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单元 中国地理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单 科 命 题 备考导航 素养解读 1.我国的疆域和地形 2.中国的气候 3.中国的河流、湖泊与 自然资源 4.中国的农业、工业和 交通 1.区域认知 以我国某区域经纬网图或其他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区 域定位,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综合思维 结合我国某区域经纬网图、相关统计图表或文字材料, 从整体性角度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主要要素的分布规律及各要素之间 的相互联系。 3.人地协调观 以我国典型区域经纬网图或相关材料为背景,探讨区 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区域发展的方向及其应当解决的问 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探究点一探究点一 我
2、国的疆域和地形我国的疆域和地形 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北温带 ,小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 太平洋 ,背靠 亚欧大陆 。 (2)辽阔的疆域 .填图:在下图中填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 东海 、南海。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自然资源 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 回旋余地 大,利于国防安全。 .濒临 太平洋 ,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
3、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 多样,利于发展 多种经营 。 (4)众多的邻国陆上 14 个、隔海 6 个 (5)行政区划 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 23 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地形、地势 (1)特征 地势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 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2)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a 天山 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c 大兴安岭 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f 台湾山 脉 西北东南走向 g 祁连山 、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 h
4、 贺兰山 、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i 喜马拉雅山 3.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 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对此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 (1)四大高原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 4 000 m 以上; 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 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 以 畜牧业 为主;种 植业分布于 雅鲁藏 布江 谷地和湟水谷地; 人口稀少 内蒙古高原 海拔 1 000 m 左右;地面 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 荒漠草原到荒漠 草原畜
5、牧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及河西走廊的 灌溉农业 黄土高原 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 区; 水土流失 严重,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从 2 000 m 降到 1 000 m;地表崎岖, 石灰岩广布; 喀斯特 地貌发育 “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 后制约了经济发展;旅游 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 广 (2)四大盆地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 最大 的 盆地,内有世界上最大 的流动沙漠。内部平 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 人口和城市沿 盆地边缘 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准噶
6、尔盆地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 壁 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 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 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柴达木盆地 内陆高原盆地;多戈 壁、沙漠;东部多沼 泽、盐湖 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成 为将要崛起的经济区 四川盆地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 500 m 左右;成都平原 较为平坦。紫色土广 布 农业较发达, 成都平原 是 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 市密集 (3)三大平原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东北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海拔多 在 200 m 以下,地势坦 荡;肥沃的 黑土 ; 多沼泽地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是 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油气、煤 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7、 华北平原 海拔多在 50 m 以下,地 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 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 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 产田需要改良 长江中下 游平原 东西狭长;海拔更低;河 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素 有“ 鱼米之乡 ”之称。长 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 分 命题视角一 中国区域地理位置的判断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 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 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1.(2017 课标,11,4分)该地可能位于( ) A.吉林省 B.
8、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答案 D 图示最高气温在北京时间(我国使用的时间)16时左右,而一般地方时午后 2 时(即 14 时)气温最高,故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 2个时区左右,结合四个备选项位置,可判定该地可能位于 新疆,故 D正确。 读我国某地某年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三题。 2.该地可能位于( )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2. 答案 C 图示该地 1 月平均气温为-3左右,年降水量大于 400毫米,应为华北地区。东南沿 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1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上,东北地区 1月平均气温应更低。 3.该年我国最有可能出现( )
9、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3. 答案 A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华北地区,一般年份降水应集中在 78月份。从图中可 看出该年降水集中在 1011月份,说明雨带在南方停留的时间过长,造成南涝北旱。 4.该地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是( )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热量充足,可以种植亚热带作物 C.温带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 800 mm 以上,但春旱严重 4. 答案 A 该地区为华北地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挟带的泥沙冲积形成华北平原,即“黄土 地”。华北地区属于温带,不可能种植亚热带作物;其年降水量小于 800 mm;冬小麦可以安全越
