 容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贫贱之家”。此句意为:贫贱之家有这样一个女子,刚 出嫁就被休回娘家。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 未了。”(杜甫望岳)句中的“青”,就是将形容

4、词当名词来用,代指泰山那青翠苍绿的山色。此句意为:巍峨的泰山,到底多么 雄伟?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句中的 “绿”意为“使绿”。此句意为: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 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山光悦 鸟性,潭影空 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句中的“悦”意 为“使高兴”,“空”意为“使坦荡空灵”。此句意为:山光明媚,使 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神爽心净。 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如:“天意怜幽草,人间重 晚晴。”(李商隐晚晴)句中的“重”,意为 “以为重”。此句意为:苍

5、天有意怜爱生长在幽暗之地的小草,人世间更以 晚晴为重。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 万户侯。”(杜牧登九峰楼寄张祜)句中的 “轻”,意为“把看轻”。此句意为:有谁能比得上你张公子,你的千首诗 把高官厚禄看得很轻。 词类的活用,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且在诗歌中最为多见,在解读诗歌语 言时值得高度重视。 指出下列诗句中的词类活用之处,并解释其含义。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答:_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答:_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答:_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答:_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石

6、壕吏) 答:_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答:_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_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第四首) 答:_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琵琶行) 答:_ 答案 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名传。 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东风,名词活用作动词,刮起东风。 南,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 夜,名词 作状语,表示时间,意思为“在夜里”。 黄、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即“黄狗”“苍鹰”。 红,形容词活 用作名词,意为“红花”。 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暗淡无光”。 形容词意

7、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 二、语序倒装 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的语序颠倒。在古 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手法,但它和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概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语序倒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为符合声律的要求而出现颠倒词句的情况。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归浣女”是“浣女归”的倒装,“下渔舟”是“渔舟下”的倒装。这样 使全诗的句式变化多样,不致呆板单调,创造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更主要的是为了让“舟”与“秋”“流”“留”押韵和五律平仄的需要。这种句 子结构的颠倒用法还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2)

8、为了追求新意而改变词序、句序、结构的情况。如:如果将“七八个星天 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改为正常的“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词的意 境美就会大打折扣。 (3)为了让句式错落变化,产生参差之美而使用倒装。如“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句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这里的词序颠 倒与前面顺叙周瑜的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成了错位之美。 “倒装”是一种表达或表现形式,作者使用它的目的就是为作品的内容、主 题服务,而诗歌的主题多为抒发情感,所以把握诗歌中的倒装修辞手法对理解诗 人所抒发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切不可忽视。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

9、洲”一句的正确语序是怎样的?诗人作 此安排的目的何在? 答:_ 答案 正确语序: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 洲”臵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诗人的目的是突出表现“历历”“萋萋”的特点。 三、空白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 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对话省略 如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 精简为二十个字。阅读这类诗歌时,就需要读者根据诗歌情境和

10、自身体会进行合 理的想象,方能把诗中的空白补充完整,从而准确把握诗意。 2意象组合 中国古典诗词常见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意象组合中起 连接作用的词语。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中间没有任何连接 词语,这九种意象组合在一起浓缩了诗人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将悲秋与乡 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整个画面 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作者漂泊异乡的暗淡的心绪协调一致。 (1)指出

11、下面诗句中存在省略现象的地方,并理解诗句。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 答:_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 答:_ 答案 省略对话主语:“试问”前省略的对话主语是作者本人;“却道” 前省略的对话主语是“卷帘人”。此外还省略问的内容:海棠花怎么样?诗句意 为:(我)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侍女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省略谓语。“争”后省略“送”字。诗句意为:京都富家子弟争先恐后送 锦帛,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2)指出下面诗句中的意象组合,并理解诗句含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答:_ 答案 诗人将“杨柳岸”“晓风”

12、“残月”三种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诗句 意: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 残月了。 四、互文见义 互文,是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能收到经济笔墨、 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如王昌龄出塞“秦 时明月汉 时 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秦”与“汉”互文,理解为“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 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 下列诗句中存在互文现象,请准确理解诗句含意。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答:_ 答案 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 利归来。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

13、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答:_ 答案 到东西南北的集市上购买骏马、鞍鞯、嚼子、缰绳和长鞭。 (3)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答:_ 答案 在歧王宅里和崔九堂前,我们经常相会。 (4)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 答:_ 答案 主客二人下马上船。 必备二 诗歌题材入门 一、羁旅思乡诗 特 征 内涵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 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等情感的 诗 标志 标题中多有“客舍”“登高”“望 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 夕等节日名称 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