10、冬。 命题视角二 中国区域地形区的判断与地形描述 图甲、图乙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 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图甲 图乙 5.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 1 2501 40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0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 10 15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故 B、D 错 误。 6.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 6. 答案 A 根据图甲知该地人口分布的海拔比较高,排除 B、D。根据图乙知该地人口主要分 布在有一定
11、坡度的地方,结合海拔,可判断为黄土高原。 探究点二探究点二 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气候 1.气温 (1)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季节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冬季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最 冷。1月 0 等温线大致 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 岭淮河一线 我国跨纬度多,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 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少于南 方; 南方距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 响弱于北方 夏季 全国 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 不大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 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
12、,气温回升快;南方雨 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气温偏低 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最热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时,增 温作用强,形成热风;沙漠吸热快;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 射强 (2)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 根据 活动积温 作物生长期内(日均温10)的日均温累积的大小划分出五个温度带 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地区,其分布情况如下: 2.降水 (1)降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根据 蒸发量与降水量 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出四个干湿区。下图中 a、b、c分别 大致相当于 800 mm、400 mm 和 200 mm 年等降水量线,通过它们划分出 A、B、C、D四个干 湿区
13、。 代 号 干湿地区 降水状况 分布地区 主要植被 A 湿润 地 区 年降水量800 mm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北 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 B 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 400 m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 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原 C 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400 mm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D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 mm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3.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命题视角一 我国区域气候特征的判断 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 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据图可知( ) A.清明
14、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5 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35 N 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35 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1. 答案 B 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读图可知,清明节之前 35 N以北地区降水稀少,A项错 误;5 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B项正确;35 N以北地区秋高气爽,C 项错误;35 N 以南地区伏旱严 重,D项错误。 2.该区域( )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2. 答案 A 本题考查中国地理。读图可知,该区域 35 N以南地区伏旱严重,说明包含长江中下 游地区,包含部分第三级阶梯,A项正确;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年降
15、水量丰富,绝大部分属于外流区,B 项错误;该区域大部分为季风区,东部降水受夏季风影响大,C 项错误;根据我国人口分布规律,人口 密度南部大于北部,D项错误。 命题视角二 我国区域气候特征及气候差异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 34 N,即淮河、秦岭、 白龙江一线直至 104 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面两题。 3.我国亚热带在 34 N以南、104 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3. 答案 B 34 N以南、104 E以西主要是我国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 高山、高原气候
16、,故该区域亚热带分布范围小。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4.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带分布及成因。由于我国位于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最大大 洋(太平洋)西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冬季形成的亚洲高压势力强盛,冬季风势力强,故我国东部 地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受冬季风影响大、范围广,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从而造成 我国亚热带的位置偏南。 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 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 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5.甲、乙
17、、丙分别是( ) A.贵阳、西安、长春 B.昆明、海口、哈尔滨 C.兰州、上海、沈阳 D.南宁、武汉、石家庄 5. 答案 B 本题考查我国重要城市的气候特征。由图可知,北京冬季气温低,不舒适;7、8月气 温高、湿度大,较不舒适;春初风速大,较不舒适;春、秋季舒适。甲城市冬季较舒适,其他季节舒适, 应该为春城昆明,四季如春。乙城市冬季舒适,应该为处于热带的海口市。因冬季气温较低,丙城 市冬季不舒适日期较长,春、秋舒适日期较短,应为东北的哈尔滨。B 项正确。 命题视角三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 用的地膜多
18、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下面 两题。 6.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 答案 A 本题以地膜使用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的有关知识。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 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春种、春播时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此 时需要用地膜覆盖来保温、保湿,故 A项正确。 7.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7. 答案 D 选择四个区域中相对干燥且温度偏低(纬度偏高)、土壤水肥容易流
19、失的地区,综合 考虑,西北地区最符合。 下图是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8.(2019 北京文综,6,4分)该机场最可能位于( ) A.黑 B.青 C.港 D.黔 8. 答案 D 由图可知,该机场空调制冷时段是 4月至 11月中旬,制热时段是 11月中旬到次年 3 月。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入冬早,一般 10 月份就开始供暖;青海省海拔较高,夏季较凉爽,不需要长 时间制冷;香港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高,不需要长时间制热;贵州省位于纬度 较低、海拔较高的云贵高原,冬季湿冷,需要制热,夏季气温较高,需要制冷,空调耗能变化与图示相 符。故 D项正确。 探究点三探究
20、点三 中国的河流、湖泊与自然资源中国的河流、湖泊与自然资源 1.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地区 东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 水量 特征 丰富 较 小 丰富 成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 润的地区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水位 变化 特征 较小 大 小 成因 河流补给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 7、8 月的降水 降水的季节 长 汛期 特征 汛期较 短 ,春、夏 两个汛期 汛期较短,季节变化大 汛期 长 ,季节变化小 成因 冬季积雪,春天融化,形成 春汛;夏季受夏季风
21、影响, 降水较多,形成夏汛 降水季节短 降水多,且降水季节长 含沙 量 特征 小 大 小 成因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少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土 质疏松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 期 特征 长 较短 无 成因 冬季长,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气温在 0以上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特征 成因 主要分布 在西北内 陆 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水量较 小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流量较小 汛期 短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 内流河的河水沿途大量蒸发、下渗,加上沿岸灌溉用水,河流水量减少,甚至消失 塔里木
22、河:79月为汛期 (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 黄河 珠江 水 利 灌溉;航运:“黄金水道”;发电:“三 峡”;调水:“南水北调”;冲积:长江中 下游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成为主要 农业区 引黄灌溉;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 发) 水能的梯级开发;航 运 水 害 中下游 洪涝 灾害 上游凌汛;下游“地上河”、凌汛 下游河口附近“咸潮”; 中下游洪涝 整 治 措 施 防洪是首要任务。加固江防大堤, 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防护林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 的水土保持。兴建水利,上拦下排;退 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 保持林;加固堤坝 引淡压
23、咸;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 2.自然资源概况 (1)特点 种类多,总量大,人均 不足 。 (2)土地资源 .特点: 耕地 、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口与耕地矛盾尤为突 出。 .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 东部季风区 的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 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 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土地利用: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土壤次生盐碱化 ;对策十分珍惜 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水资源 .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建
24、设水利工程, 跨流域调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命题视角一 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及开发 1.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 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 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 珠江流域示意图(下图)。 (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枯水期一般出现在 季。(4分) (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 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是 。(6分) (3)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8 分) 1. 答案 (1)雨
25、水补给 冬 (2)梯级 径流量大,落差较大 (3)地势低平有起伏,导致水流分散;海水顶托、流速慢,河口段泥沙容易沉积形成沙洲,导 致河流分叉;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易泛滥分叉;地转偏向力影响。 命题视角二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与利用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甲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 ) A.新,耕地、牧草地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 答案 A 本题考查中国行政区划及土地利用类型。内蒙古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最大的应该 是牧草地,故为牧草地;黔为贵州省简称,贵州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
26、最大的是林地,居第二位的应 该是耕地,故为耕地;甲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中的林地和水域比重很小,说明其气候干旱,最 可能是新疆,故选 A。 3.内蒙古( )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 答案 B 本题考查中国气候、地形及自然资源。内蒙古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水 资源少,水能缺乏,A项错误;内蒙古由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东部森林覆盖率大于西 部,B项正确;该地区降水少,水资源不足,区域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不适合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 比例,
27、C 项错误;图中显示的是土地利用结构(比重),不能说明具体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大小,D 项错误。 命题视角三 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下图为 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 78%。完成下面两题。 4.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4. 答案 D 根据材料提示,农村电力消耗中火电占 78%,故不能将其简单划入可再生能源,而其 他能源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炭均属于非可再生能源,薪柴、太阳能和沼气属于可再生能 源。由图示可以看出东北地区薪柴和太阳能、沼气所占比重之和最高。故正确答案为 D。 5.根据我国农户