14、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 梧桐叶落、西楼、高楼、流水、井等 内 容 情 感 内容 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 情感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表达人生的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 不遇、报国无门等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常用 手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衬托,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情) 对写法。诗人明明在苦苦思念对方,却不进行直接描述,而是从 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续表 教 材 链 接 杜甫登高 、王湾次北固山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代表 作品 杜甫

15、月夜忆舍弟 、韦应物闻雁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晏几 道鹧鸪天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等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_ 答案 这“夜半钟声”不仅衬托出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远清寥,而 诗人的愁绪也会更加浓重,使读者深深体味到客人旅途中的孤寂、愁闷的心境。 (2)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 酒杯。 答:_ 答案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

16、边空旷寂 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 倒、年老多病、飘泊他乡的悲哀之情。 (3)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 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答:_ 答案 此诗前两句写笛声随春风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表达 了作者对故乡和亲朋的思念之情。 二、咏史怀古诗 特 征 内涵 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 对历史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为题材的诗 标志 标题中常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以及“古人 名”等 内 容 情 感 内容 借怀古感叹个人命运的坎坷、今昔变化

17、和国运的兴衰 情感 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缅怀先贤,表达对其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常用 手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对比手法。诗人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 成鲜明的对比 化用典故。诗人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乐景或盛景)衬悲情 教材 链接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杜牧 赤 壁 代表 诗人 与作品 代表诗人:李商隐、杜甫、孟浩然、杜牧、刘禹锡、王安石等 代表作品:刘禹锡乌衣巷 西塞山怀古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 一)

18、题乌江亭 、李商隐隋宫 贾生 马嵬等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 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答:_ 答案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 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 成的忧愤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2)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_ 答案 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 而

19、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表达了诗人对盛衰兴败的 深沉感慨。 (3)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 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 满襟。 答:_ 答案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 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三、咏物言志诗 特 征 内涵 借助吟咏自然之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诗 标志 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事物。诗人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 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多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

20、“题某物”“某物吟”等 形式为题目 内 容 情 感 内容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情感 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 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常用 手法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有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夸张等 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教材 链接 于谦石灰吟 代表 王安石梅花 、骆宾王在狱咏蝉 、郑板桥竹石 、柳宗元早 作品 梅 、陆游卜算子 咏梅等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王安石梅花 :

2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答:_ 答案 此诗前两句写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绽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诗人 借咏梅花来表现自己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坚持操守的高尚品格。 (2)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 尔东南西北风。 答:_ 答案 这是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 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 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3)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 留清白在人间。 答:_ 答案 诗中借咏石灰

22、,表现了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民众的利益作 牺牲的高尚精神。 四、送别怀人诗 特 征 内涵 古人送别之际,送别人往往设酒饯行,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 依依不舍之情为题材的诗 标志 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 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 内内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朋友相别;也有亲人、 容 情 感 情人送别等 情感 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注: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

23、感交杂在一起 的。考生在答题时,要多角度去思考 常用 手法 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烘托。诗人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前有伤离之意 的物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情或反衬) 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 送别诗中作者常借助想象来表达自己 对朋友的留恋和关怀 教材 链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代表 作品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王维送元二使安 西 、孟浩然留别王维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等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 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4、答:_ 答案 第二句“风烟望五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 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州,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 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 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_ 答案 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 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对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3)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 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答:_ 答案 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在送别感伤 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

25、,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 可谓一箭双雕。 (4)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 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答:_ 答案 诗题名为“送别”,但全诗却无别意,在形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景物 的喜爱之情。 (5)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 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 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答:_ 答案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不能实现的苦闷。 五

26、、边塞征战诗 特征 内涵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标志 (1)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 军旅有关的字词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 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 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 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 梅花落 折杨柳 关山月 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 单于等 内容 情感 内容 从军出塞、征战备战、民族交往、塞上风情、边疆苦寒等 情感 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对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的赞美 征人思乡、闺妇

27、盼归的两地情愁 凄苦哀怨的厌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常用 手法 修辞方面:夸张、比喻、互文、用典等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 写等手法 意境的营造方面: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教材 链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贺雁门太守行 代表 诗人 与作品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等 代表作品:高适燕歌行 、王昌龄出塞 从军行 、王 之涣出塞 、王翰凉州词 、李白关山月 塞下曲 、 杜甫兵车行等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 暗凋旗画,风多

28、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答:_ 答案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 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 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臵身书斋的书生。 (2)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 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答:_ 答案 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 士们将生死臵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3)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答:_ 答案 这是一首边塞诗,表达了诗人