28、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 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 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 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A. B. C. D. 5. 答案 B 薪柴使用比重少,利于植被保护;中部地区河南、山西和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西部 地区工业化水平较低;薪柴、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炭和火电均属于常规能源,太阳能、沼气 为新能源,东北地区太阳能、沼气所占比重最低。故正确答案为 B。 探究点四探究点四 中国的农业、工业和交通中国的农业、工业和交通 1.中国的农业 (1)农业的地区分布 地区 农业类型 主要分布区 东部 地区
29、 种植业 湿润和半湿润的 平原 地区 林业 东北的天然林区,西南林区,以及 东南 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 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部 地区 畜牧业 内蒙古 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种植业 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 河谷 和绿洲 (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 北小麦南水稻 ”。 .主要经济作物及其分布 作物 分布区 油料作 物 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糖料作 物 南方种植 甘蔗 ,北方种植 甜菜 棉花 三大棉区是 新疆南部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问题:耕地面
30、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 2.中国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 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 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工业密集分布区 .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 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 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高新技术产业区 .分
31、布:多依附于 大城市 ,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开发差异 沿海 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 贸易导向型产业 内地 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3.中国的交通 (1)分布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 大 ;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 小 。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a陇海线,b 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 南昆线,e 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沪昆线,i 京九线。 (3)水运 .海运 沿海 航线 北方航区以 上海 、大连为中心 南方航区以 广州 为中心 远洋航线 包括东行、南行、西行、北行四个 主要航线方向 .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
32、。 命题视角一 中国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题。 1.“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 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 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1. 答案 D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活动特点。“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指该地区麦 忙和收摘棉花是同时进行的,即该地区是我国小麦和棉花的主要种植区。选项中珠江三角洲以种 植水稻为主,柴达木盆地以种植青稞为主,藏南谷地非棉花产地,故排除 A、B、C;渭河平原位于暖
33、 温带,适宜种植小麦和棉花,10月份左右开始种植冬小麦,同时正逢棉花收摘,符合题意。 命题视角二 中国的工业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 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材料二 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 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 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下图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 (1)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6分) (2)试分析汽车工业“
34、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9 分) 2. 答案 (1)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 (2)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当地企业规 模扩大、数量增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 化进程)。(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与美国相比,我国市场需求量大,生产成本低。(2)应从促进周边经济发展和“整零协作” 模式本身优势两方面分析。 命题视角三 中国的交通 3.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 1982
35、 年和 2005 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 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 1982 年的 117.81亿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6 554.69 亿元,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10分)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 3.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 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 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
36、、农村人口 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 加完善。 解析 (1)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网的变化。交通运输网由交通运输的线和点组成,共同形成不同形 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结合图中图例和图中信息不难做出描述。 (2)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城市化特点主要从城市数目、城市等级、城市规模、城 市人口数量及所占比重等方面考虑。而交通运输加强了区域联系,促进了人口迁移,把两者结合 起来回答即可。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物种丰富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指标,大尺度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主 要受气候因素影响。科学研究发现,在水分
37、充足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能量呈正相关;而在水 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则与能量呈负相关。下图是我国某省(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趋 势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该省(区)可能是( ) A.台湾 B.甘肃 C.湖南 D.新疆 1. 答案 D 该省(区)总体上植物物种丰富度较低,应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东西方向上越往西植 物物种丰富度越高,排除甘肃,选 D。 2.N 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多于 M 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B.纬度较低,热量条件更好 C.有西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 D.晴天较多,太阳辐射更强 2. 答案 C 该区域深居内陆,不受东南季风影响;N地位于 M
38、地北方,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降 水较多,晴天较 M 地少,C 对。 3.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能量呈负相关的原因是( ) A.蒸发量大,加剧水分不足 B.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变化较大 C.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减弱 D.土壤温度高,有机质含量较少 3. 答案 A 在水分缺乏区域,能量越多,蒸发量越大,会加剧水分不足。 时间:40 分钟 分值:51 分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 30 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 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完成下面两题。 1.(2019 湖南三湘名校 3月联考)造成我国 100 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39、 ( ) A.海拔 B.降水 C.冰川 D.土壤 1. 答案 A 图示 100 E 为地势阶梯分界线,结合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可判断该处位于横断山 区;以西为青藏高原,海拔高而气温低,植被稀疏而叶面积指数小。 2.(2019 湖南三湘名校 3月联考)根据我国 100 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总趋势,判断其主 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2. 答案 B 图示 100 E 以东地区,叶面积指数变化总趋势为东高西低,与由沿海向内陆水分逐 渐减少的规律一致,则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由于泥沙淤积,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下游大堤“三年两决口”,黄河泛滥给下游两
40、岸地区造成巨大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河下游大堤没有发生过决口现象。下图是开封 附近的黄河断面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2019 江西南昌二模)历史上黄河下游经常决口的主要原因是 ( ) A.落差大 B.流速快 C.冰期长 D.河床高 3. 答案 D 由于泥沙淤积,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下游大堤“三年两决口”。则决口主 要原因是形成地上河。 4.(2019 江西南昌二模)黄河下游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中上游来水和河面上空的降水 B.中上游来水和河流附近的湖水 C.支流汇入和河面上空的降水 D.支流汇入和河流附近的湖水 4. 答案 A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较两侧地势高,
41、则两侧地表水不能注入黄河,故其主要补给 水源只能是河面上空降水及河流中上游来水。 5.(2019 江西南昌二模)开封附近土地盐碱化较严重与黄河具有关联性,表现为( ) A.河水下渗造成地下水变咸 B.河水下渗造成地下水位上升 C.河水不足造成附近土壤干燥 D.河水不足造成附近植被退化 5. 答案 B 土地盐碱化主要过程是地下水位升高,水分蒸发而盐分在地表富集。黄河开封段为 地上河,则河水总是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较高,利于盐分在地表富集,造成土地盐碱化严重。 读我国著名苹果产区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6.(2019 河南平顶山二调)与烟台苹果产区相比,阿克苏苹果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
42、丰富 B.土壤肥沃 C.昼夜温差大 D.劳动力丰富 6. 答案 C 图示烟台位于沿海地区,而阿克苏位于西北内陆;阿克苏气候干旱,具有光照强、昼 夜温差大的条件,使苹果品质优良。 7.(2019 河南平顶山二调)与北方四大苹果产区相比,云南昭通发展苹果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上市较早 B.气温年较差大 C.昼夜温差大 D.交通便利 7. 答案 A 昭通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北方四大苹果产区好,具有成熟早、上市时间早的优势。 8.(2019 河南平顶山二调)洛川种植苹果的生态效益是( ) A.防治盐碱化 B.遏制草场退化 C.增加湿地面积 D.减少水土流失 8. 答案 D 洛川地处黄土高原,属于水
43、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种植苹果树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从而具有减少水土流失的生态效益。 下表示意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区 2015年底发电装机中各类型电源发电占比 及年发电量、用电量占比。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省区 各电源发电占比(%) 发电量占比(%) 用电量占比(%) 水电 燃煤 燃气 其他 72.20 16.53 0.00 11.27 31 16 38.25 53.37 0.21 8.17 17 13 9.48 59.02 15.08 16.42 40 57 53.39 40.19 0.40 6.02 12 14 9.(2019 江西上饶二模)代表的省区正确的是( ) A.为广西
44、 B.为贵州 C.为云南 D.为广东 9. 答案 B 四个省区中,云南地势落差大、有多条大河流经而水能资源丰富,则水电占比最大 的为云南;广东经济最发达,发电量、用电量最大,则为广东;贵州号称“江南煤海”,则燃煤发电 比重大,代表贵州;为广西。 10.(2019 江西上饶二模)关于省区能源结构、发电、用电量占比的特点和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燃煤发电比重大 B.水力发电成本高,水电比重小 C.能源资源丰富,发电量占比大 D.人口多、经济发达,用电量占比大 10. 答案 D 广东常规能源缺乏,但经济发达而用电量大,主要是从北方运送煤炭到广东发电,以 满足市场用电需要。 1
45、1.(2019 江西上饶二模)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未来下列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 A. B. C. D. 11. 答案 B 表中数据显示,发电量远大于用电量,且主要为水电,符合可持续发展,则最需 要把电能输送出去;而电力缺口最大,最需要从省外调入电能;故未来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 明显的应该是。 二、非选择题 12.(2019 湖南怀化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年降水量在 300450 mm 之间,90%以上的降水集中于 69月,且多夜 雨,有的地方的夜雨量占全年雨量的 80%以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 贡嘎县与扎囊县之间的河岸带,
46、在干旱和冬季大风因素影响下,河谷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等沙 丘形态随处可见。研究人员发现,沙生植物种群存在随植株大小增大,聚集强度减弱的现象。这 种现象是沙生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为青藏高原河谷风沙化土地人工促进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了 参考依据。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位置。下表为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位置与特点资料。 半固定沙地 固定沙地 海拔(m) 3 575 3 650 高于河流水位(m) 5 50 距离河道(m) 200 1 000 主要半灌木状草本 藏沙蒿 藏白蒿 (1)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 69 月多夜雨的原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半固定沙地的形成原因。 (3)分析半固定沙地
47、、固定沙地沙生植物种群存在随植株增大而聚集度减弱的原因。 (4)在治理半固定沙地时,有专家提议采用集聚式种草,请说明理由。 12. 答案 (1)69 月,受西南季风影响,水汽含量大;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下沉到谷底,谷底暖 湿空气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 (2)河水携带上游大量泥沙在河谷沉积;距离河道近,枯水季节河床泥沙裸露,风力作用使泥沙 在河岸沉积形成流动沙地;距离河面近,沙地受河流丰水季节水位上涨和降水的双重影响,土壤水 分条件好,不易起沙且植被生长快,有较好的固沙作用,形成半固定沙地。 (3)幼小植株对土壤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竞争较小,单位面积土地可以使更多数量的幼小植 株存活;幼小植株呈现集聚状态,可以有效抵御风沙危害,提高存活机会。较大植株对土壤水分、 养分等资源的竞争明显增大;较大植株独立抵御风沙危害能力明显增强,导致它们相互庇护的依 赖性降低,聚集强度减弱,呈现相对分散状态。 (4)集聚式种草有利于抵御沙埋和风蚀等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提高存活机会;集聚式种草有 利于阻挡流水、风力对地表沙粒的侵蚀、搬运,有利于流沙在植株根茎部集聚,形成聚沙体,起到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 1