29、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 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六、山水田园诗 特征 内涵 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 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 材的诗 标志 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 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 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 的诗 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 五柳、明月、渔歌等 内容 情感 内容 自然山水与田园风物 情感 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借凄风苦雨来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憎恶黑暗的社会现实,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以恬淡之心描写山水清幽,表达诗人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之情 对现实不满或怀才不遇的苦

30、闷 常用 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与工笔;渲染、烘托、通感 等;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 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以乐景写哀 情(反衬) 教材 链接 孟浩然过故人庄 、陶渊明归园田居 代表 诗人 与作品 代表诗人: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代表作品:陶渊明饮酒 、王维终南山 鸟鸣涧 鹿 柴等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_ 答案 这首诗形象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

31、好 河山的无限热爱。 (2)陶渊明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答:_ 答案 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 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3)王维山居秋明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答:_ 答案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 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七、爱情闺怨诗 特 征 内涵 以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恋人离别相

32、思之苦为 题材的诗 标志 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 叹”“闺怨”“幽恨”等字词或直接用“无题” 常见意象:“眉”“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 雨”“寒月”“寒衣”“残梦”“如雨的泪”“春风杨柳”“雁声 月明”“红妆对镜”“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内 容 情 感 内容 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 类 从妇女的角度写的闺怨诗,主要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 别离相思诗等 情感 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 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33、 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续表 常用 手法 比兴(托物起兴)。诗人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 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主要起烘托感情、渲染气 氛的作用 衬托(正衬和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 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斜燕双飞、春 风骀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和欲扬先抑) 教材 链接 李商隐无题 、白居易长恨歌 代表 作品 温庭筠忆江南 、王昌龄闺怨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 夜记梦 、李清照一剪梅 醉花阴 声声慢等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

34、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 牵牛织女星。 答:_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 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 (2)温庭筠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 悠,肠断白苹洲。 答:_ 答案 全词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表现了女主人公从 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3)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 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

35、冈。 答:_ 答案 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 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 的思念与感伤。 关键能力 突破 考向 鉴赏诗歌形象 一 人物形象 古典诗、词、曲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 1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杜甫 的登高中的诗人形象,就是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塑造出来的形象。 2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人物形象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创设 出来的。如我们所熟知的木兰诗中的木兰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的形 象,就是这种典型代表。我调到这里了 古代诗歌中常见九类人物形象 形象类型 举例

36、分析 忧国忧民, 心系社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 一片萧条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心系社稷 的形象 历经磨难, 坚持追求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 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再现诗人 不愿同流合污,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 胸怀宽广,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豪放洒脱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让我们看到一个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 啸徐行,豪放洒脱的词人形象 征战沙场, 保家卫国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 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 五) )中我们仿佛看

37、到了一群英勇作战的战士们, 即 使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也不能改变他们保家卫国的雄 心壮志 寄情山水, 热爱田园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 三),表现了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热爱田园 生活的诗人形象 藐视权贵, 傲岸不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傲视 权贵的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傲岸不羁、豪放洒脱的 性格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 愤),诗人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发现年华不 再,衰鬓先斑。此二句刻画了一位悲怆、郁愤的不 遇之士的形象 续表 形象类型 举例分析 羁旅他乡, 思念

38、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塑造了 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诗人形象 爱恨情长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 的形象 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词)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分析)。 3请简要概括(分析)诗(词)中诗(词)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第一步 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第二步 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诗歌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应先分点说明,再 概括;或先概括,再分点说明。 第三步

39、概括形象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此步骤有时也可省略。 口诀 联系诗人和注释,关注标题和诗句。按照思路和规范,步步为营拿高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 ,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 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答:_ 剖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诗中描写人物 行为的诗句进行分析。 第一首诗中描写陈居士行为的有两句, “楚酒困人三日醉” 和“亭角寻诗满袖

40、风”;第二首诗中也有两句,“爱把山瓢莫笑侬”与“醒来推 户寻诗去”。综合分析四句诗,可以发现陈居士有两个特点:一是爱喝酒,二是 爱写诗。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其形象特点:行为洒脱,情趣高雅。具体解答时要 注意题干的问法,此题的设问方式已经明确要求考生要先概括,再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 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 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情趣高雅。“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 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也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2017 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

41、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 注 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 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 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原味母题)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答:_ 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 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 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首先结合诗句的字面意思, 然后紧扣语言特点或思想情感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云海相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新高考语文复习教学案:第2编 专题2 古代诗歌阅读-基于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审美性阅读(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